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峻峰
摘 要: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組織開展多樣化、多元化的對話教學,能夠活躍學生思維,提升課堂氛圍的整體活力,增強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吸收消化效果,突出學生的課堂主體性,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思考能力、交流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等,顯著提高閱讀課堂教學目標達成度。因此,教師可以立足于對話原則,結合課程內(nèi)容和教學目標,科學合理的設計對話活動,把對話教學的內(nèi)在功效充分發(fā)揮出來,以達到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高中語文 對話策略 開放對話 親切對話 多元對話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7.027
對話是一種重要的教學策略,有利于促進師生、生生互動,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在這里,筆者以加強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為目的,基于大量的教學實踐和經(jīng)驗,探討了對話在閱讀教學中的原則和實踐策略。其中,從親切對話、開放對話、多元對話、文本對話等方面,著重探討了對話策略,以深化學生的閱讀理解。
一、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對話原則
1.開放原則
對話以師生對話、生生對話、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等形式為主,要想這些對話順利展開,就要學生充分參與其中。所以,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對話必須遵守開放原則,給予學生相對開放的對話空間,有效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才能形成良好的對話氛圍,進而發(fā)揮對話教學功效。盡量不設置前提條件,讓學生自由放松的境界下,暢所欲言。在開放對話原則下,教師鼓勵學生、啟發(fā)學生,允許學生自由表達,充分想象,營造一種輕松、開放的閱讀氛圍,這樣學生才會敢想、敢說。
2.縮小界限原則
在閱讀對話過程中,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消化受自身的知識基礎、能力水平、生活經(jīng)歷等諸多因素影響,對一些有深度的思想、精神、情感無法真正的體會掌握。所以,教師組織對話教學活動時,應當遵守縮小對話界限原則,盡量不探索過于深奧的問題,從淺層次問題入手,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地對話,可能會使對話教學效果更加。從學生自身生活入手,設置切合實際情景,讓學生有話就說,敢于表達,勇于創(chuàng)新。符合年齡特征、學段特點,又有一定的生活基礎。
3.多樣化原則
對話形式很多,不局限于單純的人與人之間的對話,人與文本、人與物、人與自然之間也可以對話,也不受限于傳統(tǒng)的一對一對話或生生對話、師生對話,提倡多元對話,如從小組合作對話到跨年段跨學科之間的對話;從師生對話到社會不同階層人物的對話?;诖?,高中語文閱讀課堂上的對話教學要遵守形式多樣化原則,通過靈活、生動、多樣的對話形式來促進學生充分參與課堂,增加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的閱讀感受力。從課堂內(nèi)拓展到課外中去。
二、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對話策略
1.親切對話,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
高中學生學業(yè)繁忙,很多時間都放在學習上,日常生活中與教師的交流較少,師生之間容易產(chǎn)生一種距離感,不利于對話教學的順利展開。對于學生而言,一旦對某位教師產(chǎn)生了親切感,就會喜歡這個教師的課,更愿意與之對話交流。因此,高中語文閱讀課堂上,教師應當親切的對待學生,親切與學生對話交流,營造一種和諧、融洽的對話氛圍,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具體做法:第一,采用親切、幽默風趣的語言,接地氣的肢體動作,與學生如朋友般的相處;第二,關愛學生,對學生充滿熱情,對教學充滿激情,用自身的情感感化學生;第三,尊重學生,公正對待學生,讓每一位學生都得到公平待遇,創(chuàng)設出公正、民主的班級氛圍;第四,走進學生日常生活,抽空與學生一起參加文體活動,俯下身子,以平等的高度觀察了解學生心理。多換位思考,才能走進學生心里,成為學生真正的朋友。
最后要寬容學生,每一個人都難免犯錯誤,更何況是未成年的學生。他們所犯的錯誤大多是無意的。我的原則是對任何一個學生,不提以往的錯誤,不戴有色眼鏡看人,平等對待。作為一名教師,應該有一顆寬容的心,允許學生在錯誤中成長。只要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并改正過來,就是好樣的。
如,教授《我有一個夢想》一文時,上課一開始就可以用親切的語言與學生對話,讓學生談論自己的夢想,也談談老師自己的夢想的歷程,自己在實現(xiàn)夢想過程中遇到過的挫折,坦誠地與學生交心,微笑著面對學生,而不是直接冷冰冰地開始閱讀講解課文內(nèi)容。學生看到筆者的表情、動作,瞬間感到輕松,學習壓力減少了,課堂氛圍活躍了,更愿意把自己內(nèi)心深處的想法、夢想分享出來,更敢于回答問題,參與課堂,對話教學效果十分理想。
2.開放對話,增強學生的閱讀體驗
受傳統(tǒng)教學理念影響,以往的語文閱讀課堂相對比較重視教學結果,忽略教學過程,更加沒有注意到對話的重要價值。這樣做雖然也能夠達到教學目的,但是過程過于單調(diào)、枯燥,學生的課堂參與性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思維與自主學習,不利于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全面發(fā)展,不符合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的根本宗旨。所以,教師基于生本理念,把對話教學引入到高中語文閱讀課堂上,營造開放性的對話環(huán)境,有效調(diào)動學生與教師、同學、文本之間對話的積極性,引導學生深度閱讀,以增強學生的閱讀體驗,達到良好的閱讀效果。具體做法:首先,教學導入環(huán)節(jié),通過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輕松、活躍的教學情境,激趣學生,為后續(xù)教學做鋪墊,導入閱讀內(nèi)容;之后,讓學生快速閱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然后,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提出一些探究性的問題,以問題激活學生思維,啟發(fā)學生思考,使學生產(chǎn)生閱讀欲望;最后,組織學生小組交流討論,讓學生共同探討問題,以促進生生之間的對話交流。在這一對話過程中,教師也可以適當參與其中,通過點撥、疑惑解答等方式與學生進行對話,通過師生對話推進生生對話討論進程,掌握對話教學全局,以保證閱讀教學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探究性問題要符合課程內(nèi)容、學生的學習能力,難度適中,不宜過大、過空,避免失去問題的探究意義。
如,一位老師在進行《傅雷家書》整本書閱讀的課堂指導課時,上課伊始,通過多媒體視頻播放背景音樂,展示作者傅雷和傅聰父子的生平,創(chuàng)設輕松、活躍的教學氛圍,帶領學生進入課文閱讀情境。待學生初步閱讀了解課文內(nèi)容后,順勢提出“作者在這本書中想要表達什么?探索什么?”組織學生小組討論,鼓勵學生充分思考、大膽表達,形成生生互動的開放性對話氛圍,讓學生在對話交流中加深自身的閱讀體驗,深度的理解掌握課文內(nèi)容和作者思想情感。
3.多元對話,提高閱讀教學效果
新時期的高中語文閱讀課堂上,教師要通過多樣化的形式引導生生對話、師生對話和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搭建多元對話教學模式。這樣做,一方面可以為閱讀過程增添新活力,改善閱讀教學現(xiàn)狀,另一方面可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更透徹的理解感受課文內(nèi)容,進而提升閱讀教學效果。如何開展多元對話呢?具體做法:第一,把鄰桌或同桌分為一組,讓各組學生統(tǒng)一進行課前預習,預習課文內(nèi)容,其目的是促進生生對話。課堂上,隨機抽查幾個小組的課文預習效果,教師對匯報小組的預習成果進行點評,該表揚就表揚,該批評就批評,其目的是促進師生之間的對話。在閱讀講解過程中,教師通過小組討論、情境教學等方式促進學生深層次的閱讀課文,讓學生深刻的體會感受課文的情感、思想等,掌握核心宗旨,最終實現(xiàn)閱讀教學目標。
如,一位老師在講授《荷塘月色》一文時,先讓學生兩人一組合作進行課前預習,學生通過資料搜集、對話交流來互通有無,事先了解掌握課文的脈絡結構、作者生平等。課堂上,以提問方式了解學生課前預習成果,回答對了予以表揚,回答錯了予以鼓勵。講解課文中的描寫內(nèi)容時,作者采用了融情于景、動靜結合以及通感等表現(xiàn)手法,來體現(xiàn)荷塘月色的美麗景色,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有的學生對此理解不夠深刻,這位老師通過多媒體以聲像結合的方式再現(xiàn)課文文本情境,以情激情,引起學生共情,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感悟文本語言,進而體會荷塘月色的美好和作者的情感。
黌宇巍峨,鑄樹人之道;桃李葳蕤,宣秉鐸之聲。綜上所述,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對話,要遵守開放原則、縮小界限原則、多樣化原則等,采用多種形式的對話活動,盡可能地營造出開放性的對話氛圍,予以促進生生對話、師生對話和學生與文本對話,保證對話教學效果。此外,可以從親切對話、開放對話、多元對話等方面組織開展對話教學,通過對話來加深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印象,增強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吸收感受力,既讓學生理解掌握課文,又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等綜合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胡秀玲《高中語文課堂有效閱讀話題的構建》,《語文教學與研究(下半月)》2018年第4期。
[2] 何巖紅《對話教學在高中閱讀課堂中的應用》,《語文教學與研究(下半月)》2019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