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瑛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策略
摘 要:閱讀推廣在公共圖書館工作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是實現全民閱讀的重要途徑。當前,公共圖書館全民閱讀推廣工作碩果累累,但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如受眾覆蓋面有待擴大、閱讀推廣理論研究仍需深化、活動品牌建設亟待加強等。鑒于此,公共圖書館應堅持問題導向原則,以加快建設“圖書館之城”、加大科研力度、完善活動管理制度等為抓手,不斷推進閱讀推廣工作的開展。
中圖分類號:G258.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20)03-0026-03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規(guī)定,公共圖書館應當通過開展閱讀指導、讀書交流、演講誦讀、圖書互換共享等活動推廣全民閱讀。閱讀推廣于公共圖書館而言是一種責任,也是一門學問。步入閱讀新時代,面對新挑戰(zhàn)、新機遇及公眾新需求,公共圖書館在閱讀推廣工作上要有新方法、新作為,努力營造新氣象,使全民閱讀工作邁上新臺階。
1 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的必要性
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是推進全民閱讀的重要抓手。2019年3月,全民閱讀第六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全民閱讀,重在“全民”,也難在“全民”。如何讓全民去閱讀,去享受閱讀生活呢?閱讀推廣就是擴大全民閱讀覆蓋面的重要方法。顧名思義,閱讀推廣就是推廣閱讀[1]。公共圖書館是推進全民閱讀工作的主力,其閱讀推廣具有較強的公眾參與性,能夠面向各個領域、各個層面的人群傳播文化,每個社會成員既是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的對象,也是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的觸角。全民閱讀的順利推進離不開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
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是促進圖書館自身發(fā)展的關鍵一環(huán)。公共圖書館作為社會繼續(xù)教育陣地,開展閱讀推廣工作是其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公共圖書館強化自身生存技能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數字化、網絡化時代,公眾對文獻信息資源的獲取不再單純依賴圖書館,圖書館要想求生存并彰顯自身價值,只能在閱讀推廣上下功夫。公共圖書館開展閱讀推廣工作可以提升服務水平,提高服務效益,在全面推行績效考評的現實背景下,這些服務效益是公共圖書館獲得發(fā)展機遇、贏得發(fā)展支持的有力支撐,可以有力地促進公共圖書館的發(fā)展。
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是滿足社會大眾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經途徑。隨著移動網絡的迅速發(fā)展,雖然快餐式閱讀可以為讀者便捷地提供知識,但當前讀者已不再滿足于圖書館傳統(tǒng)的閱讀服務,而是更加追求相互交流,以期在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對書本內容有更深刻的感悟。也就是說,讀者需要更深層次、更高品質的閱讀服務,公共圖書館開展閱讀推廣工作可以為思想交流提供平臺,從而更好地滿足讀者多樣化的精神需求。
2 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存在的問題
當前,各種各樣的閱讀推廣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公共圖書館舉辦閱讀推廣相關活動在構建書香社會、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方面具有不可磨滅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短板。
2.1 受眾覆蓋面有待擴大
2018年,廣州圖書館舉辦閱讀推廣活動3,788場次,參與活動的讀者達227.30萬人次,同比增長22.94%[2],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據廣州市統(tǒng)計局統(tǒng)計,截至2018年年末,廣州市常住人口達1,490.44萬人次[3],也就是說,閱讀推廣活動受眾數僅占廣州市常住人口的15.25%,即使是按廣州市公共圖書館的讀者活動參與人數605.71萬人次來算[2],也不到全市常住人口的50%,這意味著閱讀推廣受眾數量仍然較少,覆蓋面仍需擴大。如何讓更多的人參與閱讀推廣活動,切實擴大閱讀推廣活動的受眾面,是值得公共圖書館深思的問題。
2.2 閱讀推廣理論研究仍需深化
當前,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實踐操作較多,理論研究較為滯后,且缺乏深度[4],活動形式劃分不夠清晰,活動類型定義不夠明確。廣州圖書館自2019年4月起,將活動形式由原來的展覽、講座報告會、讀者培訓、閱讀推廣活動更改為展覽、講座報告會、讀者培訓及其他活動。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閱讀推廣活動和講座報告會有交叉,并非完全的并列關系,這種修改較為科學。另外,廣州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類型也由原來的基本服務、交流活動、主題活動、對象活動更改為文獻推廣活動、文化交流活動和公共交流活動,基本服務與交流活動有交叉,新的活動分類將“廣圖導覽”讀者培訓由原來的基本服務劃入公共交流活動中,分類更加明確。
2.3 活動品牌建設亟待加強
總體而言,公共圖書館存在活動品牌培育和管理不夠系統(tǒng)、規(guī)范的情況,一些活動品牌定位不清,同一性質的活動有多個活動品牌,或者一個品牌活動和另一個品牌活動的內容重合。一個活動品牌的構建需要前期的策劃、中期的打造以及后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而事實上,部分社會合作機構介入較深的活動品牌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不能持續(xù)舉辦的風險。同時,一些活動品牌的構建策略缺乏創(chuàng)新力度,品牌的標識和命名缺少創(chuàng)意,可擴展的內容不多,使活動顯得不夠豐富多彩,缺少亮點,不能較好地吸引讀者參與。
2.4 活動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為社會免費搭建公共文化公平交流平臺是公共圖書館的一項重要服務。在多個社會主體在同一時間申請使用的情況下,公共圖書館統(tǒng)籌申請方準入使用公共交流空間的審議流程有待完善,文化交流平臺的公平性仍待加強。此外,公共圖書館舉辦閱讀推廣活動的各部門之間相互配合的默契程度有待提升。在公共交流空間的使用方面,公共圖書館仍需注重部門責任劃分,明確各方責任,活動組織審批程序有待規(guī)范和完善。
3 完善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的策略
步入閱讀新時代,公共圖書館要正視閱讀推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堅持問題導向原則,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相關規(guī)定,強化陣地意識,在解決新問題上出實招、下實功、見實效。
3.1 擴大受眾覆蓋面
加強閱讀推廣的有效途徑之一,就是要加強“圖書館之城”建設,讓整個城市遍布大大小小的圖書館。鑒于此,廣州圖書館特推出《廣州市“圖書館之城”建設規(guī)劃(2015-2020)》,旨在建設全天候、全方位、多形式的公共圖書館網絡體系。廣州圖書館以本館為中心館,將區(qū)圖書館、鎮(zhèn)(街道)圖書館、流動圖書車、24小時自助圖書館等都納入服務網絡體系,力求提升服務效益[5]。2018年,在廣州圖書館及廣州市內其他公共圖書館的共同努力下,廣州市已擁有公共圖書館(分館)191個,共占地40.58萬平方米[2]。此外,廣州圖書館還在2019年“廣州讀書月”發(fā)布會上,揭牌成立了廣州圖書館廣州城市職業(yè)學院分館,將廣州城市職業(yè)學院南校區(qū)的自助圖書館作為廣州圖書館的分館面向公眾開放,創(chuàng)造性地邁出了廣州公共圖書館與高校圖書館跨系統(tǒng)合作的第一步?!皥D書館之城”建設為更多閱讀推廣活動的舉辦提供了平臺,為擴大閱讀推廣的受眾面提供了硬性條件,從而讓閱讀遍布大街小巷的愿景有了實現的可能。
3.2 加大科學研究力度
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不僅需要實踐操作,更需要注重理論研究,因為當前的實情是實踐操作超前,理論研究滯后,為此,公共圖書館要加強閱讀推廣科學研究,讓理論跟上實踐的步伐,用科學的理論指導實踐。首先,公共圖書館設立的課題方向要盡量包括閱讀推廣相關內容。如:2018年廣東省圖書館科研課題申報項目中就含有閱讀推廣績效評估;中國圖書館學會特別開展閱讀推廣課題申報工作,涵蓋了圖書館閱讀推廣影響力研究、閱讀推廣項目的規(guī)范化研究、閱讀推廣人培育模式分析等內容,為圖書館員提供了多個閱讀推廣研究方向。其次,加大經費支持力度,對閱讀推廣方向的課題盡量給予經費資助,提升圖書館員進行閱讀推廣研究的積極性。再次,加強合作交流。廣州圖書館每年會舉辦一定數量的圖書館員專業(yè)課繼續(xù)教育課程,并邀請一些國外的圖書館同行作為講座嘉賓,開展學習交流。如:法國里昂圖書館業(yè)務交流活動、澳大利亞悉尼市公共圖書館服務學術講座、德國不來梅公共圖書館館長學術報告會的舉辦,拓寬了廣州圖書館館員的眼界,為他們開展閱讀推廣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3.3 加強活動品牌建設
3.3.1 劃定品牌活動標準。公共圖書館要想加強活動品牌建設,就應當先明確什么樣的活動才算是品牌活動。廣州圖書館于2016年在館內開展了品牌活動評比活動,指出品牌活動的標準包括:活動需為定期舉行的系列活動,合作型活動應凸顯本館員工所發(fā)揮的積極作用;活動主題和形式新穎,有完整的活動策劃方案、應急預案和審批流程;活動宣傳要有引人注目的口號或標識(Logo),并通過媒體、網站及各種現代化通信手段廣而告之;活動邀請、吸引讀者的參與和互動,現場組織有序,資料歸檔完備,有反饋記錄或分析,讀者滿意度應在85%(含)以上,產生較高的社會影響或效益(如已獲榮譽或獎勵等)。通過品牌評比活動,公共圖書館在活動品牌的培育和管理方面可逐步實現系統(tǒng)化、規(guī)范化,建立閱讀推廣活動品牌的標準體系,有效規(guī)范品牌定位、名稱和標識、組織和管理、宣傳與推廣等,進一步提升活動質量。
3.3.2 積極聯結社會力量。品牌活動的建設離不開社會力量的參與。廣州圖書館于2017年“廣州讀書月”成立“廣州閱讀聯盟”,并于2019年更名為“廣州公益閱讀”。“廣州公益閱讀”在廣州市內廣泛招募讀書會,與審核合格的讀書會簽訂協(xié)議,為讀書會舉辦活動提供指導,同時也為一些面向兒童和青少年、殘障人士、來穗人員及其子女等特殊群體的讀書活動提供經費支持。在廣州市圖書館學會2018年優(yōu)秀閱讀推廣案例評選活動中,“廣州公益閱讀”榮獲一等獎,成為聯結社會力量的典型案例。
3.4 完善活動管理制度
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的有序進行離不開完備的活動管理制度,換言之,完備健全的活動管理制度是公共圖書館順利舉辦閱讀推廣活動的重要條件和保障。公共圖書館可通過擬定公共交流服務規(guī)范,明確服務的對象、內容、方式,活動統(tǒng)籌、審批、組織,活動宣傳與管理,社會合作與社會公益申請事項等。其中,在社會公眾公益使用本館公共交流空間方面,為了搭建更加公平的公共交流平臺,探索在以公益服務為主體的背景下,建立與之相適應的社會公眾公益使用圖書館公共交流空間的管理機制,廣州圖書館于2018年12月正式成立公共交流服務專家咨詢委員會。該委員會由5人組成,其中主任委員1名,專家委員均為藝術、人文歷史、科學普及、專業(yè)策展等領域的知名人物。專家委員在規(guī)范場地、空間、設施設備等公共資源利用,甄選、引入優(yōu)質社會資源方面,為館內決策提供參考建議。公共交流服務專家咨詢委員會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推進了社會力量參與公共管理,提高了圖書館公共交流活動的專業(yè)化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張懷濤.閱讀推廣的概念與實施[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5(1):3.
[2]廣州圖書館.廣州市“圖書館之城”建設2018年度報告[R].廣州圖書館,2019.
[3]廣州市統(tǒng)計局.2018年廣州市人口規(guī)模及分布情況[EB/OL].[2019-02-15].http://www.gzstats.gov.cn/gzstats/tjgb_qtgb/201902/da07f05ce86a41fd 97415 efec5637085.shtml.
[4]李東來.對圖書館閱讀推廣的思考[J].圖書館論壇,2018(9):117.
[5]廣州圖書館.廣州市“圖書館之城”建設規(guī)劃(2015-2020)[R].廣州圖書館,2015.
(編校:崔 萌)
收稿日期:2020-02-04
作者簡介:郭 瑛(1992— ),廣州圖書館助理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