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19年年底,我國湖北省爆發(f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簡稱“新冠肺炎”)疫情。這場疫情不僅對我國的經濟和社會造成了極大的影響,由于正值寒假期間,也給高職院校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挑戰(zhàn)。本文通過對浙江省部分高職院校開展調研,努力挖掘新冠肺炎疫情下高職院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普遍問題,進而提出新冠肺炎疫情下高職院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問題的解決的具體方法和措施。
關鍵詞:新冠肺炎疫情;高職院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
Abstract: At the end of 2019, an outbreak of "new coronavirus pneumonia" (referred to as "new coronary pneumonia") occurred in Hubei Province. The epidemic not only caused great impact on China's economy and society, but also during the winter vacation, it also brought great challenges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the network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is paper, by investigating som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Zhejiang Province, we are trying to find out the common problems of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new crown pneumonia epidemic situation, and then put forward the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s of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new crown pneumonia epidemic Specific methods and measures.
Key words: New Crown Pneumonia Epidemic;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2019年年底爆發(fā)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簡稱“新冠肺炎”)疫情十分嚴峻。由于“新冠肺炎”高度的人傳染人特性,在短中期內,“新冠肺炎”疫情對 我國電影娛樂、餐飲、交通運輸、零售、旅游、勞動密集型制造業(yè)、出口、房地產等 行業(yè)的沖擊都是巨大的。2020年1月下旬至今,基本上全國旅游、餐飲、娛樂、房地 產等行業(yè)停擺。1這場疫情不僅對我國的經濟和社會帶來了極大的影響,由于正值寒假期間,也給高職院校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挑戰(zhàn)。作為新冠肺炎疫情所有信息的重要入口,互聯網成為這次疫情主要的“信息源”平臺。2在新冠肺炎疫情下,由于大部分高職院校正值寒假期間,只能通過網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但此前未曾有過類似的經驗,高職院校的網絡思政政治教育暴露了出一些問題。具體如下:
一、新冠肺炎疫情下高職院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時效滯后
2019年12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在湖北武漢出現。2020年1月20日,習近平對新冠肺炎疫情作出重要指示,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2020年1月23日,新冠肺炎疫情已經傳播了近兩個月,感染人數激增,湖北武漢、孝感、黃岡等地區(qū)相繼宣布開始進行交通和人員進出管制。據武漢市政府數據顯示,春節(jié)期間約有500萬人離開武漢。這些日期和數字表明,新冠肺炎的傳播和擴散速度遠遠超出我們的預期。面對新冠肺炎蔓延的緊張勢頭,高職院校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出現明顯的滯后,具體表現為一是高職院校正值寒假期間,各項工作反映滯后。新冠肺炎疫情受到全國上下普遍關注約在春節(jié)假期前后,當時正值高職院校寒假期間,高職院校的學生和教職工基本返鄉(xiāng)迎接新年。當疫情出現時,許多高職院校未能把握好疫情的發(fā)展動態(tài),及時謀劃疫情工作對策,不能很好地做好學生疫情期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二是高職院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發(fā)展存在滯后性。近些年來,隨著網絡的普及和快速發(fā)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越來越凸顯,許多高職院校通過微信、微博、QQ等網絡平臺的抓手,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然后,高職院校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仍然存在著時效滯后、影響不大、內容單一等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尤為凸顯。因此,開展新冠肺炎疫情下高職院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研究,十分必要且迫切。
二、新冠肺炎疫情下高職院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單一
截止2020年2月底,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發(fā)展態(tài)勢爆發(fā)和逐漸穩(wěn)定,為做好校園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許多高職院校制定和實施了一系列的工作對策。因正值寒假的特殊時期,通過微信、QQ、微博等網絡平臺開展各項信息摸排工作及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筆者通過調研浙江省幾所高職院校的工作,發(fā)現高職院校在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內容單一問題。具體來說,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下高職院校的信息統(tǒng)計工作占主導。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逐漸爆發(fā),高職院校開始了一波一波的信息統(tǒng)計工作,這些信息統(tǒng)計工作存在著許多重復性,從而導致了高職院校基層工作者成為了“表哥”和“表姐”,整天應付上面下發(fā)的各類表格。這些問題同時折射出信息技術發(fā)展的滯后性。另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下高職院校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的較少。筆者通過查閱浙江省幾所高職院校微信公眾號、校園網站、新浪微博等平臺發(fā)現,這些高職院校通過網絡平臺主要發(fā)布與新冠肺炎疫情相關的信息或新聞,鮮有開展行之有效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因此,通過對浙江省幾所高職院校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調研,我們不難發(fā)現新冠肺炎疫情下我國高職院校的網絡思想政治局教育的教育內容存在單一性的問題,不能及時取得思想政治教育的顯著效果。
三、新冠肺炎疫情下高職院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落后
筆者作為高職院?;鶎铀枷胝谓逃ぷ髡撸偨Y近4年的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經驗,不難發(fā)現高職院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比較落后。例如,為了“及時快速”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高職院校通常采用班會、小組學習、各類現場比賽活動等方式,而較少采用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這是因為網絡空間因其不可控制性的特點,會大大影響思想政治教育開展的成效。因此,高職院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明顯落后。第一、高職院校主要通過微信、QQ、微博發(fā)布信息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單向性,缺乏互動性。查閱浙江省內幾多高職院校的微信公眾號和學校官方微博,我們發(fā)現高職院校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單向性,缺乏互動性。不少高職院校依靠網絡平臺發(fā)布各類活動通知、會議總結、比賽事項等,這些信息具有單向性,缺乏互動性,很難調動起學生的參與度和積極性。第二、高職院校主要通過微信、QQ、微博發(fā)布信息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單一性,缺乏多元性。每一位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具有不同的個性。不少高職院校開展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無論從內容還是形式上都存在單一性、簡單化的特點,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多元化個性的釋放,反而達不到思想政治教育理想的成效。
四、新冠肺炎疫情下高職院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主客體被動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是能自覺客體化的主體,受教育者是正在主體化的客體,兩者之間的關系不斷運動和發(fā)展著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體之間的關系由主體性和客體性向主體間性轉變,主體間性是指在平等互利和相互尊重的前提下,主體和主體之間以對話、溝通和理解等交往互動方式來實現思想認知的“同頻共振”和實踐行為的“和諧一致”。3新冠肺炎疫情下,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和客體陷入了被動,具體表現在:一是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被動。新冠肺炎疫情來得突然且兇猛,讓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者措手不及,面對復雜多變的網絡環(huán)境和信息,高職院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顯得格外的被動,未能及時通過各類網絡平臺對高職院校學生進行行之有效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致使不少高職院校學生陷入新冠肺炎的謠言恐慌和爆炸信息中,給當下社會的發(fā)展帶來了不良的影響。二是網絡思想政治的客體被動。高職院校學生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顯得尤為被動,主要有兩種被動式的反應情緒:第一種是消極型情緒,帶有這種情緒的學生容易受到網絡上各種負面和消極信息的影響,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發(fā)展;第二種是冷漠型情緒,帶有冷漠型情緒的學生對待有關新冠肺炎的信息毫不關注或毫不在意,這是十分危險的事情。
五、新冠肺炎疫情下高職院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解決方法和具體措施
(一)快速反應:提升新冠肺炎疫情下高職院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
2020年1月23日,浙江省政府根據《浙江省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應急預案》,啟動了重大公共突發(fā)衛(wèi)生事件一級響應。隨后,浙江省教育廳明確省內大中小學、幼兒園2月底前不開學,并要求個所學校全方位落實“一級響應”要求,切實阻斷疫情向校園蔓延渠道,同時加強宣傳、健康、學業(yè)的引導,做好開學前的各項準備工作。高職院校應當快速反應、切實發(fā)揮好網絡的作用,做好高職院校學生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新冠肺炎疫情下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時效。
(二)多措并舉:拓展新冠肺炎疫情下高職院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
各所高職院校應當多措并舉,充分挖掘新冠肺炎疫情下典型人物及事件,大力拓展新冠肺炎疫情下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一方面,化簡為繁:避免重復性的信息統(tǒng)計工作。充分調動輔導員、班主任、班干部、黨員的作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下各項信息統(tǒng)計和上報工作,并將統(tǒng)計的信息及時記錄和存檔,堅決避免重復性、不必要的信息統(tǒng)計工作。另一方面,多措并舉:創(chuàng)新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當下,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有大量的網絡平臺和資源可供選擇,高職院校應當大力創(chuàng)新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充分利用好如微信公眾號、新浪微博、QQ群等平臺,對學生開展互動性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及時收集學生的輿論信息并給予引導和反饋,避免出現不當的言論。
(三)千方百計:豐富新冠肺炎疫情下高職院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做事要講究方式方法。新冠肺炎疫情下,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更要講究科學的方式方法。
第一、提升高職院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的互動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組織者和實施者,如何將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互聯網和新媒體技術結合起來,構建“線上線下融合”的育人模式,從而促進高職院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4
當今社會的高職院校學生具有較強的自主性,如果還使用傳統(tǒng)的單一性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和方式,不能形成線上線下的有效互動,就難以取得思想政治教育預期的效果。新冠肺炎疫情下,高職院校應當將線上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與線下的網絡思想政治教二者有機整合、相互補充,不斷提升高職院校網絡思想政治建設的創(chuàng)新性和實效性。第二,促進高職院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多元性。高職院校學生是具有多元個性的獨特個體,這勢必決定高職院校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絕不可過于單一、簡單。高職院校應當充分利用微信公眾號、新浪微博等網絡平臺,充分了解學生的多元性的需求,通過開展多元性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不斷促進高職院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多元性。
(四)多維激勵:提高新冠肺炎疫情下高職院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間性
新冠肺炎疫情下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應當采用多維度激勵的方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間性,即:通過多維度激勵的方式,引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和主體在平等互利和相互尊重的前提下,以對話、溝通和理解等交往互動方式來實現思想認知的“同頻共振”和實踐行為的“和諧一致”。一方面,從多維度激勵教育者。新冠肺炎疫情來勢勇猛,又正值假期,若想全面調動教育者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職院校應當這一特殊時期開展的工作與考核、評獎評優(yōu)、職稱競聘結合起來,充分激發(fā)教育者的工作責任。另一方面,從多維度激勵受教育者。新型冠狀肺炎疫情下,對受教育者,可以采取正激勵和負激勵相結合的方式。如一些學校對每天及時進行“健康打卡”的學生進行通報表揚,對無視學校要求在疫情期間擅自返校的學生進行處分等。這種正激勵和負激勵相結合的方式,既能有效約束學生的行為,也能很好地對學生進行網絡思想政治教育。
新冠肺炎疫情來勢勇猛,它不僅考驗著我國的經濟、政治和社會工作,也給高職院校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極大的挑戰(zhàn)。挑戰(zhàn)與機遇并存,這場新冠肺炎疫情應讓高職院校深刻認識到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復雜性。這篇文章寫于2020年3月初,當時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國的形勢仍然十分嚴峻。這場疫情過后,我們要做的除了要反思如何做全國人民的衛(wèi)生健康工作,更應該深入和創(chuàng)新研究高校的網絡思想思想政治教育,畢竟高校學生這一群體人數規(guī)模之大,其行為產生的社會影響之深遠。
參考文獻:
[1]沈國兵.“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外貿和就業(yè)的沖擊及紓困舉措[J].2020(3).
[2]徐萍等.基于邊緣學習和聯邦學習的新冠肺炎(COVID-19)高校防控管理模型研[J].2020(3).
[3]蘇令銀.主體間性視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客體關系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3:154-159.
[4] 續(xù)蔚一.線上線下互動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模式的實踐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19:19.
課題:本課題是浙江旅游職業(yè)學院2019年院級課題“三全育人”視域下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專業(yè)化建設研究的階段性成果,課題編號為:2019SZZD01
作者簡介:
張曉俠,女,1988年4月8日出生,浙江省杭州人,碩士,講師。2016年畢業(yè)于杭州師范大學政治與社會學院,現為浙江旅游職業(yè)學院外語系輔導員和思想政治理論課兼課教師,主要的研究方向為: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