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聲悅
如今身在羊城,獨特的廣式早茶常常來“拜訪”我的味蕾,馬蹄糕、蝦餃等食物已經(jīng)多次在我的舌尖上留下印記。但在我心里,它們都不是愛的味道,我最愛的食物,是我從小吃到大的餃子。
餃子在北方極為常見,又叫“交子”,北方的孩子幾乎都吃過餃子。小的時候我就知道“餃子”這一名稱的由來,逢年過節(jié),家中必吃餃子,想到餃子,我的心就感到溫暖。
我最早吃到的,是爺爺奶奶包的餃子。在我的印象里,包餃子的日子就是節(jié)日。爺爺奶奶會很早起床,把睡夢中的我叫醒,告訴我今天要吃餃子。然后他們會去菜市場購買原材料,回來之后便馬不停蹄地開始包餃子。我最喜歡的并不是餃子出鍋的時候,而是看著爺爺奶奶包餃子。爺爺?shù)氖趾艽植?,可是他卻能把餃子皮搟得那么漂亮,宛如一件件工藝品。每次爺爺把面粉鋪滿整個砧板的時候,我都充滿期待,我知道“好戲”要開始了。餃子皮在爺爺?shù)膿{面杖底下逐漸成形,好像一塊塊“白玉”,令人賞心悅目。爺爺在制作餃子皮的同時,奶奶在制作餡料,紅的肉、綠的菜、黃色的雞蛋交織在一起,真是一幅畫。兩個人在忙碌中聊天,我就在旁邊用手拍面粉玩。多年以后回想起來,這應該就是人們希望的歲月靜好吧。
比起包餃子來,我對煮餃子沒有什么觀賞的興趣。奶奶在廚房煮餃子,爺爺就抱著我在客廳聽戲曲,一出戲唱完,餃子也就上了桌。奶奶包的韭菜雞蛋餃子最合我的胃口。白色的蒸汽下,皮薄餡多的餃子在向我招手,旁邊金黃的蒜泥飄出誘人的香味。我便像《感恩節(jié)的兩位紳士》中的那個被施舍的乞丐一樣開始了和食物的“斗爭”,唯一不同的是,我是享受這個過程的。爺爺奶奶還不時提醒我慢點吃,我們吃的不過是普普通通的餃子,但每個人都像吃了山珍海味一樣幸福,我在餃子里面,嘗到了爺爺奶奶對我的愛。
后來我回到了父母身邊生活,母親也很擅長包餃子。有時她包餃子,我就在旁邊做助手。昔年那個玩面粉的小女孩如今已經(jīng)是一個能包餃子的成熟的大姑娘,餃子陪伴著我成長,再吃餃子,我在里面品嘗到了成長之路上收獲的美好,它們變?yōu)榭煽诘娘溩?,融進了我的生命里。
爺爺去世后,我們回老家奔喪,第一頓飯吃的是餃子。物是人非,爺爺去了另外一個世界,做餃子皮的人換成了母親,當我咬下餃子時,只嘗到滿嘴的苦味。放下筷子,看著爺爺?shù)倪z像,我知道餃子里面裹上了思念的苦,而我也在這里面嘗到了回憶的甜。
終有一天,我會老去,我不知道當我垂暮之時再品嘗餃子,會從里面嘗出人生的何種滋味,但我想,我會永遠記得餃子的香味,記得這份食物帶給我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