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波
(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江寧分校,江蘇 南京 211102)
焦點智慧教室系統(tǒng)作為一個專門針對教育教學開發(fā)的信息化平臺,具有許多功能:課堂練習,搶答,隨機點名,投票,白板,實物投影等。在焦點智慧課堂備課平臺中有教學設計,教學課件,課堂練習等模塊。其中有很多共享的案例資料可以下載使用,也可以自己上傳相應的課件和案例到對應的模塊中供教學使用,在大數(shù)據(jù)下選擇最佳方案。如果能靈活有效地運用上述信息工具,將可以不斷優(yōu)化“教”與“學”的關(guān)系,提高教學效率。如何恰當、有效地使用焦點智慧教室系統(tǒng),是筆者課前重點思考的問題。根據(jù)教學需要,經(jīng)過斟酌,對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進行了特別的設計。
1.在檢查預習環(huán)節(jié)中,運用“課堂練習”中的選擇和判斷題來進行課前預習的檢測,學生用答題器進行答題,檢測結(jié)果一目了然,對精準教學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一方面了解學生的文學知識積累情況,另一方面反饋在沒有具體要求的情況下,學生在預習時是否能提取有效的信息。
2.在理解詩中的重點字詞環(huán)節(jié),使用了“課堂練習”功能。目的是在營造課堂氛圍的基礎(chǔ)上,更好地理解“映”字,體會紅綠相映,山水相映,聲色相映,動靜相映,明暗相映的畫面,感受詩中美麗的意境。
3.在課堂練筆展示環(huán)節(jié),使用了“實物投影”功能,及時分享學生的創(chuàng)作,不僅可以鼓勵小作者,也為其他同學做好示范作用。
4.在最后檢查吟誦環(huán)節(jié),用了“隨機點名”的功能,目的是反饋本節(jié)課教與學的效果,讓每個學生有公平參與的機會。
【教學實錄】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杜牧所寫的《江南春》,齊讀課題。(生齊讀)
師:同學們,看到“江南”這兩個字,你想到了什么?
生:長江南邊的地方。
師:長江以南的大片地區(qū),我們經(jīng)常用兩個字來定義它:江南。這個“春”字告訴我們什么?
生:春天。
師:那么“江南春”說的是什么?
師:江南的春天。
師:春天是美麗的,描寫春天的古詩,贊美春天的古詩有很多,同學們課前準備了,我們一起交流好不好?你可以通過朗讀把自己找到的古詩表現(xiàn)出來。
(生有感情地背誦《春曉》《春夜喜雨》)
師:江南水鄉(xiāng)風景優(yōu)美,江南的春天自古以來更是讓文人墨客流連,因而也留下了大量的傳世佳作。有沒有同學能背兩句?
(生有感情地背誦《憶江南》《江南逢李龜年》)
師:教師課前也準備了幾句描寫江南春景的詩句,請大家一起來讀一讀感受江南的春天。
(生齊讀)
師:今天就讓我們走進描寫江南美景的詩歌——《江南春》,看看杜牧眼中的江南有什么獨特之處。學詩之前我們要先了解作者,關(guān)于杜牧你知多少?
(出示選擇題)
師:我們要記住杜牧生活的時代。
(出示判斷題)
師:杜牧,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晚唐著名的詩人和古文家。他精于詩、賦及古文,尤以詩的成就最高。他和同時代的另一位杰出的詩人李商隱齊名,世稱“小李杜”。
師:先請一位同學讀這首詩。
(生讀)
師:在這首詩中有個要求會認會寫的字,我們打開語文書到19 頁,先觀察一下這個“旗”字。最初的“旗”出現(xiàn)在戰(zhàn)場上。左邊“方”代表戰(zhàn)斧,右邊的小帽子指的是旗桿的頂部,下面的“其”是他的聲旁。大家看一下老師怎么寫這個字(范寫)。請同學們先在自己書上描紅,在空白處再寫一個“旗”。
師:我們一起來讀這首詩。
(生齊讀)
師:老師發(fā)現(xiàn)大家會讀了,古詩的每句話雖短,但也要有停頓,這樣才能讀出古詩的韻味來。這是一首七言絕句,怎么讀才有節(jié)奏感呢?
生:223。
師:請一位同學帶著節(jié)奏來讀一下。
(生讀)
師:大家聽一聽,帶著節(jié)奏讀是不是就好聽了。我們一起來讀。
(生齊讀)
師:古詩不僅可以讀出節(jié)奏感,還可以讀出高低起伏的感覺,請大家把小手伸出來,自己一邊比劃一邊讀。
(自由讀)
師:我們一起來讀出節(jié)奏,讀出抑揚頓挫的感覺。
師:詩是無形的畫,畫是有形的詩。你從這首詩里看到了些什么?又聽到了些什么?請想象杜牧眼中江南春天的畫面。
生:有鶯啼、綠樹、紅花、水村、山郭。師:還有補充的嗎?
生:還有寺廟、樓臺、煙雨。
師:請你把從詩中看到的春景寫在黑板上。
師:詩人邊走邊看,滿眼都是綠樹紅花,耳邊不停響起鳥鳴,這是一番怎樣生機勃勃的景象!在第一句詩中你最喜歡其中的哪一景或哪些字,為什么?
生:我喜歡“綠映紅”,因為綠樹映著紅花特別美,讓人感覺到春天的生機勃勃。
師:這個“映”是什么意思?我們來選擇一下。
(出示選擇題)
師:有沒有同學想到了帶“映”字的詩句。
生:“人面桃花相映紅”。
生:“映日荷花別樣紅”。
師:這里只有綠映紅嗎,有沒有紅映著綠呢?綠樹紅花相互輝映,更顯美麗。
生:我喜歡“鶯啼”,杜牧不僅看到了春天,也聽到了春天。
師:是的,這叫有聲有色,這樣的春天才美。(板書:有聲有色)
生:我喜歡“千里”,江南的春天到處都很美。
師:詩中的“千里”真的指一千里嗎?
生:不是的。
師:這里是虛指,“千里”指一個很大的范圍,在古詩里有很多,比如“白發(fā)三千丈”“飛流直下三千尺”等。明朝讀書人楊慎,對這個“千里”讀出了一些問題,千里鶯啼誰能聽得見,千里綠映紅誰能看得見?十里差不多就能聽見,也能看見了。你怎么看?
生:不能改?!扒Ю铩敝刚麄€江南,指的是在整體江南處處有這樣美的春景,而“十里”只能指眼前的,不能代表整個江南。
師:誰能讀一讀這句詩?
(生讀)
師: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她在讀時突出了哪些字?
生:“千”讀得長,“里”讀得快?!疤洹币沧x得比較長。
師:我們采訪一下杭璟同學:你為什么這樣讀?
生:“千”字讀得長,是因為江南范圍很大?!疤洹弊x得長,是我感受到了黃鶯的叫聲婉轉(zhuǎn)動聽,此起彼伏。
師:是啊,眼中有畫面,才能讀出韻味,讀得更美。讓我們一起來學著這樣讀。
(生齊讀)
師:第二句詩中,哪一個字你最喜歡?
生:“風”,讓我仿佛看到了酒旗招展的畫面。
師:是啊,有了風畫面就活動起來了。你又想到了哪些帶“風”的詩句了?
生:“吹面不寒楊柳風”。
生:“二月春風似剪刀”。
生:“春風又綠江南岸”。
師:放眼江南,水鄉(xiāng)山城處處是酒旗迎風招展,這叫有動有靜。(板書:有動有靜)
師:“千里”之內(nèi),處處雜花生樹、紅綠相映、黃鶯歌唱;“千里”之內(nèi),水鄉(xiāng)山城,處處酒旗飄揚;讓我們感受杜牧眼中的“千里江南”,讀好前兩句詩。
(生齊讀)
師:三四兩句寫的是江南什么景呢?
生:江南的寺廟和寺廟里的建筑。
師:是的。四百八十寺在這里也是虛指,據(jù)史料記載南朝所建的寺廟有五百多座。它們點綴于山水佳勝之處,金碧莊嚴,樓臺隱現(xiàn)。霏霏細雨,淡淡輕煙,使無邊春色在煙雨空蒙中更顯出迷人的風韻,這正是“江南春”的典型特色。
師:我們看看前兩句的景與后兩句的景有什么不同。
生:前兩句好像是晴天的景色,后兩句是陰雨天的景色。
師:這叫有明有暗。(板書:有明有暗)
師:同學們現(xiàn)在體會一下,杜牧看到這樣詩情畫意的“江南春”心情如何?
生:愉快、舒暢。
生:欣喜的。
師:同學們,你們眼中有屬于自己的春天嗎?如果讓你寫一寫眼中的春天,你想寫點什么?
生:我想寫桃紅柳綠,還有春風、春雨。
生:我想寫春天來了,小動物們蘇醒了。
(出示練筆要求:1.描寫春天的景物。2.有聲有色,動靜結(jié)合。3.時間:五分鐘)(配樂)
(巡視,用平板電腦拍攝學生練筆并展示)
師:同學們請看屏幕,這是霍弈赫同學筆下的春天,請小作者來讀一讀。
(霍弈赫同學讀)
師:有聲有色,有動有靜,不僅寫得美,而且讀得美。
師:這是孫上茗同學筆下的春天,請小詩人來讀一讀。
(孫上茗同學讀)
師:多么有詩意的春天啊。
師:同學們眼中的江南春和杜牧的一樣有詩意。有的同學在預習時,提出了這樣的質(zhì)疑:作者身在唐朝,為什么寫到了南朝的寺廟?誰能幫他們解答這個問題?
生:杜牧生活在晚唐,當時的朝廷腐敗,與南朝的沒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其中就有皇帝過于信奉佛教。
師:你的歷史知識積累真豐富。唐朝末期有幾位皇帝提倡佛教,發(fā)展寺廟,政府的實力不強,而當年南朝,尤其是梁朝事佛虔誠,到頭來是一場空,不僅沒有求得長生,反而誤國害民。他是想借南朝失敗的教訓警示唐王朝的統(tǒng)治者。讓我們靜靜地聽一聽詩人的心聲,和他一起來想象,“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你看到了什么?你聽到了什么?
師:詩人在贊美風景秀麗的江南時,暗含著對祖國命運深深的憂慮,他是借景抒情,這是古詩常用的表現(xiàn)手法?!恫辞鼗础芬膊捎昧诉@樣的寫法。南朝陳皇帝陳叔寶溺于聲色,作《玉樹后庭花》與后宮美女尋歡作樂,終致亡國,所以后世把此曲作為亡國之音的代表。
(生齊讀《泊秦淮》)
師:杜牧還寫過《過華清宮》三首,訴說的是唐代前朝統(tǒng)治者不惜勞民傷財,而只為一人之樂。表達對他們窮奢極欲,荒淫誤國的無比憤慨。
(生齊讀《過華清宮》其一)
師:根據(jù)我們現(xiàn)在對杜牧的認識,猜測他當時是懷著怎樣的心情寫下《江南春》這首詩的呢?
生:詩中既有杜牧對江南景物的贊美與喜歡,又包含著詩人憂國憂民的情懷。
師:春天在每個人的眼里是那么美麗,那么迷人,詩人自己看到此番美景,內(nèi)心的真實感受又如何呢?江南的春景年年如此,江南的風雨年年如此,南朝的佛寺能不能年年屹立不倒呢?
師:誰能帶著杜牧的情感,吟誦這首詩。這么多同學想讀,我們使用隨機點名功能。
(請王乙然同學吟誦。)
師:聽了你的吟誦,仿佛看到了那絢麗動人的江南春,也聽到了杜牧憂國憂民的心聲,讓我們一起來吟誦這首《江南春》。
【教學反思】
焦點智慧教室中現(xiàn)代技術(shù)的運用是學生所喜歡和感興趣的,相對于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學生更愿意主動參與這樣的課堂,主動“多學”。
在線集體答題,人人參與,打破了一問一答的模式,增加了師生之間互動的頻率,學生從課堂的練習總量上實現(xiàn)了“多學”。另外,學生的答題情況,系統(tǒng)會直接生成結(jié)果。這種快速反饋,及時了解教與學的效果,進行相應的安排,提高了課堂實效。學生也了解自己的學習狀況,以及與其他同學之間存在的差異,及時調(diào)整自己的學習狀態(tài)。通過平板電腦拍照,選擇多位同學現(xiàn)場創(chuàng)作的內(nèi)容,直接投影展示。與固定式實物展臺相比,不僅快捷方便,還可以同屏對比,圈點勾畫進行批注。學生在這樣的學習活動中,感受是直觀的,方法的習得變得更輕松,實現(xiàn)了“多學”??梢姡‘?shù)剡x擇現(xiàn)代教育技術(shù)支持,能獲得事半功倍、錦上添花的效果,達到“少教多學”目的。當然,如果使用不當也有可能會出現(xiàn)節(jié)外生枝、弄巧成拙的情況。
科學的不斷發(fā)展進步,使得教育資源越來越豐富,信息技術(shù)正在構(gòu)造一個新的教育環(huán)境。如何遵循教育教學規(guī)律,結(jié)合課堂改革的指導思想,利用信息化資源提高教學實效,應當成為一名教師探索研究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