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認識壓力;緩解壓力;心理輔導;活動設計
【中圖分類號】G44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0)24-0020-03
【作者簡介】葛麗輝,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區(qū)西塢街道中心小學(浙江寧波,315500)教師,一級教師。
【設計理念】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嚴重疫情,一些高年段的小學生會感到有壓力,心理上受到一定的沖擊,出現(xiàn)焦慮、恐慌的情緒以及入睡困難、食欲下降等生理現(xiàn)象。長此以往,不僅損害學生的身心健康,也會對他們的社會化發(fā)展和學習效率產(chǎn)生影響。
本次團體心理輔導活動嘗試通過體驗活動,讓學生覺察疫情下的自我壓力,認識到壓力過大的危害和調節(jié)自身壓力的必要性,引導學生在認知和行為上調整壓力,直面疫情,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
【活動目標】
正確認識復雜疫情下個體產(chǎn)生的壓力,以及持續(xù)過度的壓力對身心健康的危害;掌握一般的減壓方法,應對疫情帶來的心理壓力;增加直面疫情的勇氣,在壓力狀態(tài)下繼續(xù)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
【活動過程】
一、暖場游戲——“新型冠狀病毒”來了
教師:同學們,我們都知道,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從武漢蔓延到了整個中國。這場疫情牽動著每一個人,即使到了大疫遠離之時,疫情留下的陰影和尚不明確的其他后果也依然壓抑在我們心里。經(jīng)歷了這樣一場災難,接下來的生活該怎樣面對?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話題。先來做一個熱身活動。
游戲規(guī)則:假設玩具球是新型冠狀病毒,在每個小組中輪流傳遞。音樂聲停止時球傳到誰手中,誰就感染了病毒,要站在感染區(qū)指壓板上接受隔離,直到游戲結束。游戲一共進行三輪。
學生分組參與活動體驗,然后全班分享。
教師:我看到剛才同學們一接到球,就以最快的速度扔給下一個人,你們?yōu)槭裁催@樣迫不及待呢?當時你的心情是怎樣的?
學生可能的回答:很慌張,因為萬一球在我手上時音樂停止了,我就要接受“隔離”;很有壓力也很害怕,我擔心自己感染“病毒”……
教師:剛才的游戲再現(xiàn)了大家在疫情中感受到的那種壓力,有人會緊張,有人會擔驚受怕。如果你被“隔離”了,你產(chǎn)生了哪些情緒?
學生可能的回答:恐懼、焦慮、緊張、擔心、憤怒等。
教師:其實這些情緒的產(chǎn)生都是合理的,我們不妨先接受這些負面情緒,告訴自己:“好吧,我是一個普通人,面對突發(fā)事件感到有壓力、有緊張恐懼的情緒也是正常的?!毕旅嫖覀兙蛠硖接懸幌?,該怎樣調節(jié)自身過大的壓力和不良的負面情緒。
設計意圖:通過情境游戲調動氣氛,拉近師生距離,自然而然地引出“直面疫情,學會解壓”這個主題。
二、正向暗示,緩解壓力
1.收集不同想法。
教師:同學們,在確診肺炎的人數(shù)不斷增加的時候,你產(chǎn)生過什么想法呢?焦慮、擔心時你會怎么想?樂觀、放松時你又會怎么想?請每個人拿出信封中的小紙條,任選1~2種想法寫一寫。
教師收集有代表性的“焦慮想法”和“樂觀想法”各5張,投影展示。(見表1)
2.壓力感受實驗。
教師:請同學們拿出信封中的氣球,聽老師讀一些同學的內心想法,并根據(jù)感受到的壓力大小往氣球里吹氣。越焦慮緊張,吹的氣就越多,吹完要捏緊氣球口,不要漏氣。
教師讀表1左列焦慮的想法,學生吹氣球。
教師:剛才聽老師讀的時候,你有什么感受?
學生可能的回答:我聽著就覺得自己下一刻就要成為感染者了,心里很害怕,壓力很大,所以把氣球給吹破了。
教師:壓力是人們應對危險時的一種自我保護的本能,適度的壓力讓我們積極地去應對挑戰(zhàn)。但如果壓力超出了我們的承受能力,將嚴重影響身心健康。
3.對比感受。
教師:剛才將氣球吹破的同學請再拿一個氣球吹至比較鼓的狀態(tài),和其他同學一起繼續(xù)游戲。如果你感受到壓力就繼續(xù)吹氣,覺得有點放松了,就給氣球放一點氣。
教師讀表1右列樂觀的想法,學生吹氣球。
教師:這一次你對氣球做了什么?兩次對比,你有什么想法?
學生可能的回答:當我們總是抱著負面的想法時,就會緊張,壓力就越來越大;如果帶著樂觀的想法,人就會輕松一點。
教師:所以,壓力和我們對事件的看法有關,決定壓力大小的并不是疫情事件本身,而是我們的想法。它能對我們產(chǎn)生暗示,引起我們不同的壓力反應。
4.宣泄情緒,積極暗示。
教師:你希望腦海中更多浮現(xiàn)哪種想法?
學生可能的回答:積極樂觀的想法。
教師:那就請同學們撕毀焦慮想法的紙條,一邊撕一邊說“離我遠遠的吧”。
教師:請每個同學再補充一條積極正向的暗示語言,寫完后在小組內傳遞,貼在愛心卡上。(課后將愛心卡貼在班級板報里)
設計意圖:吹氣球游戲直觀形象地展現(xiàn)出不同的想法會產(chǎn)生不同的壓力,讓學生認識到壓力過大帶來的危害,激發(fā)學生運用正向暗示調整壓力的積極性。
三、頭腦風暴,共議對策
教師:我們剛才學會了用積極正向暗示來緩解壓力,同學們還有什么好的減壓方式來應對疫情帶來的壓力?
小組討論,匯總減壓方式,寫在紙條上。教師對學生的建議進行分類整理,貼在黑板上。
設計意圖:每種減壓方式的有效性是因人而異的,每個人也有不同的選擇喜好。運用頭腦風暴討論出更多的減壓方法,能全面支持學生的選擇。
四、腹式呼吸,身體減壓
教師:剛才同學們總結了一些減壓的方法,有同學提到了給身體放松。接下來,老師就介紹一種簡單的放松方法——腹式呼吸法,當同學們感覺壓力大或者緊張時,可嘗試這個方法。
教師示范,學生體驗:雙腳平放,身體放松。集中注意力在呼吸上,盡量緩慢地吸氣,感覺自己好像充氣的氣球,腹部隨著呼吸慢慢起伏,肚臍盡量往上頂。輕輕地屏住呼吸約3秒鐘,然后盡量緩慢地呼氣,直至感覺自己想撒了氣的皮球。整個過程重復三次以上。
教師:腹式呼吸能使我們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趨于平靜,幫助我們緩解緊張,減輕壓力,希望同學們多去練習應用。
設計意圖:當學生把注意力放在呼吸的節(jié)律上時,他的注意力就會集中在壓力以外的事情上,同時神經(jīng)系統(tǒng)也會慢慢降低興奮水平,產(chǎn)生一種安靜的感覺。這種放松方式便于學生日后廣泛、便捷地應用。
五、課堂小結,賦予能量
教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活動,相信同學們對減壓有了充分的認識和體驗。我們感受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下的復雜心情,知道這些情緒可以被我們接納。當壓力過大時,希望同學們能嘗試用積極暗示去改變想法,用身體放松法和其他適合自己的解壓方式去全方位地應對。
播放正能量抗疫情畫面和音樂《讓世界充滿愛》,為學生賦予能量。
設計意圖:讓學生帶著滿滿的能量離開,增強其直面疫情的勇氣。
【活動反思】
本設計注重輔導過程的情境性和體驗性。熱身游戲不僅創(chuàng)設了話題情境,活躍了課題氣氛,而且使學生回憶起疫情防控期間的緊張、焦慮、無聊、煩躁等感受,調動了學生參與輔導活動的積極性;吹氣球的游戲則把無形的壓力具象化,使學生體驗到不同想法對情緒的影響,促進其自我反思,主動用“積極暗示”減輕疫情帶來的壓力。實施過程中鼓勵學生參與討論,挖掘每個人的“減壓資源”,增強其直面疫情的信心和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