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虹靈
中考閱卷時碰到的三類文幾乎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選材老套,沒有新意。霸屏的還是傳說中的老三篇:登山文、跑步文、暴雨蝴蝶文。同學們的選材經(jīng)常出現(xiàn)撞車現(xiàn)象,有時“跑步文”簡直就是慘烈的“車禍”現(xiàn)場。
在征文《? ?最美》時,也見好多同學的作文簡單粗糙地定為《友情最美》《母愛最美》,作文空洞無物。你的情感、我的情感,一樣的情感;你的媽媽、我的媽媽,同一個媽媽,不懂書寫屬于自己的故事,沒法表達自己獨特的情感,更不用說情感的具體化和形象化。
又如《你是我的一本書》:
【例文展臺】小A同學的作文片段:
你是我的一本書
有人說母親是荷葉,為我們遮風擋雨;有人說母親是明燈,為我們點亮人生。我說——母親是一本書,里面有愛,有憂愁,有幸福,有辛酸——
母親是一本說不完、讀不盡,需要我們用一生去讀的書。
書中有愛。是誰在我們呱呱落地那一刻熱淚盈眶?是誰在月光下給我們唱《搖籃曲》?又是誰一字一頓地教我們喊“爸爸、媽媽”?又是誰照顧著我們的吃喝拉撒睡?是母親!是母親!你是否感受到書中的愛?
書中有憂愁?!裕?/p>
書中有樂?!裕?/p>
一日復一日,一年又一年。你長大了,那本跟隨你多年的書已經(jīng)舊了,但,她,還是依然守護著你,她雖已舊,但,你是否已讀懂這一本書?是否還珍惜這本書給你帶來的喜怒哀樂?
【例文分析】小A同學的作文,語言流暢、結構完整,這兩方面還算不錯的,只是選材和立意還有不足。
其實十五六歲青春期,正是情思飛揚的時候。你們的眼光可以是很多情的,你們的文章可以是很動人的。你們的作文選材那么窄,只是不懂得開發(fā)第二資源;你們的作文那么空洞,只是還沒學會寄情于物來表達情感。
那么從選材上如何去升格呢?如何開發(fā)作文素材的第二資源?如何讓生活中常見的題材,閃耀出新的光芒,取得你還是你、卻“你”已不是“你”的效果?如何用獨特的事物書寫自己的故事,讓你的情感具體化、形象化?
升格錦囊有三。
錦囊一:引入活水、打開思維,開發(fā)作文素材庫。
【升格展示】
你是我的一本書
東莞市沙田實驗中學初三(5)班 羅添文
三十五秒,能做什么?絕望,掙扎,放棄?那天下午,我讀到了一個奇跡——一個用三十五秒制造的奇跡。
嘈雜的賽場上傳來了不少的嘆息聲。此時幾乎沒有什么懸念了,場上觀眾們有的離開,有的拿起手機做起其他的事。馬刺的球迷們的表情明顯地寫著“結束吧,我們喝啤酒去”。你抬起頭看了看記分牌,盡管數(shù)學再差,你也知道,離比賽結束只有三十來秒了,離對手的分數(shù)還相差著兩位數(shù)呢!
拿到球,你壓低重心,加速跑過半場。面對對手的防守,拔地而起,命中一記三分??赡苓@球對于很多人來說無關緊要,不過,接下來的幾十秒?yún)s讓所有人震驚。對方開球后,進攻不中,隊友得到防守籃板。傳球給你,你一路狂奔到三分線。直接無視對手,三分跳投出手,隨著裁判的手勢一抬,球空心入筐,清脆的聲音響了起來?!班А保@時,本來失去希望的隊友望向了你,準備離席的觀眾也望向了你。
對方再次開球,過了半場,傳球途中被搶斷了,你得到了球,跑到三分線外。這次防守的是兩個人,你一個背運變向,在隊友的掩護下找到了位置起跳。你起跳了,此時你面前有一個高個子——鄧肯。你絲毫不懼,眼中只有進球時的場景,在空中把球收回繞過防守第二次出力。哨聲響起,防守犯規(guī),球進!全場觀眾站了起來,目送你走上罰球線。一罰,命中,打四分成功。
……(略)
你望向天空,對著天空打了一拳。
我從你的眼中看見了飛翔的小鳥,那小鳥的名字不是“麥迪”,而是“奇跡”———三十五秒創(chuàng)造“13分”的奇跡,那奇跡還有一個名字叫“不放棄”!
【升格點評】描摹如此之細致!一舉一動左右著他的視線,麥迪應該是羅同學的真愛吧?籃球應該是他的所好吧?興趣愛好進入到我們作文中來了,挺好,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資源庫。
在校學生盡管現(xiàn)實生活很局限,多是“兩點一線”,但網(wǎng)絡時代的到來,他們會通過網(wǎng)絡等媒介獲取無比廣泛的信息。這將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他們生活閱歷的不足,開拓他們的視野。這是一個值得開發(fā)的作文素材資源庫。
【升格展示】
你是我的一本書
東莞市沙田實驗中學初三(7)班 周俊捷
時隔兩年,你的眼神中依然閃爍著渴望與熱愛,骨子里仍散發(fā)出無比的勇毅與堅強,你依舊在捍衛(wèi)著自己的尊嚴。
你,是鄰家兩歲大的狗,名叫小黑,你天性活潑好動,在自己的地盤上驍勇善戰(zhàn)。
一天,窗外下著零星小雨,但卻夾雜著令人寒徹透骨的冬風,連雨也任由它肆意擺布。
這時,窗外出現(xiàn)了一灘血跡,咦?這不正是鄰家的小狗——小黑嗎?我沖出門外看著你拖著一條腿,一條半瘸半拐的廢腿在雨中前行!雨水夾雜著鮮血在道路中劃出一條血的印痕。我頓時心酸,本以為你將葬送在雨水的墳墓里。但……你正朝著家的方向前進著,幾乎每走一步,疼痛就使你向天悲痛欲絕地吼叫一聲。你的牙齒緊鎖著,一步一個腳印,終于回到家中的小窩。
此后,你每天都只能瘸著腿生活,我以為經(jīng)過那場挫折后,你會變成一條溫順、安靜的小狗,但……
你變得比以前更為勇毅,即使拐著一條廢腿,你也會盡職盡責地做好自己的分內(nèi)事情,從不敢懈怠。當陌生人到來時,你比以前吼得更粗獷響亮;當看見耗子,即使你不再像以前沖得那么迅猛,但你也會全力追上前去;當看見有流浪狗來到你的地盤,你依然擁有那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魄。
你是我的一本書,你以你的故事告訴了我什么是堅強與勇敢。
你的故事還在繼續(xù)。
又是一個雨天,已不是零星小雨了,而是瓢潑大雨。那天,你正追逐一只搶了主人香噴噴的小魚的大花貓。你追逐到了河岸邊,本已是囊中之物,大大花貓縱身一躍,跳進了水中,你見狀也不顧一切地跳了進去??墒?,你沒想到大花貓的水性甚好,而你卻仿佛跳進了萬丈深淵。
狂風肆虐,河水波濤洶涌。你在水面掙扎著,即使雨水潑打著你的臉龐,即使河水一波波將你淹沒,但你依然在洶涌的浪花中掙扎著,咬緊牙關,殊死一搏……你以你獨有的小狗式游泳,強有力地擺動著你殘余的那條腿,奮力游向岸邊。
終于,你獲得了勝利。
你是我的一本書,你向我詮釋了作為狗——一個卑微的生命所擁有的堅強,對生活的熱愛,對生命的渴望。
【升格點評】周同學在一只小黑狗身上讀到了“卑微的生命所擁有的堅強,對生活的熱愛,對生命的渴望”,選材新穎,立意深刻,讓人眼前一亮。
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大自然里的一切無不以它獨特的存在啟迪著我們的智慧,引發(fā)我們的思考。
錦囊二:轉換角度、舊題新意,你還是你,“你”已不是“你”。
生活中常見的題材,如果大家都選用,很容易出現(xiàn)撞車現(xiàn)象,如何讓這些題材閃耀出新的光芒呢?
大膽轉換視角,棄舊納新。有些內(nèi)涵豐富的材料,即使不是新的,若能巧妙地轉換視角,從新的角度來挖掘,也能出奇制勝,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小B同學作文《家里二三事》選材:借媽媽給復習疲憊的我送一杯牛奶,寫母愛。
老師點評:我們的母愛、親情有所寄托,落到生活中來了,寫出了生活的氣息,寫出了屬于你的故事,借母親送過來一杯牛奶書寫母愛,很親切——這是選材成功之處。但這是生活中常見的題材,很多人都選用,選材上很容易撞車,且立意上顯淺俗、難以拓深——這是選材不足之處。
如何升格
母親給學習疲憊中的我送來了一杯牛奶,給了我愛和撫慰。同樣是在書房里忙碌,同樣是送一杯牛奶,能否換個人送?誰送給誰?
升格作文(略)
錦囊三:寄情于物、借物傳情,書寫屬于你的故事,讓你的情感形象化。
小C同學作文《母愛最美》,題目太大太空泛,選材上也沒聚焦一個點,空泛地寫媽媽鼓勵我學習、關心我的生活,給人印象好生模糊。
如何書寫自己的故事,讓你的情感具體化、形象化?那就要懂得寄情于物。
(一)知識鏈接
寄情于物、借物傳情是指作者把某種情感蘊含在對景物的精心描寫之中,借具體的景物描繪,來傳達自己的情感,展示自己的人生態(tài)度和感悟的一種表現(xiàn)手法。物可以是動物植物,也可以是其他的某種具體的物(如風、雨、月、一杯牛奶、一杯熱茶等)。
這種手法的好處是把抽象的情通過具體可感的物表現(xiàn)出來,使文章含蓄委婉,耐人尋味。如馬致遠《天凈沙· 秋思》,干枯的藤蔓、蒼老的樹木、黃昏中的烏鴉,傳達了一種凄涼的感覺;破敗的古道、蕭瑟的秋風、瘦弱的馬匹,渲染著天涯游子羈旅的蒼涼和愁苦。
(二)方法指導
(1)明晰情、選好物。物是情的觸發(fā)點,物與人、事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物在特定場景出現(xiàn)要讓人覺得真實自然。
(2)細描物、物含情,物皆著我之色。
【升格展示】
特別的一條小路
東莞市沙田實驗中學初三(6)班 許 妍
我們的一生走過大大小小的路,可那條小路,在我的記憶中不可磨滅。
學校以前在食堂和宿舍的邊上有一條小路,那條小路旁邊是河,河對面是川流不息的馬路,花花草草布滿了兩旁。
第一次走小路時,清風徐徐吹過,雖然正值正午,但在茂密的樹下感覺不到一絲熱,我們?nèi)齼蓛勺咧?,說著,驚訝著:“為什么之前沒看到過這么漂亮的地方?”不知是誰唱起了“讓我們蕩起雙槳……”也許是環(huán)境使然,也許是她的歌聲太美妙,讓人不由自主地一同歌唱。那小路不長不短,剛好唱完就走完了。
每次去吃飯或者吃完飯回來時,我同宿舍里的朋友一起走那條小路,一路上說說笑笑,吵吵鬧鬧,也許小路旁的大樹都會唱我們經(jīng)常唱的歌了呢。我們還以找稀奇花草為樂趣……
后來,我們不再那么悠閑地走那條小路了,越來越繁重的學習壓得我們喘不過氣,每次都是匆匆而過,不再關心沿途的風景。現(xiàn)在想想,當時我們是多么的奢侈,白白浪費了和小路相處的時光。
當聽說學校要建新宿舍時,我們就知道,那條小路肯定也沒了,放學后我們一起商量再走一次那條小路,真的很美很美,剛開始大家都非常默契的不說話,為什么呢?大概是覺得以后沒機會看到這條小路,走這條小路了吧。小路的一切既熟悉又陌生,陌生的是突襲而來的不舍,熟悉是一切熟悉的人,熟悉的我們。當時我們恨不得那條路長一點,再長一點……
到了初三,原以為小路沒了,我們還在一起,但,分班了。我和她們零零散散地分在各個班,很少見面。新的班級,新的同學、新的老師都很友好,但我還是出現(xiàn)了種種不適應,大概時間久了和大家會熟絡起來吧。
新一屆的學弟學妹們,一來就享受了新宿舍的優(yōu)厚待遇,但他們不知道曾經(jīng)有一條小路,陪伴著這群人初中的時光,唱響著這群人的一段青春,點綴了這群人的漫漫人生長路。
那條小路,雖已遠去,但記憶中還是如此清新美好。
【升格點評】初中生活的回顧,可寫的很多,許妍同學寄情于物,寫一條小路,記錄三年時光,感懷一段青蔥歲月,蘊藉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