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學(xué)成,王文亮,黃澤天,李永生,賈鳳娟*
(1.山東省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農(nóng)產(chǎn)品研究所,山東濟南 250100;2.農(nóng)業(yè)部新食品資源加工重點實驗室,山東濟南 250100;3.山東省農(nóng)產(chǎn)品精深加工技術(shù)重點實驗室,山東濟南 250100;4.陽谷縣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局,山東聊城 252300)
膳食纖維(dietary fiber,DF)是一種多糖,被稱為“第七大營養(yǎng)素”,主要存在于粗糧、蔬菜、水果以及菌菇中,它既不能被消化,也不能為人體提供能量,按照其是否溶于水可分為可溶性膳食纖維(soluble dietary fiber,SDF)和不可溶性膳食纖維(insoluble dietary fiber,IDF)[1],都具有獨特的功能??扇苄陨攀忱w維包括存在于水果蔬菜中的果膠,海藻中的藻膠以及魔芋中葡甘聚糖,它能夠改善腸道菌群結(jié)構(gòu),減少腸道對葡萄糖和脂類吸收,降低血液的血糖、血脂、膽固醇指標,減少心腦血管病、糖尿病和某些癌癥的發(fā)病風(fēng)險[2-4]。不溶性膳食纖維包括纖維素、木質(zhì)素、半纖維素等,主要存在于谷物中,能夠增加餐后飽腹感,吸收水分并促進胃腸蠕動,預(yù)防便秘并能起到減肥的功效[5]。根據(jù)醫(yī)學(xué)研究顯示,成人的膳食纖維攝入量應(yīng)為每天25~35 g[6],然而現(xiàn)代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食物越來越精細化,導(dǎo)致膳食纖維的攝入量遠遠不足,因此提高大眾的健康意識,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是十分必要的。
茶樹菇(Agrocybe aegerita),學(xué)名為柱狀田頭菇,是一種食藥兩用的真菌,屬擔子菌綱傘菌目田頭菇屬,因生長在油茶樹的枯干上,從而得名茶樹菇。茶樹菇主要分布在亞熱帶和溫帶地區(qū),在我國主要產(chǎn)地為福建江西等地。茶樹菇含有豐富的多糖和蛋白質(zhì),并且茶樹菇菌絲體中還含有多種礦物質(zhì)元素和維生素[7]。茶樹菇具有糖高脂低、熱量低和鹽量少等特點,是少有的“一高三低”的保健食品。茶樹菇有很好的保健功能,有清熱、平肝、明目、利尿、健脾之功效,因而有“中華神菇”之稱[8]。茶樹菇中的膳食纖維含量豐富,以β-葡聚糖為主,同時存在于可溶性膳食纖維和不溶性膳食纖維中,具有很強的保健功能,因此提取茶樹菇的膳食纖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9]。劉勇男等[10]以刺芹側(cè)耳子實體為原料,采用堿法提取可溶性膳食纖維,在最佳提取條件下可溶性膳食纖維得率為4.05%;黃家莉等[11]以金針菇下腳料為原料,采用堿結(jié)合酶法,通過正交試驗優(yōu)化水不溶性膳食纖維的提取。結(jié)果表明,在最佳工藝條件下,金針菇水不溶性膳食纖維的得率達到64.88%。張明等[12]以銀耳下腳料為原料,利用纖維素酶法提取銀耳可溶性膳食纖維,在最佳工藝下可溶性膳食纖維得率為36.7%。堿法在膳食纖維提取中應(yīng)用較多,但以堿法提取的膳食纖維活性會遭到破壞,并產(chǎn)生大量污水而對環(huán)境造成嚴重污染,酶法在提取中無污染,但提取得率較低。研究發(fā)現(xiàn)超聲波輔助酶提取方法能提高膳食纖維的得率。超聲波輔助酶法提取膳食纖維在紅棗、生姜等原料中已經(jīng)有相關(guān)研究[13-14],但在食用菌中卻鮮有報道。
本研究以茶樹菇為原料,利用超聲波輔助酶法提取膳食纖維,并在單因素試驗基礎(chǔ)上,利用響應(yīng)面優(yōu)化提取膳食纖維條件,旨在提高膳食纖維的得率,為茶樹菇的產(chǎn)品開發(fā)提供新的思路。
茶樹菇(Agrocybe aegerita):濟南市華聯(lián)超市;α-淀粉酶(酶活4 000 U/g)、復(fù)合蛋白酶(酶活12 000 U/g):上海源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體積分數(shù)95%乙醇:天津富宇精細化工有限公司;丙酮:煙臺遠東精細化工有限公司;氫氧化鈉:國藥集團化學(xué)試劑有限公司;鹽酸:煙臺萊陽精細化工廠。試驗所用試劑均為分析純。
HH-S6恒溫水浴鍋:江蘇金怡儀器科技有限公司;SHZ-A恒溫水浴振蕩器:上海博訊醫(yī)療生物儀器有限公司;SG2便攜式pH計:梅特勒-托利多(上海)儀器有限公司;GZX-9240MBE電熱鼓風(fēng)干燥箱:上海博訊實業(yè)有限公司;SCIENTZ-10N冷凍干燥機、SB25-12DTD超聲波清洗機:寧波新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HB循環(huán)水式多用真空泵:鄭州長城科工貿(mào)有限公司;ZN-20L小型粉碎機:北京興時利和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1.3.1 原料預(yù)處理
將購買的茶樹菇用清水洗凈,平鋪在鼓風(fēng)干燥箱中60℃干燥48 h,粉碎過60目篩,將過篩后的茶樹菇粉裝入自封袋中,放置在干燥皿中室溫保存。
1.3.2 茶樹菇膳食纖維提取工藝流程
茶樹菇→烘干粉碎→料液比1∶30(g∶mL)加水溶解→調(diào)節(jié)pH值為7→控溫超聲處理(60 ℃、150 W處理30 min)→加入α-淀粉酶(酶添加量1.5%)→恒溫水浴振蕩酶解(55 ℃酶解2 h)→高溫滅酶(95 ℃滅酶5 min)→冷卻至55 ℃→加入復(fù)合蛋白酶(酶添加量1.2%)→恒溫水浴振蕩酶解(55 ℃酶解2 h)→高溫滅酶(95 ℃滅酶5 min)→加入4倍體積體積分數(shù)為95%乙醇醇沉→沉淀用丙酮洗滌→抽濾→冷凍干燥(-40 ℃真空干燥)→茶樹菇膳食纖維
1.3.3 茶樹菇膳食纖維提取工藝優(yōu)化單因素試驗
準確稱取2.0 g樣品,以膳食纖維得率為評價指標,分別探究料液比(1∶25、1∶30、1∶35、1∶40、1∶45(g∶mL))、α-淀粉酶用量(0.5%、1.0%、1.5%、2.0%、2.5%)、復(fù)合蛋白酶用量(0.4%、0.8%、1.2%、1.6%、2.0%)、超聲功率(50 W、100 W、150 W、200 W、250 W)、超聲時間(20 min、25 min、30 min、35 min、40 min)、超聲溫度(30 ℃、40 ℃、50 ℃、60 ℃、70 ℃)對茶樹菇膳食纖維得率的影響。
1.3.4 茶樹菇膳食纖維提取工藝優(yōu)化響應(yīng)面試驗
通過單因素試驗,發(fā)現(xiàn)料液比、α-淀粉酶用量、復(fù)合蛋白酶用量、超聲功率4個因素對茶樹菇膳食纖維得率影響較大,因此選用此4因素為響應(yīng)變量,以膳食纖維得率為響應(yīng)值,設(shè)計4因素3水平響應(yīng)面分析,共取29個試驗點,其中5個點為零點,根據(jù)Box-Behnken試驗設(shè)計原理,并對試驗結(jié)果進行優(yōu)化[15],試驗因素與水平見表1。
表1 Box-Behnken試驗設(shè)計因素與水平Table 1 Factors and levels of Box-Behnken experimental design
1.3.5 分析檢測
水分:按照GB5009.3—2016《食品中水分的測定》[16];蛋白質(zhì):按照GB 5009.5—2010《食品中蛋白質(zhì)的測定》[17];脂肪:按照GB/T 14772—2008《食品中粗脂肪的測定》[18];灰分:按照GB 5009.4—2010《食品中灰分的測定》[19];膳食纖維:按照GB 5009.88—2014《食品中膳食纖維的測定》[20];總糖:按照GB/T15672—2009《食用菌中總糖含量的測定》[21]。
1.3.6 茶樹菇膳食纖維理化性質(zhì)測定
(1)持水力測定[22]
取2.0 g干燥樣品,置于50 mL離心管中,稱質(zhì)量為m0,加入40 mL蒸餾水,室溫下振蕩30 min,靜置12 h,5 000 r/min離心10 min,棄掉上清液,稱質(zhì)量為m1,持水力計算公式如下:
(2)膨脹力測定[23]
取1.0 g干燥樣品(m),置于20 mL帶刻度試管中,記錄樣品體積V0,準確加入10 mL蒸餾水,室溫下振蕩搖勻,靜置12 h,記錄其膨脹后體積V1,膨脹力計算公式如下:
(3)持油力測定[24]
取2.0 g干燥樣品(m0),置于50 mL離心管中,加入玉米胚芽油40mL混合均勻,室溫靜置12h,5000r/min離心10min,棄掉上清液,稱量剩余質(zhì)量m1,持油力計算公式如下:
對干燥粉碎后的茶樹菇粉進行營養(yǎng)成分分析,以鮮質(zhì)量計,結(jié)果見表2。
表2 茶樹菇各組分含量檢測結(jié)果Table 2 Determination results of each component contents of Agrocybe aegerita%
由表2可知,新鮮茶樹菇中水分含量極高,高達90.59%。而在干質(zhì)量中總糖含量最高,占比為56.1%,其中包含膳食纖維(37.7%),其次為蛋白質(zhì),占比為28.9%,灰分含量占比為12.3%,其主要成分為無機鹽。脂肪含量最低,占比為2.6%。
2.2.1 料液比對茶樹菇膳食纖維得率的影響
料液比對膳食纖維得率的影響,結(jié)果見圖1。
圖1 料液比對茶樹菇膳食纖維得率的影響Fig.1 Effect of material to liquid ratio on dietary fiber yield of Agrocybe aegerita
由圖1可知,隨著料液比在1∶25~1∶30(g∶mL)范圍內(nèi)的減少,茶樹菇膳食纖維得率呈現(xiàn)增加的趨勢;當料液比在1∶30(g∶mL)時,茶樹菇膳食纖維得率最高為37.8%;當料液比<1∶30(g∶mL)之后,會造成膳食纖維得率降低。綜合考慮,選取最適料液比為1∶30(g∶mL)。
2.2.2α-淀粉酶用量對茶樹菇膳食纖維得率的影響
α-淀粉酶用量對膳食纖維得率的影響,結(jié)果見圖2。
圖2 α-淀粉酶用量對茶樹菇膳食纖維得率的影響Fig.2 Effect of α-amylase addition on dietary fiber yield of Agrocybe aegerita
由圖2可知,當α-淀粉酶用量在0.5%~1.5%時,茶樹菇膳食纖維得率隨著酶用量的增加呈現(xiàn)快速上升趨勢;當α-淀粉酶用量在1.5%時,茶樹菇膳食纖維得率最高達到38.2%;當α-淀粉酶用量>1.5%之后,茶樹菇膳食纖維得率逐漸降低。由于膳食纖維結(jié)構(gòu)中的部分成分由α-糖苷鍵構(gòu)成,當酶添加量過高時,酶解過度可能造成膳食纖維結(jié)構(gòu)的破壞。綜合考慮,選取最適α-淀粉酶用量為1.5%。
2.2.3 蛋白酶用量對茶樹菇膳食纖維得率的影響
蛋白酶用量對膳食纖維得率的影響,結(jié)果見圖3。
圖3 蛋白酶用量對茶樹菇膳食纖維得率的影響Fig.3 Effect of protease addition on dietary fiber yield of Agrocybe aegerita
由圖3可知,在蛋白酶用量為0.4%~1.2%時,隨著蛋白酶用量逐漸增加,茶樹菇膳食纖維得率快速增加;當?shù)鞍酌赣昧繛?.2%時,茶樹菇膳食纖維得率最高達到38%;當?shù)鞍酌该柑砑恿浚?.2%之后,可能使膳食纖維中少量碳氧鍵斷裂,造成膳食纖維得率減少。綜合考慮,選取最適蛋白酶用量為1.2%。
2.2.4 超聲功率對茶樹菇膳食纖維得率影響
超聲功率對膳食纖維得率的影響,結(jié)果見圖4。
圖4 超聲功率對茶樹菇膳食纖維得率的影響Fig.4 Effect of ultrasonic power on dietary fiber yield of Agrocybe aegerita
由圖4可知,隨著超聲功率在50~150 W范圍內(nèi)逐漸增加,茶樹菇膳食纖維得率隨超聲波功率增大逐漸增加;當超聲功率為150 W時,茶樹菇膳食纖維得率最高達到38.1%;當超聲功率>150 W之后,可能使膳食纖維結(jié)構(gòu)遭到破壞,造成膳食纖維得率迅速減少。綜合考慮,選取最適超聲功率為150 W。
2.2.5 超聲時間對茶樹菇膳食纖維得率的影響
超聲時間對膳食纖維得率的影響見圖5。
圖5 超聲時間對茶樹菇膳食纖維得率的影響Fig.5 Effect of ultrasonic time on dietary fiber yield of Agrocybe aegerita
由圖5可知,在超聲時間為20~30 min時,茶樹菇膳食纖維得率隨超聲時間增加呈現(xiàn)逐漸增加的趨勢;當超聲時間為30 min時,茶樹菇膳食纖維得率最高達到37.6%;當超聲時間>30 min之后,能使膳食纖維結(jié)構(gòu)遭到破壞,造成膳食纖維得率減少。綜合考慮,選取最適超聲時間為30 min。
2.2.6 超聲溫度對茶樹菇膳食纖維得率的影響
超聲溫度對膳食纖維得率的影響見圖6。
由圖6可知,當超聲溫度為30~60 ℃時,茶樹菇膳食纖維得率隨超聲溫度升高呈現(xiàn)緩慢上升的趨勢;當超聲時間為60 ℃時,茶樹菇膳食纖維得率最高達到36.5%;當超聲溫度>60 ℃之后,高溫會使膳食纖維鍵斷裂,造成膳食纖維得率減少。綜合考慮,選取最適超聲溫度為60 ℃。
圖6 超聲溫度對茶樹菇膳食纖維得率的影響Fig.6 Effect of ultrasonic temperature on dietary fiber yield of Agrocybe aegerita
2.3.1 響應(yīng)面優(yōu)化試驗設(shè)計與結(jié)果
在單因素試驗基礎(chǔ)上,固定超聲時間為30 min,超聲溫度為60 ℃,選擇料液比(A)、α-淀粉酶用量(B)、蛋白酶用量(C)和超聲功率(D)為影響因素,以茶樹菇膳食纖維得率為響應(yīng)值(Y),根據(jù)Box-Behnken試驗設(shè)計原理,選用4因素3水平設(shè)計方案優(yōu)化試驗[25],試驗設(shè)計及結(jié)果見表3,方差分析見表4。
表3 Box-Behnken試驗設(shè)計與結(jié)果Table 3 Design and results of Box-Behnken tests
續(xù)表
利用Design-Expert 8.0.5對表3中試驗數(shù)據(jù)進行二次多項式回歸擬合,得到回歸方程為:
表4 回歸模型方差分析Table 4 Variance analysis of regression model
續(xù)表
由表4可知,該模型極顯著(P<0.01),決定系數(shù)R2為0.930 9,失擬項不顯著(P>0.05),說明實驗誤差小且擬合度較高,可以應(yīng)用于試驗的分析預(yù)測。由方差分析的F值可以看出,各因素對茶樹菇DF得率的影響大小依次為:料液比>蛋白酶用量>超聲功率>α-淀粉酶用量;各因素中一次項因素A、交互項AD、二次項A2、B2、C2、D2對結(jié)果影響均達到極顯著水平(P<0.01),交互項BC對結(jié)果影響達到顯著水平(P<0.05)。
2.3.2 響應(yīng)面及等高線分析
響應(yīng)面及等高線圖能夠直觀地反映出各因素的交互作用對響應(yīng)值的影響程度,曲面越陡,等高線越密集,對相應(yīng)值影響越顯著[26]。在其他因素條件固定不變的情況下,考察交互項對茶樹菇膳食纖維得率的影響。料液比、α-淀粉酶用量、蛋白酶用量和超聲功率4個因素交互項的響應(yīng)面及等高線見圖7。
圖7 料液比、α-淀粉酶用量、蛋白酶用量和超聲功率交互作用對膳食纖維得率影響的響應(yīng)面及等高線Fig.7 Response surface plots and contour lines of effects of interaction of material to liquid ratio,α-amylase addition,protease addition and ultrasonic power on dietary fiber yield
由圖7可知,茶樹菇膳食纖維得率隨各因素水平的增大都呈現(xiàn)先增加后減少的變化,各因素交互作用等高線呈橢圓形,說明交互作用較為顯著,其中料液比和超聲功率的交互作用對膳食纖維得率影響最為顯著,而α-淀粉酶用量和超聲功率的交互作用對得率影響不顯著,這與表4分析結(jié)果一致。
2.3.3 提取結(jié)果驗證及對比試驗
通過軟件分析獲得最佳工藝提取條件為料液比1∶29.20(g∶mL)、α-淀粉酶用量1.53%,蛋白酶用量1.22%超聲功率149.86 W,在此優(yōu)化條件下膳食纖維得率預(yù)測值為37.87%。為了便于試驗操作,將最優(yōu)條件修定為料液比1∶29(g∶mL)、α-淀粉酶用量1.5%,蛋白酶用量1.2%,超聲功率150 W、超聲時間30 min、超聲溫度60 ℃。在此優(yōu)化條件下進行3次平行試驗,測得茶樹菇膳食纖維得率實際值為37.70%,與軟件預(yù)測值接近,其中有1.2%為可溶性膳食纖維。之后以優(yōu)化后相同的提取條件作為對比,采用超聲波水提取茶樹菇膳食纖維,提取條件為料液比1∶29(g∶mL)、超聲功率150 W、超聲時間30 min、超聲溫度60 ℃。在此優(yōu)化條件下茶樹菇膳食纖維得率達到32.3%,并測得其中只有0.6%為可溶性膳食纖維,膳食纖維總得率比超聲輔助酶法低5.4%。因此選用超聲輔助酶法提取茶樹菇膳食纖維得率較高,且采用響應(yīng)面優(yōu)化方法得到的數(shù)據(jù)準確可靠。
2.3.4 茶樹菇膳食纖維理化性質(zhì)測定結(jié)果
持水力、膨脹性、持油力是膳食纖維理化性質(zhì)重要的衡量標準,3種理化指數(shù)越大,說明膳食纖維的生理活性越好[27],茶樹菇持水性最高達5.4 g/g,膨脹力高達2.1 mL/g,持油力高達2.7 g/g,高持水力和持油力的膳食纖維對糖尿病的預(yù)防和治療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28]。
本研究采用超聲輔助酶法提取茶樹菇膳食纖維,通過單因素和響應(yīng)面試驗對提取工藝進行優(yōu)化,得到最佳提取工藝提取條件:料液比1∶29(g∶mL),α-淀粉酶用量1.5%,蛋白酶用量1.2%,超聲功率150 W。在此優(yōu)化條件下,茶樹菇膳食纖維得率為37.7%,并對其理化性質(zhì)進行測定,測得持水力為5.4 g/g,膨脹力為2.1 mL/g,持油力為2.7 g/g。通過該方法制備的膳食纖維活性較高,可制作成功能性食品應(yīng)用到飲料、面包、餅干等食品中,提高茶樹菇產(chǎn)品的附加值,為茶樹菇的功能性產(chǎn)品開發(fā)提供理論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