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威威
一元一次方程是最簡單的方程,但是它在生活中的應用卻十分廣泛,它滲透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可以說是無處不在.用方程思想解答實際問題,關鍵是根據(jù)題目所給條件列出等量關系式,每個題目都由已知條件與問題所組成,只有讓學生弄清楚問題情境和數(shù)量關系,才能將問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轉化為方程解析式,因此,審題時要抓住題目關鍵語句來尋找解題思路和方法.題目解答完成后要根據(jù)實際情況檢驗結果,看結果是否符合現(xiàn)實情況.
一、商品利潤問題
在商品利潤問題中,首先要明確:商品進價和標價是不同的,標價往往比進價高許多.為了吸引顧客購買,他們又會打折銷售,而所謂“打幾折”,就是按標價的百分之幾十賣出.如打9折是售價變?yōu)闃藘r的90%,由于標價往往高于進價(提貨價),故打折后商家根本不會虧本.這類問題的等量關系是:商品的售價=商品的標價×折扣率;商品的利潤=商品的售價-商品的進價;利潤率=利潤÷成本.例如:某家電城將某品牌的抽油煙機按進價提高55%后,打出“九折酬賓,外送100元”的廣告,結果每臺仍然盈利400元.那么,每臺抽油煙機的進價是多少元?解析:首先要弄清楚標價是按進價提高55%,即標價=進價×(1+55%),售價是標價打九折后減去100元.其方程模型是:抽油煙機的售價-抽油煙機的進價=抽油煙機的利潤.設每臺抽油煙機的進價是x元,則 [0.9(1+55%)x-100]-x=400,解得x=1 200.
二、工程問題
針對這類問題要搞清楚基本的等量關系,即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一般把總工作量看作單位“1”,各個工作量之和等于總工作量.例如:甲和乙扛水泥,甲獨立完成要3小時,乙獨立完成要5小時,若兩人合作完成這項工作的45,需要幾小時?解析:本題中有三個基本量,甲、乙獨立完成此項工作的時間和兩人合作完成的工作量.甲、乙兩人完成的工作量之和等于兩人合作完成的工作量.設合作完成這項工作的45需要x小時,由題意得13+15x=45,解這個方程得x=1.5.
三、行程問題
一般來說,解行程問題主要依據(jù)是:路程=速度×時間.其常見題型有:相遇問題和追及問題、相背而行、行船問題、環(huán)形跑道應用等.例如:甲、乙兩人相距40km,甲先出發(fā) 2h后乙再出發(fā),甲在后面乙在前面,二人同向而行,甲的速度是12km/h,乙的速度是9 km/h,甲出發(fā)幾小時能追上乙?解析:甲的路程-乙的路程=兩人原來的距離.假設甲出發(fā)x小時能追上乙,那么乙行走時間為(x-2)h,因此甲的路程為2x km,乙的路程為9(x-2)km,方程如下:12x-9(x-2)=40,解得x=19.333.
四、儲蓄問題
這類問題的基本等量關系是:利息=本金×利率×期數(shù),其中期數(shù)是指存入的時間,本金+利息=本息和.某年 1 年期儲蓄年利率為1.98%,所得利息要交納 20% 的利息稅.例如:某儲戶有一筆1年期定期儲蓄,到期納稅后得利息396元,問儲戶有多少本金?解析:本題中的數(shù)學模型是利息減去交納的稅金后得現(xiàn)金是396元,若設儲戶有本金x元,則年利息為1.98%元,交納稅金為20%×1.98%x元,則1.98%x-20%×1.98‰=396,解得x=25 000.
五、生活住房之租房問題
例如,小江剛剛大學畢業(yè),來到城市上班,欲租房,有兩家包租公司開出了條件,A家公司是每月租金為500元,B家公司是先交2000元,以后每月交房租300元.問:
(1)如果小江打算在這個地方住半年,應該選擇哪家公司.
(2)小江想在這個城市住一年,租哪家的合適.
(3)什么情況下,小江租兩家的價錢都一樣.
解:(1)設租A家公司需要支付的總價錢為x元,支付B家公司需要支付的總價錢為y元.租半年時有:x=500×6=3 000,y=2 000+300×6=3600,所以在A公司租房合適.
(2)租一年則有x=500×12=6 000,y=2 000+300×12=5 600,所以租B公司的合適.
(3)若租z月兩家租金一樣多,即有500z=2 000+300z,解方程得:z=10,所以小江租10個月時候,兩家的價錢一樣.
總之,用方程解應用題,重點是要找出等量關系式,思路是關鍵,教師要指導學生靈活利用所學知識,建立數(shù)學模型解決實際應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