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樟盛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人們開始提高小學低年級對看圖寫話教學的重視程度。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看圖寫作有利于提升學生表達能力以及寫作水平,同時,對于學生觀察、感悟能力以及想象力的培養(yǎng)有一定幫助。而作為教師,如何借助看圖寫話練習對學生的能力進行培養(yǎng),是當前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本文對小學語文低年級看圖寫作教學展開思考,希望能夠為小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guān)鍵詞:語文課堂;小學語文;低年級;看圖寫話;教學
開展小學生看圖寫話教學時,為了有效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需要借助多種方式讓學生掌握詞語以及句式的使用方法。在教學前期階段,教師需要采用豐富多彩的形式奠定學生學習的基礎(chǔ)??梢哉f,看圖寫話是小學生最容易理解的方式,也是低年級作文教學的前提基礎(chǔ),教師需要充分利用圖文結(jié)合的方式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啟發(fā),從而引導其寫出出色的作品。
一、看圖寫話對學生各項能力的培養(yǎng)
(一)想象力
在看圖寫話教學中,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引導,從而使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的觀察描寫出圖畫中各個因素,同時,在敘述物品或者事件的基礎(chǔ)上,充分展開想象,借助修辭手法將自己的所想所感表達清楚。只有大膽地想象,學生才能夠?qū)懗鼍实奈恼?。例如,在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充分利用圖中的各類因素,在相互穿插、相互融合以及相互襯托下,讓文字產(chǎn)生生命力,賦予文字感情,只有富含感情的文章,才能夠吸引閱讀者的興趣。
(二)觀察力
生活就是一個大背景,在學習寫作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生活中的一些情境描述出來。例如,學生常常會見到五彩斑斕的花朵、郁郁蔥蔥的大樹等。這些都可以成為學生寫作的素材。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前準備幾張同學熟悉的畫面,展現(xiàn)給同學們看,從而提供更多的寫作素材。低年級學生在心理上仍未發(fā)育成熟,對外面的世界會充滿好奇與向往,為了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學生身邊的人物以及事物,例如觀察媽媽的一天都有什么工作,爸爸下班后都做了什么家務等??傊挥屑毿挠^察自己身邊發(fā)生的事,才能夠?qū)懗稣鎸嵉奈淖帧?/p>
(三)表達能力
在學生的各項能力中,表達能力可以說是最為重要的一項,是否擁有良好的表達能力對學生未來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在課堂教學中,一些性格較為內(nèi)向的小學生不愛說出自己的想法,教師提問也不愿意舉手回答,他們害怕自己一旦回答錯誤,就會引起同學甚至教師的嘲笑,如果長期得不到糾正,學生的內(nèi)心就會更為膽怯。基于此,教師應該做出一點改變,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選擇讓性格內(nèi)向的學生多回答問題,遇到不懂的問題,教師應該給予學生多一些時間以及耐心,從而鼓勵學生勇敢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在學生敘述完畢后,教師首先應該給予正面的鼓勵以及表揚,而后針對學生表達過程中存在的缺陷給予補充以及糾正。
(三)分析能力
小學生在具備想象力以及觀察能力的同時,教師也應該重點對其分析能力進行培養(yǎng)。在看圖寫話教學中,教師拿出一幅圖,學生就應該清楚這幅圖畫所要表達的含義,同時還需要透過表象,深入分析圖畫中隱藏的其他內(nèi)容,這就是分析問題的一個過程。例如,在圖畫信息上,有一個大人、一個小孩,小孩身上背著書包,還有雨滴以及雨傘,在看到這些信息時,我們從表面就可以分析出,這幅圖應該是下雨天爸爸接孩子放學,也可以理解為一個好心人怕孩子淋濕,送孩子回家等,至于最后學生會如何選擇,就需要看學生是否具備一定的想象能力以及分析能力。
二、小學語文低年級看圖寫話教學思考
在新課改下,教師應該充分發(fā)揮自身主導性作用,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引導,從而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以及想象力、表達能力。
(一)觀察
為了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教師在課前可以準備一些圖片素材。例如人物:一個背書包的小男孩、同樣背著書包的小女孩、正在給女孩披雨衣的中年女人。背景;下雨天,有雨滴、雨傘,地上還有些許積水。在這些背景下,我們首先需要找到畫面中的主人公,也就是人物,而后再對畫面背景進行分析。通過想象,可以認為是下雨天路上有積水,看到獨自放學回家沒有帶雨具的小女孩,教師跑上前去將自己的雨衣給小女孩披上,在看到這一幕后,后面的小男孩跑過來,要給教師打傘。此外,在看圖寫話教學時,教師還需要促使學生鞏固自己的識字量,充分利用自己學過的詞語完成文章的寫作,針對學生在寫作中出現(xiàn)的錯誤,教師需要及時糾正并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圖畫所表達的含義。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其認知事物的能力較弱,沒有形成自己的觀察方法,看圖時會存在遺漏的情況,此時,教師就可以給予重點培養(yǎng),幫助學生理清思路,避免寫作時出現(xiàn)雜亂無章的情況。
(二)思考
在初步觀察后,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想象。圖片中的背景是在下雨,沒有云彩。在寫作時,可以對雨進行詳細描述,雨可以是小雨,可以是中雨,也可以是大雨或者雨夾雪等,畫面是溫馨、和諧的,此時,我們可以把雨想象為太陽雨,正好襯托出學生以及教師微笑的表情。圖片中,兩名女子以及小男孩都是開心的表情,畫面較為溫馨、和諧,可見他們都是幸福的,這也與我們想象的太陽雨不謀而合。通過聯(lián)想,將圖片中所要表達的內(nèi)容串聯(lián)起來,就能夠賦予文章更多的活力。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讓學生通過看圖寫話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方式將圖畫轉(zhuǎn)變?yōu)閯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或者制作出一幅連環(huán)畫,一張一張地展示給學生看,并讓學生猜想接下來要發(fā)生的故事,利用此種方法,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更濃。
(三)表達
在對圖畫進行觀察以及思考之后,再次對太陽雨的可行性以及可能性作出推斷,我們就可以將文章的題目命名為《太陽雨》,從而襯托出文章的溫馨祥和感。在寫作時,首先就需要交代清楚天氣情況,可以寫太陽雨的形成以及太陽雨的景象,而后再對下雨天三人的情況進行敘述,在最后總結(jié)時,可以進行情感的升華。例如,雖然是雨天,但是教師的行為給人以溫暖,小男孩的行為更讓我們暖心。如果沒有教師的雨衣,沒有小男孩的雨傘,那么他們的心情一定像雨天一樣沉悶。正是他們溫暖的舉動,給了人們希望,他們的行為就像雨天的太陽一樣,不僅能夠驅(qū)散人們心中的陰云,也能夠帶給人一片陽光。低年級小學生因年齡較小,具有強烈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此時,教師更應該注重學生的邏輯思維以及語言組織能力的培養(yǎng)。在說話前,就需要讓學生有一個想要表達的輪廓,從而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三、結(jié)語
綜合上述分析,在看圖寫話教學中,學生在看到圖畫后,首先就需要仔細觀察,而后認真思考,最后經(jīng)過分析將心中所想表達出來,利用此種方式進行寫作,學生的作文寫作水平就能夠得到有效提升。從圖片給予信息中,我們按照正常邏輯分析可以得出上述結(jié)論。而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從多角度進行分析,考慮其他更多的可能性。除此之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多給予學生鼓勵,肯定學生的進步,如果一味地給予批評,就會打擊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只有肯定其學習的精神以及成果,才能夠?qū)W生的成就感進行培養(yǎng),從而促使學生更好地完成看圖寫話課程。
(責編 翁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