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建剛 徐成
[摘? ? ? ? ? ?要] 從軍隊院校任職教育教學評價工作的指標體系構成入手,按照辦學理念思想、教員隊伍結構、教學建設情況、教學環(huán)境、教學管理以及教學效果六個方面進行綜合評價。采用多級模糊綜合評判方法,對教學評價工作進行了量化分析,并給出了相應的案例分析。方法計算簡便清晰,針對性強,能相對客觀、全面地反映出學校教學工作的實際,為決策者提供更準確的參考依據(jù),在教育教學評價工作中具有重要意義。
[關? ? 鍵? ?詞]? 任職教育;教學評價;模糊綜合評判
[中圖分類號]? E251.3?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0)44-0174-02
在實際的教學質量評價中,往往存在人為主觀因素,本文正是從這個角度考慮,采用定量的分析方法對教學質量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
一、教學工作評價指標體系構成
(一)辦學思想(B1)
辦學思路(B11):辦學理念思路(B111),定位及其發(fā)展規(guī)劃(B112)。
教學改革(B12):教學改革的思路和舉措(B121),教學成果獎勵獲獎情況(B122)。
(二)教員隊伍(B2)
學歷、閱歷(B21):教員中獲博士學位的人數(shù)占教員總數(shù)的比例(B211),青年教員(≤40歲)獲碩士以上學位人數(shù)占青年教員總數(shù)的比例(B212),具有本科以上學歷且經中、高級指揮院校培訓的教員人數(shù)占教員總人數(shù)的比例(B213),軍、政教員在部隊主官崗位或者機關部門工作或代職經歷的人數(shù)占整體教員數(shù)量的比值(B214)。
科研學術(B22):近三年在正式刊物上發(fā)表的學術論文年人均數(shù)(B221),近三年地方和軍隊科技進步獎的獲獎情況(B222),近三年出版專著的情況(B223)。
任課情況(B23):任課的教員是否符合任職崗位資格的情況(B231),教授、副教授每年至少為主要培訓班次講授一門課的比例(B232)。
師資培養(yǎng)(B24):近三年留學、培訓(三個月以上)教員人數(shù)占總數(shù)的比例(B241),近三年教員到部隊代職,參加部隊訓練、演習等活動的情況(B242)。
(三)教學建設(B3)
學科建設(B31):學科建設規(guī)劃制定與落實情況(B311),重點學科建設情況(B312),研究生教育狀況(B313)。
課程建設(B32):主干課程建設情況(B321),教學內容與培養(yǎng)目標相一致的情況(B322),教材建設狀況(B323),教學方法與手段(B324)。
實踐教學(B33):現(xiàn)地教學(B331),想定作業(yè)和綜合演習情況(B332)。
(四)教學環(huán)境(B4)
設施設備(B41):教室、專修室、訓練場地等達標情況(B411),實驗室、訓練模擬系統(tǒng)滿足教學情況(B412)。
信息環(huán)境(B42):圖書館建設與利用情況(B421),校園網絡建設情況(B422),信息資源開發(fā)與使用情況(B423)。
學術氛圍(B43):近三年院(校)組織的學術報告、講座、研討會的年均次數(shù)(B431),教員、學員對院(校)學術氛圍的滿意度(B432)。
教風學風(B44):教員風范(B441),學習風氣(B442)。
開放辦學(B43):近三年教員外出教學,開展科研,指導部隊訓練、演習等活動的情況(B451),外聘教員情況(B452)。
經費投入(B46):近三年在教學上的經費投入和總經費的比值(B46)。
(五)教學管理(B5)
領導重視程度(B51):黨委議教情況(B511),領導聽查課情況(B512),任課教員對領導重視情況的滿意度情況(B513)。
機關抓教學的力度(B52):任課教員和學員對機關抓教學的滿意程度(B52)。
教學管理的手段(B53):教學管理手段的現(xiàn)代化程度(B531),教學管理制度的合理性以及執(zhí)行情況(B532)。
教學管理隊伍(B54):管理隊伍核心成員發(fā)表學術論文的情況(B541),教學管理干部的教育背景和工作經歷情況(B542)。
教學效果管控(B55):教學效果的評價標準指定情況(B551),教學效果的監(jiān)督情況(B552),科恒考核及成績的評價分析及管理情況(B553)。
服務保障質量(B56):專業(yè)教室的設備完好程度(B561),教學服務保障人員的能力和態(tài)度(B562)。
(六)教學效果(B6)
教員授課質量(B61):教員教學質量的綜合評價優(yōu)良率(B61)。
學員軍政素質(B62):思想政治素質(B621),軍事素質考(B622),身心素質(B623)。
學員專業(yè)水平(B63):抽測口試答辯優(yōu)良率(B631),綜合演習中勝任“角色”情況(B632),近三年學員(半年以上學制)在校期間發(fā)表論文情況(B633)。
二、教學工作評價的模糊綜合評判
文章通過對各項指標進行打分和量化,結合模糊綜合評判方法,充分考慮多種因素對評價結果的影響權重和數(shù)據(jù),對教學情況進行綜合評定。
(一)模糊綜合評判原型
模糊綜合評判模型由三要素組成:評判對象因素集U={u1,u2,…,un}、評判集V={v1,v2,…,vm}和單因素評判集R=[rij]n×m,其中rij表示因素集Ui被評為Vi的隸屬度。設各因素權重分配集W={w1,w2,…,wn},其中wi=1,wi≥0,則輸出一個綜合決策B=W°R={b1,b2,…,bm}={w1,w2,…,wn}[rij]n×m。當選用工程上常用的M(,+)算子時,有bj=wirij,j=1,2,…,m。如果bj0=max{b1,b2,…,bm},則得出評判為Vj0。
(二)建立教學評價對象因素集
依據(jù)層次分析法原理,建立了軍隊院校任職教育教學工作評價體系的層次結構模型。此模型分為三層,分別為目標層B;基本準則層:Bl,B2,…,B6;指標層:一級指標層(24個制約方面):B11,B12,…,B63;二級指標層(56個制約因素):B111,B112,…,B633,各因素的具體含義在本文第一部分已作詳細說明,由此可見,任職教育教學評價模型是一個二級模糊綜合評判模型。
(三)建立評判集
評價結論分為優(yōu)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種:v1=優(yōu)秀,v2=優(yōu)良,v3=合格,v4=不合格,則評判集為:V={v1,v2,…,vm}={優(yōu)秀,優(yōu)良,合格,不合格}。
(四)計算權重
評估體系層次結構模型的構建,對全部影響因素有了充分的理解和認識,并通過模型確定了各個因素之間的制約和隸屬關系。我們可以運用層次分析法(AHP),通過同一層次上兩個因素相對于所屬上一層次因素的影響程度兩兩作比較判斷,采用1~9標度的方法,確定每一層次中因素的相對重要性,形成比較判斷矩陣(aij)n×n,然后用特征根法求解,并進行一致性檢驗,從而確定影響教學質量各因素的重要性大?。从绊懗潭龋S纱朔ㄇ蟮玫牡趇個因素的權重近似等于判斷矩陣(aij)n×n中第i行所有元素的幾何平均數(shù)與每行所有元素的幾何平均數(shù)之和的比值。即:Wi,i∈n,
通過計算,第一層各因素權重計算結果為:W=(0.105,0.134,
0.153,0.189,0.176,0.254)。第二層和第三層各因素的權重計算與此相同。
(五)求單因素評價矩陣
考慮到任職教育教學評價工作中各指標的復雜性,采用專家評判法來確定單因素集評判矩陣:令rij=Xij/n,其中,n為專家人數(shù),Xij為因素Ui被評為Vj的次數(shù)。例如對單因素B111(教育觀念)來說,如果有32%的專家說優(yōu)秀,30%的專家說優(yōu)良,26%的專家說合格,12%的專家說不合格,則得到單因素B111(教育觀念)的單因素評判向量:B111′=(0.32,0.30,0.26,012),而每個單因素集的所有單因素評價向量的組合即構成單因素評判矩陣。
三、教學工作評價案例分析
假設,由5位專家教授對學科建設(B31)的二級指標層次因素的單個評價如下表所示,由AHP法求得的權重集為W3={0.3821,
0.3464,0.2715}。
由上表,我們可以得到判斷矩陣,計算B3在判斷集V中的綜合評定向量B3=W3 ° R={0.215,0.4,
0.2764,0.1086}。
以此類推,最終求出評價對象任職教育教學質量評價的綜合評向量值,然后乘以V0T=[90,80,60,50]T轉化為評定值,即:D=B ?V0T=,從而將最終的評定結果轉化為等級評定。D≥90優(yōu)秀;90>D≥80良好;80>D≥60合格;D<60不合格。
四、結束語
任職教育教學質量評價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本文在建立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時,僅抓住其主要因素進行量化分析,模型不失一般性,在現(xiàn)實的教學質量評價中,只要數(shù)據(jù)準確,模型評估的結果是真實可靠的,基本上能夠反映一個單位教學質量評價的實際情況。當然,本文只就教學質量評價的量化分析做了嘗試,在權重的確定上還需要進一步進行研究。
參考文獻:
[1]王其華,孟晉,劉錫偉.軍隊院校任職教育教學質量評估體系的構建[J].軍事經濟學院學報,2005,12(2).
[2]謝季堅,劉承平.模糊數(shù)學[M].北京:國防工業(yè)出版社,1996.
[3]王超.艦炮武器系統(tǒng)作戰(zhàn)效能的模糊綜合評判,《軍事斗爭準備與軍事系統(tǒng)工程》[M].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1.
[4]方璐瑤.基于模糊綜合評價法的新手教師課堂教學能力評價[J].科教導刊,2020(1):48.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