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媛媛,李 麗
(新疆石河子市人民醫(yī)院婦科,新疆 石河子 832000)
現代臨床學中宮頸癌是常見惡性腫瘤,具有較好的發(fā)病率,嚴重威脅了患者的身體健康。臨床上治療該疾病主要應用手術方法,但是在這一過程中患者很容易出現負性心理情緒,降低了患者免疫力,對術后恢復產生了直接影響[1]。本研究中隨機將患者分為常規(guī)護理組(對照組)與整體護理干預組(實驗組),對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及并發(fā)癥情況進行對比?,F報道如下。
選取90例我院于2018年1月~2019年5月期間收治的宮頸癌前期病變及宮頸癌患者,年齡最大62歲,最小為36歲,平均年齡為(51.68±2.59)歲,病程最短為0.6年,最長為3.5年,平均病程為(1.54±0.35)年。兩組患者在臨床癥狀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患者均給予手術治療,對照組患者給予身體狀況檢查、飲食指導、止痛等常規(guī)護理,實驗組患者實施整體護理干預,具體內容如下。首先,有效溝通。護理人員積極主動與患者進行交流,通過聊天增強對彼此的了解,提升患者對護理人員的信任,從而促進患者有效配合醫(yī)護人員工作,確保護理活動得到有效展開[2]。其次,心理指導。因為患者在治療期間很容易出現不良心理狀態(tài),所以醫(yī)護人員要對不良情緒出現原因進行了解,并針對性開導與安慰,提高患者的自信心,增強護理效果。此外,醫(yī)護人員還需要積極與患者家屬建立合作關系,告知其具體情況與注意事項,配合護理人員展開護理工作,保證患者能夠得到有效恢復[3]。最后,止痛和防感染護理。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生命體征進行實時監(jiān)測,給予止痛相關措施,若出現不良情況需要立即告知醫(yī)生。陰道內留置引流管患者需要對陰道及引流管進行及時清洗,防止出現感染情況。
應用QLQ-C30對患者生活質量進行評判,包括心理評分、身體軀干評分、社會功能評分等內容,同時記錄兩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采用SPSS 20.0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值±標準差()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行x2檢驗;P<0.05表示具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患者的心理評分、身體軀干評分、社會功能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
表1 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
注:與對照組結果比較,P<0.05
組別 n 心理評分 身體軀干評分 社會功能評分實驗組 45 64.84±4.81 77.63±6.49 59.31±5.82對照組 45 42.19±4.03 52.06±5.21 47.63±5.30
實驗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2.22%(1/45),顯著低于對照組24.44%(11/45),P<0.05,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宮頸癌發(fā)病受多種因素影響,并且過程復雜,例如癌基因激活、免疫因素以及端粒酶等,手術是治療該疾病的主要方法,臨床上需要配合有效的護理措施[4]。整體護理干預模式要求護理人員對患者家庭環(huán)境以及文化程度等情況相結合制定針對性、全面的護理方案,從服藥、心理、飲食以及康復等多個方面進行護理,緩解患者不良心理情緒,提高護理效果[5]。本研究中實驗組患者的心理評分、身體軀干評分、社會功能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且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與對照組結果比較顯著較低。綜上所述,宮頸癌前期病變和宮頸癌患者在臨床治療中應用整體護理干預具有較好效果,能夠顯著改善患者預后及生活質量,減少并發(fā)癥,值得推薦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