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金良
摘 要:攝影是用光來表達色彩的藝術。攝影的光與色是不可分離的整體,色彩是人的視覺在光的作用下而產(chǎn)生的印象。這里面有很多心理的因素融合在里面,可以試想一下在漆黑的室內(nèi),盡管屋內(nèi)有很多的各色物品,人們卻無法分辨?;诖?,本文重點探討了攝影色彩的心理因素表達,希望能夠為相關研究提供借鑒。
關鍵詞:攝影;色彩;光
一、引言
色是從光而來的,人們要感知大自然所有的色彩,都離不開光的作用。人們看到的五彩繽紛的大自然就是靠光的作用下感知到的。例如,在陽光下人們看到的翠綠色的山脈,到夜晚時只能看到大概的黑色輪廓,而無法感受到白天時綠色的山脈,這些現(xiàn)象就是因為光源不同所造成的差異。在弱光環(huán)境下,人通常只能看到事物的輪廓,而很難分辨其色彩。
眼睛感知色彩的過程:首先是光照射到物體上,然后人眼通過視網(wǎng)膜感知和收集這些信息,然后把這些信息傳遞到大腦,人腦經(jīng)過計算和分析,最后形成一種色彩意識。其中還牽扯很多心理方面的因素,因此,面對同一面紅旗,也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攝影作品都是視覺藝術作品,通過心理學的研究發(fā)現(xiàn),不同的色彩可以對人的視覺產(chǎn)生不同的心里影響。實驗顯示,在紅色環(huán)境中,人的脈搏會加快,血壓有所升高,情緒興奮沖動,而處在藍色環(huán)境中,脈搏會減緩,情緒也較沉靜。色彩的直接心理效應來自色彩的物理光刺激對人的生理發(fā)生的直接影響。因此理解攝影創(chuàng)作中的色彩心理因素的表達是非常有價值的。
二、培養(yǎng)攝影師的色彩視覺素養(yǎng)非常重要
現(xiàn)代科技發(fā)展迅速,相機也在不斷更新,也更加智能化,但機器只能是一個高級工具,相機是沒有審美和判斷視覺因素的,能進行這種取舍的,是相機后的那個人,也就是攝影師自己。盡管上天賦予了每個人視覺的欣賞力,然而當拍攝出照片時,這種優(yōu)劣就差異很大。一個普通人拍攝的照片,和一位成熟攝影師的作品的差別一目了然。不可否認,普通人有時候也能拍攝出一些效果較好的作品,但從整體而言,這樣的作品更多的是偶然之作,而不能永遠保持這種水平。而一位受過專業(yè)訓練的攝影師則不然。攝影是瞬間的藝術,定格快門只是瞬間,但為了完成這剎那間的視覺永恒,攝影師需要長時間的積累,積累技術能力,積累藝術素養(yǎng),積累視覺表現(xiàn)能力,最后才能完成一幅有魅力的攝影作品。攝影師的成功在于,其成功和合理地控制了各種視覺因素,有效融合了視覺的心理、文化、情緒和修養(yǎng)等,這些是成功攝影作品背后的深層力量。
攝影師的視覺素養(yǎng),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和努力才可以獲得。學習專業(yè)的技術和理論,是專業(yè)素質(zhì)的積累過程,是理論技術和理解的基石。在理論的基礎上,還要經(jīng)常觀看優(yōu)秀的攝影作品,從攝影大師和著名攝影師的作品中汲取營養(yǎng),獲取更多的靈感。因為攝影是一門講究視覺靈感的藝術,保持藝術創(chuàng)作的新鮮感和創(chuàng)新力是十分重要的。最后,把這里理論和實踐轉化為自己的風格,畢竟每個人有不同的特點,把這些專業(yè)的知識和實踐轉化為一種良好的習慣,習慣久了也就形成了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一位成熟的攝影師,他們不依靠獵奇取勝,而是從平常的物品中發(fā)現(xiàn)常人無法觀察到的細節(jié)和角度取勝。作品體現(xiàn)了攝影師有非常好的觀察力,只有認真地觀察和留意周圍的發(fā)生的一切細節(jié),才能拍攝出更震撼人心的作品。而攝影只是攝影師完美表達自己的藝術訴求的一種媒介和工具。
三、攝影創(chuàng)作需要了解色彩的象征性意義
世界是五彩斑斕的,彩色的本質(zhì)并沒有任何的象征性,只是一種物理現(xiàn)象,一種客觀存在。但是人類的活動是復雜的,在色彩的作用下,受到歷史因素、文化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影響,不同的色彩開始給人帶來了不同的聯(lián)想和感受,這種對色彩的情感因素,使得色彩擁有了各種象征性的意義。這種象征性意義既有共通性的一面,也有因不同民族、國界、歷史等因素產(chǎn)生的差異性的一面。
紅色是一種具有強烈視覺效果的顏色,代表著激情、革命、熱情、性感、權威和自信。攝影可以運用紅色氣氛傳遞熱情、誘人的色彩效果。同時,紅色代表危險和警告,給人一種血腥、暴力、忌妒、控制的印象。這種色彩容易造成心理壓力,因此常被用作警告用色,用來提醒大家注意。例如,標示防火標志和危險標志等。紅色的這個視覺特點也被攝影家們所看重和用來表達訴求,廣告攝影師經(jīng)常用鮮艷的紅色來吸收受眾的視線。攝影師常常利用鮮艷的紅色來吸引人們的視線。
黃色是一個明度非常高的色彩,黃色象征樂觀開明和幸福。金黃色更是象征著充滿希望的未來,它給予周圍的顏色能量,傳遞樂觀的情緒,擦出創(chuàng)意的火花,也是代表富貴的顏色。另外黃色還一個警示色,如交通號志上就采用黃燈警示路人。
綠色象征自由和平、新鮮舒適;黃綠色給人清新、有活力、快樂的感受;明度較低的草綠、墨綠、橄欖綠則給人沉穩(wěn)、知性的印象。而且綠色給人無限的安全的感受。象征了環(huán)保和休閑。
提起藍色,人們往往可以想到天空和海洋,它象征著希望、理想、廣大。藍色是靈性、知性兼具的色彩,暗沉的藍意味著誠實、信賴與權威;淡藍、粉藍可以讓自己和對方完全放松;正藍和寶藍色,則給人堅定與智能的感覺。
紫色的光波最短,在自然界中較少見到。因此紫色有一種神秘色彩,像隔著一層薄紗,帶有高貴、神秘、高不可攀的感覺,有優(yōu)雅和浪漫的氣質(zhì),而深紫色和艷紫色則是魅力十足、有點狂野,與眾不同。
白色象征著純潔和神圣,所以西方婚禮時新娘喜歡穿白色的婚紗。白色還給人善良和潔凈的感覺,白色還象征了夢幻和漂亮的意境,而且這是一個百搭色,跟其他色彩很容易就搭配到一起。
黑色象征了權威、低調(diào)、高雅和神秘,同時也意味著執(zhí)著和冷漠。黑色是暗色,也是明度最低的非彩色,凝重而且象征著力量,但有時候也有不吉祥和罪惡的傾向。很多建筑類的攝影作品就大膽利用了黑色,建筑在逆光條件下呈現(xiàn)了凝重的黑色,這個色彩象征了神秘和權威。在暗調(diào)的畫面上,出現(xiàn)了極亮的刺目光線,以此來表現(xiàn)佛光閃現(xiàn)的神秘感覺。
四、攝影創(chuàng)作與色彩心理
在日常生活中,當人們看到某一色彩時,會因為心理因素的影響產(chǎn)生某種特殊的情感。如看到大海時,人們就有一種清涼的感覺,看到太陽時就有一種溫暖的感覺,看到冰雪時會有寒冷的感覺。這些其實就是色彩的冷暖感。所以,紅色、橙色、黃色等被稱為暖色系,而藍色、綠色、青色等被稱為冷色系。這種色彩的冷暖感在攝影創(chuàng)作中也非常重要。例如,秋天是溫暖的季節(jié),需要暖調(diào)的氣氛與其適應,這時選擇黃色氣氛是適合的,也是符合色彩心理的。設想下如果選用藍色調(diào)來表金秋,就無法很好地表現(xiàn)攝影主題。而對于表達夏天的攝影作品,攝影師采用了藍色調(diào),這是一個冷色調(diào),象征了涼爽和清涼,藍色的天空和大海都反映了夏天海濱的自然風貌,是合適的色調(diào)選擇。
因為物體表面的色彩不同,看上去也有輕重不同的感覺,這種與實際重量不相符的視覺效果,稱為色彩的輕重感。例如,對于一個同等面積的黑色和白色塊,人們就會感覺黑色的重而白色的輕。最簡單直觀的例子就是,假如一個黑色的煤塊和一個等大的棉花團在一起,人們會明顯感覺煤塊重。決定色彩輕重感覺的主要因素是明度,即明度高的色彩感覺輕,明度低的色彩感覺重。其次是純度,在同明度、同色相條件下,純度高的感覺輕,純度低的感覺重。從色相方面色彩給人的輕重感覺為,暖色黃、橙、紅給人的感覺輕,冷色藍、藍綠、藍紫給人的感覺重。
色彩還具有讓觀者產(chǎn)生遠近距離差異的心理效應,一般暖色系和明度高的色彩具有前進、凸出、接近的效果,而冷色系和明度較低的色彩則具有后退、凹進、遠離的效果。當色彩明度高、彩度強、暖色調(diào)時,色彩的前進行就強,反之則后退性就強。
五、一些視覺現(xiàn)象對創(chuàng)作表達的影響
還有一些視覺現(xiàn)象就發(fā)生在每個人的身邊,或者是自己身上,只是人們平時不太注意,所以很容易忽略。例如,人眼在觀察物體的色彩時,即使照明條件或觀察條件有了變化,卻并不影響觀察者主觀對色彩的判斷,如橙色的橘子、綠色的西瓜、黑色的煤炭等。
以視覺局部適應現(xiàn)象為例,當人眼注意某一彩色物體后,再把視線移動到一個消色或彩色的背景上時,則可看到一個彩色后像。這種色后像現(xiàn)象被稱為局部適應,又叫做色的相繼對比或先后對比。有的攝影作品的色彩布置設計就故意利用這個視覺特點來加強視覺沖擊力。
對于視覺側試應現(xiàn)象,由于彩色物體受周圍或相鄰顏色的影響,人的色覺會發(fā)生變化,這一現(xiàn)象稱為側適應,又叫做同時色反差或同時色對比。對于攝影師而言,是需要了解和學習這些視覺現(xiàn)象的,這樣才能主動地利用它們。
六、結語
在攝影藝術的創(chuàng)作中,攝影師首先要注重培養(yǎng)色彩視覺素養(yǎng),了解色彩的屬性和象征性意義,把色彩的心理學屬性與攝影創(chuàng)作相結合,除了要注重運用色彩的冷暖感、前后感、質(zhì)量感等因素,還可以巧妙利用一些視覺現(xiàn)象。這些都可以幫助人們把攝影色彩表達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