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葉
摘?要: 當前的教育改革發(fā)展背景下,教師在高中地理課程教學中為促進學生學習質(zhì)量提升,這就需要從創(chuàng)新的角度出發(fā),地理知識需要學生熟練記憶才能靈活運用,所以提高學生記憶能力就顯得格外重要。本文主要就高中地理教學中遺忘曲線應用的重要性和原理加以加以闡述,然后就應用的措施詳細探究。
關鍵詞: 高中地理;遺忘曲線;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3733(2020)03-0219-01
0?引言
高中階段的地理課程教學中涉及到的內(nèi)容比較復雜多樣,教師為提高學生知識掌握能力,將遺忘曲線的方法加以科學融入,為學生高效記憶地理知識就顯得比較重要,這也是促進學生地理知識學習質(zhì)量提升的重要舉措,教師在實際課堂教學中就要能從多方面進行優(yōu)化,發(fā)揮遺忘曲線的應用作用。
1?高中地理教學中遺忘曲線應用的重要性和原理
1.1?遺忘曲線應用重要性
高中階段是學生學習地理知識比較重要的時期,學生面臨著高考的壓力比較大,教師為促進學生更好應對高考,這就需要為學生提供高效的學習方法,促進學生地理知識掌握能力提升[1]。地理課程是學生學習的重要課程內(nèi)容,邏輯性強,基礎性特點鮮明,在高考中對學生地理基礎知識的考察比較關鍵,這對學生記憶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的培養(yǎng)就有著比較高的要求,通過將遺忘曲線加以科學化運用,幫助學生科學化記憶,這對提升學生地理基礎知識學習的質(zhì)量能夠起到促進作用。
1.2?遺忘曲線原理分析
遺忘曲線是艾賓浩斯實驗測試后獲得的記憶數(shù)據(jù),從而總結(jié)出的曲線規(guī)律,主要是對遺忘變量和時間變量關系的表達,從下圖1中的遺忘曲線的關系圖就能夠發(fā)現(xiàn),在剛剛記憶后記憶量是百分百,一天后能夠達到33.7%,六天后記憶量達到25.4%,從曲線圖表現(xiàn)的關系就能夠發(fā)現(xiàn),剛開始記憶后遺忘的也比較快,遺忘通常是按照先快后慢的規(guī)律,而對于有意義和無意義材料對比,有意義遺忘速度慢,相似材料會加快速度,而缺乏深度學習的材料也比較容易遺忘[2]。
2?高中地理教學中遺忘曲線應用措施
將遺忘曲線在地理課程教學中加以科學化運用,有助于提升地理課程教學質(zhì)量,從以下幾點應用措施實施方面要加強重視:
2.1?理解記憶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高中階段的地理課程教學中為促進學生綜合學習能力提升,教師就要注重在講述基礎性內(nèi)容時候?qū)⑦z忘曲線的方法加以科學融入,促進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從而就能有助于促進學生記憶能力提升。高中階段的地理知識涉及面比較廣,保障學生記憶能力提升,按照遺忘曲線的規(guī)律展開教學活動,這就能為學生高效學習起到促進作用[3]。具體的地理知識教學當中,讓學生先對地理知識進行理解,然后進行記憶。
如:在講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二節(jié)《太陽對地球的影響》的知識點內(nèi)容中,為能讓學生對課程中的知識要點熟練的掌握,教師就要注重引導學生能夠?qū)Φ乩碇R進行理解的基礎上深化記憶。有規(guī)律性的以及邏輯性的地理知識的學習中,學生需要從理解的基礎上記憶,將其概念以及本質(zhì)和原理等基礎知識深入理解,從而才能有助于長久性的記憶。課程教學中讓學生能夠?qū)μ枌Φ厍虍a(chǎn)生的具體影響加以分析,促進學生通過對地理教材科學化運用以及地理圖表數(shù)據(jù)的運用來了解太陽對地球所產(chǎn)生的具體影響,提高學生對這一知識點內(nèi)容的學習和認識。再如課程教學當中在講述到《晝夜長短的變化》知識內(nèi)容中,讓學生從理解的基礎上記憶,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間往返移動使得南北半球晝夜長短發(fā)生變化,學生在理解太陽直射點的移動原理的基礎上進行記憶,才能真正的有助于提升學生記憶的效率,保持長久性的記憶。
2.2?注重聯(lián)系促進學生記憶能力提升
高中階段地理課程教學當中教師要充分注重將遺忘曲線在地理知識的教學中加以運用,結(jié)合遺忘曲線的原理來引導學生在記憶地理知識的時候,通過反復聯(lián)系的方式強化學生記憶[4]。學生只有長久的記憶,才能有助于學生知識點的高效化學習。學生之所以不能對地理知識加以靈活的運用,正是因為學生容易發(fā)生遺忘,對于記憶的材料不能再認以及回憶,有的是出現(xiàn)錯誤。所以教師在地理課程教學當中,就要充分注重結(jié)合不同教學內(nèi)容以及知識點特征,加強對學生當堂練習的訓練,讓學生對地理知識內(nèi)容能夠熟悉的掌握和理解,鞏固學生學習到的地理知識,加強學生記憶能力提升。
2.3?注重比較提高學生知識記憶能力
教師在地理教學中為提高學生地理知識的記憶能力,在實際教學中將遺忘曲線的原理運用到課堂教學當中去,通過比較的方法,區(qū)別記憶相似的地理知識點內(nèi)容,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積極性,讓學生在地理知識的記憶學習方面能夠形成自己的方法,如此才能真正為學生良好學習起到促進作用。如地理教學中對于地理事物以及現(xiàn)象名稱和原理等進行比較記憶,行星恒星,自然天梯和人造天體,冰川融水補給以及季節(jié)性的積雪融水補給等進行對比記憶下,就能讓學生在學習當中形成明確的區(qū)分,能夠最大化的提升學生記憶的質(zhì)量水平。
3?結(jié)語
總而言之,地理課程教學中教師為促進教學質(zhì)量提升,在實際教學中就要充分注重方法的創(chuàng)新應用,通過發(fā)揮遺忘曲線的方法作用,幫助學生形成科學的記憶學習方法,才能真正為學生良好學習地理知識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王晨光.例談高中地理知識記憶方法[J].地理教學,2018(06):30-31.
[2]?劉靜波.高中地理圖像記憶研究[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9(Z2):36-37.
[3]?閻明元.高中地理教學應遵循的幾項原則[J].教學與管理,2018(01):51-52.
[4]?孫景沂.高中地理下冊“好學難記”嗎?[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9(03):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