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帑洛,符楓雪,郭玉,劉映,王冉,何偉國
(1.南華大學 藥學與生物科學學院 藥學系,湖南 衡陽 421001;2.湖南省分子靶標新藥研究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湖南 衡陽 421001;3.南華大學 醫(yī)學院 組織學與胚胎學教研室,湖南 衡陽 421001; 4.南華大學 醫(yī)學院應用解剖與生殖醫(yī)學研究所,湖南 衡陽 421001)
小麥,是一種古老而種植面積極廣的農作物。小麥胚芽約占麥粒的2.5%,年產量達到3~5萬t[1]。小麥胚芽是小麥粒中營養(yǎng)價值最高的部分,曾被冠為“人類天然營養(yǎng)寶庫”[2],其富含小麥胚芽凝聚素、谷胱甘肽、黃酮類化合物等多種活性物質[3]。研究表明,小麥胚芽黃酮類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活性,能抑制多種化學物質誘變,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此外,還具有抗癌而對正常細胞無損害等優(yōu)勢[4]。
本研究從料液比、乙醇體積分數(shù)、提取時間、提取溫度等4個因素著手,探討小麥胚芽中黃酮類化合物的提取工藝,為其開發(fā)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jù)。
小麥胚芽(市售);蘆丁(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規(guī)格:100080-200707)、無水乙醇、亞硝酸鈉、氫氧化鋁、氫氧化鈉等化學試劑均為分析純。
UV-2450CX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FA224電子分析天平;RE-2000A旋轉蒸干儀;SHZ-D(Ⅲ)循環(huán)水式真空泵;SB-300DTY超聲清洗機。
精密稱取小麥胚芽3.0 g于150 mL錐形瓶中,按料液比1∶20 g/mL加入60%乙醇,60 ℃水浴中超聲輔助提取45 min,趁熱減壓抽濾,旋轉蒸發(fā)至3~5 mL,30%乙醇定容,510 nm處測定吸光值,并計算黃酮化合物的得率。
蘆丁標準品120 ℃干燥至恒重,精密稱取0.005 01 g,置于50 mL的棕色容量瓶中,用30%乙醇稀釋,定容,搖勻。用移液槍分別移取0,1,2,3,4,5 mL蘆丁標準品儲備液于10 mL容量瓶中,加入5%亞硝酸鈉溶液和10%的硝酸鋁溶液各0.3 mL搖勻,放置6 min。加入4%的氫氧化鈉溶液4.0 mL,用30%乙醇溶液稀釋至刻度,搖勻,放置12 min,于510 nm處測吸光度,以濃度C和吸光度A作圖,并進行線性回歸,得回歸方程y=5.905 7x-0.001 5,R2=0.998 5。
圖1 蘆丁標準曲線
2.1.1 料液比對小麥胚芽總黃酮得率的影響 精密稱取干燥粉碎的小麥胚芽粉末3.000 g,提取溫度60 ℃,提取時間45 min,按1∶10,1∶20,1∶30,1∶40,1∶50 g/L的比例加入60%乙醇,結果見圖2。
圖2 料液比對小麥胚芽總黃酮得率的影響
由圖2可知,料液比提高時,小麥胚芽的總黃酮得率上升,小麥胚芽中的黃酮類物質在料液比為1∶30 g/mL時已基本溶出,之后趨于平穩(wěn),出于成本的考慮,料液比選用1∶30 g/mL。
2.1.2 乙醇體積分數(shù)對小麥胚芽總黃酮得率的影響 精密稱取干燥粉碎的小麥胚芽粉末3.000 g,料液比1∶30 g/mL,提取溫度60 ℃,提取時間45 min,分別加入體積分數(shù)為20%,40%,60%,80%,100%的乙醇,結果見圖3。
圖3 乙醇體積分數(shù)對總黃酮得率的影響
由圖3可知,隨著乙醇體積分數(shù)的增高,小麥胚芽總黃酮的得率呈上升、下降、上升趨勢。當體積分數(shù)為40%時,得率最高。但乙醇體積分數(shù)越高,越有利于其他醇溶性雜質及親脂性雜質的溶解[5],且濃度越高溶劑的沸點越低,溶劑的揮發(fā)性隨之增大,因而選取40%。
2.1.3 提取時間對小麥胚芽總黃酮得率的影響 精密稱取干燥粉碎的小麥胚芽粉末3.000 g,在乙醇體積分數(shù)為40%,料液比為1∶30 g/mL,提取溫度為60 ℃的條件下,考察提取時間對小麥胚芽總黃酮得率的影響,結果見圖4。
圖4 提取時間對小麥胚芽總黃酮得率的影響
由圖4可知,隨著提取時間的增長得率逐漸增加,提取時間≥45 min時,得率基本呈平穩(wěn)狀態(tài)。
2.1.4 提取溫度對小麥胚芽總黃酮得率的影響 精密稱取干燥粉碎的小麥胚芽粉末3.000 g,乙醇體積分數(shù)40%,料液比1∶30 g/mL,提取時間45 min,分別在40,50,60,70,80 ℃溫度下進行提取,結果見圖5。
圖5 提取溫度對小麥胚芽總黃酮得率的影響
由圖5可知,隨著溫度升高,得率先呈上升趨勢,隨后下降再上升。溫度升高,有利于其他類似物的溶出,且溫度過高,活性成分容易遭到破壞,同時造成溶劑的損失[6]。
2.2.1 正交實驗結果 依據(jù)單因素實驗結果,對料液比、乙醇體積分數(shù)、提取時間、提取溫度進行L9(34)正交實驗,因素與水平見表1,結果見表2。
表1 因素和水平Table 1 Factors and levels
表2 正交實驗結果
由表2可知,4個因素對得率的影響程度為:B(乙醇體積分數(shù))>A(料液比)>D(提取溫度)>C(提取時間)。最優(yōu)水平組合為A2B1C3D2,即料液比為1∶30 g/mL,乙醇體積分數(shù)為40%,提取時間為60 min,提取溫度為50 ℃。
2.2.2 驗證實驗 根據(jù)正交實驗結果,以最優(yōu)工藝條件A2B1C3D2進行提取,結果見表3。
表3 黃酮化合物得率Table 3 The yield of flavonoid compounds
由表3可知,小麥胚芽黃酮類化合物的得率為1.52%。
以超聲輔助乙醇提取小麥胚芽中的黃酮類化合物,各因素對得率影響的主次順序為:B乙醇體積分數(shù)>A料液比>D提取溫度>C提取時間。提取的最佳工藝為:料液比1∶30 g/mL,乙醇體積分數(shù)40%,提取溫度50 ℃,提取時間60 min,在此最佳條件下的得率為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