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應輝
【摘? 要】小學科學課的探究式學習帶來的教學效果顯而易見,這種教學方式也逐漸被更多教師所接受。隨著教育部門對教育改革的不斷完善,小學生的教育也慢慢被重視了起來,小學生作為祖國的花朵,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但他們還沒有成熟的心智。他們正處于對世界,對自然好奇的年紀,在這個懵懂的年紀,教師、家長對他們的教育就顯得十分重要。小學科學課是小學生接觸生活,接觸自然最早的一門課程,對他們進行探究式教學,可以幫助他們更好的理解掌握這一學科。
【關鍵詞】小學科學;探究式學習;有效落實
正文
根據(jù)小學生科學課程教育標準的相關條例,小學生需要在教師的指導、組織的帶領下進行探究式學習,旨在讓學生學會自主性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探究能力,幫助學生提高動手能力,讓學生對于科學這一課程充滿學習動力。教師通過對學生開展探究式學習,在完成的教學任務的同時,幫助學生更快更好的掌握小學科學這一學科內(nèi)容的。如何更加有效的開展探究式學習成為許多教師面對的問題,下文我就對日常學習中對于小學科學課如何有效開展探究式學習展開論述。
一、小學科學課開展探究式學習的意義
1.1開展探究式學習幫助學生更快理解學習內(nèi)容
小學科學課開展探究式學習,可以幫助學生們更快理解需要學習、掌握的內(nèi)容,可以大大減少教師的勞動量。通過探究式學習,可以使學生們更快的融入到課堂學習中,只有學生融入到課堂學習中,才會聚精會神的聽教師講課,對于課堂內(nèi)容的掌握會更加牢固。同時,學生作為了學習的主體,真正融入到了學習中,對于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yǎng)也有極大的幫助,教師通過讓孩子們進行探究式學習的教學方法,對學生未來的學習也有極大幫助。
1.2開展探究式學習幫助教師更快的活躍課堂氛圍
適當?shù)拈_展探究式學習,可以很好的幫助教師更快的活躍課堂氛圍,將學生更快帶入課堂學習中,小學生年齡尚小,對于課間時間不能夠很好的分配。在課間會與同學們相互打鬧玩耍,到上課時間也不能很快靜下心,快速融入課堂學習中。但是,教師通過對學生開展探究式學習,在一上課的時候就向同學們提出感興趣的問題,可以幫助學生更快的把心思帶回課堂學習中。
二、小學科學課開展探究式學習面臨的問題
要想更好的對小學科學課開展有效的探究式學習,我們首先要知道小學科學課開展有效探究式學習面對哪些問題。在我看來,對小學科學課開展有效探究式學習所面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部分教師自身對小學科學課開展有效探究式學習這一教學方法存在一些誤解,對這種教學方式存在一種不信任,沒有真正的發(fā)現(xiàn)探究式學習給學生,給自身帶來的方便,帶來的幫助。其次,也有部分教師存在著傳統(tǒng)思想,對于新教育改革還不太適應,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在部分老教師心里根深蒂固,不能適應探究式學習,對探究式學習的進行方法也存在問題,不知道太多的探究式學習方法。再者,也有部分學生及學生家長對于小學科學課不夠重視,因為義務教育的原因,學生大部分都能升級上初中,并且認為小學科學課對以后的學習也影響不大。因此,這些原因?qū)е铝诵W科學課開展有效探究式學習進步不太明顯。
三、小學科學課有效的開展探究式學習的具體措施
3.1教師學會提問,運用合適的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
教師通過在課前提問一些有關課堂上學習內(nèi)容的問題,以此作為開場白,學生通過對問題的考慮,就會進行探究。所以說,教師是學生學習的領導者,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指路人,教師通過自身對問題,對學習方法的考慮,并運用正確的教學方式,才能幫助學生更快更好的掌握學習中需要掌握的知識,帶領學生一起探究學習。如何才能在上課之前提出問題,提出有效問題?這就需要教師在上課之前就對本節(jié)想講的內(nèi)容有所總結(jié),有所整理,對于提出的問題,需要符合課堂內(nèi)容,起到一個貫穿思想,在課堂上的講課過程中需要用到該問題,在即將下課的時候,也要對課前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當然,在解答過程中,也可以讓學生對這一節(jié)課進行總結(jié),從課堂上學到的知識中,找出答案,然后教師就學生給予的回答中整理出正確答案,這樣做的好處是既考慮到了學生的想法,又可以解決問題。例如:在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小學三年級科學課本“水”這一章第二節(jié)“各種各樣的液體”,在這一節(jié)課程的教學方法可以運用這一種教學方法,比如,在上課之前,我們可以向?qū)W生提出問題:我們第一節(jié)課上了“一杯水的觀察”,那么我問同學們,像水一樣的液體有很多,同學們都知道哪些像水一樣的液體呢?它們都是什么顏色的?它們的形狀又是什么樣子的呢?然后讓同學們開始看課本進行閱讀,結(jié)合之前的預習成果,試一試在課本中能否找到這些答案。最后,教師對本節(jié)內(nèi)容進行最后的總結(jié),給同學們點出重點內(nèi)容。然后就可以開始最后的互動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們回答課前提出的問題,最后,教師在對學生做出的回答進行整理:像水一樣的液體有果汁、油漆、液體膠、汽油、花生油……然后它們的顏色也都不一樣,而且它們沒有固定的形狀,形狀完全取決于它們的載體……例如這樣的,其他的課程也可以用這種學習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
3.2給予學生一定的動手空間,讓他們在自己動手的時候體會知識
在小學的教學中,最大的阻礙可能就是知識內(nèi)容比較抽象。小學科學亦是如此,知識內(nèi)容不夠具體,學生理解不太容易,學生無法更好的參與其中,因此就會從內(nèi)心深處萌發(fā)處對這一學科厭惡的心態(tài)。這就大大影響到了學生對于小學科學這一課程的學習,阻礙了教師更好教學,對教師們的教學質(zhì)量也有所影響。因此,這個問題必須要徹底解決。教師可以給予學生一定的自己動手能力,讓學生參與其中,在自己動手的過程中慢慢體會出科學這一學科的魅力,讓學生在自己動手的過程中,自己掌握需要掌握的知識內(nèi)容。同時,教師在教課過程中,也是很難將一些抽象性的物體具體化的講給學生,因為小學生畢竟年紀尚小,這就難免讓學生感覺這一課程很無聊,所以,教師應當給予學生自己動手空間,讓學生對抽象性的物體理解更好,讓學生不在感覺科學課程枯燥乏味,對科學課不感興趣。例如:在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小學科學教科書三年級下冊第五章節(jié)“沉與浮”這一章節(jié)中,就有很大的空間可以給予學生自己動手體會,因為這一章節(jié)的講述,有著很大一部分需要學生動手完成,比如第一小節(jié)物體下水中是沉還是浮,需要學生在自己動手的過程中自己探究體會,第二小節(jié)改變物體在水中的沉浮,更需要學生再結(jié)合現(xiàn)實生活中的情況利用橡皮泥自己動手做成各種形狀研究物體在水中的沉與浮。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們的自主探究能力、自己動手能力,同時也極大的提高了學生對于科學這一學科的學習積極性。
3.3讓學生合作探究,體驗學習帶來的快樂
既然是想開展有效的探究式學習,教師必須要尊重學生的感受,平常上課的時候多多給學生集體探究的機會,讓學生組隊完成探究,然后再共同討論學習成果,讓學生在集體活動中體驗學習的樂趣,教師可以按照學生能力的情況,給學生分好組,讓學生組隊對學習內(nèi)容需要探究的部分進行探究,讓后讓他們分享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自己想出的解決方案,讓學生們可以體會到成功帶來的快樂。這一教學方式的運用,可以運用到時間較長的過程,也可以運用到時間不是很長的部分。例如: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小學三年級下冊科學教材“植物的一生”,可以運用這一學習方式,因為這一部分學習,遇到的問題會更多一些,在開始對于研究對象的選材方面就是很大的問題,教師可以適當?shù)南驅(qū)W生提出建議,要選擇時間周期比較短的植物用來研究,這對學生思考能力也是一種提升。讓學生探究完之后,互相討論交流學習成果,讓學生體會到成功帶來的快樂。
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在對于如何有效開展探究式學習,需要對學生的教育有自己的方式,以上提到的教學方式只是冰山一角。教師們對于學生的教育也不僅僅是短時間內(nèi)可以完成的,需要教師們和學生共同不斷的努力。
參考文獻:
[1]田曉姸 小學科學教學方法選用策略的研究[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03):240-241.
[2]錢宇玲 參與式教學讓課堂更“生動”[N]. 中國教師報,2021-03-24(005).
(作者單位:湖南省永州市寧遠縣嶺頭源完全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