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紅
內(nèi)容摘要:現(xiàn)在的小學語文教學相比以前已經(jīng)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這不僅僅是社會發(fā)展的促進作用,同時也是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如果我們順著新課程改革教學的要求去嚴格引導學生進行能力的發(fā)展,我們會發(fā)現(xiàn)自主學習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而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實現(xiàn)一個較高的自主學習能力,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清楚地進行學生學習方法的理解,才能在此基礎上進行更多教學引導方法的不斷嘗試,真正的激發(fā)出學生本有的學習欲望和熱情。
關鍵詞:語文 自主學習 引導方法
自主學習能力的不斷使用可以真正的使學生鞏固對于語文學習的主體地位。它不僅僅是學生實際需求的正確表達,同時也讓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在教師放權的情況下實現(xiàn)更多實踐的經(jīng)驗總結和積極思考。讓學生各個器官的積極體驗都能夠反復的形成一種深刻的認知。所以,我們要留有更多的時間去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要讓他們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所收獲的能力真正達到一個很好的質(zhì)量。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更加愿意去學習語文。更加能夠在語文的認知過程上,使積累的能力散發(fā)出更大的光芒。
一.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存在的問題
1.缺乏趣味引導。學生如果愿意去進行更多的自主學習,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所要學習的內(nèi)容深刻的吸引了他們。而如何去使語文學習真正地吸引學生的心靈,首先我們要針對他們的好奇心進行良好的滿足。但是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教學手段不斷創(chuàng)新的過程中,往往忽略了學生自身需求的表達,單獨的去進行自主能力的提高,完全忽略了學生是處在一個被動的地位的。這樣會使小學語文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逐漸的朝著一個單一而又枯燥的方向去進行發(fā)展,漸漸地使課堂氛圍的理解難度大大增強,讓學生無法積極調(diào)動起更多自由的思考能力和主動性。使學生完全依照著教師的引導去進行被動的理解,逐步的進行知識的死記硬背,讓自身的實際情況和能力無法真正地運用在教學方法的改變上。
2.自主意識淡薄。學生自身由于年齡的特殊影響,他們并沒有過多的能力運用欲望。所以對于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他們是沒有方向和需求的。這不僅僅是小學語文教學中出現(xiàn)的失誤,同時也是小學語文教師自身的責任。我們?nèi)绻荒軌蛟谡Z文學習的過程中帶給學生更多的樂趣,又如何培養(yǎng)他們積極的進行獨立思考呢?所以,如果一直堅持被動型的教學方法,不僅對于學生自學能力的調(diào)動沒有方向,也讓學生對于接下來所產(chǎn)生的問題不會去主動的思考和解決。讓他們漸漸地無法適應小學語文的學習,甚至無法適應所有課堂科目的不斷認識和能力提高。讓自主學習能力無法形成帶來的更多制約運用在自身的學習過程中。所以,學生便會去尋找自身的課堂存在改變,但是錯誤的出發(fā)點也讓他們的學習活動的質(zhì)量得不到提升。
二.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策略
1.組織開展探索活動。教師在進行不斷引導自主能力提高的過程中要積極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可以設置一些有效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去不斷地探索。既深化了對于語文知識的不斷認識,同時加深了他們運用知識的能力欲望。小學語文教師要積極使學習任務的探索性展現(xiàn)出來,讓更好的學習氛圍能夠主動地運用在自身的思考以及疑問的解決過程中。只有這樣,才能讓他們學會如何去進行問題的分析和解決。真正的找到自主學習的方法,才能夠真正的成為自主學習活動的參與者。而對于如何進行自主學習的方法引導,教師對于學生自身的表現(xiàn)要進行問題的不斷指導和不足的改進影響。讓他們更加有效地在相互交流和探討的過程中,拓展自己的思維。使自己的創(chuàng)新能力在運用的同時,也樹立了一定的自主學習理念。真正的將語文學習變得更加具有針對性,在良好目標的引導下才能使自主學習欲望,真正的調(diào)動起來。這時,教師便要進行科學化的活動評價,使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思維和想象力在自身評價引導的方式上找到一個正確的方向。在接下來的自主學習活動中,學生能夠以正確的方式再次進行能力的不斷提高和有效途徑的自我尋找。
2.引導學生表達觀點。要想讓學生有一個正常且高效的自主學習能力,首先我們要讓他們的問題得到逐步的改正。而對于問題的暴露更加需要學生去積極的展現(xiàn)和表達,我們對于更多的學習任務的不斷完成,要讓學生養(yǎng)成去積極表達觀點的習慣。讓他們在發(fā)言中去感受自身的知識收獲,同時也讓教師更加理解不同學生自身所存在的差異和個性化,能夠選取更加有效的方式去引導他們改變不足。當然這樣做的前提是小學語文教師能夠真正的尊重所有學生自身的觀點。讓他們不會因為答案的錯誤或者是自身能力的弱小得到否定,真正的養(yǎng)成敢于去表達的勇氣和習慣,為接下來更好的自主學習能力的運用不斷地進行錯誤的改正。而教師所要進行的問題引導和教學活動也要是開放性的,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的觀點表達不僅具有主觀性,同時在客觀上更加全面地使學生的思維能從這個時候便積極的調(diào)動起來。
3.加強小組合作溝通。許多小學教師理解的自主學習往往是讓學生進行自我語文知識的不斷運用和發(fā)現(xiàn),但是往往他們便忽略了小組合作的真正意義。我們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并不是說讓學生以單獨的理解去進行知識的吸收,而是讓學生在脫離教師的狀態(tài)下,依舊能夠進行更多語文知識的認識。所以,如果學生自身的能力,需要檢驗和不斷的鍛煉的話,可以積極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使學生敢于去交流。在發(fā)言的過程中學習別人的優(yōu)點,改變自己的缺點。也讓自己的個性能夠真正的發(fā)揮出更大的意義,形成一個輕松而又愉快的討論氛圍。所以,小學語文教師要積極從小組合作教學的優(yōu)勢出發(fā),從優(yōu)勢的發(fā)揮過程中正確的認識到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特點以及對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提高的有效意義。
4.結合閱讀教學。閱讀對于小學語文教學的比重是非常大的。所以,小學語文教師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一定要讓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運用在所有的能力挖掘過程中。比如我們在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中,為了使學生能夠得到自主學習能力的良好培養(yǎng),小學語文教師可以積極搭建一個自由的閱讀平臺。使學生能夠在豐富閱讀材料的提供下,能夠自我的去進行閱讀的選擇,使他們的知識獲取效果更加充滿個性化。同時對于學生的閱讀能力也是一種很好的促進,讓他們在自我閱讀的過程中培養(yǎng)起更多閱讀的興趣,真正使閱讀的水平提高,真正使自身的全面發(fā)展更好地促進。同時也要積極將閱讀的空間從課內(nèi)轉移到課外,讓學生不斷地進行自身能力的成長。對于低年級的學生,小學語文教師可以積極引導他們進行更多美好童話故事的了解;而對于高年級的學生,小學語文教師便可以引導他們接觸名著和著名小說。讓他們在閱讀的過程中形成更加高質(zhì)量的理解能力,對于作者的寫作意圖能夠更好地結合自身的生活和情感成長。
5.養(yǎng)成學習習慣。小學語文教師要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運用培養(yǎng)成一個優(yōu)秀的習慣意識。只有這樣,在沒有教師的情況下,學生依舊會將知識的獲取欲望轉變成更加強大的自主學習能力。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如此一來,形成一個循環(huán)往復的積極狀態(tài)。許多小學生自身認為進行更多知識的認識便是對于他們的懲罰,因為他們不夠優(yōu)秀,所以他們需要去努力。這種錯誤的認識是需要積極得到改變的,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不僅要在作業(yè)上進行更好的評價和引導,也要積極聯(lián)系家長進行學生自我能力培養(yǎng)意識的正確改變。不能再像以往一樣針對考試成績進行全面的評價,而要讓讓學生真正的感受到自身能力變化所帶來的積極影響。在不斷得到家長和教師鼓勵的過程中,愿意去將這種能力的提高形成一種自身的習慣。讓他們自主的去進行這種習慣的使用,同時使更多的能力運用在自身教學內(nèi)容的不斷了解過程中,將這種習慣延伸運用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使學生能夠在自主學習以及引導學習的同時,都能夠運用更多的思維意識。所以,小學語文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去進行思考,讓他們在思考的過程中將這種習慣的運用展現(xiàn)出更多的魅力,使更多的意義理解和培養(yǎng)的過程形成一種高質(zhì)量的能力挖掘。
6.下發(fā)學習任務。小學語文教師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要更加注重他們是采用什么樣的方法和朝著什么樣的方向。因為方向的正確,對于學生學習動力的挖掘也是具有很好的引導意義的。所以,積極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去進行學習任務的安排,使學生能夠朝著一個目標進行能力的增長,可以更加給予他們一定的壓迫感和緊張感。讓他們能夠不會產(chǎn)生迷茫的狀態(tài),愿意去進行更多良好學習狀態(tài)的保持。比如說有的學生往往習慣偷懶或者沒有目的性的學習,但是如果在這里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擁有了更好的學習任務。同樣這樣的學習任務是可以積極調(diào)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的話,那么他們便愿意去進行更多自身能力的付出,愿意進行更多知識的不斷了解。在不斷努力的過程中真正的使自身對于知識的學習得到收獲。同時,小學語文教師對于他們的學習狀態(tài)也要有一個很好的評價,在評價之前要積極對于學習效果進行檢查,而進行評價的結果也要是積極性的引導。不能使批評的過分使用斷送了學生好不容易培養(yǎng)起來的學習興趣,只有這樣,才能使自主學習積極運用在所有的學習能力培養(yǎng)過程中,而非讓學生僅僅進行了一次自主學習,便感受到了教師對于自身的失望,使他們不愿意去進行更多內(nèi)容的理解和感悟。
三.結語
總之,學生才是語文學習的真正主體,而讓他們發(fā)揮出更多主體的作用,需要教師給予更多的放權和肯定。小學語文教師在不斷的進行教學方法研究創(chuàng)新的過程中,要徹底改變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僅僅注重知識傳輸?shù)臓顟B(tài),要讓學生能夠利用自己的能力去不斷的嘗試各種新的知識學習帶給自身的變化,使他們從魅力的感受出發(fā)去獲得更多的樂趣和收獲的滿足。
參考文獻
[1]李樹萍.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03).
[2]黃鑫.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全動力自主學習能力初探[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7(11):115.
(作者單位:甘肅省會寧縣四房吳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