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茜菡 沈濤
【摘 要】在二胡作品和演奏中,作曲家和演奏家經(jīng)常會使用特殊的模擬音效來增加樂曲的音響效果,使樂曲更加生動。模擬音效是通過二胡特殊的演奏技法,來完成對于想要模仿的對象聲音的模似。模擬音效能生動地刻畫音樂形象,使聆聽者身臨其境,更好地感受樂曲表達的內(nèi)容和情感。本文主要以劉文金二胡套曲《如來夢》中的模擬音效為研究對象,通過劉文金二胡作品中的模擬音效、模擬音效運用的特殊技法和模擬音效帶來的藝術(shù)價值三個方面的分析與研究,探究模擬音效在音樂作品中的作用,以期對欣賞者及演奏者有一定的幫助。
【關(guān)鍵詞】劉文金;如來夢;模擬音效;藝術(shù)價值
中圖分類號:J648.21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14-0048-02
一、劉文金二胡作品中的模擬音效
(一)對自然界聲音的模擬
劉文金先生創(chuàng)作的二胡作品,其中有許多片段是對于自然界聲音的模擬。他所模擬的音效并非我們常聽到的馬蹄、馬嘶、鳥鳴等動物的聲響,而是生活中不易察覺、不易表達的細微聲音。如空氣波動的聲音、不同的風聲、水流聲、火的聲音等。這些聲響雖然與我們很近,但需要作曲家非常細膩地創(chuàng)作,以及演奏家生動地表達。
在劉文金先生創(chuàng)作的《如來夢》中,就有許多對于自然界聲音的模擬?!度鐏韷簟肥莿⑽慕鹣壬鶕?jù)文學家愚溪先生的文學巨著《袍修羅蘭》中的主要人物創(chuàng)作的二胡套曲。《如來夢》也是第一部以佛教文化為題材的二胡作品,其中包含了劉文金先生對于佛教文化的思考。
在《如來夢》第一節(jié)《地-醉客伏泥》的開頭,運用了特殊演奏技巧連續(xù)運壓弓來模仿氣流波動的聲音。讓聽者感受到空氣中有一種波浪的形態(tài)和大地磅礴的氣勢,營造一種跌宕起伏的感覺。
在《如來夢》第二節(jié)《水-水玉姑娘》中,劉文金先生又用不同的手法模擬了兩種不同的水流聲音。在樂曲的開始,劉文金先生使用兩個小節(jié)的十六分音符小快板之后,接帶打音的長音來模仿水流動的聲音。運用十六分音符也是為了表達水流的輕快流動性。
《水-水玉姑娘》的結(jié)束句運用了左手撥弦和右手拉奏來模仿水滴的聲音。撥弦可以很好地模仿出水滴叮咚的聲音,撥弦時手法要干脆,拉弦也要干凈。
在《如來夢》第三節(jié)《火-彩衣姑娘》的開頭,運用連續(xù)的打音從弱到強來模仿火勢由小變大,小小的火苗逐漸變成熊熊燃燒的火焰。演奏時需要注意強弱變化。
在第四節(jié)《風-巡山少年》中,也同樣模擬了兩種不同的風聲。一開始運用急板來表現(xiàn)風的急促,連續(xù)十六分音符可以很好地表現(xiàn)風聲的迅疾。演奏十六分音符時,換指要快速干凈,手指的靈敏度很高。
另一段同樣是模仿風聲,但是和之前急促的風聲不一樣,模仿的是舒緩的風聲。運用九八拍和六八拍交替,表達風的寬廣,讓人感到風的柔和。
(二)對樂器和戲曲的模似
劉文金二胡作品中的模擬音效不僅包括了對自然界聲音的模似,還包括了許多對其他樂器的模似,以及對戲曲唱腔的模似。
在《如來夢》中也有兩處對樂器的模似。一處是對木魚的模擬;另一處是對西藏弦子的模擬?!度鐏韷簟返谖骞?jié)《空-天宇少年》中,運用了兩個特殊的演奏技巧搖動琴桿和彈琴筒皮面,模似敲擊木魚的聲音。對于西藏弦子的模擬在第六節(jié)《見-瓔珞姑娘》中。劉文金先生運用彈琴筒皮面和左手撥弦來模仿西藏弦子。這首樂曲具有西藏色彩,運用這兩種特殊演奏技法來表達瓔珞姑娘真摯和純真的人物性格。
二、模擬音效中的特殊演奏技法
(一) 左手演奏技法
二胡是兩手配合演奏的樂器。左手的作用是控制音高、節(jié)奏等。左手演奏在二胡整體演奏中非常重要。二胡演奏需要左手嚴謹?shù)乜刂埔魷屎凸?jié)奏,左手換指要清晰流暢,要有獨立性。左手在按弦之外,還有其他特殊的演奏技法,二胡演奏模擬音效時大多使用特殊演奏技法。
1.顫音。二胡中顫音又稱“打音”。將左手某一手指按在琴弦上,與之相鄰的另一手指在該弦上富有彈性地一起一落,同時右手自然運弓,運用這種方式演奏出來的效果是富有規(guī)律并且交替出現(xiàn)。顫音有快有慢,二胡曲譜中顫音用“tr”來表示,“tr~~~”表示顫音演奏時間稍長。演奏顫音時需要注意手指的獨立性,手指起落要均勻富有彈性。
在《如來夢》中模仿水流聲和水滴聲就用了顫音的手法。模擬水流聲運用的是長顫音,而模擬水滴聲運用的是短顫音。
長顫音的演奏一般分為兩種方式,一種為均勻的顫音;另一種為由慢漸快的顫音。水流聲是輕快靈動的,所以手指起落要干凈,起落速度要均勻,這是顫音練習時必須要注意的。
短顫音需要注意的就是短時間內(nèi)手指要快速起落。演奏短顫音時很容易造成手指僵硬,所以在訓練時要格外注意,手指要保持松弛,要有彈性。
2.撥弦。二胡撥弦是借用彈撥樂器的演奏方法,模擬彈撥樂器的聲響,與二胡原本正常拉弦演奏發(fā)出的聲響形成鮮明的音色對比,給人一種特殊并且新鮮的感覺。二胡撥弦演奏一般是用手指撥動琴弦。
二胡的撥弦技巧可分為三類,即彈撥、單撥和拉撥。彈撥就是左手跟一般演奏時一樣按弦,右手由原來的拉弓改為食指撥動琴弦。 單撥就是用左手手指勾動琴弦,單撥可以撥內(nèi)弦,也可以撥外弦。撥內(nèi)弦用持琴的拇指較為方便,撥外弦一般多用食指,也有用中指或無名指的?!袄瓝堋?,顧名思義就是一種又拉弦又撥弦的表現(xiàn)形式。在《如來夢》中使用左手撥弦的同時右手敲擊琴筒,兩種特殊技法的結(jié)合,生動形象地模擬出西藏弦子的音效,演奏出一種空曠、寬廣和深遠的美。撥弦演奏在二胡曲譜中通常用“+”來表示。
(二) 右手演奏技法
1.浪弓。浪弓也叫波弓,即用右手拉弦制造出一種波浪式的聽覺效果。浪弓也分為兩種,一種是使用一弓演奏出起伏和強弱的變化,一般演奏四分音符或者二分音符時值較長的音。另一種是不限運弓的來回,反復進行起伏和強弱變化,但相比于第一種,其起伏和強弱變化的時間間隔較短。在《如來夢》中就使用了浪弓來模擬大地上氣流涌動的感覺。
2.快弓??旃怯梅浅P〉墓慰焖俚刈笥疫\動的過程,一般演奏時在弓子的中后方運功比較好,可以很好地控制弓子。快弓在二胡右手技法中是重點,快弓速度很快,很容易造成手臂僵硬,手臂越僵硬速度就越提升不了。因此在演奏快弓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手臂放松??旃詈玫挠柧毞椒ň褪锹???旃倪\用非常廣泛,劉文金二胡曲《如來夢》中就使用大量的十六分音符快弓來模擬風聲。
3.拍琴筒皮面。右手拍打琴筒皮面的演奏方法是非常具有現(xiàn)代特色的特殊演奏技法,充分利用了二胡本身的特點。用右手敲擊琴筒皮面演奏出來的效果就像敲打鼓的聲音。敲打琴筒皮面時,需要右手放開弓子,將弓子的中心支在右腿上。
在《如來夢》中運用左手撥弦、右手敲擊琴筒皮面的特殊技法來模擬西藏弦子。在右手敲擊皮面時,不可用指尖或指甲來敲打,而是用大拇指和食指配合一起擊打,這樣演奏出來的聲響更清脆,更能貼近西藏弦子的音響效果。因為拍琴筒皮面技法特殊,在曲譜中一般會用文字標出。
三、模擬音效的藝術(shù)價值
(一)音樂形象塑造
模擬音效是一種特殊的音響效果,它主要是利用模仿來完成音樂的演奏,所以它對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有很大的幫助。二胡模擬音效對于所要模仿的對象,更加具有直觀性和針對性。如果聽眾可以在腦海里還原模擬音效所模仿的音樂對象,那么這個模擬音效的存在是有意義的,它對于整首樂曲音樂形象的塑造也是成功的,整首樂曲也就更有渲染力和生命力,也會更加生動,更能引起聽眾的共鳴。正因為音樂形象的塑造對于樂曲本身非常重要,因而模擬音效在樂曲中的作用也就變得不可或缺了。
劉文金創(chuàng)作的《如來夢》套曲,包含了八首二胡作品,這八首二胡作品塑造了文學家愚溪先生的文學巨著《袍修羅蘭》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劉文金先生通過自己細膩的表達加上模擬音效的熟練運用,讓聽眾一下就能體會到每首二胡作品中人物的性格,也會讓聽眾在腦海中浮現(xiàn)音樂形象。比如第四首作品的模擬音效讓聽眾眼前浮現(xiàn)出一位淳樸、純真的西藏姑娘瓔珞的形象。
(二)環(huán)境和地域風格的展現(xiàn)
模擬音效對于環(huán)境的刻畫和場景的還原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長城隨想》“忠魂祭”的開頭,運用泛音模擬鐘聲的余音,使聽眾的腦海中仿佛出現(xiàn)這么一個畫面:在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沉重的鐘聲祭奠死去的戰(zhàn)士……對于悲涼肅穆氛圍的刻畫,用簡單的泛音模擬鐘聲就可以形象表達出來。
(三)促進二胡技法和作品創(chuàng)新
模擬音效大多需要特殊的演奏技法,特殊演奏技法通常是利用二胡本身的構(gòu)造或者改變左右手演奏方式來達到模擬的效果。二胡中的模擬音效很多都是對于樂器的模擬,也可以說是對于其他樂器技法的借鑒,從而大大促進二胡技法的創(chuàng)新。借鑒相對會比較容易一些,也可以使二胡演奏具有更大的發(fā)揮空間。不同演奏者對于同一個模擬音效的處理也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不應該拘泥于以往的演奏技法,可以大膽嘗試創(chuàng)新。模擬音效的創(chuàng)新也不能脫離音樂本身,如果一味追求新的技法,那么模擬音效也失去了它原本的意義。所以對于模擬音效中演奏技法的創(chuàng)新,要運用得當,要服務(wù)于音樂表達和音樂形象塑造,為聽眾傳遞音樂所要表達的情感。
四、結(jié)語
模擬音效在二胡中的運用已經(jīng)有近百年的歷史。二胡模擬音效對樂曲音樂形象塑造、環(huán)境和地域風格的展現(xiàn)有著重要的作用,對二胡技法和作品的創(chuàng)新也有一定的推動作用。但是模擬音效的使用應該以音樂的表達為出發(fā)點,如果過度追求華麗的特殊演奏技巧,非但不能準確地表現(xiàn)音樂,反而給人嘩眾取寵之感。
劉文金是我國當代二胡音樂創(chuàng)作里程碑式的人物,他的二胡作品中所運用的模擬音效,對于場景的刻畫、人物形象的塑造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對二胡演奏技法創(chuàng)新和二胡音樂創(chuàng)作起到了引領(lǐng)和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趙建培.二胡演奏中的特殊技法[J].鹽城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2).
[2]周紅.論琵琶曲中的模擬音效——兼談左右手技法的運用[J].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10(4).
[3]張譯文.論二胡演奏技法的創(chuàng)新[J].大眾文藝,2011(20).
[4]陳軍.論孫文明對二胡藝術(shù)的貢獻[J].音樂探索,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