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朝陽
北京—烏蘭巴托—莫斯科,乘坐K3次國際列車奔馳了大約7700公里,穿越猶如外星地貌的蒙古戈壁荒漠,沿著色楞格河河谷蜿蜒前行,馳騁在“西伯利亞的藍眼睛”——貝加爾湖畔,掠過烏拉爾山脈東麓的歐亞大陸界碑......3個國家諸多大陸景觀,濃縮于這趟運行了60多年的“神秘的東方列車”沿線。
火車旅行的儀式感
二連浩特是中蒙之間唯一的鐵路口岸,也是中國吞吐量最大的鐵路口岸之一。K3次列車緩緩駛出二連浩特站,穿越燈火輝煌的國門,進入蒙古國境內(nèi)。乘坐火車跨越國境,有一種特別的儀式感,這是乘飛機旅行體會不到的。
K3次列車1959年6月4日開始運行,穿越中國的豐沙鐵路、京包鐵路、集二鐵路、蒙古縱貫鐵路及俄羅斯的西伯利亞鐵路,全程7692公里。其中,蒙古縱貫鐵路是連接中、蒙、俄三國的一條重要鐵路干線,從俄羅斯的烏蘭烏德經(jīng)蒙古烏蘭巴托至中國烏蘭察布鐵路線,大部分位于蒙古國境內(nèi)。
K3次列車沿途分布著許多“精華”景觀,列車經(jīng)過時恰好是清晨和傍晚,特別適合拍攝,比如第二天清晨和傍晚分別可以欣賞蒙古的戈壁灘,以及色楞格河谷的森林。
蒙古縱貫鐵路周邊人煙稀少,除了長長的鐵軌幾乎看不到任何人工的痕跡,孤寂的戈壁灘讓人感覺像是置身于外星球一般。清晨,走到最后一節(jié)車廂的尾部,從這里可以拍攝到長長的鐵軌向遠方延伸,列車在雄渾的紅色戈壁上馳騁的場景,很有戲劇性。中午時分,列車漸漸靠近蒙古首都烏蘭巴托,車窗外的綠色漸漸多了起來。抵達烏蘭巴托車站前的兩個小時,列車沿著一系列展線(火車盤山道)快速下降至圖拉河谷,其間經(jīng)過了幾十個彎道,猶如過山車一般,陪伴我們的是蒙古草原的藍天白云,猶如一幅圖畫。
徜徉在貝加爾湖畔
在蒙古縱貫鐵路向北馳騁了一整天之后,晚上10點,列車到達蒙俄邊境車站蘇赫巴托,午夜時分穿越蒙俄邊境,進入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地區(qū)。上午的旅途稍顯乏味,令人昏昏欲睡,直到一望無際的藍色猝不及防地闖入視線,貝加爾湖到了。
天氣晴朗,貝加爾湖如同一塊沒有邊際的藍色畫布鋪展在車窗前,間或有一兩株造型漂亮的孤樹掠過,水天一色,湖邊的碎石灘,這一極簡組合讓人有超然世外之感。
列車在貝加爾湖畔行駛了4個小時,從地圖上看,這段旅程對于湖岸線長約2000公里、面積31500平方公里的貝加爾湖來說,只不過是輕描淡寫的一個片段。位于貝加爾湖西南角的小鎮(zhèn)斯柳江卡,是K3次列車??繒r間最短的站點之一,但它的大理石站房卻是沿途35個車站中最漂亮的。這個站房有著古樸的石頭外墻和綠色的屋頂,頗具童話色彩,被知名旅游指南形容為“過分華麗”,雖然停留時間只有短短兩分鐘,但足以令人難忘。
列車駛出斯柳江卡后,很快到達一處分叉,一條鐵軌向西北方向岔出,直奔湖岸深處,這就是著名的貝加爾湖環(huán)湖鐵路。這條鐵路是一百多年前修建的西伯利亞大鐵路的舊線,從斯柳江卡2站到安加拉河口的貝加爾港,長80多公里。因為修建安加拉水庫,從伊爾庫茨克到貝加爾港這一段被水淹沒,留存下來的部分被開辟成環(huán)湖火車旅游線路,沿著湖岸行駛,通常全程要8個小時,中間???、7個小站,每個站點停留時間1小時左右,足夠下車到湖邊和旁邊的村落轉(zhuǎn)轉(zhuǎn)。
中國人對貝加爾湖有著割舍不斷的情結(jié),從蘇武牧羊的北海到明洪武帝同北元在捕魚兒海的大戰(zhàn),再到康熙最終放棄貝加爾湖,這個舉世聞名的深水湖泊背后的歷史讓人感覺五味雜陳。雖然蘇武牧羊的北海到底是不是貝加爾湖尚且存疑,但這并不妨礙一批又一批中國游客對貝加爾湖的向往。這座湖泊的意義也不僅是豐厚的歷史遺存,它還是一座科學(xué)考察的寶庫。貝加爾湖海豹是世界上唯一一種淡水海豹,至于這種海洋生物為何會出現(xiàn)在這里,至今仍是一個未解之謎。
左邊亞洲,右邊歐洲
當K3次列車在亞洲部分進入倒計時,此時即將靠近歐洲的大門烏拉爾山脈。歐亞界碑位于西伯利亞大鐵路1777公里里程碑處,在列車行進方向的左側(cè),上面用俄文標注著:左邊亞洲,右邊歐洲。
距離終點莫斯科還有不到一天的路程時,可以去餐車享用此次旅途中的最后一次晚餐。K3次列車全程使用的都是中國鐵路的車廂,由中國列車員提供服務(wù),只是在蒙古境內(nèi)會臨時加掛蒙古鐵路的餐車,在俄羅斯境內(nèi)會加掛俄羅斯鐵路的餐車。蒙古鐵路的餐車以木雕為特色,俄羅斯鐵路的餐車則裝飾著俄羅斯民族特色的地毯、紅色窗簾和鐵藝制品。在俄羅斯鐵路的餐車內(nèi),吃著紅菜湯、土豆燒牛肉和鹽烤三文魚,望著窗外東歐平原廣袤的森林,別有一種滋味在心頭。
餐車的俄羅斯服務(wù)員大都是中年婦女,身材“魁梧”,看上去不茍言笑。在俄羅斯,人們并不習(xí)慣對剛見面的陌生人微笑,為此,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之前,俄國鐵路還專門培訓(xùn)列車員們?nèi)绾巍拔⑿Ψ?wù)”。一道道菜品端上桌,我用早年學(xué)的俄語同服務(wù)員打招呼表示感謝,她發(fā)出一聲歡快的尖叫,很快我們就可以像老朋友一樣交流了。這就是典型的俄羅斯式溝通方式,外冷內(nèi)熱。
旅行已經(jīng)接近終點,但對于中國的列車員們來說,這只是旅程的一半,在莫斯科休整一天之后,他們還要在午夜開始值K4次國際列車返回北京。這一來一回就要花去半個月。
編輯/任童心
K3次國際列車旅行提示:
時間:最好選擇夏季(6月上旬至8月下旬),其次是秋季(9月至10月初)。沿途各地春天較為荒蕪,冬天被積雪覆蓋,很難觀光和拍攝,而夏秋時自然色彩豐富。當然,如果目標是貝加爾湖的藍冰和西伯利亞的白色原野,可以選擇2月、3月前往,也是一種獨特的體驗。
簽證:自由行要先辦理俄羅斯旅游簽證,然后憑車票和俄羅斯簽證辦理蒙古過境簽證。
車票:可以在北京國際飯店一層的國旅售票處購買。如需分段旅行,可以單獨購買北京—二連浩特、二連浩特—烏蘭巴托、烏蘭巴托—伊爾庫茨克及俄羅斯境內(nèi)的車票,俄羅斯鐵路的官網(wǎng)上可以購買境內(nèi)車票。
生活:準備好個人洗漱用品。在蒙古和俄羅斯境內(nèi)餐車提供的當?shù)靥厣嬍?,如果吃不?xí)慣,可提前準備少量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