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人類社會經濟的不斷進步和發(fā)展,全社會家長及其教育者對初中階段孩子的學習越來越重視,國家也對教育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各個學科為了響應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開始運用創(chuàng)新的教育模式進行教學。而在語文教學中,應用創(chuàng)新教育模式不僅能夠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而且還能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讓學生的品質得到提升。這是一種順應知識時代發(fā)展趨勢的教學方式,不僅符合國家新課改的要求,而且還能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樂趣。本文闡述了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
關鍵詞:創(chuàng)新能力;初中教學;語文教學;能力培養(yǎng)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推進與改革,對于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已經成為非常重要的教學任務。在這樣的改革形勢下,教師不僅需要做好語文教育,而且還需要重視對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真正實現(xiàn)素質教育,讓學生得到真正的提高。在開展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不能僅僅只是重視學生基本知識的掌握,還需要重視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各方面的才能獲得現(xiàn)實意義上提升,只有這樣才可以實現(xiàn)當前教學的質量與效果的提高,讓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全面的進步和發(fā)展。
一、 初中階段漢語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初中階段的漢語講授中,執(zhí)教者不但要重點關注學生基礎常識的傳授,還需要重視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由于學生的年齡較小,在學習的過程中主要靠教師教、學生聽的方式進行教學。但是,有些教師將課堂作為自己的表演舞臺,在學習的過程中,如果學習者的接受不能夠主動,那么教學的最終效能就不會得到明顯的進步。在教學的實際操作過程當中,執(zhí)教者必須重視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但是由于教學手段過于單一,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很容易出現(xiàn)失去學習興趣,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因此,在進行教學時,教師不僅要重視學生基本知識方面的教學,更要重視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學生認真學習時,教師需要了解學生到底喜歡的是什么。通過這樣的方式進行教學,不僅能夠真正提高教學的質量與效果,而且還能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得到真正的提升。隨著知識經濟大潮的來臨,國家也對于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來越重視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社會也對創(chuàng)新人才有了更高的需求,因此,在進行教學時,教師應該承擔起這個社會的責任,重視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升。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學生連自己思考的時間與空間都沒有,學生的革新本領相對較差,所以,在進行講授的時候,教育者更需要注重學生學習才能方面的演繹提升,使學習者在研習的過程當中找到學習的樂趣,輔助學生激發(fā)自身的思維能力,不斷提升自己的創(chuàng)新才能。
二、 利用各種各樣的教學案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的興趣
在進行漢語講授的過程當中,教師需要將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轉變?yōu)閹熒印⒑献鞯碾p向信息交流教學。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影響,不少教師上課的時候都喜歡滔滔不絕地進行講述,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常常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很難真正提高教學的質量與效果。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調動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真正得到提升。為了讓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提升,教師需要讓學生進行獨立思考,給予學生更多的思考空間以及時間,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進行交流與討論,最終達到拓展思路的目的。例如,在教學《荷塘月色》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們進行思考與探究,讓學生們思考一下月光與荷塘之間的關系。此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進行交流溝通,說說自己看過的荷塘以及月光,并且說說這些景物之間有什么不同點與相同點,這樣不僅能夠鼓勵學生提出自己不成熟或者錯誤的看法,而且還能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創(chuàng)造性,讓學生懂得如何進行思考,并且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通過這種形式開展教學,不但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求學熱情,而且還能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經驗來進行理解,給予了學生思考的時間與空間,并且為學生述說自己想法提供了平臺,讓學生進行相互交流互動,使教學的質量與效果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從現(xiàn)實意義上提高了學生各方面的能力,讓學生學會自主思考,真正落實了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的提升。
三、 給予學生良好的引導,提高教學質量與效果
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給予學生良好的引導,特別是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引導是十分重要的。由于初中階段的學生年齡較小,在學習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xiàn)不正確的觀點,這時,則需要在學生掌握基本語文知識的前提下,對學生進行引導,給予學生思考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對知識點進行更加深入的思考,通過思辨性的思維接受漢語知識。在講授過程當中,教師需要擯棄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采用新型的方式進行教學,提供更多的教學思路,真正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以及學習能力,落實課堂教育質量與效果的提升以及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例如,在教學《竊讀記》的時候,教師首先可以提出幾個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并且讓學生們想一想,《竊讀記》到底講述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林海音為什么要天天去讀書?為什么對書店戀戀不舍?通過這篇文章你學到了什么?通過提出幾個問題的方式,不僅能夠起到引導的作用,而且還能讓學生進行思考,擁有自己的想法,真正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當問題問完之后,教師不需要讓學生進行回答,而是將自己的想法放在腦海里寫下來。接著教師可以讓一些愿意分享的學生來說說自己的想法,教師也可以說說自己對于這個故事的看法。通過這樣的方式進行教學,不僅能夠讓學生了解到其他人是如何思考的,而且還能真正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給予學生更好地引導,讓學生得到真正的提高。
四、 重視對于課本內容的挖掘,帶領學生進行思考
由于語文是一門語言科目,在教學的時候,教師需要重視學生運用能力與語言理解能力的培養(yǎng),從實際意義上做到幫助學生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才能以及形成核心素養(yǎng)的目的。執(zhí)教者在講解課本內容的時候首先需要注重上下文之間的聯(lián)系,并且了解作者的情感路線,且將這條情感主線抓住。教學時,教師還需要帶領學生對文章的內容進行深度挖掘,找到文章的關鍵點,并且對教學的內容進行逐步延伸,幫助學生建立一個整體性的思維。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重視學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由于語文科目畢竟是學生的母語,在學習的過程中常常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思考,教師則需要抓住學生的思考,讓學生對文章有一個更加深入的了解。例如,在教學《紫藤蘿瀑布》的時候,教師便可以讓學生們閱讀完畢之后再去找一些有關瀑布的資料。有些學生找到了黃果樹瀑布,還有一些學生則找到了李白描寫瀑布的詩詞,還有一些學生則找到了頌唱瀑布的歌曲。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對課本中的內容進行深入的研究,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當中獨立自主地進行探究,查找有關這方面的材料進行瀏覽。利用這種形式進行教學,不但可以真正提高學生各方面的才能,而且還可以讓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激發(fā)自身的自主能動性,讓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真正的提升。
五、 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
創(chuàng)新能力是一種開發(fā)學生思考的能力,在學生已有的感知材料基礎上形成的。每個人可能都會對同樣的事物產生不同的思想與想象,正如凱勃可說的,一本好書就像一艘船,帶領著我們從狹隘的地方駛向無限廣闊的海洋。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讓學生多閱讀,例如當在教學《背影》這一篇文章的時候,教師便需要將課本設計成劇本的形式,并且讓學生們在閱讀的過程中對父親以及兒子的神態(tài)表情等均進行模仿,并且將父子離別時的深情表演出來。通過表演以及親身演的方式,學生便能夠感受到文章中父親的愛,其感染力以及影響力則均會出現(xiàn)大增的情況。通過這樣的方式進行閱讀,不僅能夠喚起學生豐富的情感體驗以及想象力,而且還能使得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想到自己的父母,使得學生對日常生活中那些平常的事情有不同的體會與理解,從而使得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真正領悟文章中的寓意。在初中階段的漢語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運用多媒體來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初中階段學生的心理特征是不同的,在進行漢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如果只是采用傳統(tǒng)的方式來進行教學則會有一定的局限性,而采用多媒體等現(xiàn)代化的教學方式來進行情境的創(chuàng)設則將會更加方便、直觀。當在學習《沁園春·雪》的時候,首先則需要學生對全文進行略讀,并對文章展開想象,并用筆畫出來,接著再讓學生們將畫出來的畫投影到屏幕上,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將畫的意義說出來。通過這樣的方式進行教學,不僅可以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進來,而且還能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在想象的過程中進行創(chuàng)新,這樣不僅能夠使學生與作者之間的情感產生共鳴,而且還真正提高了學生的想象力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真正感受到快樂,而且還能讓學生更加了解本節(jié)課程教學的內容。
六、 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真正提高初中階段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教師不僅需要在教學過程中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采用新型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還需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將學生放在課堂教學的主體地位上,教師則主要為學生進行引導工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挖掘素材,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創(chuàng)設情境,給予學生引導的方式進行教學。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真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而且還能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快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以及自主能動性,最終使教學的質量與效果得到真正的提升,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快樂,提高了教學質量與效果,真正達到提高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目的,為社會培養(yǎng)更多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竇新霞.試論初中綜合實踐課教學的創(chuàng)新性研究[J].新課程(中),2016(2).
[2]劉世杰.初中綜合實踐課教學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J].高考(綜合版),2014(10).
作者簡介:
胡輝洲,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會寧縣八里灣鄉(xiāng)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