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人教版必修一Unit5 A Modern Hero這單元的詞匯教學為例,以單元主題意義探究為主線,以語篇文本為載體,進行整合單元核心詞匯的教學,探索在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框架下,如何在提高詞匯教學效果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zhì)和學習能力。
【關鍵詞】? 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 詞匯教學 主題語境 語篇 思維品質(zhì)
【中圖分類號】? G633.41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11-095-03
著名語言學家Wilkins(1972) 指出,“Without grammar, very little could be conveyed, while 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ould be conveyed”(沒有語法,表達甚微;沒有詞匯,表達為零)。由此可見詞匯的重要性。詞匯也是日常教學中常抓不懈的項目。然而,目前詞匯教學大多局限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領讀——跟讀——講解——背誦——聽寫(謝靜超 2016),學生練習局限于填空或翻譯等機械性練習,詞匯學習顯得枯燥無味,詞匯教學效果不盡人意。
一、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與詞匯教學
1.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
根據(jù)新課程標準(2017版),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主要包括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zhì)和學習能力。其中,英語語言能力是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基礎要素,語言能力的提高蘊含文化意識、思維品質(zhì)和學習能力的提升。而詞匯是學習語言的基礎,詞匯量的多少和詞匯的掌握情況會對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帶來直接的影響。
2.六要素英語課程內(nèi)容與詞匯教學
發(fā)展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基礎是英語課程內(nèi)容,包含六個要素:主題語境、語篇類型、語言知識、文化知識、語言技能和學習策略。新課程標準(2017版)特別強調(diào)主題語境和語篇。
主題語境不僅規(guī)約著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的學習范圍,還為語言學習提供意義語境,并有機滲透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詞匯學習不是單純的詞語記憶,也不是獨立的詞匯操練,而是結合具體主題、在特定語境下開展的綜合性語言實踐活動(教育部 2018)。
語篇承載著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傳遞文化內(nèi)涵、價值取向和思維方式,不僅為學生發(fā)展語言技能和形成學習策略提供語言和文化素材,還為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提供平臺,學生對主題語境和語篇理解的深度,直接影響學生的思維發(fā)展水平和語言學習成效(教育部 2018)。故詞匯的學習,也應該融入到語篇的教學中來,以語篇為單位設計和實施教學。
二、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指導下的詞匯教學實踐
下面以人教版必修一Unit5 A Modern Hero這單元的詞匯教學為例,以熱播電影《我和我的祖國》為素材構設學生感興趣的語境,以單元主題意義探究為主線,以語篇文本為載體設計多樣的課堂活動,整合單元核心詞匯的教學,使學生在主題的帶領下深入理解、學習并運用詞匯,旨在提高詞匯教學效果的同時,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zhì)和文化品格,發(fā)展其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
1.主題語境:人與社會——責任與奉獻
2. 語篇類型:聽力語篇(新聞),閱讀語篇(記敘文),口頭語篇(人物介紹)
3. 文本分析
《我和我的祖國》講述了我國70年歷史中,七大歷史事件背景下的七個感人故事,體現(xiàn)了普通人和國家之間看似遙遠實則密切的關聯(lián):千萬個做好自己的人,匯聚在一起就建設出了一個美麗、強大的中國。電影中的主人公為國家、為集體、為他人作出了犧牲,與本單元的主題“偉大人物”一致。本節(jié)課選取了電影中最受歡迎的三個故事《前夜》《你好北京》 《相遇》,整合為教學語篇,不僅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更快更好地融入語境,提高詞匯學習和運用的效果,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家國情懷,實現(xiàn)立德樹人的課程目標。其中,Listening的語篇改編自China Daily關于這部電影的報道,然后教師找華裔錄制為聽力語篇;Read and Think的三個語篇,由教師根據(jù)這三個故事,結合本單元的核心詞匯精心編撰而來。
4. 學情分析
授課對象為高一學生。經(jīng)過半個學期的高中英語學習,他們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語言知識和技能,能夠用簡單的英語表達觀點和運用相關詞匯解決問題。學生們對這部電影興趣盎然,故以這部電影為素材組織詞匯教學,可以充分調(diào)動學生參與課堂活動,促進他們“學中用,用中學”,提高詞匯學習的效果。
5. 教學目標
經(jīng)過本課的學習,學生能夠:
1)運用話題相關的詞匯來描述人的品質(zhì),表達自己的觀點以及評價他人(語言能力);
2)理解個體和國家看似遙遠但密切的關聯(lián),更愿意去幫助他人,肩負責任,增強對祖國的認同和家國情懷(文化意識);
3)能夠基于人們的行為來概括品質(zhì),并辨別怎樣的人才是偉人(思維品質(zhì));
4) 懂得思維導圖、“學中用、用中學”是提高詞匯學習效果的好辦法(學習能力)。
6. 教學活動
Step 1 Lead-in:開門見山,直接用《我和我的祖國》海報引入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 A Modern Hero Vocabulary Learning —based on the film My People, My Country, 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Step 2 Listening:首先讓學生聽語篇,填寫單元目標單詞或短語:found, republic, be based on。
“My People, My Country,” a Chinese film made in celebration of the 70th 1. founding anniversary of the People's 2. Republic of China (PRC), hits American theaters on Tuesday.
Hundreds of people attended the premiere(首映) of the film held in a theater in Arcadia, Los Angeles, on Monday night. Waving Chinese flags in their hands, the audience sang “My People, My Country” together at the start of the movie, the theme song of the film which serves as a clue throughout the film.
The film is made up of seven stories, which 3. are based on seven important historical moments in China over the past seven decades. And every story is down to earth and very 4. touching, which awakens the shared memories of Chinese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然后提出兩個問題:1. Why was the film “My People, My Country” made?? 2. Which person in the film do you like best? Why?? 學生回答第一個問題時,輸出了目標詞匯的相關詞塊:the 70th founding anniversar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第二個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最喜歡的人物是哪位及喜歡的原因,順利過渡到Step 3關于人物品質(zhì)詞匯的頭腦風暴。
【設計說明】語篇改編自China Daily關于《我和我的祖國》的報道,題目為Chinese film My People, My Country hits American theaters。 以聽力語篇進行輸入,讓學生在享受地道英文的同時,聽寫目標詞匯;通過設問引導學生運用目標詞匯進行回答并思考喜歡的人物和原因,引出下一步關于人物優(yōu)秀品質(zhì)的詞匯學習。另外,這篇新聞描述了此電影在美國華人圈引起的反響,激發(fā)了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Step 3 Brainstorming: 組織學生進行頭腦風暴,聯(lián)想出盡可能多的關于優(yōu)秀品質(zhì)的詞匯。
【設計說明】頭腦風暴和思維導圖,可以讓學生激發(fā)其他學生,聯(lián)想出更多描述人物品質(zhì)的形容詞。其中,quality, generous,reliable, selfless, warm-hearted, devoted為本單元的核心詞匯。此外,也為下一步對人物性格的概括奠定詞匯基礎。
Step 4 Read and Think: 讓學生閱讀電影中最受歡迎的三個感人故事—《前夜》《你好北京》《相遇》,要求學生根據(jù)語境猜出目標詞匯的意思,完成英文釋義、連線、同義詞練習,然后根據(jù)故事的細節(jié)歸納主人公的特點。下面僅選取《前夜》的文本當作范例:
Passage One: The Eve
Lin Zhiyuan (starred by Wang Bo) is an engineer responsible for the engineering preparations at Tian'anmen Square for the ceremony(典禮) to celebrat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He devotes himself to designing the first automatic flag raising system without going back home in a whole month. To make sure the system doesnt go wrong at the founding ceremony on Oct. 1, 1949, he even creates a one-third size of the real flag raising equipment in the Tiananmen Square. Although faced with a series of great difficulties and huge pressure, he doesnt lose heart and finally solves all the problems. He even climbs to the top of the 22.5-meter-high flagpole(旗桿) to fix a possible trouble.
【設計說明】以三個閱讀語篇進行輸入,把本單元的重點詞匯devote…to…, lose heart, in my opinion, well-educated, reliable, reward, turn to, president, in trouble, escape, as a matter of fact, principle融入到語篇中,并設計不同形式的練習如英文釋義,連線,寫同義詞,訓練了學生的語境猜詞能力。另外,引導學生根據(jù)主人公的具體行為,總結主人公的性格,既訓練了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還鞏固了Step 3思維導圖中形容詞的使用(hardworking, devoted, wise, determined, brave, reliable, generous, calm, selfless等),實現(xiàn)了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中思維品質(zhì)的培養(yǎng)。
Step 5 Discussion: 組織學生討論:Step 4三位主人公林治遠、張北京、高遠,誰是偉大的人并說明理由, 總結出本單元的價值觀—A great person is someone who has devoted himself/herself to making other peoples dreams of a better life come true and is always willing to help or even sacrifice for others. 在討論過程中,引導學生思考“Is Zhang Beijing also a great person?” 有些同學認為他把寶貴的奧運開幕式門票給了專程來北京看父親建設的鳥巢的汶川地震孤兒,所以他很偉大。然而有些同學認為多年來他沒有很好地盡到父親的責任,不能算是偉大的人。最終同學們經(jīng)過熱烈的討論,認為只要說出充分的理由,兩種觀點都站得住腳。
【設計說明】通過引導學生思考、討論,探究本單元的主題意義,既創(chuàng)造了使用目標詞匯的機會,又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判斷,發(fā)展了學生的批判性思維,還促進了小組的合作。
Step 6 Speaking: 要求學生盡量運用本節(jié)課學到的詞匯介紹心目中的偉人,描述偉人所做的事情(what he/she did)和體現(xiàn)的精神(qualities)。
【設計說明】以口語語篇輸出,融入了目標詞匯的運用,還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以主題意義的表達為目標,要求學生利用本節(jié)課的所學知識介紹心目中的偉人,回歸了本單元的主題,實現(xiàn)了價值觀的培養(yǎng)。另外,學生提到偉人,容易泛泛而談,用幾個形容詞就簡單概括完了。這里引導學生從人物的行為出發(fā)來描述對應的任務品質(zhì),可以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嚴謹思考的良好習慣,訓練學生基于語篇事實和證據(jù)的思維。
Homework Writing:要求學生至少使用5個本節(jié)課新學的詞匯,把Step5的口頭介紹,形成一篇80字以上的文段。
【設計說明】以寫作的方式鞏固課堂所學,深化課堂所思。
7. 教學反思
課程資源不僅限于教材,也絕不僅限于學校內(nèi)部(余文森,2017)。本節(jié)課對標單元主題,創(chuàng)造性開發(fā)熱門電影《我和我的祖國》為教學素材,精心改編、設計語篇,將本單元的核心詞匯學習融入到聽、說、讀、寫、思等形式多樣的課堂活動中。以語篇為載體,整體輸入,整體互動,整體輸出,實現(xiàn)了詞匯學習“學中用、用中學”的有效教學。通過對主題意義“怎樣的人才是偉人”的探討,培養(yǎng)了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發(fā)展了學生批判性思考的思維品質(zhì),培養(yǎng)了學生的家國情懷等文化品格,滲透了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結束語
綜上所述,詞匯必須在有意義的主題任務中使用才能真正學會(Gairns &Redman2009)。基于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詞匯教學,應該以語篇為單位設計和實施教學,在探究主題意義的過程中,結合語境中的任務合理選擇詞匯、設計活動,使詞匯學習自然而然地融入信息處理活動之中(陳新忠,景鵬 2019),讓學生通過語境理解詞匯,掌握詞匯,并最終運用到語言交際當中。有效的詞匯教學從來不是單一而枯燥的,完全可以將培養(yǎng)學科核心素養(yǎng)貫穿到詞匯教學的過程中。
課題:廣州市第九十七中學校級課題“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的有效策略探究”(編號:2018JS003,主持人:熊雪梅)。
[ 參? 考? 文? 獻 ]
[1]Wilkins, D A. 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M]. Cambridge,MA:MIT Press,1972.
[2]陳新忠,景鵬. 高中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指導下的詞匯教學[J]. 基礎教育課程,2019(20): 41-46.
[3]蓋恩(Gairns, R.),雷德曼(Redman, S.). 如何提高詞匯教學成效[M].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9.
[4]謝靜超. 基于話題的詞匯教學探例[J]. 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6(3):45-49.
[5]余文森.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課堂教學[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6]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