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梅
閱讀是所有課程的核心和基礎,兒童的閱讀能力與未來的學習成績密切關聯(lián)。學生的閱讀經(jīng)驗越豐富、閱讀能力越高,越有利于各方面的學習,而且閱讀越早越有利。而群文閱讀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創(chuàng)新形式?!叭何拈喿x”就是在較短的單位時間內(nèi)(指一節(jié)課或者兩節(jié)課),針對一個或多個議題進行兩篇以上的多文本閱讀教學,且文本之間沒有明顯的主次之分。在學生讀完幾篇文章后,會面對相應的問題、話題或者任務進行自主性的思考、討論、發(fā)現(xiàn)與練習,并最終達成共識。群文閱讀教學既是對閱讀教學內(nèi)容的突破,也是對傳統(tǒng)教學思想的創(chuàng)新。
一、群文閱讀教學的特點
第一,教師需要圍繞一個或多個主題或議題來選擇一組閱讀文本。所選擇的文章題材可以是具備實用價值的,例如議論文等,也可以是具備文學性質(zhì)的,例如詩歌、散文以及小說等?!叭何拈喿x教學”所選擇的文本相對是較為完整的,有著鮮明的作者的個人特色,因此,在情節(jié)、結構和觀點方面,具有一定的差異性。教師在課堂上會鼓勵學生采取探究的態(tài)度進行閱讀。注重人和書、書和書、文與文間的相互關聯(lián),注重個人的閱讀理解能力。而所選擇的文章之間具備相同的議題,依據(jù)議題能夠進行閱讀教學是一組選文的最為主要的特點。
第二,教師需要設定一個可以讓教師和學生進行討論的話題,在一組選文內(nèi),可具備多個或一個議題?!叭何拈喿x教學”以學生為主導,鼓勵學生提問、討論。教師提供不同的策略、方法,幫助他們讀懂文章、建構意義,教師不會預先給出明確的議題答案,教師和學生相互之間分享自己的智慧結晶,在分享的過程之中,逐漸的使文本的價值凸顯出來,在文本、學生以及教師的視野有機結合過程中,最終達成共識。通過集體建構形成共識,以此來對學生的自主學習水平進行提升。
第三,群文閱讀的核心是師生達成共識?!叭何拈喿x教學”重視的是各類不一樣層次的理解,注重學生的思考能力和批判能力,同時也會把不一樣的文章當作選題內(nèi)容。尋求共識主要是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不可以有強制學生服從教師思想的沖動,而是應當認真、仔細、耐心、虛心地傾聽學生的觀點與意見,隨后,研究觀點與意見,最終和學生達成知識上的共識。
二、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對策
1.抓關聯(lián)點,精選材料,以點帶面
有趣、可讀的閱讀材料是使學生愛閱讀的前提。教師應采集學生感興趣并具有可讀性的閱讀材料,融入群文閱讀教學中,成為一組多方面有效訓練學生閱讀能力的文章。所以,應當把文章間的關聯(lián)找出來,從而構建起文章間的紐帶,閱讀和研究多篇文章,實現(xiàn)從點至面的拓展。
群文閱讀文章的種類:第一,有著相同題材的文章。例如小說、詩歌、散文等組合,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其中某一篇的文章作為起點,閱讀這種類型體裁的文章,從而讓學生了解和掌握這一類體裁文章的規(guī)律與結構特征;第二,有著相同主題的文章。教師應當積極引導學生根據(jù)文章主題展開閱讀,從而使學生的閱讀水平得到提升,使學生了解和掌握主題類文章的閱讀方法與閱讀技巧;第三,有著類似或者同樣風格的文章。群文閱讀的目的是對這一類文章的寫作特點與語言藝術特征進行了解,對學生的文學鑒賞水平與語言品味進行提升;第四,寫作方式相似或者一致的文章,例如多篇應用擬人、比喻手法的文章閱讀,能夠使學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除此之外,還能夠使學生的修辭手法應用水平得到提升。
2.拓展思維,優(yōu)質(zhì)閱讀,求同存異
小學時期是發(fā)展與培養(yǎng)語文思維的重要時期。課堂上,老師應細心、耐心、用心地指導學生,令學生主動沉浸到閱讀中去,進行有量、有質(zhì)的閱讀,使學生掌握多種閱讀方法,完成閱讀任務,而通過優(yōu)質(zhì)閱讀,可讓學生成為會閱讀的讀者。
教師在開展群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應當重視拓展學生的語文思維。不但要對學生的求異思維進行培養(yǎng),使學生的感悟能力與文章閱讀能力得到提升,而且還要讓學生進行同文閱讀,從而對學生的求同思維進行培養(yǎng)。
文章的基本相同點是開展群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求同思維的重要基礎,然后實施擴展與相互聯(lián)系,由此才可以實現(xiàn)由教室向課外、由單篇至多篇的拓展,進行橫向與縱向比較,在豐富閱讀內(nèi)容的同時,拓展學生的視野,最終學生才能在閱讀比較中,增強對相同類型文章的閱讀技巧的了解和掌握,強化對同類文章的思維發(fā)展,從而有效地拓展學生的語文思維。
求異能夠使學生的問題意識被充分激發(fā)出來,伴隨著文章的深入理解與閱讀,學生在分析了文章相同點以后,還應當找出文章之間的不同點,作出分析和對比,這對于學生深入了解和掌握文章內(nèi)容和知識點、提升自身的文章鑒賞水平都非常有利。
3.豐富載體,激發(fā)興趣,培養(yǎng)習慣
良好的習慣是“學閱讀”的必要條件。教師應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包括評價鑒賞能力、語感、速讀能力、運用吸收能力、理解能力以及認讀能力等。
群文閱讀教學不僅深入文本內(nèi)容,而且細入文本的語言形式,打通寫作和閱讀之間的阻礙,使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與寫作能力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曲秀梅.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對策研究[J].新課程,2018(7):81-81.
[2]張瑞.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探討[J].課外語文,20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