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還是幾年前,立志考研的表姐曾和家人產(chǎn)生過爭論。
事情不大,起因于表姐總喜歡到學校附近的咖啡廳去復(fù)習。一杯咖啡,打折也要16元,這筆費用每個月近500元。在老一輩人眼中,奮斗當憶苦思甜,真正下定決心要看書,坐在煤堆上都能看得進去,她的行為實在太過矯情。
表姐坦言,窗明幾凈、安靜漂亮的學習環(huán)境可以讓她的復(fù)習效率更高,而每看完半小時書,能喝上一口摩卡或卡布奇諾,能讓她感受到幸福的回饋,眼前的書山題海似乎也沒有那么面目可憎了。
在表姐如愿考上心儀名校的第二年,我到一家業(yè)內(nèi)頗有名氣的報社實習,離她的學校只隔一條街。周末表姐來看我,剛走進我的房間就嚇了一跳,臉上半是嫌棄,半是心疼。這次實習機會得來不易,同批實習生更是高手如云,我所有的心思都聚焦在如何努力轉(zhuǎn)正,無暇顧及生活的質(zhì)量。
那天下午,表姐執(zhí)意要幫我打理房間,也讓我見識到了一顆不愿將就的心,竟能迸發(fā)如此巨大的能量。她去跳蚤市場淘回一個能收納所有雜物的大衣柜,將床鋪被褥全部換新,用墻紙遮住滿墻陳年污漬,并在房間里布置上鮮花,鎮(zhèn)住刺鼻的霉味。
對于漂泊在外的游子而言,一處舒適房屋帶來的意義不局限于居住屬性,而是當主人被沉重的工作壓得快要窒息,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小窩時,能將自己癱陷進柔軟的沙發(fā),在清淡綿長的花香中掃除疲憊,治愈內(nèi)心,讓奮斗的動力滿血復(fù)活。
一說起奮斗應(yīng)該有的姿態(tài),人們常常會聯(lián)想到一副苦大仇深的樣子:把頭發(fā)剪短,褲衩配拖鞋,一瓶涼水就兩個饅頭下肚,配上病倒了也要掙扎起來背兩頁單詞的覺悟。好像舒適地窩在床上做題,漂漂亮亮地去運動,以及取得了進步后犒勞自己一頓大餐,就是貪圖享樂。
其實,奮斗并不意味著你一定要灰頭土臉。
網(wǎng)上有一位在廣州奮斗的博主,他無論下班多晚,經(jīng)濟多拮據(jù),都會給自己做一頓晚飯。在他的視頻合輯中,你能看到一只新鮮的大閘蟹,或一棵水嫩的包菜,是如何經(jīng)過巧手細心地調(diào)理后變成盤中熱氣騰騰的美食,爾后,在暖黃色的餐桌燈下,就著一首悠揚的鋼琴曲,持續(xù)溫暖著主人的胃。
他讓很多人明白了“一個人也要好好吃飯”的道理,打拼得再狼狽也要給自己留三分體面。
生活中,你需要直面那些能讓你獲得挑戰(zhàn)、有所獲益的挫折,但不是故意把自己扔進塵埃之中,主動去碰撞一些不必要的苦,任由斗志與心態(tài)被磨滅殆盡。畢竟,在拼搏路上,我們也要好好愛惜自己啊。
//摘自《知識窗》2020年第10期,本刊有刪節(jié),小一/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