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高恩 焦云娟 賀 琳 劉向玲
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retinoblastoma,RB)是臨床常見嬰幼兒眼內(nèi)惡性腫瘤之一,每年新發(fā)例數(shù)約占嬰幼兒惡性腫瘤總例數(shù)的3%,早期及時、有效治療生存率高,若延誤治療時機,病灶擴展至眼外,則可能造成低視癥和眼盲,甚至死亡,對患兒家庭造成嚴重影響[1]。目前,RB臨床治療主要包括外科手術輔助放化療等,但由于外科手術侵襲性強,放化療不良反應較大,且易出現(xiàn)化療藥物耐藥性等問題,臨床治療效果不理想[2]。因此,尋找安全、有效的抗RB藥物仍是臨床研究的重點。粉防己堿(tetrandrine,Tet)是從天然植物中提取的一種生物堿,研究發(fā)現(xiàn),Tet除具有解熱鎮(zhèn)痛、血管擴張、抗菌消炎等藥理學作用外,其在抗腫瘤方面也具有潛在應用價值[3,4]。已有研究證實,Tet具有抗乳腺癌作用,但關于其對人RB增殖及凋亡影響的研究仍較少[5]。本研究設計體外實驗,通過檢測不同濃度Tet對人RB細胞株S0-Rb50增殖及凋亡的影響,并進一步探討其作用機制,為Tet在RB臨床治療中的應用提供參考。
1.材料:人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細胞株S0-Rb50購自中國科學院上海細胞庫。粉防己堿(Tet,美國Sigma-Aldrich公司,純度≥90%),RPMI1640培養(yǎng)基、小牛血清(美國Hyclone公司),BCA蛋白定量分析試劑盒(美國Thermo公司),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磷酸化Akt(phosphorylated,pAkt)、B淋巴細胞瘤-2基因(B lymphocyte tumor-2 gene,Bcl-2)、Bcl-2相關X蛋白(Bcl-2 related X protein,Bax)、裂解的含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 caspase-3)一抗及二抗(美國Cell Signaling Technology公司),Annexin-FITC/PI凋亡試劑盒(美國BD公司);VersaMAX型酶標儀(美國Molecular Dvices公司),7500實時熒光定量PCR儀(美國ABI公司),電泳儀、Tanon 5200化學發(fā)光成像分析系統(tǒng)(上海天能科技有限公司)。
2.細胞培養(yǎng)、干預及形態(tài)學觀察:人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細胞株S0-Rb50培養(yǎng)于RPMI1640培養(yǎng)基(含10%小牛血清、1%青鏈霉素)、37℃、5% CO2恒溫培養(yǎng)箱,取對數(shù)期生長細胞,調(diào)整細胞密度,以1.5×105個/毫升接種于96孔板,隨機分為4組,即對照組、Tet低、中、高劑量組,每組5個復孔;待細胞重新貼壁生長至80%時,分別更換濃度為0、2.5、5.0、10.0μmol/L Tet細胞培養(yǎng)液,干預24h后于倒置相差顯微鏡下觀察細胞形態(tài)學變化。
3.MTT法檢測各組細胞增殖情況:取干預24、48、72h時各組細胞,加入5mg/ml的新鮮制備的四唑鹽(tetrazolium salt,MTT)溶液20μl,繼續(xù)培養(yǎng)4h后棄去上層培養(yǎng)液,加入DMSO 150μl,充分震蕩至澄清,測定570nm處吸光度(optical density,A)值。
4.流式細胞術檢測細胞周期及細胞凋亡情況:取干預24h時各組細胞,預冷磷酸鹽緩沖液(phosphate buffer,PBS)洗滌細胞2次,2000r/min離心8min,棄去上清后加入1.0ml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混勻室溫靜置15min,流式細胞儀檢測各組細胞周期分布情況。取干預24h時各組細胞,計數(shù)1×106個細胞與0.5ml上樣緩沖液、5μl Annexin V-FITC、5μl PI充分混勻,避光孵育15min,流式細胞儀分析細胞凋亡率。
5.實時熒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RT-qPCR)法檢測蛋白表達情況:取干預24h時各組細胞,Trizol法提取總RNA,反轉(zhuǎn)錄獲得cDNA模板,應用SYBR Premix Ex Taq試劑盒進行RT-qPCR擴增,按照試劑盒說明書設定反應體系,反應條件為95℃預變性32min;95℃變性20s,57℃退火40s,72℃延伸40s,重復42個循環(huán)。以β-actin為內(nèi)參基因,2-△△CT為目的基因的相對表達強度,計算PI3K、Akt、Bcl-2、Bax mRNA相對表達量。引物序列詳見表1。
6.Western blot法檢測蛋白表達情況:取干預24h時各組細胞,加入細胞裂解液,震蕩混勻后4℃、12000r/min離心10min,收集上清液進行BCA蛋白定量,取15μg與等量上樣緩沖液混勻后沸水浴5min,進行十二烷基硫酸鈉聚丙烯酰氨凝膠電泳,轉(zhuǎn)膜至硝酸纖維素膜,封閉液常溫封閉2h,加入一抗4℃搖床孵育過夜,洗膜后加入對應二抗常溫孵育1h,洗膜后進行曝光和顯影;應用灰度值分析軟件進行掃描拍照,以PI3K、pAkt、Akt、Bcl-2、Bax、cleaved caspase-3與內(nèi)參β-actin灰度值比值表示蛋白相對表達量。
表1 引物序列
1.各組細胞形態(tài)學觀察:倒置相差顯微鏡觀察發(fā)現(xiàn),對照組細胞形態(tài)規(guī)則、融合成片,不同干預組細胞隨Tet濃度升高細胞體積逐漸減小、核質(zhì)比例減小,不能融合成片,視野內(nèi)漂浮細胞或細胞崩解碎片增多,詳見圖1。
2.各組MTT試驗A值比較:各時刻MTT試驗A值組間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比較,Tet高劑量組干預24h時A值較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Tet各劑量組干預48、72h時A值均較低,且隨干預劑量升高呈降低趨勢,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MTT試驗A值隨干預時間的延長呈升高趨勢(P<0.05),Tet高劑量組MTT試驗A值隨干預時間的延長無明顯變化(P>0.05),詳見表2。
3.各組細胞周期分布情況比較:G0/G1、S、G2/M期細胞占比組間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比較,Tet各劑量組G0/G1、S期細胞占比較低,G2/M期細胞占比較高,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Tet低劑量組比較,Tet中、高劑量組G0/G1、S期細胞占比較低,G2/M期細胞占比較高,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Tet中劑量組比較,Tet高劑量組G0/G1、S期細胞占比較低,G2/M期細胞占比較高,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圖1 倒置相差顯微鏡下觀察各組細胞形態(tài)學(×400)A.對照組;B.Tet低劑量組;C.Tet中劑量組;D.Tet高劑量組
表2 各組MTT試驗A值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P<0.05;與低劑量組比較,#P<0.05;與中劑量組比較,△P<0.05;與本組內(nèi)24h比較,▲P<0.05;與本組內(nèi)48h比較,&P<0.05
表3 各組細胞周期分布情況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P<0.05;與低劑量組比較,#P<0.05;與中劑量組比較,△P<0.05
4.各組細胞凋亡率比較:細胞凋亡率組間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比較,Tet各劑量組細胞凋亡率較高,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Tet低劑量組比較,Tet中、高劑量組細胞凋亡率較高,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Tet中劑量組比較,Tet高劑量組細胞凋亡率較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4、圖2。
表4 各組細胞凋亡率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P<0.05;與低劑量組比較,#P<0.05;與中劑量組比較,△P<0.05
5.PI3K、Akt、Bcl-2、Bax mRNA表達量比較:PI3K、Bcl-2、Bax mRNA相對表達量組間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比較,Tet各劑量組PI3K、Bcl-2 mRNA相對表達量較低,Bax mRNA相對表達量較高,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Tet低劑量組比較,Tet中、高劑量組PI3K、Bcl-2 mRNA相對表達量較低,Bax mRNA相對表達量較高,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Tet中劑量組比較,Tet高劑量組PI3K、Bcl-2 mRNA相對表達量較低,Bax mRNA相對表達量較高,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5。
6.PI3K、Bcl-2、Bax、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達量及pAkt/Akt比較:PI3K、Bcl-2、Bax、cleaved caspase-3蛋白相對表達量及pAkt/Akt組間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與對照組比較,Tet各劑量組PI3K、Bcl-2蛋白相對表達量及pAkt/Akt較低,Bax、cleaved caspase-3蛋白相對表達量較高,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Tet低劑量組比較,Tet中、高劑量組PI3K、Bcl-2蛋白相對表達量及pAkt/Akt較低,Bax、cleaved caspase-3蛋白相對表達量較高,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Tet中劑量組比較,Tet高劑量組PI3K、Bcl-2蛋白相對表達量及pAkt/Akt較低,Bax、cleaved caspase-3蛋白相對表達量較高,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6、圖3。
圖2 Annexin Ⅴ-FITC/PI雙染流式細胞儀檢測細胞凋亡情況A.對照組;B.Tet低劑量組;C.Tet中劑量組;D.Tet高劑量組
表5 PI3K、Akt、Bcl-2、Bax mRNA表達量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P<0.05;與低劑量組比較,#P<0.05;與中劑量組比較,△P<0.05
表6 PI3K、Bcl-2、Bax、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達量及pAkt/Akt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P<0.05;與低劑量組比較,#P<0.05;與中劑量組比較,△P<0.05
圖3 Western blot法檢測蛋白表達情況A.對照組;B.Tet低劑量組;C.Tet中劑量組;D.Tet高劑量組
RB是人類特有的一種眼內(nèi)惡性腫瘤,多發(fā)生于出生后7~24個月,對患兒的視力和生命造成嚴重危害[6]。為提高患兒的生存質(zhì)量,臨床治療主要趨勢為避免眼球摘除、放療等侵襲性強的治療手段,盡量保留患兒視力,因此,尋找有效藥物及靶向作用通路有重要意義。RB主要包括遺傳性生殖細胞突變、非遺傳性視網(wǎng)膜細胞突變兩種類型,其發(fā)生和發(fā)展過程復雜,影響因素多樣,目前仍未完全闡明,主要涉及癌基因激活、增殖失控及凋亡機制異常等[7,8]。因此,抑制RB細胞增殖、促進其凋亡是控制病情進展的關鍵。
Tet屬于雙芐基異喹啉堿,是從粉防己、防己等常用中草藥植物根中提取的有效成分。研究表明,Tet對骨關節(jié)炎、支氣管哮喘、神經(jīng)母細胞瘤均有良好抑制作用[9~11]。張美峰等[12]研究發(fā)現(xiàn),Tet可有效抑制人甲狀腺癌細胞B-CPAP增殖、促進凋亡作用,且具有明顯劑量依賴和時間依賴性,與本研究結(jié)果相似。本研究通過倒置顯微鏡觀察發(fā)現(xiàn),不同劑量Tet干預后各組細胞生長受到抑制,且呈現(xiàn)體積逐漸減小、核質(zhì)比例減小、漂浮細胞或細胞崩解碎片增多等不良生長狀態(tài)。通過MTT試驗發(fā)現(xiàn),Tet各劑量組干預不同時刻A值均明顯降低,呈劑量依賴和時間依賴性,說明Tet可有效抑制S0-Rb50增殖。另外,本研究經(jīng)流式細胞術檢測發(fā)現(xiàn),Tet干預24h后G0/G1、S期細胞占比均降低,G2/M期細胞占比、凋亡率均升高,且均具有劑量依賴性,提示Tet可抑制S0-Rb50增殖、促進凋亡,其中10.0μmol/L Tet干預效果最佳。由此,Tet對人RB細胞S0-Rb50具有增殖抑制和凋亡促進作用,可以看出Tet在RB治療中療效可觀,為更多臨床試驗的開展提供參考。
癌細胞增殖、凋亡過程涉及多條信號通路共同調(diào)控,通過調(diào)節(jié)信號通路進而影響細胞內(nèi)相關基因的表達,可間接發(fā)揮調(diào)控癌細胞增殖及凋亡過程[13]。PI3K是由調(diào)節(jié)亞單位和催化亞單位組成的異源二聚體,當胞外信號激活PI3K后,可使其下游效應分子Akt發(fā)生膜轉(zhuǎn)位而磷酸化激活,Akt磷酸化進入細胞內(nèi)進而調(diào)節(jié)其下游靶基因表達,參與調(diào)控細胞增殖過程[14,15]。PI3K/Akt信號通路激活后,可促進其下游Bcl-2與Bax蛋白呈游離狀態(tài),分布于線粒體內(nèi)的Bcl-2可抑制細胞色素C釋放,進而抑制caspase-3活化,發(fā)揮凋亡抑制作用,而Bax可通過活化死亡效應級聯(lián)反應而促進凋亡進程[16,17]。本研究中Tet各劑量組干預24h后PI3K、Bcl-2 mRNA和蛋白相對表達量及pAkt/Akt均降低,Bax mRNA和蛋白、cleaved caspase-3蛋白相對表達量均升高,且均具有劑量依賴和時間依賴性,提示Tet可能通過抑制PI3K/Akt信號通路、下調(diào)Bcl-2 mRNA和蛋白、上調(diào)Bax mRNA和蛋白及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達發(fā)揮抑制S0-Rb50細胞增殖、促進凋亡作用,可以看出Tet具有靶向作用于PI3K/Akt信號通路進而影響其抗腫瘤效果,為臨床應用Tet進行靶向治療RB提供參考依據(jù)。
綜上所述,Tet可抑制人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細胞株S0-Rb50增殖,促進凋亡,其中10.0μmol/L Tet干預效果最佳,可能與抑制PI3K/Akt信號通路及其下游相關基因和蛋白的表達相關,在進一步的研究中應探討Tet是否存在其他調(diào)控通路發(fā)揮增殖抑制和凋亡促進作用。本研究從體外水平驗證了Tet抗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作用,為臨床前試驗的開展提供參考,同時為Tet相關藥物的研發(fā)及應用于臨床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的治療提供數(shù)據(jù)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