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水連
摘 要:在語文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掌握學情,為學生提供適宜的訓練機會,提升學生的口語交際水平。文章從對接文本創(chuàng)造口語交際契機、借助媒介設計口語交際情境、接軌生活開展口語交際活動三方面,對語文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語文教學;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教學設計
“話須通俗方傳遠,語必關風始動人?!币馑际钦f,說話需要通俗易懂才能流傳更為廣泛,語言具有風格才能打動他人。這是對口語交際技巧應用的典型評價。在語文口語交際教學設計中,教師要注意對接文本教學、借助媒介手段、接軌生活認知,展開相關操作,為學生提供適宜口語交際訓練的機會,為學生傳授一些技巧和方法,讓學生都能夠順利進入到交際訓練中,在不斷歷練中提升口語交際能力。
一、對接文本創(chuàng)造口語交際契機
在語文教學中,每個環(huán)節(jié)都能滲透口語交際內(nèi)容,教師要發(fā)揮關鍵作用,為學生創(chuàng)設更多口語交際機會。
1.打開多元對話
語文課堂教學關涉多種對話,在這些對話中可以滲透更多的口語交際內(nèi)容,需要教師注意篩選和創(chuàng)新,為學生提供更多口語交際的機會,形成口語基礎。文本閱讀時,學生要與文本進行對話,課堂討論時,學生之間要互動對話,教師解讀文本時,也需要與學生直接對話,這些對話都屬于口語交際訓練的好機會。因此,教師要抓住教學契機,為學生安排更多的口語交際任務,讓學生在口語交際中提升能力。例如,教學《少年中國說》一課時,教師先為學生做示范誦讀,然后給學生進行教學布設:這篇課文語言極為工整,非常適合展開誦讀訓練,請大家親自誦讀體驗,說說本文的語言有哪些特點,誦讀后有哪些體會。這時,學生紛紛開始誦讀,會有更多的學習體會需要表達。在課堂互動時,學生也能夠積極主動發(fā)言。教師利用誦讀展開教學設計,讓學生介紹學習體會,切準了學生的感知思維,效果極為顯著。
2.豐富閱讀訓練
朗讀是文本生本對話范疇,其口語交際滲透更為突出,教師在組織朗讀活動時需要對朗讀形式、朗讀機會、朗讀評價等方面進行探究,為學生帶來全新口語交際鍛煉的機會。角色誦讀、課堂演繹、對口朗讀、誦讀比賽、合作誦讀等,以及復述課文、主題發(fā)言、閱讀討論、課堂辯論等,都屬于口語交際實踐形式,教師可針對教學實際需要進行設計,讓學生在多種交流互動中形成口語能力。例如,在教學《圓明園的毀滅》一課時,教師先利用多媒體播放相關影視的視頻片段,然后要求學生進行主題討論:圓明園是我國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卻被帝國主義侵略者毀于一旦,作為中華兒女,不能視而不見。我們應該吸取什么樣的歷史教訓呢?學生對這個話題都能夠積極進行思考,課堂交流氣氛濃厚。最后教師組織學生展開互動交流,口語訓練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完成。
二、借助媒介設計口語交際情境
媒介助學作用十分明顯,教師利用媒介展開口語交際教學設計,能夠激發(fā)學生口語交際的熱情,形成嶄新的學習亮點。
1.創(chuàng)設媒體情境
媒介進入語文課堂教學,已成為一種常態(tài),如多媒體、白板、電腦、網(wǎng)絡、手機等媒介,都可以給予語文教學支持。因此,教師要巧妙運用這些媒介創(chuàng)設口語交際情境,對學生的多種感官形成沖擊,提升其口語交際能力。例如,教學《慈母情深》一課時,教師為學生展示了一組圖片信息,要求學生結合文本閱讀講述圖片的信息。學生對圖片進行觀察,很快就理順了思路,并進行自由發(fā)言。在學生講述的過程中,教師不斷給出一些提示,讓學生對口語進行糾正,規(guī)范表述。學生面對畫面,有更多表達的沖動,無疑是媒介發(fā)揮了作用。這時,教師再抓住學生的想法進行教學設計,能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2.啟動演繹程序
課堂演繹是學生非常喜歡的一種學習活動,教師要抓住學生的學習心理展開教學設計,為學生提供更多演繹體驗的機會,促進學生在演繹對話交流中形成口語能力。教材中有不少故事性的文本內(nèi)容,這些都是比較適合的演繹材料。教師可讓學生自行組成合作團隊,自己創(chuàng)編演繹這些故事,吸引更多的同學進入口語交際訓練環(huán)節(jié),在深度訓練中提升口語能力。
教師精選演繹內(nèi)容,能夠成功調動學生參與演繹訓練的主動性。例如,教學《將相和》一課時,教師讓學生自由選擇一個小故事,自行創(chuàng)編課本劇,并進行演繹操作。學生快速行動起來,組建團隊,對操作程序進行研究,集體討論角色和臺詞設計。課堂演繹正式開始,學生都能夠快速就位,不管是演繹者還是觀眾,都能夠投入更多的熱情。這樣的演繹活動,成功調動了學生口語交際的積極性,說明教師的這個設計本身就是成功的。
三、接軌生活開展口語交際活動
教師引導學生進入生活情境展開口語交際訓練,能夠快速啟動學生的生活認知,讓學生自覺建立生活口語交際鍛煉的意識。
1.精選交流機會
學生在生活中也有大量的交流機會,教師要科學借鑒和利用,讓學生對接生活認知展開口語交際學習,提升其口語交際能力。在具體的操作中,教師要注意精選交流機會,將語文教學與學生的生活適時對接,給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交流的機會,這對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意識有一定的幫助。如班會、公益宣傳、演繹活動、口頭作文、主題演講等,以及街頭采訪、社會調查、生活觀察等,都能夠形成口語交際訓練機會。例如,《我的“長生果”》一文是寫作者讀書經(jīng)歷的,教師先針對文本內(nèi)容,為學生設計了口語交流任務:每一個人都有讀書經(jīng)歷,如果讓你選擇最喜歡的一次閱讀經(jīng)歷講述給大家聽,你會選擇什么樣的經(jīng)歷呢?你準備講述什么樣的讀書體會呢?學生接到任務后,都能夠積極行動起來,參與到自由交流活動中。然后教師來到學生中間,認真聽取學生的發(fā)言,對學生的一些讀書體驗進行適當?shù)脑u價,鼓勵學生主動發(fā)言。一次自由交流活動,將學生口語學習推向高潮,這是因為學生對這樣的內(nèi)容更加熟悉,有深刻的生活積累,自然能給出積極的回應。
2.拓寬訓練維度
口語交際無處不在,其呈現(xiàn)方式也是多種多樣,教師在引導學生參與相關活動時,需要考慮學生的生活實際及口語基礎??谡Z交際活動能否順利推進,與多種制約因素有關,教師進行具體設計和組織時,要有周全的思考和設計。在拓寬口語交際訓練維度方面,教師要有創(chuàng)新實踐意識,在口語交際形式、機會、技巧等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為學生提供切實的幫助。例如,在教學《四季之美》一課時,教師結合文本內(nèi)容,要求學生結合生活觀察,介紹一處景色優(yōu)美的地方。學生有生活觀察的積累,自然會積極響應。有的學生介紹校園中的美景,還有的學生講述郊游經(jīng)歷并對一些自然風景進行重點推介……教師讓學生結合生活觀察展開介紹活動,是典型的口語交際訓練,因為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使學生在展示交流中提升了口語交流能力。
總之,口語交際訓練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nèi)容,教師要提高認識,為學生創(chuàng)設適宜的訓練契機,讓學生在文本學習、課堂交流、生活實踐中展開口語訓練,培養(yǎng)口語交際能力。對于學生口語交際方面存在的短板和不足,教師則要進行針對性的引導,并在技巧方面給予幫助,使口語交際訓練成為常態(tài),進而不斷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劉文書.淺談如何提高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J].語文天地,2017(11).
[2]林麗娜.聚焦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語文口語交際能力[J].江西教育,2018(06).
[3]陶群超.新課標下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J].課外語文,2016(15).
[4]董淑芹.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策略[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