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曉敏,韓雪平,陳 汝,王來平,聶佩顯,王金政
(山東省果樹研究所,泰安 271000)
據(jù)聯(lián)合國糧農(nóng)組織統(tǒng)計,2016 年世界蘋果栽培面積516.45 萬hm2,產(chǎn)量8 520.44 萬t,僅次于柑橘、葡萄和香蕉,居第4 位[1]。對于蘋果來說,負載量過高或過低均會嚴重影響經(jīng)濟效益的獲得以及產(chǎn)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因此歷來是果樹研究人員和種植者關(guān)注的重點。有研究表明,隨著負載量升高,促進生長的激素減少,抑制生長的激素增加,從而使樹體新梢、樹干、冠幅的增長受限,根系活力下降,葉片膜脂過氧化程度加深,水勢下降,衰老和脫落加速,進而影響翌年樹體生長和花芽分化[2-4];由于果實對碳水化合物的競爭,品質(zhì)指標如單果重、可溶性固形物、著色指數(shù)、光潔度指數(shù)、可滴定酸、可溶性糖等均隨負載量增加而下降[5-7];同時,負載量過高還影響蘋果樹體貯藏營養(yǎng),從而造成大小年結(jié)果現(xiàn)象[8-9]。因此,負載量與樹體發(fā)育、產(chǎn)量、品質(zhì)、效益等息息相關(guān),合理負載量是保證樹體長勢及獲得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的重要措施。關(guān)于蘋果負載量指標的研究較多[10-13],但多集中于喬砧稀植或密植栽培,對于矮砧密植栽培的負載量研究較少。為此,筆者在前期研究的基礎(chǔ)上[14-16],繼續(xù)開展不同負載量水平對葉片、光合、冠層、產(chǎn)量及品質(zhì)的影響,旨在確定盛果期矮化中間砧適宜負載量指標,為蘋果生產(chǎn)提供參考依據(jù)。
試驗于2017 年在山東省果樹研究所天平湖基地進行。蘋果園總面積2.67 hm2,供試品種‘煙富3號’,矮化中間砧為‘M9’,基砧為八棱海棠,樹勢健壯,生長整齊。2010 年春季建園,定植2 年生矮化中間砧大苗,南北行向,寬行密植,行株距4.0 m×1.0 m,鋼管鐵絲支架栽培,高紡錘樹形,行間生草。果園土質(zhì)為沙壤土,肥力中等,灌溉條件良好,管理水平中等偏上。
選生長勢基本一致、無病蟲害的植株作為試驗樹,設(shè)置3 個負載量水平:①低負載量,每平方厘米主干橫截面積留果2 個;②中負載量,每平方厘米主干橫截面積留果4 個;③高負載量,每平方厘米主干橫截面積留果6 個。測量試驗樹嫁接口上方30 cm 處周長,計算主干橫截面積,由單位干截面積留果量計算全樹的留果量,加留5%的保險系數(shù)為最終留果量。5 月中旬疏果,先統(tǒng)計每株試驗樹的總果數(shù),再根據(jù)留果數(shù)計算要疏掉的果數(shù),疏果時盡量使果實在樹體上分布均勻。定果后的試驗樹按常規(guī)管理,掛牌標記,定期測定各項指標。單株小區(qū),5 次重復(fù)。
(1)葉片生理指標。6 月3 日,選樹冠外圍生長正常的發(fā)育枝、無果短枝、有果短枝,各在中部采葉100 片,用葉綠素儀測定葉綠素含量,用葉面積儀測量葉面積,用游標卡尺測量百葉厚度。
(2)光合作用相關(guān)指標測定。7 月11 日8:00—11:00 用英國PP-Systems 公司生產(chǎn)的CIRA S-II型光合儀測定凈光合速率(Pn)、胞間CO2濃度(Ci)、
氣孔導(dǎo)度(Gs)、蒸騰速率(Evap),并計算羧化效率(CE)和水分利用效率(WUE),CE=Pn/Ci,WUE=Pn/Evap。每個處理取不同方向、不同類型新梢中部健壯無病蟲害葉片各10 片測定,取平均值。
(3)冠層相關(guān)指標測定。7 月16 日18:00 以后,采用美國CID 公司生產(chǎn)的CI-110 植物冠層結(jié)構(gòu)分析儀測定。將魚眼探頭放在冠層下面獲取植物冠層黑白魚眼圖像,用儀器自帶軟件分析試驗樹葉面積指數(shù)、葉片平均傾斜角度、散射透過率、直射透過率、消光系數(shù)和葉片的方位分布等冠層結(jié)構(gòu)參數(shù)。
(4)果實產(chǎn)量與品質(zhì)。果實成熟后,分株采果計數(shù)、稱重、分級。每株樹隨機選50 個果實,調(diào)查測定果形指數(shù)、著色指數(shù)、光潔度指數(shù)、果實色澤、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等。果實縱橫徑用游標卡尺測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用TD-45 數(shù)顯糖量計測定,去皮硬度用GY-1 型果實硬度計測量,果面色澤用日本產(chǎn)CI-410 色差計測定。果實分級標準見表1。
表1 ‘煙富3 號’果實著色和光潔度分級標準 %
根據(jù)分級標準計算果面著色指數(shù)和光潔度指數(shù)。
從表2 可以看出,負載量對‘煙富3 號’葉片影響明顯。3 種類型枝條葉面積均隨負載量增加而減小,說明高負載量抑制了葉片的生長。發(fā)育枝和無果中短枝葉片厚度以中負載量最高,有果中短枝葉片厚度則為低負載量最高。負載量對葉綠素含量的影響與葉片厚度相似,發(fā)育枝和無果中短枝葉片葉綠素含量為中負載量水平最高,有果中短枝則為高負載量水平葉綠素含量最高。
表2 不同負載量‘煙富3 號’3 種類型枝條葉片形態(tài)及生理指標
由圖1 所示,‘煙富3 號’3 種類型枝條的葉片凈光合速率均隨負載量升高而升高,尤其是有果中短枝葉片,高負載量凈光合速率達 20.24μmol·m-2·s-1,其他2 類枝條,高負載量凈光合速率較低負載量也提高了3~5 μmol·m-2·s-1,說明高“庫”提高了“源”葉光合效率。
3 種類型枝條的葉片胞間CO2濃度均以高負載量最大(圖1),最高值為高負載量的發(fā)育枝葉片,達到288.67 μmol/mmol,最低值為低負載量的有果中短枝葉片,僅255.56 μmol/mmol;說明“庫”的拉力提高了CO2進入葉片的能力,為葉片光合作用提升提供了前提條件。
負載量對3 種類型枝條的葉片氣孔導(dǎo)度的影響規(guī)律性不明顯,發(fā)育枝葉片氣孔導(dǎo)度中負載量水平最高,無果中短枝葉片低負載量水平最高,有果中短枝葉片則高負載量水平最高(圖1)。
圖1 負載量對‘煙富3 號’葉片光合指標的影響
負載量對蒸騰速率的影響與枝條長度有關(guān),發(fā)育枝葉片是中負載量的蒸騰速率最高,中短枝葉片是高負載量的蒸騰速率最高,最高值和最低值均出現(xiàn)在無果中短枝葉片上,最高值為高負載量的6.36 mmol·m-2·s-1,最低值為中負載量的 4.56 mmol·m-2·s-1(圖1)。
羧化效率說明植株葉片光合對CO2的利用情況,數(shù)值越高,說明CO2的利用率越高。負載量對羧化效率的影響與枝條類型有關(guān),發(fā)育枝葉片在高負載量時羧化效率最高,中短枝無論有果與否,都是低負載量時羧化效率最高。對比CE 和Ci,雖然中短枝低負載量時胞間CO2濃度較高,但利用率較低,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光合效能。
負載量對葉片水分利用效率有一定影響,發(fā)育枝和有果中短枝葉片高負載量水平水分利用效率最高;無果中短枝葉片中負載量水平水分利用效率最高。
從表3 可以看出,高負載量的葉面積指數(shù)最大,說明高負載量冠層截獲太陽輻射能力最高,植株的光合產(chǎn)物最多,這與光合指標Pn 的測定結(jié)果一致。葉片平均傾斜角度(MFIA)指葉軸和水平面之間的夾角,影響著植物冠層截獲太陽輻射能的多少,MFIA 值越大,葉片越緊湊,植株冠層的受光面積越小。中負載量時,MFIA 值最大,為36.81°;高負載量MFIA 值最小,僅9.55°,說明高負載量時植株受光面積大,冠層能截獲的輻射高,有利于葉片捕獲光能來制造營養(yǎng)。散射透過率(TD)表示植株冠層所能截獲的天空散射能。中負載量時,TD 值最大,植株冠層截獲的散射能量最高;低負載量和高負載量時,所能截獲的散射能量較低。直射透過率(TR)表示植株冠層所能截獲的天空不同方向的直射輻射能。由表3 可以看出,中負載量時,整個天頂角全方向的TR 值(7.5、22.5、37.5、52.5、67.5°TR值累加)最高,為1.23;低負載量和高負載量分別為1.10 和1.18,說明中負載量時樹冠的透光性最好,其中下部葉片光能利用率最大。
表3 不同負載量‘煙富3 號’冠層結(jié)構(gòu)指標
消光系數(shù)(K)是描述群體光分布的重要參數(shù),反映了光在冠層的垂直遞減狀況和冠層對太陽直接輻射的削弱能力,K 值越小,越有利于光向冠層深處透射,凈同化率越高。由表3 可以看出,整個天頂角范圍內(nèi)的K 值(7.5、22.5、37.5、52.5、67.5°K值累加),低負載量和中負載量較低,為4.69,高負載量較高,為4.89,說明高負載量影響了冠層中光的垂射。
從表4 可以看出,負載量對‘煙富3 號’果實品質(zhì)的影響較大。中負載量單果重、果形指數(shù)、果面著色指數(shù)和光潔度指數(shù)均最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硬度則是隨著負載量的升高而降低??傮w上,高負載量果實品質(zhì)較差,中負載量最好。
表4 不同負載量‘煙富3 號’果實品質(zhì)指標
從圖2 可以看出,低負載量處理,大果比率高,小果率低,直徑75 mm 以上果實比率為54.68%,65 mm 及以下為16.74%;中負載量處理直徑75 mm以上果實比率為45.29%,65 mm 及以下為25.00%;高負載量處理直徑75 mm 以上果實比率為37.40%,65 mm 及以下為36.93%。
圖2 不同負載量‘煙富3 號’果實分級情況
低負載量果實平均株產(chǎn)為18.93 kg,折合667 m2產(chǎn)量2 358.86 kg;中負載量果實平均株產(chǎn)為31.77 kg,折合667 m2產(chǎn)量3 904.32 kg;高負載量果實平均株產(chǎn)為32.65 kg,折合667 m2產(chǎn)量4 538.44 kg。
負載量對蘋果葉片發(fā)育的影響較大,隨著負載量升高,葉面積逐步減??;葉片厚度和葉綠素含量是中負載量的發(fā)育枝和無果中短枝最高。隨著負載量升高,Pn、Ci 和Evap 逐步升高,說明高“庫”加大了“庫”-“源”間拉力,增加了胞間CO2濃度和蒸騰速率,從而提高了葉片凈光合速率;負載量對氣孔導(dǎo)度的影響規(guī)律性不明顯;對羧化效率的影響與枝條類型有關(guān),發(fā)育枝在高負載量、中短枝在低負載量時羧化效率最高;中高負載量的葉片水分利用效率較高。
冠層分析結(jié)果表明,高負載量的LAI 和K 值最高,MFIA 值最小,說明高負載量使葉面積指數(shù)和受光面積增大,冠層截獲的太陽輻射能力增強,但影響了光向冠層深處透射,使凈同化率減小;TD和TR 都是中負載量最高,說明中負載量時植株冠層能截獲的散射和直射光最高。
果實品質(zhì)分析結(jié)果表明,隨著負載量增大,單果重、果形指數(shù)、果面光潔和著色等外觀品質(zhì)指標呈現(xiàn)先升后降的趨勢,說明中負載量水平的外觀品質(zhì)最好;綜合果肉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也是中負載量時品質(zhì)最好。負載量越大,落果越嚴重,實際采果數(shù)低于預(yù)期處理,加之高負載量果實小,導(dǎo)致高負載量處理實際產(chǎn)量與預(yù)期產(chǎn)量相去甚遠。
綜合分析認為,雖然高負載量使葉面積指數(shù)變大、葉傾角變小、胞間CO2濃度升高,最終使葉片凈光合速率升高;但高負載量時冠層能截獲的散射光和直射光能力減少,植株下層截獲光能的能力降低,同時果實發(fā)育受阻,果實品質(zhì)變差。研究認為,中負載量水平,即每平方厘米干截面積留4 個果,折合667 m2產(chǎn)量約4 000 kg,為盛果期矮化中間砧‘煙富3 號’蘋果較適宜的負載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