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法人》特約撰稿 何意
抵押權人在主債權訴訟時效期間未行使抵押權的,抵押權因主債權訴訟時效屆滿而消滅。對此,第九次《全國法院民商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進一步明確規(guī)定,抵押人請求抵押權人協(xié)助辦理注銷抵押權登記的,應予以支持。
位于深圳市羅湖區(qū)怡景路怡景花園祿景道14 號201 型房產,房屋的用途為別墅,房屋的建筑面積是185.31 平方米,產權登記在王建宏、劉玉蘭名下,雙方各占二分之一的產權份額。
2008 年11 月14 日,王建宏、劉玉蘭作為借貸方(抵押人),趙唯淞作為貸款方(抵押權人),雙方簽訂《抵押貸款合同》。合同約定:借貸方王建宏、劉玉蘭向貸款方趙唯淞借款人民幣410 萬元,貸款期限為3 個月,自2008 年11 月14 日 至2009 年2 月14 日止,貸款月利息為2%。借貸方王建宏、劉玉蘭將上述名下房產作為貸款的抵押物,抵押物的產權證明文件交由貸款方趙唯淞保管。合同的第十一條約定,借貸方還清貸款本息后,貸款方應將房產證原件歸還抵押人(借貸方)并協(xié)助抵押人辦理注銷抵押手續(xù)。
2008 年10 月31 日,貸款方趙唯淞通過銀行轉賬的方式,向借貸方王建宏、劉玉蘭轉款人民幣410 萬元。
2008 年11 月26 日,借、貸雙方辦理了上述房產的抵押登記手續(xù),抵押權人為貸款方趙唯淞,擔保的金額為人民幣410 萬元。
本案訴訟期間,原告(借貸方王建宏、劉玉蘭)主張其已向被告(貸款方趙唯淞)歸還了借款本息人民幣470 萬元。被告對此予以否認,認為原告沒有向被告還款。原告為證明其已向被告還款人民幣470 萬元,特向法院提交了中國建設銀行進賬單復印件及企業(yè)活期明細查詢復印件。該進賬單及企業(yè)活期明細查詢載明:2009 年11 月16 日,北京摩利漫克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江西分公司向江西省永興實驗投資有限公司轉款470 萬元。原告稱,北京摩利漫克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江西分公司是原告所控制的公司,并提交了該公司的情況說明。原告亦稱,江西省永興實驗投資有限公司是被告所控制的公司。原告為證明其主張,向法院提交了編號為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2006)民一終字第70 號民事判決書,該判決書載明:江西省永興實業(yè)投資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是趙唯松。對此,被告質證稱,江西省永興實業(yè)投資有限公司與江西省永興實驗投資有限公司并非同一主體,“趙唯松”也非本案被告趙唯淞。因此,該判決書不能證明原告關于其已向被告控制的公司還款470 萬元的訴訟主張。
原告(借貸方王建宏、劉玉蘭)的訴訟請求為:注銷原告名下深圳市羅湖區(qū)怡景路怡景花園14 號201 房產項下的有關被告抵押權登記。原告主張,根據(jù)物權法第二百零二條之規(guī)定,抵押權應在主債務訴訟時效期間行使,未行使的人民法院不應保護。由于原告的借款已過了訴訟時效,且被告沒有向原告主張抵押權,因此本案的抵押權應當被注銷。
被告(貸款方趙唯淞)答辯稱,原、被告確實存在借貸關系,被告也按照約定向原告支付借款410 萬元,同時,原告將其名下的涉案房產作為抵押并辦理了抵押登記手續(xù)。借款到期后,原告未向被告償還任何款項,就是基于原告所說的原、被告是多年的朋友關系,在原告未能償還借款本息的情況下,被告才給予原告一定的寬限期。根據(jù)雙方抵押合同第十一條的約定,注銷抵押手續(xù)的前提是借款人需還清全部貸款本息,而本案原告未向被告償還借款本息,不符合要求解除抵押的條件,要求法院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廣東省深圳市羅湖區(qū)人民法院于2017 年3 月29 日作出(2016)粵0303 民初19592 號民事判決:被告趙唯淞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協(xié)助原告王建宏、劉玉蘭辦理深圳市羅湖區(qū)怡景路怡景花園祿景道14 號201 型房產抵押登記解除的相關手續(xù)。
宣判后,被告趙唯淞不服,提出上訴。廣東省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于2017 年12 月8 日作出(2017)粵03 民終9772 號民事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二審受理費100 元,由趙唯淞負擔。
本案為抵押權糾紛。根據(jù)《抵押貸款合同》,原告向被告借款的期限自2008 年11 月14 日至2009 年2 月14 日止。在本案中,被告未提交任何證據(jù)證明借款的訴訟時效曾發(fā)生過中斷,被告應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故原告主張的截至原告提起本案訴訟之時,原、被告之間的借款已過訴訟時效的訴訟主張,法院予以采納。我國物權法二百零二條規(guī)定,抵押權人應當在主債權訴訟時效期間行使抵押權,未行使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由于抵押權的性質屬從物權,不屬于債權,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規(guī)定,因此,“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應理解為未行使的抵押權因主債權訴訟時效的屆滿而消滅。由于涉案的借款已過訴訟時效,涉案的抵押權應認定為消滅。故,原告要求被告協(xié)助辦理的抵押登記解除的相關手續(xù)的訴訟請求,符合上述規(guī)定,本院予以支持。
抵押權是指為擔保債務的履行,債務人或者第三人不轉移財產的占有,將該財產抵押給債權人。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fā)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xiàn)抵押權的情形時,債權人有權就該財產優(yōu)先受償?shù)臋嗬?/p>
本案為抵押權糾紛,爭議焦點為抵押權人在主債權訴訟時效期間沒有行使抵押權時,抵押權是否消滅。《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二百零二條規(guī)定:“抵押權人應當在主債權訴訟時效期間行使抵押權,未行使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标P于此條的理解,學界和實務界均存在較大爭議。第一種觀點認為,抵押權人未在主債權訴訟時效期間行使抵押權的,抵押權本身仍然存在,抵押權人喪失的是抵押權受人民法院保護的權利,即勝訴權。此時,抵押權轉變?yōu)轭愃谱匀粋鶛嗟囊环N權利,如果抵押人自愿履行擔保義務的,抵押權人仍可以行使抵押權。第二種觀點認為,應參照《法國民法典》第二一八零條的規(guī)定,抵押權因時效完成而消滅。
資料圖片
本案中,本文作者支持第二種觀點,認為物權法第二百零二條規(guī)定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應理解為未行使的抵押權因主債權訴訟時效的屆滿而消滅。主要原因:一、從抵押權的性質考慮,抵押權屬從物權,不屬于債權,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規(guī)定。若認為在主債權訴訟時效期間沒有行使抵押權時,抵押權人喪失的是勝訴權,無異于承認抵押權適用訴訟時效制度,這有違民法原理。二、從社會效果來看,認定抵押權消滅有利于物盡其用、促進商品的流通和交易,在主債權喪失勝訴權的情況下,如果完全放任抵押權長期存續(xù),將影響抵押物的正常使用和流轉,不利于生產、生活。三、從結果來看,原告主張抵押權消滅,就意味著其不愿意承擔抵押擔保的責任。在抵押權人已喪失人民法院公力保護的權利的情況下,抵押權人即使尋求私力救濟已是徒勞無益,在此情況下繼續(xù)持有抵押權毫無意義。
本文作者認為,抵押權的基本功能在于擔保債權的實現(xiàn),是依附于主債權而存在的從權利,其成立以所擔保的債權存在為前提,隨擔保債權的轉讓而轉讓,也應因擔保債權的消滅而消滅,故未行使的抵押權因主債權訴訟時效的屆滿而消滅。該觀點在2019 年11 月8 日最高人民法院發(fā)布的第九次《全國法院民商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中得到了認可。該會議紀要第59 條對抵押權的存續(xù)期間作出了更加明確的規(guī)定:“抵押權人應當在主債權的訴訟時效期間內行使抵押權。抵押權人在主債權訴訟時效屆滿前未行使抵押權,抵押人在主債權訴訟時效屆滿后請求涂銷抵押權登記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以登記作為公示方法的權利質權,參照適用前款規(guī)定。”
本案在物權法第二百零二條存在較大爭議的情況下,從抵押權性質、社會效果、產生的后果等角度出發(fā),明確了抵押權人在主債權訴訟時效期間未行使抵押權的,抵押權因主債權訴訟時效屆滿而消滅,從而支持了抵押人請求抵押權人協(xié)助辦理注銷抵押權登記的訴訟請求。本案作為抵押權糾紛的典型案件,對因主債權訴訟時效屆滿后仍未行使抵押權而引發(fā)的糾紛的解決提供了借鑒和參考。抵押權人應注意積極行使抵押權,及時通過訴訟等方式主張主債權,了結債權債務關系,維系社會經濟秩序穩(wěn)定。抵押權人不要錯誤地認為,只要抵押登記未解除,則其主債權一直可以得到保護,從而怠于主張主債權及抵押權,導致其債權可能最終得不到救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