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雪芹
摘要:在班級管理中,每個班主任所持有的理念與采取的做法是不盡相同的,而作為班主任的我所能做的,就是成為孩子人生道路上一盞引導的燈,引導孩子們正確地對待成長中的問題,讓班內的每個孩子都能登上舞臺。
關鍵詞:目標;保障;整合;課程;學會
一、緣起——我心目中的優(yōu)秀班級
記得還是在上學的時候,我就讀到過印度詩圣泰戈爾那句令人怦然心動的名言,他說:“花的事業(yè)是甜蜜的,果的事業(yè)是珍貴的,但讓我做葉的事業(yè)吧!因為葉子總是謙遜地垂著她的綠蔭的?!比缃裎艺娴某闪艘黄G葉——一名普通的初中班主任。15年的班主任工作生涯使我深深領悟到,做一名真正令人民滿意的班主任應該是成為學生的人生導師。
在班級管理中,也許每個班主任所持有的理念與采取的做法是不盡相同的。在我看來,當學生三年后離開他的班級,再次回首他在此學習的點點滴滴,不會因這段時光而感到虛度人生,而是感到充實快樂,即使自己不是最棒的學生;也不會輕易遺忘這段三年的日寸光,而是感到他所遇到的教師在他的人生中起到了指引作用;更不會悲傷、抑郁或是厭學,而是感到活得有價值、有存在感,即使自己成績平平。那么他所在的班級就是一個優(yōu)秀的班級。
二、實踐——優(yōu)秀班級的一二三四五
為了能夠實現(xiàn)這種班級管理理念,我的具體做法是:一個目標、二個保障、三種整合、四種課程,最終達到五個學會,形成“全員育人”的氛圍和“天生我才必有用”的班級風氣,讓每個孩子在班級內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自我存在感,感受自己被需要。
(一)一個目標
一個目標即育人目標“尚德立志,啟慧勵行”。
(二)二個保障:紀律和安全
德育的常規(guī)管理工作關鍵在于認真貫徹落實《中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要求學生要日寸刻以此為規(guī)范,養(yǎng)成良好的日常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因此我也會在接班伊始就和同學們共同制定班規(guī),并在此基礎上主動發(fā)動家長和學生共同制定“班級學生獎懲制度”,并根據(jù)孩子的成長和班級出現(xiàn)的新問題定時修改和增補班級制度??傊?,在常規(guī)管理工作中要做到抓過程、重落實;抓細節(jié)、突重點;抓習慣、出成效。這樣才能有真正的紀律和安全保障,也才會有班級管理的堅定基石。
(三)三種整合
1.課程教學與德育相整合。
無論德育工作如何“獨立化”、“專門化”、“專業(yè)化”,課程教學仍是學校中最經(jīng)常、最基本、最平凡的集體教育活動,是學生德育的主陣地。因此,要努力實現(xiàn)德育與教學的融合。正如雅斯貝爾斯所說:“教學應當使教育的文化功能和對靈魂的鑄造功能融合起來。”基于此,我經(jīng)常和班級的所有任課教師一起來處理班級近階段比較顯現(xiàn)的問題,共同幫助孩子們在每一門課程中都樹立自己的自信,擁有贏得別人掌聲的機會。例如:在地理教師的幫助下,讓全班同學開展彩繪校園圖、“我?guī)О謰屓ヂ眯小钡幕顒?在生物教師的幫助下開展了“會吃才會學”、“從食物鏈中選擇一種生物,以第一人稱的口吻講述自身的巨大作用”;在語文教師的幫助下開展自拍自演,其中課本劇“鴻門宴”獲得了校園藝術節(jié)的二等獎;在數(shù)學教師的幫助下開展“生活中的數(shù)學”的演講比賽;英語課上開展“收集食物的英文說明”等等。在這些與課程相關的活動中孩子們的表現(xiàn)力得到了鍛煉,自信心得到了加強,而且活躍了班級氣氛,增強了班級的凝聚力、競爭力,營造出一種積極向上的進取氛圍。漸漸地,班內上課說話、打瞌睡的人少了,交作業(yè)的人逐漸增加了,即使成績暫時不及格的孩子上課的眼神也開始靈動起來了。
2.班級文化與德育的整合。
一位美國教育家在論述青年學生思想道德形成時談到三條途徑:一是靠正規(guī)課程教育,二是靠非正式教育,三是靠隱性課程教育。這里的隱性課程就是指班級文化,它包括班級的物質文化、班級制度文化和班級精神文化三個層次。因此班級的文化角、圖書角、榮譽欄、許愿墻、標語、勵志格言等都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約束和激勵著學生。作為班主任更要以此為契機,例如引導學生選擇你最喜歡的勵志格言作為自己的座右銘、制定個人的成長袋等等,切實將班級文化與德育相整合。
3.學校、家庭和社會的整合。
真正的教育在家庭,學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補充。作為班主任要積極向家長傳播科學育人的知識,如建立班級QQ群,在群里通過分享優(yōu)秀文章和優(yōu)秀家長的做法,繼而指導家長做好學生的思想品德等方面的指導工作。同時積極調動家長教育力量,發(fā)揮家長委員會的重要作用,使之協(xié)助班級做好家長工作,解決家長存在的有關學生教育的問題,配合學校開展校外教育活動,并為改進班級教育工作出謀獻策。班主任也可以借助社會力量,如邀請自己以前帶過的優(yōu)秀學生給現(xiàn)在的學弟學妹們寫一封信,告知他們自己的學習經(jīng)驗方法和取得成功的要素,為班級孩子們樹立榜樣,讓學生更多地了解社會、了解人生。
(四)四種課程
班級的德育工作要通過四種課程進行各科滲透、全員滲透、時時滲透、事事滲透、處處滲透。
1.學習課程。
通過基礎課、拓展課、活動課等各科滲透。
2.專題課程。
通過主題班會,集中解決存在的問題進行班級成員全員滲透。
3.活動課程。
通過各類活動如讀書節(jié)、義賣、捐款、校運動會、升旗儀式、重大節(jié)慶活動等時時滲透、事事滲透。
4.社會實踐。
通過每年兩次的社會實踐活動進行處處滲透。
(五)五個學會
通過各方面的努力與配合,最終達到五個學會——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做事、學會處世、學會健身。
三、愿景——讓每個孩子都登上舞臺
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的趨勢越來越重視能力,而不單純是分數(shù)和學歷。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慢慢地長大,作為班主任的我們,更要引導孩子實現(xiàn)個人的奮斗目標,實現(xiàn)自我價值,建立積極的情緒,擁有健康的體魄;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積極為社會奉獻自己的力量,這才是一個孩子在求學期間最需要學習的地方。而作為班主任的我所能做的就是成為孩子們人生道路上一盞引導的燈,引導孩子們正確地對待成長中的問題,讓班內的每個孩子都能登上舞臺。
(責編 張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