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春花
情境創(chuàng)設可以讓課堂學習充滿趣味性,能夠提升學生對于課堂教學的參與興趣,并且可以讓知識的分析講解變得更為直觀.在初中物理課堂上,教師應當多利用情境創(chuàng)設來構建課堂,透過輕松有趣的學習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快速活躍學生的思維.
一、利用實物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
教師首先可以利用實物來實現(xiàn)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這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思路.初中階段的物理課堂上,學生接觸到的很多知識點在生活中會有直觀應用與體現(xiàn).教師如果覺得單純地做理論知識的分析解讀難以快速讓學生吸收知識,不妨借助實物來加以展示,讓學生觀察知識點在一些生活化的場景及情境中的使用過程幫助學生理解知識概念,促進學生對新課內容的理解吸收.這種情境創(chuàng)設的方式不僅易于展開,收到的效果也非常明顯.尤其是當教師利用實物創(chuàng)設了一些學生非常熟悉的情境后,大家會覺得學習過程輕松有趣,教學的投入程度也會更高.在這樣的背景下學生的思維會更加活躍,對知識的吸收掌握也會更加透徹,這才是我們要達到的教學目標.
例如,在講到《壓強和浮力》這一章節(jié)的內容,對于“浮力”,教師就可以靈活引入一些很有代表性的生活范例,并且可以利用簡單的實物創(chuàng)設趣味化的學習情境.教師可以先向學生提問:如果將一顆乒乓球扔進水里,會出現(xiàn)什么現(xiàn)象?如果將一把鎖頭扔進水里,又會出現(xiàn)什么現(xiàn)象?學生展開了各種猜想,大家的答案各不相同.這時教師可以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實物,給學生直觀演示兩個過程,再讓學生對兩種現(xiàn)象進行對比,比較二者的不同,引導學生思考,這兩種不同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原因,從而引出所要講授的內容.透過這一組生動直觀的實例情境不僅快速將學生引入到學習主題中,學生也基于這個學習過程就知識點有了一些相應的感性認識.這些都可以成為教師知識分析講解的依托,能夠為課堂教學的有效推進提供良好的教學基石.
二、基于實驗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利用實驗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也是一種很好的實施方法,并且能夠起到非常直觀的教學效果.初中物理課程的學習中,實驗是非常重要的教學構成,實驗的開展也是培養(yǎng)學生學科能力的過程.總體來說,課本中的實驗類型十分多樣,不少實驗操作起來相對簡單,可以很好地在課堂上演示.教師可以在教學準備時有意識地設計一些趣味化的實驗主題,并且在課堂上給學生呈現(xiàn).有條件的情況下還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主完成實驗探究過程,加深學生學習印象的同時,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吸收,并且能夠鍛煉學生的多元學科能力.
比如,在教學《壓強和浮力》這一章節(jié)內容,講到“液體的壓強”這個知識點時,在給學生分析液體的沸點與壓強的關系這個問題時,就可以在實驗室中帶領學生進行實驗.首先讓學生在正常的條件下燒一鍋水并記錄燒開所用時間,之后改變壓強,控制變量,再讓學生記錄燒開一鍋水所需要的時間.在進行該實驗前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一系列的問題,如用敞口的容器和有蓋子的容器燒水哪個會更快?給容器蓋上蓋子后燒水相比于不蓋蓋子對于容器中的水而言有什么不同?并且讓學生基于實驗的過程就這些問題加以探究,進行答案的歸納總結.這樣的教學方法很好地鍛煉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也訓練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問題探究的能力.
三、借助多媒體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對于有些知識點的分析解讀,教師為了化解學生可能存在的一些認知障礙,可以利用多媒體等輔助工具對抽象的知識內容加以呈現(xiàn),這也是一種情境創(chuàng)設的方法.在講到微觀層面的物理知識時,這部分內容不僅理解起來難度較大,學生也會感覺找不到學習方法.對此,教師應當給予學生更多有針對性的教學輔導,并且透過有效的情境創(chuàng)設來加快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吸收.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呈現(xiàn)一些有針對性的圖像或者視頻畫面,讓學生可以看到我們用肉眼看不到的場景,引導學生觀察一些模擬的物理學現(xiàn)象.這能夠讓學生在頭腦中建立學習認知,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也可以為學生理論知識的理解構建橋梁,是情境創(chuàng)設教學模式功效的良好發(fā)揮.
比如,在講解《電磁轉換》這一章節(jié)中“磁場對電流的作用電動機”這一節(jié)內容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制作動畫的方式來輔助教學的進行.教師可以讓學生觀察動畫中模擬的電磁感應過程,讓學生直觀地感受磁場對電流的作用.而后可以組織學生在紙上畫出動畫中的電磁轉換過程,進一步加深學生的印象.在這種有針對性的情境創(chuàng)設背景下,學生原有的認知障礙可以很快消除,大家能夠對于微觀層面的知識內容有更好的認識,學生的思維能力會受到激發(fā),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吸收也會更加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