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麗,李婷婷,榮 爽
(1.湖北省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神經內科,湖北 武漢 430015;2.武漢科技大學醫(yī)學院公共衛(wèi)生學院營養(yǎng)與食品衛(wèi)生系,湖北 武漢 430065)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一種常見的睡眠呼吸障礙疾病。30~49歲的男性患病率約10%,女性為3%;50~70歲的男性患病率約為17%,女性約為9%[1]。已有大量的橫斷面研究和縱向研究證實,OSAHS是高血壓的危險因素[2-3]。流行病學研究發(fā)現(xiàn),在排除睡眠呼吸對高血壓發(fā)病的影響后,OSAHS患者的睡眠時長與高血壓發(fā)病率仍有明顯相關性[4-5],這提示,OSAHS患者的睡眠結構相關指標和高血壓患病情況之間存在著關聯(lián),然而,這種關系尚不清楚。本研究欲分析96例OSAHS患者的多導睡眠圖(Polysomnography,PSG)的睡眠指標特征,探究OSAHS合并高血壓組與正常血壓組間的睡眠指標的特征性變化,為探討睡眠參數(shù)與高血壓之間的因果關系研究提供線索。
1.1 研究對象選取2017年9月至2019年3月間我科收治的OSA患者213例,通過排除標準進行篩選,最終以其中48例診斷為高血壓者作為病例組,選取同期就診、既往和當下均未診斷為高血壓的OSAHS患者,根據(jù)年齡、性別、職業(yè)和婚姻狀況進行傾向性評分匹配,最終確定48例非高血壓的OSAHS患者作為對照組。本研究已通過湖北省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和武漢科技大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研究對象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診斷標準診斷符合《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診治指南》(2011年修訂版):主要根據(jù)病史、體征和PSG監(jiān)測結果,臨床有典型的夜間睡眠打鼾伴呼吸暫停、日間嗜睡等癥狀,查體可見上氣道任何部位的狹窄及阻塞,呼吸紊亂指數(shù)(Apnea hypopnea index,AHI)≥5次/h者可診斷為OSAHS。高血壓由臨床醫(yī)生做出診斷,診斷標準參照《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8修訂版):在未使用降壓藥物的情況下,收縮壓≥140mmHg或舒張壓≥90mmHg[6]。
1.3 排除標準(1)嚴重心、肝、腎、甲狀腺重要臟器疾?。?2)近期患有精神心理疾病如焦慮狀態(tài)、抑郁狀態(tài);(3)當前或最近(過去3個月內)使用安眠藥、抗焦慮藥、抗抑郁藥和其他抗精神病藥物;(4)其他共病性睡眠障礙(如中樞性睡眠呼吸暫停);(5)患有腦梗死、腦出血、帕金森綜合征等其他神經系統(tǒng)疾病者。
1.4 觀察指標采用飛利浦多導睡眠監(jiān)測系統(tǒng)Alice-6進行睡眠監(jiān)測,監(jiān)測時間8h(22∶00~6∶00)。睡眠相關監(jiān)測指標包括:總睡眠時長(Total Sleep Time,TST)、睡眠效率(Sleep Efficiency,SE)、睡眠潛伏期(Sleep Latency,SL)、睡眠后覺醒時長(Wake After Sleep Onset,WASO)、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指數(shù)(Apnea-Hypopnea Index,AHI)、微覺醒指數(shù)(Arousal Index,ArI)和腿動指數(shù)(Leg Movement Index,LMI)等。
1.5 統(tǒng)計學方法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 EpiData 3.1軟件雙錄入并進行核查和校正,數(shù)據(jù)分析使用SPSS 25.0統(tǒng)計學軟件。Shapiro-Wilk法用于檢驗數(shù)據(jù)是否符合正態(tài)分布,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使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頻數(shù)(n)或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卡方檢驗;非正態(tài)分布資料采用Mann-Whitney U檢驗分析。用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各個PSG睡眠指標與高血壓患病危險性關系。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本次研究共納入96名OSAHS患者,其中48名高血壓患者和48名血壓正常者。病例組男性33例,女性15例,平均年齡(57.04±13.55)歲;對照組男性35例,女性13例,平均年齡(55.27±12.38)歲。病例組和對照組在性別比例、年齡分布、職業(yè)、婚姻狀況、是否存在糖尿病方面進行比較,均沒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兩組具有可比性。兩組在收縮壓和舒張壓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1。
表1 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
2.2 兩組PSG指標比較PSG指標包括:臥床時間(time in bed,TIB)、TST、SE、WASO、SL、非快速眼動睡眠期各階段(N1~N3)、快速眼動睡眠期(REM)、AHI、ArI和LMI。其中,TST、SE、WASO、N2和N3在兩組之間有差異,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調查對象的PSG監(jiān)測指標[M(QR)]的比較
2.3 多因素分析通過多因素條件logistic逐步回歸分析,以是否患高血壓分組作為因變量,以TST、SE、WASO、N2、N3作為自變量,年齡、性別、婚姻狀況、職業(yè)以及是否患有糖尿病作為混雜因素。結果可得:較短的N2期與OSAHS合并高血壓的發(fā)生獨立相關(OR=1.64,95%CI:1.15~2.32)。
表3 影響OSAHS患者患高血壓的睡眠指標的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
OSAHS是指因上呼吸道頻繁部分或全部塌陷導致的睡眠期間打鼾、呼吸暫停、頻繁覺醒及睡眠片段化、白天過度嗜睡等問題的綜合征。由于呼吸暫停引起夜間低氧和高碳酸血癥,可導致多種并發(fā)癥及交通事故,甚至導致患者出現(xiàn)夜間猝死。OSAHS因其健康和社會危害性以及高檢出率,現(xiàn)已成為嚴重的全球性健康問題。
既往大量研究已證實,OSAHS是心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與高血壓的發(fā)病密切相關[7-8]。兩項國外的橫斷面研究均顯示,OSAHS的嚴重程度與血壓升高的幅度及降壓藥的用量存在明顯的劑量效應關系[9-10]。威斯康星睡眠隊列研究表明,OSAHS的嚴重程度與夜間血壓升高的風險之間存在相關性[11]。12周的持續(xù)正壓通氣治療可顯著降低OSAHS患者的平均血壓和舒張壓[12]。流行病學研究表明,40%~60%的OSAHS患者同時患有高血壓,25%~30%的高血壓患者合并有不同程度的OSAHS[13]。OSAHS患者夜間睡眠時反復發(fā)生呼吸暫停,引起間歇性低氧,而影響重要臟器血液供應,引起一系列氧化應激及炎性反應,損傷組織器官功能。
部分研究發(fā)現(xiàn),OSAHS患者合并高血壓的機制不僅僅是低氧血癥,還可能是由于其他睡眠問題導致的[14-15]。一項前瞻性的研究探索慢波睡眠和高血壓發(fā)病的關系,在排除睡眠呼吸暫停和睡眠片段化后,發(fā)現(xiàn)非快速眼動睡眠期第三階段(N3)占比較低的一組五年后突發(fā)高血壓的可能性更高[14]。一項包含7107位OSAHS患者的研究發(fā)現(xiàn),極短的睡眠時間會增加高血壓的患病風險,其影響甚至超過OSAHS自身對高血壓的風險[15]。OSAHS患者合并高血壓的病因中,除去睡眠呼吸暫停導致缺氧對高血壓的影響外,其他睡眠問題仍對高血壓的發(fā)病存在促進作用。本研究對比分析了OSAHS患者中高血壓組與非高血壓組的源于PSG的客觀睡眠指標,結果發(fā)現(xiàn),高血壓組的睡眠結構(非快速眼動睡眠期各期時長和比例)、睡眠效率和睡眠連續(xù)性與正常血壓組存在差異。
綜上所述,與不患高血壓的OSAHS患者相比,OSAHS合并高血壓的患者表現(xiàn)出睡眠指標上的顯著差異,這提示,OSAHS合并高血壓的患者在治療睡眠呼吸問題的同時需要高度關注睡眠結構紊亂和睡眠連續(xù)性差的問題。本研究揭示了,OSAHS合并高血壓的患者在睡眠結構上存在差異,在未來的研究中,將繼續(xù)對這些聯(lián)系進行因果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