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亮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朗讀歷來就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們的先人曾經(jīng)講過: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朗讀課文主要是借助讀者的語言、語音把課文的主要思想及情感表達出來,從而朗讀者與課文產(chǎn)生共鳴。朗朗上口的課文朗讀是人的眼、耳、口、腦、手等多種感官協(xié)同參與讀書活動的過程,也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口語表述能力的一種有效的策略。在現(xiàn)今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如果我們能夠合理利用朗讀教學的策略來促進小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就能使他們的理解、領(lǐng)悟提升一個層次,這樣既能使小學生的情操得到陶冶,又能使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充分的發(fā)展,同時還能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不斷提升,但是在現(xiàn)今的鄉(xiāng)村小學語文朗讀教學中依舊存有一些問題需要我們解決?,F(xiàn)筆者利用本文談一談自己的看法、思考和改進策略:
一、鄉(xiāng)村小學朗讀教學現(xiàn)狀
1.部分學校或教師對朗讀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
曾記得,在我們自己上學的年代,每天早上進入校園,就能聽到瑯瑯書聲,真可謂讀書聲響徹校園內(nèi)外?,F(xiàn)如今,很多學校已經(jīng)取消早讀課,語文課一周就那么六七節(jié),這其中還包括兩節(jié)作文課,學生根本沒有早讀的時間。另外,很多語文教師也十分糾結(jié),很想安排學生進行朗讀訓練,讓學生從讀中去理解、感悟所學的課文,但是又面臨著要按時完成教學任務(wù)、要提升教學質(zhì)量等壓力。在讀與考面前,很多老師“低頭”了,為了讓學生考好一點,他們主動放棄了“讀”,選擇了“練”,學生練的時間多了,朗讀的時間少了。
2.學生個體間的朗讀水平發(fā)展不均衡,存在明顯的差異
在小學語文朗讀教學中,學得積極、讀得活躍的都是那些語文學習成績好的,他們在朗讀時都是非常認真、聲音洪亮地讀。但是還有一部分語文學習水平滯后的學生,他們在讀書的時候,有的發(fā)聲小,有的張嘴不發(fā)音,有的甚至嘴都不張,讀書的眼神處于游離狀態(tài)。教師在朗讀教學中是顧得了這個,就顧不了那個,無法從整體上提升全班學生的朗讀水平。
3.部分教師的朗讀教學重形式輕效果
部分教師在課文教學中雖然都能安排讓學生朗讀這個環(huán)節(jié),但是他們僅僅是重視朗讀的形式,無實際效果。在某些教師的語文課堂上,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學生剛開始張嘴朗讀,還沒到一兩分鐘就被教師叫停了,緊接著就進入了下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這樣的朗讀只是課文教學中的點綴,毫無意義。
二、優(yōu)化鄉(xiāng)村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的策略
只有真實有效解決了上述的問題,才能使學生通過朗讀來深刻領(lǐng)悟課文所表現(xiàn)的主題、表達的思想情感,從而與課文、作者等產(chǎn)生有意義的共鳴,使學生的閱讀情感得到有力的升華,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那么到底怎么解決呢?筆者作出以下幾點粗淺的研究。
1.學校和教師都必須重視學生的朗讀,確保學生有一定的朗讀時間
學校和教師應(yīng)該根據(jù)教科書的特點以及年級段的不同安排好每篇課文學習中的朗讀時間,一定要堅持把朗讀的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有富足的時間對課文進行大聲的、有感情的朗讀,要求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做到咬字要清楚、聲音要洪亮、字音要讀準。堅決不允許擺擺讀的樣子,走走讀的過場,草草就收兵。一定要讓學生不斷反復(fù)讀課文,讓學生讀出感覺,讓學生讀出味道,讓學生讀出情趣。這也正符合語文課程標準中的要求:小學每個年級的語文教學都應(yīng)該重視并落實朗讀,一定要讓學生充分、盡情地讀課文,讓他們在通過讀感知課文,讓他們通過讀來培養(yǎng)和發(fā)展語感,讓他們在讀中得到情感的陶冶。
2.有計劃、有目的地擴大朗讀訓練的面,重視學生朗讀的參與度
我們在朗讀教學和訓練時,一定要千方百計地調(diào)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促進他們?nèi)珕T參與朗讀。因為課文朗讀的形式多種多樣,有齊讀、范讀、對讀,有自由讀、分角色讀等,所以,我們一定要盡心取用合情合理的、多種多樣的形式去激發(fā)學生對課文的朗讀興趣,比如:根據(jù)課文創(chuàng)設(shè)匹配的情境,讓學生想讀、要讀、悅讀、爭讀。對學生的朗讀進行合理的、恰當?shù)拈喿x安排,我們應(yīng)該因人而異,讓學生真實體會到朗讀成功的快樂,從而讓他們愛上朗讀。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育的藝術(shù)不在于傳授本領(lǐng),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毙W生的學習心理就是喜歡老師和家長的表揚和贊賞,激勵性的評價能使他們真實的感受到老師的贊賞帶來的快樂,從而使他們不斷產(chǎn)生閱讀自信,產(chǎn)生“我要讀”的持久動力。因此,在學生朗讀訓練活動時,我們一定要擺正自己的教學心態(tài),不要給學生壓力,不要責怪學生,千萬不可以說學生這不好那不好,這平淡那缺感情,這樣無疑會打擊學生朗讀的“勁頭”。當然,對學生在朗讀過程中發(fā)生的問題,我們一定要正確處理,不能讓學生迷失自我。因此,在學生真情朗讀中,我們一定要實時表揚,及時引導(dǎo),及時糾正,促進所有學生都能全身心地參與朗讀。另外,還要注意盡可能給那些朗讀存有缺陷的學生提供平臺,讓他們發(fā)揮自己的朗讀水平,教師及時給予指導(dǎo)。
3.重視學生朗讀的拓展,從課內(nèi)延伸到課外
從語文閱讀教學的實踐來看,課堂教學的時間畢竟是有限的。為此,我們應(yīng)該鼓勵學生在課外進行大量的朗讀。比如我們讓學生開展小組朗讀,讓小組組長集中全體組員利用課外時間進行集體朗讀、分別朗讀等,然后小組成員互相幫助、互相修正、相互促進。這樣堅持下去,學生的朗讀能力一定會得到有效的提高。
總之,良好的朗讀既能促進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不斷提升,又能讓學生在課文情境中深刻理解、領(lǐng)略語言文字的美,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同時也能發(fā)展學生語文的聽說讀寫能力,順利提升他們的語文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