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樹立大學生正確的公正世界信念,對于內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他們積極的生活、學習態(tài)度,有著重要意義。
【關鍵詞】大學生? 公正世界信念?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中圖分類號】G645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07-0031-02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樹立大學生正確的公正世界信念,對于內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他們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有著重要意義。
一、培育大學生公正世界信念的意義
公正世界信念是社會成員對其自身所處社會環(huán)境的一種認識。美國心理學家Lemer認為,一個社會成員的“個體有這樣一種需要:相信他們生活在一個公正的世界里。在這樣一個世界里,人們得其所應得。這種世界是公正的信念,可使個體相信他們所處的物理和社會環(huán)境是穩(wěn)定有序的,從而有利于個體適應這些環(huán)境?!币虼?,樹立正確的公正世界信念對建立一種和諧的社會秩序,對每一個社會成員建立積極的人生觀與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有重要意義。
一般而言,正確的公正世界信念與培育、踐行當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重要關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高度凝練和集中表達,它從國家、社會、公民三個層面對社會主義價值層次進行了概況。由于社會公正是一個社會的成員對于社會與自我公平關系的認知,因此它作為一種價值尺度,對于每一個社會成員正確的政治立場與生活態(tài)度都有重要影響。但是由于社會中每一個體的心理所受到的其所處社會與生物環(huán)境的約束,這會使他們的社會心理和社會價值觀方面有著一定差異。例如有學者在對當代大學生公正世界信念這項指標抽樣調查、測評后認為:我國大學生的公正世界信念存在“終極公正”“內在不公正”和“內在公正”三個維度。所謂“終極公正”信念,即認為世界上所有事情的結局終將是公正的;“內在不公正”信念則認為已經(jīng)發(fā)生過的或現(xiàn)有的事情中,有一部分是不公正或缺乏公平的;而“內在公正”信念,則認為已經(jīng)發(fā)生的或現(xiàn)有的事情是公正、公平的。這種三維度說,與西方人在公正世界信念方面基本屬于單一維度有著較大差異。這是因為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發(fā)展中,社會在呈現(xiàn)新的轉型。這種轉型勢必會引起不同社會成員的不同社會認同。同時,當前信息傳播渠道的飛速發(fā)展,在積極、正能量信息傳播的同時,也有許多負面信息在網(wǎng)絡中傳播。這會影響一些涉世不深的學生降低其對社會的公正信念值,從而對社會的認同度降低。
正因為如此,培育大學生公正世界信念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從我國大學生關于公正世界信念的幾個維度來看,“終極公正”觀念使他們能夠產生奮發(fā)向上的積極情感因素,易于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其心目中。因此,公正世界信念作為大學生的一種價值取向,在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十分重要。
二、公正世界信念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
那么,如何培育大學生正確的公正世界信念呢?
1.充分認識公正世界信念在內化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義
由于社會公平、正義關系到每一成員所能獲得的公平利益分配,所以它受到每一社會成員的密切關注。當代大學生是一個關注社會公平的敏感群體。他們的公正世界信念往往決定其對社會的認同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對人們公正世界信念的提升,如果樹立正確的公正世界信念,那么對于大學生凝聚政治共識,形成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的價值觀有重要意義。因此,注重大學生公正世界信念的培育,使他們保持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是十分重要的。
2.加強對社會主流事物的宣傳,使大學生客觀認識社會發(fā)展趨勢。
由于大學生社會經(jīng)歷及知識的有限性,在當前社會轉型期內各種社會思潮及價值觀影響下,會使他們的公正世界信念呈現(xiàn)多樣性。因此,加強對大學生正面引導,通過改革開放后中國社會的持續(xù)發(fā)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提升的典型例證去教育他們,讓他們理性看待當前社會的主流,正確樹立社會的公正、公平的信念,才能更好的強化他們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樹立遠大、正確的社會主義信念。
3.以社會實踐讓大學生感受社會的發(fā)展、進步。
加強社會實踐,是樹立大學生公正世界信念的有效途徑。由于公正世界觀念是社會現(xiàn)實的反映,只有多方面了解社會,才能真正樹立正確的公正意識。這就需要高校多組織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通過縮短和社會的距離,使其更加了解社會的不斷發(fā)展,正確地認識國情,由此培育起內在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4.提高教育可信度,強化學生接受效能。
這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不要泛泛空論。由于當代大學生出身環(huán)境、社會經(jīng)歷的不一,對社會的公平、正義也有不同理解。因此思想政治課教師一是要通過深入、客觀地分析社會現(xiàn)象,將理論與實際結合。并通過率先垂范,使大學生對社會有正確認識。二是學校在制度設置、學生學習、生活各方面要注意合理性與公平性,如貧困學生資助政策、日常的獎懲、評優(yōu)制度、研究生推免等。這樣就會使大學生對周圍環(huán)境產生信任感,形成一種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而更好的接受、內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作者簡介:
李明蔚(1988-),女,漢族,重慶市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心理健康與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