何美英
摘 要: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師生互動越來越受到語文教師的重視。語文作為人文性較強的學科,更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強化師生互動。目前的師生互動環(huán)節(jié)還存在一些問題,針對問題教師在教學中要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善于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成為合格的傾聽者,為學生營造良好的互動平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語文教學;師生互動;存在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0)13-0127-02
作為一個語文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yǎng),就應該充分利用語文教學資源,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必要的知識點,還要重視讓學生在人文素養(yǎng)方面得到發(fā)展。因此,教師要重視師生互動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發(fā)揮師生互動的優(yōu)勢,從而更好地實現(xiàn)傳遞知識和提升學生素質(zhì)的目標。要在互動的過程中促進師生之間關系的和諧,使教學能更輕松有效地展開。
一、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存在的問題
(1)語文教師的教學觀念需要更新。一些語文教師依舊把提升學生的語文成績作為唯一目標,忽視對學生綜合素質(zhì)和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只教與應試有關的知識點,使得語文課堂變得枯燥乏味,缺少必要的師生互動。盡管教師能意識到師生互動的重要性,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還是會選擇傳統(tǒng)的灌輸方式。這樣就不能很好地展開師生有效互動,使得課堂氛圍沉悶。因此,教師應更新教學觀念,認識到師生互動在教學中的作用。(2)師生互動常常流于形式。雖然一些語文教師在課堂中也積極進行課堂互動,但卻顯得十分形式化。教師在講臺上是指揮者,而學生只能被動地聽教師的話,機械地回答“是”或“不是”進行“互動”。這種互動并沒有發(fā)揮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能動性,這樣刻板的“互動”也勢必會打消學生在互動過程中的積極性,令教學難以取得理想成效。因此,教師不能認為跟學生進行簡單的問答就是師生互動,要走出形式化的誤區(qū),真正調(diào)動全體學生的課堂學習積極性。(3)教師對師生互動過程的控制不到位。語文教學的師生互動方法對一些語文教師來說還不能夠熟練掌握,導致這些語文教師在互動過程中經(jīng)驗不足,難以很好地對師生互動的過程進行控制。因為師生互動的類型很多,教師如果不能很好地加以選擇并合理利用,就會使得這種教學方法不靈驗,并且還會讓學生產(chǎn)生抗拒心理,進而降低語文課程的教學效率。
二、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對策
(1)語文教學中要加強師生互動。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若要很好地利用師生互動這一教學方法,就應當放棄“一言堂”式的課堂,以循循善誘的方式主動與學生們交流課堂內(nèi)容,讓學生真正地參與到互動中,這樣才能提高互動的效果。教師可以利用課文相關的內(nèi)容構建情境來進行互動教學。例如,在《慈母情深》一課中,教師就可以在創(chuàng)設情境中融入課本內(nèi)容,強化學生間的互動,對學生加以引導,并讓學生表演課本里的情節(jié)。投入感情的表演能讓學生產(chǎn)生代入感,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課本內(nèi)容,并且在表演互動中增強主體意識。(2)語文教學中的師生互動要發(fā)揮學生主體性。青少年學生正處于探索欲和自我表達欲的活躍階段,他們會很樂意與教師和其他同學交流自己的看法,所以學生本身就有很強的與他人進行互動的意愿。作為教師,應該好好利用學生這一心理特征,在課堂上多給學生互動的機會,在互動過程中讓學生更好地吸收語文知識,從而對知識產(chǎn)生深刻印象。同時,良好的互動還能培養(yǎng)學生在人際交往方面的能力,提升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水平。教師應把握互動類型,綜合運用口頭互動、行為互動等方式提高學生的參與度,適當運用師生互動和學生小組互動相結合的方式營造良好課堂氛圍。并且,教師要在互動過程中擔當引導者的角色,積極調(diào)解課堂節(jié)奏,使得互動過程能保持趣味性并讓互動內(nèi)容不偏離主題。在以問答為主的師生互動教學模式中,學生主要以思考后與教師或者同學交流自己的看法為主要互動形式。例如,在《“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一課中,巴迪的父母對孩子寫的第一首詩為什么有截然相反的評價,這是否體現(xiàn)了巴迪的父母在教育孩子上有不同的理念。如果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只有褒揚或者只有批評是否對孩子有益。課文的討論點有很多,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這些問題暢所欲言,或者讓持不同觀點的學生進行辯論。這樣能充分地調(diào)動起學生的積極性,而且能讓學生在交流中提升表達能力,使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得到發(fā)展。(3)教師應在語文教學的師生互動中成為傾聽者。既然學生有著強烈的表達欲望,那么在進行學生小組交流或師生交流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適當?shù)貙l(fā)言的主導權交給學生,自己則擔當傾聽者的角色。在傾聽時,教師應當從學生的發(fā)言中分析和衡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語文學習水平,為下一步的引導工作做好準備。而無論是語文學習水平較好的學生,還是語文學習水平待提高的學生,教師都應當一視同仁,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并教會學生如何將觀點以準確的方式表達出來,這樣才能讓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共同進步。例如,《只有一個地球》涉及環(huán)境保護的話題,因為環(huán)境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所以學生們對這個話題都會有很多自己的見解,教師在拋出“課文如何一步步得出我們需要保護地球的結論”“你知道生活中哪些行為會對地球的環(huán)境造成破壞”“你在生活中見到過哪些保護環(huán)境的行動”等結合生活實際的問題后,便讓學生暢所欲言,在認真傾聽學生觀點后,要解答學生在表達過程中產(chǎn)生的疑惑,并引導學生增強保護地球的意識,以此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4)教師應主動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是否受到學生的喜愛,也會對語文教學的效果產(chǎn)生影響,所以教師應當主動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讓語文教學更為順利地展開。首先,教師與學生有良好的關系,學生才會在教師面前減少表達自我的顧慮,盡情分享在課堂上的想法。其次,教師要平等對待學生,讓學生能覺得自己受到重視,從而更積極地參與師生互動。最后,教師應在交流的過程中關注到學生的學習狀況,如學習水平和學習態(tài)度,并以此作為參考進行教學調(diào)整,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和科學性。
三、結束語
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而要讓師生互動產(chǎn)生應有的效果,教師則應當將自己放在和學生平等的地位上,創(chuàng)造一個活躍的、每個學生都能很好參與的課堂互動氛圍。要強化師生互動,發(fā)揮學生主體性,積極傾聽學生的表達,構建和諧師生關系,讓語文教學取得更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蔡志鵬.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教學策略[J].黑河教育,2019(12).
[2]龔波.師生互動:向著解構的明亮那方前行[J].小學教學研究,2019(30).
[3]張小燕.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的話語溝通策略分析[J].當代教研論叢,2019(09).
[4]楊正虎.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溝通策略研究[J].教書育人,20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