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明馥
摘 要:相關研究表明:在小學生當中,大部分都不同程度上的存在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普遍存在于小學生當中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這種逆反心理狀態(tài)的存在不僅給我們的正常教育教學帶來困擾,對于小學生的未來發(fā)展也會產(chǎn)生很多不良影響?,F(xiàn)在的小學生,特別是中、高年級的學生,性格叛逆的不占少數(shù)。當班主任碰到有叛逆傾向的學生,就像水碰上火一樣,很容易產(chǎn)生強烈的沖突,直到一方服軟或兩敗俱傷。對班主任來說,深入探查學生的內(nèi)心,了解其叛逆心理的變化,對能否管好一個班級顯得至關重要。為此,我們有必要對小學生逆反心理形成的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叛逆 應對 原因
一、出現(xiàn)叛逆心理的原因
(一)主觀原因
1.年齡與生理條件
當小學生進入青春期后,生理上發(fā)生了一系列變化,出現(xiàn)了第二性征,他們意識自己長大了,獨立自主意識大大增強,要求成年人理解他們,尊重他們。而很多家長、老師的觀念還來不及或不愿轉變,對于少年的煩惱、要求不能充分理解和積極引導,于是,少年因需要不能得到滿足自然產(chǎn)生了很強的逆反心理。
2.個性特征和好奇心
小學生對未知事物有好奇心,往往事情越是有阻擋,對學生就越有誘惑力。有些老師、家長禁止孩子做某事,卻不說明為什么不能那樣做的理由,結果適得其反。還有部分學生由于自負、獨立、偏激等個性特征而造成逆反心理。
3.心理受挫
學生具有強烈的自尊心,總希望被教師、同學重視、賞識。長期得不到這種滿足,心理受挫,就可能發(fā)牢騷、鬧情緒,甚至轉而用“非常方式”尋求關注。
(二)客觀原因
一些學生出現(xiàn)叛逆心理是受到家庭不良因素的影響及周圍群體不良的影響。某些家長的簡單粗暴式管教及要求過嚴,都會給學生帶來一定的壓力,壓力過度,學生便產(chǎn)生了叛逆心理。另外,周圍群體存在著不良英雄觀、唱反調(diào)等現(xiàn)象,學生被潛移默化,再加上自身善于模仿的特性,也促使其叛逆行為的產(chǎn)生。
二、應對策略
找到學生產(chǎn)生逆反心理的原因后,班主任應多反思自身的班級管理工作,思考平時是不是忽略了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有沒有錯誤地把學生的心理問題當作品德問題來對待。為了幫助班主任做好班級管理工作,促進小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我總結了下列對策。
(一)班主任要充分尊重學生
盡可能多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不要總是以學習成績?nèi)腩},適當?shù)負Q位思考,找到師生的共鳴點,很快就能找到問題癥結。作為班主任,絕不能帶著情緒去教育學生,班主任應該允許學生犯一點錯,不能過度束縛學生的手腳,與此同時,班主任也是學生最好的榜樣,在叛逆期的學生模仿能力強,班主任正確的言行舉止會給他們帶來積極的影響。
(二)端正教育態(tài)度
作為班主任,面對個別學生的叛逆言行,一次兩次或許能容忍,不會動怒。但是次數(shù)多了的話,班主任肯定控制不住自己的心情,有的會橫眉冷對;有的會大發(fā)雷霆;有時還會意氣用事,謾罵或體罰學生,觸犯教育法,給自身及學生帶來傷害及損失。在這個時候,班主任絕不能采取強硬態(tài)度來限制學生,但班主任也不能放任自流,容易錯過最佳的教育時機。學生只有受老師尊重時,才會真切地體會自身的價值,才會正確地認識到自己的價值。這樣的話,即便有個別學生仍有點叛逆心理,但一想到班主任的真誠,也會有所收斂的。
(三)給學生足夠的權利
作為班主任來講,盡量不要說“你應該”“你必須”此類帶有命令口吻的話,因為學生內(nèi)心深處認為自己已是大人,他們是不會接受這種命令的。教師應少說多聽,了解學生到底想什么。在叛逆期的學生希望有自己的天地,班主任不要自作主張,自己的意愿把學生的課余時間排得滿滿的,應盡量將課余時間還給學生,營造民主、平等的課堂氛圍。另外,對與班級有關的大事,如選拔班干部等,教師應與學生商量,多考慮學生的感受,多征求學生的意見和建議。
(四)結合學生生理、心理特點,設身處地與學生溝通
老師需要從學生的思維角度出發(fā),結合叛逆期孩子生理和心理特點,去了解這一時期學生叛逆行為背后真實的原因。要想消除這些分歧,達成共識,溝通是必不可少的。
(五)提升班主任自身素養(yǎng)
班主任做事不要懶散拖沓。有的學生之所以會產(chǎn)生叛逆心理,很有可能是因為看班主任“不順眼”。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稍微不小心就會成為學生的話柄,尤其是那些做事懶散的班主任,更容易引發(fā)學生的反感。所以班主任要端正作風,包括養(yǎng)成良好的批改作業(yè)的習慣及端正教學態(tài)度,提高自己在學生心中的威望,從而讓學生對自己的管理工作心服口服。
綜上所述,青少年青春期是叛逆心理的多發(fā)季節(jié),是孩子們從幼稚走向成熟的過渡時期,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常常由于關注學生學習成績的高低、學生個性的頑劣,忽視了對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培育。而把心理問題看作品德問題,則會容易使學生產(chǎn)生逆反心理。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班主任,一定要正確、科學地處理好師生關系,找準學生叛逆的原因,對癥下藥,耐心引導,一起走過叛逆,迎來和風日麗的坦途。
參考文獻
[1]段雪芹.走出新課改的誤區(qū)[J].職業(yè)教育研究,2005(12).
[2]余文森.新課程教學改革的成績與問題反思[J].課程.教材.教法,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