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晶
摘 要:小學階段是學生打好基礎的重點時期,寫作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所以教師必須要充分重視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寫作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書面語言組織能力,豐富學生的思想情感,培育學生的思維邏輯水平。學生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思維有各自的特點,所以在寫作教學中,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個性化特色有針對性的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進一步培育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本文基于此背景下分析探究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如何進行個性化教學,并提出具體的語文教學培養(yǎng)策略,旨在進一步豐富學生的思維認知水平,增強學生的寫作綜合素養(yǎng)。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小學作文教學;個性化;創(chuàng)新思維
一、小學語文作文寫作個性化教學特點
個性化寫作教學相比較其他教學特點而言,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觀察事物的本質特征,選取感興趣的角度進行分析探究。學生是存在差異的個體,他們的思想以及觀察事物的角度都是獨特的,在語言文字的應用上也有所不同。所以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個性,引導學生形成特有的寫作風格。
二、小學語文個性化寫作教學存在的不足之處
對于小學生而言,寫作是他們十分頭疼的事情,起始階段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較差,通常一句簡單的話寫得顛三倒四,也難以將自己的想法清晰準確的表達出來。加之大部分教師習慣采用枯燥乏味的訓練式教學方法,在日復一日的寫作訓練過程中,學生會感覺寫作缺乏趣味,失去寫作熱情,并不知道寫什么。由于此類情況嚴重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在寫作時也難以融入自己的真情實感,所以文章顯得十分空洞,甚至有的學生為了應付考試而進行格式套用,嚴重限制了思維,更別說寫作素養(yǎng)的提升。
(一)學生寫作素材積累匱乏
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尚未完善,剛開始接觸寫作,學生積累的寫作素材匱乏,加之受年齡影響,對于生命與生活的體驗難以豐富,尤其是觀察角度十分單一,難以全面了解事物的多元性,所以學生的寫作素材單一。
(二)學生寫作缺乏真情實感
小學階段學生的生活經驗并不豐富,缺乏對于真情實感的體悟,所以學生寫出來的文章也缺乏創(chuàng)新性,千篇一律,缺乏情感。甚至出現套用他人文章的情況,主要原因在于學生親身經歷較少,所以文章顯得十分空洞,缺乏真情實感。生活閱歷不足,又缺乏課外閱讀積累,導致學生的寫作水平較低。
(三)教師忽略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
受應試教育理念的束縛,大部分教師習慣采用灌輸式教學方式,為了有效應付考試中出現的各類作文題,提高學生的寫作分數,教師根據考試內容進行的針對化練習通常是固定的,引導學生根據設定好的程序以及模塊進行套用,或者是要求學生背誦范文,引導學生進行模仿。有的教師要求學生在考試時如果遇到相關主題的文章改動范圍,所以學生寫出來的文章大同小異。此種規(guī)范化寫作會限制學生的思維,磨滅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
三、小學語文作文寫作個性化培養(yǎng)策略
(一)引導學生通過生活與閱讀積累寫作素材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日常生活中的點滴趣事,結合生活實際進行寫作,例如《我的同桌》《我的爸爸媽媽》《我最敬佩的人》等等,這些題目都是學生容易從生活素材中汲取到的內容,學生也能夠感到有話可說,寫起來也十分順手。所以教師應當鼓勵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記筆記習慣,引導學生記錄生活中的點滴事情,也能夠為寫作素材打下基礎,以及在寫日記過程中也能豐富情感鍛煉思維能力,進一步增強寫作水平。鼓勵學生留心觀察生活中的點滴事物,例如描寫秋天則可以從描寫一片葉子入手,引導學生觀察葉子的顏色、形狀、脈絡,從多個角度進行分析。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觀察的習慣,在寫作過程中采用多角度的進行分析,加強細節(jié)刻畫,逐步豐富寫作資源。閱讀是幫助學生提高寫作能力,拓展閱讀思維的重要工具。通過課外閱讀能夠增強學生的認知水平,所以教師應當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推薦優(yōu)秀書籍,鼓勵自主閱讀,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做好筆記,摘抄優(yōu)美字句,從而加強優(yōu)美詞句的有效吸收和內化,提高語言應用能力。
(二)引導學生進行思想感悟,融入真情實感
優(yōu)秀的文章一定要融入作者的真情實感,真情實感源自于對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只有以生活為背景的文章才能夠凸顯細節(jié)感動讀者。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扭轉傳統落后的教學模式,不要為了應付考試而引導學生進行寫作,應當鼓勵學生從日常生活中選取感興趣的事件進行描寫,使學生觀察細節(jié),采用多元化的角度以及寫作方法。由于學生的生活背景以及思維情感有所不同,對于事物的細節(jié)以及選取角度也有所差異。通過針對性引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鼓勵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流露真情實感,逐步提高語言的表達技巧。
(三)轉變傳統評價方式,增強學生寫作信心
在傳統評價中,大部分教師習慣采用學生的考試成績來評價學生。但在評價學生的作文時,切記不要采用固定的標準進行統一評價,應當根據學生的思維認知情況以及寫作特點進行綜合評價,鼓勵學生寫一些獨具新意的文章在遇到新奇的寫作思路時,切記不要急于否定,應當根據學生的思維特點與學生進行交流。肯定學生身上的閃光點贊揚,并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特色鼓勵學生更好的進行寫作,切實發(fā)揚學生的個性化思維,有助于學生樹立寫作信心,從而增強寫作興趣。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背景下開展個性化寫作教學,教師首先要正確認識學生的個體思維進行針對化教學,引導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化寫作能力。在寫作教學過程中,應當有的放矢予以引導和幫助。通過結合生活化素材,進一步豐富學生的寫作認知,引導學生進行思想感悟,融入真情實感。同時要扭轉傳統落后的評價形式,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寫作自信心,增強學生的寫作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