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月娟
摘 要:在小學語文中進行德育滲透已經成為教師教學的重要責任。在小學語文教材中蘊含了大量的對學生思維與綜合素質發(fā)展有啟發(fā)意義的文本,教師可以利用教材中的很多元素對學生進行引領,讓學生在很小的年紀就樹立積極的人生觀,最終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本文結合自身的教學經歷,提出了具體的提升學生德育能力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德育教育;小學語文;教學策略
語文新課標提出,在小學語文教學階段要著重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但是傳統(tǒng)的教學形式依然是很多教師教學的主題。在語文課程中蘊含了大量的對學生思想發(fā)展有用的資源,語文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學會利用教材資源,還要結合小學生的個性為他們提供理想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感受文化的熏陶,提升他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精神品質。結合自己的教學經歷,筆者提出了如下教學策略。
一、依托教材,進行德育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借助一定的資源來加深學生的感知,提升學生的學習情感。尤其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教師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中的資源,為教學帶來發(fā)展幫助。在信息技術中,學生最感興趣的就是多媒體的應用了。所以,在一些文本教學中,筆者通過給學生呈現(xiàn)形象的畫面,讓學生感受到文本的具體內涵,也提升學生的德育發(fā)展水平。
例如,筆者在教學《司馬光》一課時,就借助多媒體給小學生播放有關司馬光砸缸的動畫視頻,讓學生從中感受到司馬光在遭遇突發(fā)事件時的果敢與機智。然后,筆者詢問學生:“你們從這個故事中學到了什么道理?”“如果遇到一定的困難,你們會怎么做?”如此,學生們立刻開始進行交流,筆者讓他們將自己的所想大膽表達出來。通過大膽交流,學生們紛紛表達了對文本主人公的看法,有的學生說司馬光太勇敢了,有的學生說司馬光太沉著了,在各種議論中,筆者看到學生們興奮的表情,也感受到了一顆顆充滿向往之情的心,他們的思維與思想品質在朝著筆者的預期邁進。
二、巧用識字,提升德育
在語文中很多文字帶有民族的發(fā)展特色,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些文本文字進行教學影響,讓學生在文字的感染下進行思考,提升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提升學生的發(fā)展素養(yǎng)。在教學中,語文教師要為學生進行傳統(tǒng)文化及祖國家園情懷的影響,讓學生漸漸生發(fā)出愛國的情懷,提升學生的愛國情感。
例如,筆者在進行《神州謠》這一課的識字教學過程中,就結合其中的“神州”“中華”“黃河”“長江”“長城”“珠峰”“臺灣”“大陸”等詞語,讓學生通過查字典的形式,了解這些漢字的意思,并在閱讀中讓學生談談這些漢字之間的關系,進而對其進行家國情懷的德育教育的有效滲透,樹立小學生強烈的家國情懷和愛國意識。由此,學生們體會到我國祖國的遼闊,從而生發(fā)出對祖國的強烈情感,學生的愛國情感迸發(fā),對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影響自然明顯。
三、及時延伸,深化品德
正如陸游教其子所言:“汝欲果學詩,功夫在詩外?!痹谛W語文課堂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的有效滲透,語文教師要適當為學生提供交流和表達的機會,讓學生針對文本的整個故事情節(jié)進行意見的交流,讓學生真切感受到自己的主權,提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尤其是在一些寓意豐富的文本中,語文教師要讓學生進行積極閱讀,然后讓學生及時反饋閱讀心得。在這個過程中,即便學生回答不正確,教師也不要打壓學生,而是及時給予學生引導,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受益者。
例如,筆者在教學《揠苗助長》一課時,筆者讓小學生結合對文本的閱讀和理解,進而圍繞這個寓言發(fā)表自己的個人見解。當小學生進行熱烈交流以后,為了加深小學生對這個寓言故事的深層次理解,筆者就讓小學生講一講在我們的生活中,是不是也有這種類似的情況,從中你又悟得了哪些道理。如此,學生們七嘴八舌議論開來,有的學生說這個主人公異想天開,白日做夢,有的學生說只等天上掉餡餅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于是,筆者繼續(xù)追問學生:“結合你們之前讀過的繪本等故事,你們還想到哪些類似的故事呢?”在筆者的引導下,學生紛紛舉手列出了很多的同類寓言故事,比如“亡羊補牢”“掩耳盜鈴”“守株待兔”等。在這樣的氛圍里,學生們的氣氛很活躍,并且將這些故事串聯(lián)起來進行總結,認識到理想是要有的,但是不能幻想,幸福是依靠自己的勞動獲取的,而不是等待來的。在這樣的拓展課堂中,學生的領悟能力提升,對他們的品質培養(yǎng)有重要影響。
總之,小學語文班主任的德育教育與語文教學,應是一個有機統(tǒng)一的過程,二者密不可分,彼此相輔相成,需要引起語文教師的足夠重視。因而,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可以立足于教材,在語文中挖掘出豐富的教學資源,讓學生產生極大的學習興趣,并受到啟發(fā),提升自身的素質。在推動語文教學與知識學習的同時,語文教師更要注重為學生提供一定的拓展機會,讓學生進行大膽的交流,發(fā)展他們的思維,讓他們在文本中受到感染,提升他們的思想品質。只有多管齊下,才能使得小學語文的學科教學與思想品德教育實現(xiàn)齊頭并進,真正做到水乳交融。
參考文獻:
[1]陳璐璐.淺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策略研究[J].名師在線,2018(22):39-40.
[2]趙建成,石云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的方法淺談[J].中國校外教育,2017(05):12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