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長江
【摘 要】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內容。作文其實就是將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個人觀點用文字表達出來的過程,小學語文教學中,指導學生掌握語言文字運用能力,能很好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寫出優(yōu)秀的作文,并具備自主評改能力,這是語文教學的首要工作。傳統(tǒng)的學生作文評改幾乎由老師一人完成,但這種評改方式存在很多弊端。筆者建議作文評改應該將學生自主評改和老師指導結合起來進行多元修改和評價。本文就探究如何提高小學生作文自主評改能力。
【關鍵詞】 小學生作文;自主評改;能力提升
一、小學語文作文自我評改的作用
1.培養(yǎng)學生認真寫作的習慣
作文貴在有感而發(fā),貴在有話可寫。但是優(yōu)秀的作文需要不斷琢磨,認真修改。傳統(tǒng)的作文修改幾乎以教師獨自批閱為主,個別老師嘗試面批,但是時間有限,未必每生每次都能面批,所以,學生作文和老師修改基本是在兩個時間、兩個空間進行,學生的寫作思路和老師的批閱思路很難碰撞,作文修改收效不高。鼓勵學生開展作文自我評改,有助于學生認真寫作,反復思考,這也是培養(yǎng)學生認真寫作習慣的激勵策略之一。
2.激發(fā)小學生寫作的熱情
當下的小學作文教學中,學生的寫作熱情普遍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學生缺乏表達的內容,不知道如何更好地表達出來,學生也沒有感受到過認真玩味語言文字帶給自己的快樂。筆者認為,實施自主評改的作文教學,目的就是促使學生養(yǎng)成認真寫作、認真修改的好習慣。學生通過修改自己作文的過程,才會不斷品味自己的語言,琢磨選擇更好的表達方式,培養(yǎng)精益求精的意識,激發(fā)對于語言文字的熱愛之情,提高寫作熱情。
二、小學生作文自主評改能力的培養(yǎng)
1.強化正面引導,認識自主評改的意義
現(xiàn)在的學生作文很大程度上都帶有任務性質,不思考,不組織語言,不修改,作文一次成型,然后匆匆上交,至于老師如何評改,學生漠不關心。這首先是學生的認識錯誤,學生沒有把作文當成一件有趣的事來做。因此,老師需要正面引導學生端正作文態(tài)度,認真構思和組織材料,反復修改。教學中可引用古今中外很多名人和他們的經(jīng)典作品,讓學生知道經(jīng)典著作都是如何修改成功的。比如司馬光花費18年的時間修改《資治通鑒》;著名作家老舍寫作《春華秋實》,反復修改了十次;曹雪芹的《紅樓夢》反復修改了十年。老師也可以舉一些反面例子,如《寫錯一個字,打敗一場仗》等來教育學生,讓學生明白不認真修改造成的笑話甚至禍端。作文修改意識的培養(yǎng),需要老師不斷要求、不斷檢查,逐漸強化,并且在集體輔導時舉一些常見的錯誤,引起學生的共識,將作文修改變成一種習慣,變成學生的自覺意識,并能體會到自主修改帶來的樂趣。
2.教給學生方法,逐漸掌握自主評改要領
作文自主評改是一個讓學生由表面到內涵的深入認識的過程,也是評改技能不斷形成的過程,因此,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技術指導。學生寫完作文后往往看不出自己文中的問題,這時候可以建議學生將自己的作文朗誦出來,逐字逐句反復朗讀,這樣就會發(fā)現(xiàn)自己作文當中不通順的語句、用錯的字詞、表達不當?shù)木涠巍W生在朗讀中感覺拗口的地方趕緊換詞;發(fā)現(xiàn)表意不清楚的句子,要么調整語序,要么更換句子;感覺句段表意重復了,盡快刪掉多余的句段。教師對學生修改的作文能及時收閱,激勵學生的點滴進步,及時指出明顯的不足,并及時修改。作文自主修改中需要反思,這里的反思指的是學生在修改作文的時候,需要考慮自己作文的審題是否正確,文章的中心是否明確,文章組織選擇材料是否合理,文章的語言表達和語言風格是否符合本文的特點。尤其要注意的是,學生自主修改后,需要學生之間相互評價,因為學生是同齡人,他們更能接受同學提出的建議。葉圣陶先生曾經(jīng)提出:“作文教學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自己改的能力?!苯處熢撊绾我龑е更c學生,使他們養(yǎng)成這種能力是很值得研究的。同學之間可以直言不諱地指出對方的問題,同學之間更容易接受相互的意見和建議,同學之間相互評價,相互修改,不斷進步。老師只有指導學生這樣不斷修改評價,才能促進學生作文語言的感知能力的提升,學生組織選材能力的強化,促進了學生作文水平的不斷提升。
3.自評需要堅持,逐漸養(yǎng)成自我修改的習慣
作文自主修改和評價習慣的培養(yǎng)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學生持之以恒,不斷堅持,只有不斷地堅持,才能形成習慣。小學生的自制力不強,一時可能熱情高漲,但時間一久,學生就會出現(xiàn)懈怠情緒,所以,老師要把鼓勵學生堅持自主修改和評價作文,小學生一旦養(yǎng)成了良好的作文自改自評的習慣,將終身受益。那么,如何鼓勵和培養(yǎng)學生自覺修改作文的習慣呢?筆者認為,首先要重視閱讀教學,引導學生閱讀優(yōu)秀作品,可以自讀,也可以團隊閱讀,開展讀書沙龍活動,讓學生感受優(yōu)秀語言的魅力,懂得反復修改是寫出優(yōu)秀作品的基礎。在閱讀過程中,要組織學生做好閱讀筆記,重在筆記中積累精彩的語言,積累經(jīng)典的素材,也要指導學生學會遷移,認真觀察自己的生活,不斷積累生活經(jīng)驗。閱讀中還要開展讀書鑒賞活動,引導學生鑒賞優(yōu)秀語言,分析語言組織的方法,感受經(jīng)過打磨的語言的精彩之處,從而提高學生的文學藝術欣賞水平。定期指導學生進行仿寫,也可以是續(xù)寫或故事新編,挖掘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提升學生作文能力。
根據(jù)筆者的工作經(jīng)驗,要提升小學生的作文水平,不斷地強化小學的作文自主評改能力是關鍵一步,教師要反復引導學生,讓小學生認識到自主評改的意義。老師還要教給學生方法,讓學生逐漸掌握自主評改要領,并能持之以恒,不斷培養(yǎng)學生自我修改的習慣。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指導小學生自主評改作文,既可以緩解教師批改作文的工作壓力,又可以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一舉兩得,有樂就得為。
【參考文獻】
[1]余列.淺談小學生作文自改能力的培養(yǎng)[J].文學教育,2018(07).
[2]吳亞萍.何提高小學生習作自主評改能力的策略與實踐[J].文學教育,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