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翃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在全國范圍內的廣泛推行,各學科教師紛紛基于新的教學理念對以往的教學工作進行優(yōu)化和完善。寫作是高中語文教學內容中的難點部分,無論是從高考分值還是寫作的實際作用角度來說,寫作教學的優(yōu)化都是高中語文教學工作最為重要的一環(huán)。以往的高中語文教學雖然重視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但卻沒有為其制定系統化的教學內容,最終導致學生的寫作能力長期停滯不前。如何更好地提升高中生的寫作能力,已經成為現代高中語文教師的核心教研課題。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策略;寫作教學
從內容角度出發(fā),寫作本身是學生自身情感及思維內容的集中體現,學生在進行寫作時,需要充分發(fā)揮自身的語言組織能力與情感表達能力,并且合理運用已經掌握的語文素材,這樣才能創(chuàng)作出優(yōu)質的作文。而現階段的高中學生,大多在寫作素材、寫作思路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想要有效地彌補學生寫作能力存在的不足,就要求教師能夠清晰地認識到傳統寫作教學存在的弊端。這樣教師才能通過合理的教學方式,為學生帶來一個更加優(yōu)質的寫作教學課堂。
一、傳統高中語文寫作教學存在的不足
(一)教師的教學方式較為刻板
寫作本身作為一種個性化的文字表達方式,教師很難通過整體化的教學方式讓每個學生的寫作水平得到穩(wěn)定的增長。這就導致在以往的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大多只是針對一些寫作技巧或寫作思路展開教學,而一些更有深度的內容,只能讓學生自己摸索。雖然寫作教學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很多高中語文教師為了保證教學進度,往往很少安排專門的寫作訓練課。即使是教師為學生開展了寫作教學課,其主要形式也無非讓學生依照教師介紹的例子進行仿寫。這種教學方式不僅禁錮了學生的思維,還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厭煩和抵觸心理。
(二)教師忽視了學生的課堂學習體驗
新課程標準對高中語文的教學任務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不僅要幫助學生掌握基礎的語文知識點,還要通過合理的教學方式實現學生個人能力的顯著提升。雖然很多教師已經認識到了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意義,但在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下,很多教師依然忽視了學生在寫作課堂上的實際學習體驗。對于學生來說,寫作意味著個性化思想的充分發(fā)揮,高中學生源自內心深處的表達欲望才是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力量。然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為了幫助更多的學生提升自身的寫作能力,很多高中語文教師依然基于“公式化”的教學理念開展教學工作。為了幫助一些寫作能力差的學生更好地發(fā)現寫作思路,一部分語文教師沒有從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角度入手,而是為學生講解一些固定的寫作“套路”,讓學生通過熟悉“套路”來完成相應的寫作訓練。這種教學方式雖然可以在短時間內實現學生寫作能力的增長,但從長遠角度來看其實是對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毀滅性打擊。學生的寫作思維會因為教師的影響長期停滯不前,最終導致學生的作文水準難以提升。
二、現代高中語文寫作教學的實際策略
(一)豐富寫作教學方式,提升學生寫作動力
想要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首先就要有效提升學生的寫作動力。而學生動力的增長,則離不開學生學習興趣的激增。
一方面來說,教師可以通過教學方式的完善,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主動地將精力投入寫作訓練當中。另一方面,教師也可以通過開展一些帶有趣味性的寫作活動或寫作競賽,利用學生的求勝心理引導學生更加積極地開展寫作訓練。在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教師還可以適當地引入一些課外資源。這樣不僅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寫作動力,還能實現學生知識視野的拓展。
以2019年高考語文全國I卷的作文主題“熱愛勞動,從我做起”為例。教師首先就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新時代下與勞動模范有關的視頻或影視資料,然后通過圖片或其他形式引導學生對身邊的勞動工作進行思考,最后再讓學生結合本節(jié)課收集的素材來完成這一主題的寫作訓練。學生在實際寫作時不僅沒有素材的擔憂,還能結合對身邊相關事件的思考,加深對文章主題的理解。這樣學生的作品才會更有深度,同時實現學生寫作能力的增長。
(二)結合教材內容,提升學生寫作能力
除了對寫作教學方式進行完善之外,教師還可以結合教材內容實現學生寫作能力的顯著提升。一方面來說,高質量的作文與學生豐富的文學積累是離不開的。無論是遣詞造句還是引經據典,學生的語文基礎積累都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作文的綜合水準。對于學生來說,除了課外閱讀之外,教材內容本身就是最好的文學給養(yǎng)。高中語文教材是依照學生的理解能力與實際需求編撰的,無論是內容的深度還是辭藻的應用都值得學生學習。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時也要注意引導學生進行積累,例如將一些優(yōu)美的詞語摘抄下來。另一方面,高中教材內的文章也是學生進行碎片化寫作練習的重要材料。很多學生寫作能力長期停滯不前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練習不足,這些學生一想到寫作就會迅速聯想到幾十分鐘的訓練時長,最終打起了“退堂鼓”。這時教師就可以借助教材內容,引導學生展開碎片化的寫作練習。例如,在完成了一篇課文的學習后,教師可以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將文章表達的意思及背后蘊含的感情簡單地表達出來。還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理解,表達對這篇文章的看法。這樣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深度,還能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學生再對文章結構進行整理時,也能在潛移默化中完善作文的文章結構。
(三)優(yōu)化評價方式提升學生寫作能力
除了以上兩點之外,教師還可以通過評價方式的優(yōu)化,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很多學生因為自身作文水平相對較低,不敢將自己的作品展示出來。這樣不僅影響了學生自身寫作水平的完善,還讓學生失去了很多交流和表達的機會。為了實現學生寫作水平的全面增長,教師也要從作文評改的角度出發(fā),引導學生不斷完善自身存在的不足。
三、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通過教學方式的完善,教學內容的豐富,不斷為學生帶來更多的寫作訓練機會,這樣才能實現學生寫作能力的實質提升。
(責編 翁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