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我是最弱小的嗎》教學設(shè)計為例,論述分小組合作有感情朗讀課文的策略,以激情、質(zhì)疑導(dǎo)入課題,品讀描寫薔薇花的句子,再通過小組合作交流文中人物的三組對話,教師指導(dǎo)學生進行演讀,實現(xiàn)學生學習能力的拓展提升。
【關(guān)鍵詞】《我是最弱小的嗎》 第二課時 教學設(shè)計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0)2A-0089-03
《我是最弱小的嗎》是語文S版教材二年級下冊課文,講述了薩沙一家人夏日外出郊游,在大雨來臨時互相傳遞雨衣的感人故事,通過重點對媽媽兩句話的研讀和對薩沙保護薔薇花舉動的體會,教育學生從小樹立自強自立、關(guān)愛他人、自覺保護弱小者的人格品質(zhì)。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力目標:學會抓住重點詞句,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體會人物的內(nèi)心感受。
3.情感目標:培養(yǎng)有不甘為弱者,保護弱小者、關(guān)愛他人的意識。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教學重點
引領(lǐng)學生抓住描寫薔薇花的兩個句子,以及媽媽和薩沙的三次對話來體會人物的情與愛。
(二)教學難點
體會薩沙的三次發(fā)問,引起情感的共鳴。
三、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dǎo)入,質(zhì)疑導(dǎo)入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28課,一起讀課題。
師:這句話是誰說的?(薩莎)如果你是薩沙,你怎樣說這句話?(根據(jù)學生的朗讀點評:1.哦,老師聽出來你很疑惑;2.老師聽出來了,你很不甘心做弱小的人;3.老師聽出來了,你不想做最弱小的那個人)
師(出示問題):昨天,老師加入了我們班級的QQ群,發(fā)現(xiàn)大家在預(yù)習的時候討論得很熱烈。大家提出了很多問題,老師把它截圖出來了,其中有3個問題的關(guān)注度比較高。
出示問題:
1.我是最弱小的嗎?
2.誰是最弱小的?
3.薩沙為什么把雨衣蓋在薔薇花上?
(二)品讀薔薇,激發(fā)情感
1.品讀晴天里的薔薇花
師:請同學們帶著這些問題一起走進薔薇花,請學習小組的同學合作學習,同時把描寫野薔薇的句子用“? ”勾畫下來。(學生站著圍在一起討論)
師:誰來讀一讀描寫野薔薇的句子。(生讀)
出示句子:他們來到林中的一片空[kòng]地上,那里盛開著美麗的鈴蘭花,還有一叢野薔薇(qiángwēi)。野薔薇開了一朵粉紅的花,在綠葉的映襯(chèn)下,顯得那么嬌艷。
師:會讀書的孩子,常常把書上的文字變成腦海中的畫面。請你讀讀這段話,想象畫面,說一說你看到了怎樣的野薔薇?
預(yù)設(shè):
生1:我看到了粉紅粉紅的野薔薇。
生2:我看到了嬌艷多姿的野薔薇。
生3:我看到了美麗的鈴蘭花中簇擁著一叢野薔薇……(學生邊說,教師邊拉動圖片組成一幅圖)
師:我們一起走進美麗的野薔薇。(配音說)他們來到林中的一片空[kòng]地上,那里盛開著美麗的鈴蘭花,還有一叢野薔薇(qiángwēi)。野薔薇開了一朵粉紅的花,在綠葉的映襯(chèn)下,顯得那么嬌艷。這樣的薔薇花美嗎?你喜歡嗎?
師:誰來帶著喜愛之情讀一讀這段話。(生讀,師相機指導(dǎo))
師:老師仿佛看到了一朵美麗的薔薇花……老師真的看到了一朵美麗的薔薇花。全班同學也像他這樣美美地讀一讀吧。
2.品讀雨中的薔薇花
師(點課件,出現(xiàn)雷聲、雨聲):這迎著陽光燦爛綻放的薔薇花真嬌艷,可是一轉(zhuǎn)眼,就被無情的風雨吹打著,大雨中的薔薇花怎樣了呢?請同學們用上這樣的句式說一說。
生:大雨中的花兒無力地低垂著頭。(預(yù)設(shè))
師:誰能表演一下“無力地低垂”?
師:對詞語的理解很正確(傷心),看著這朵無力地低垂著頭的野薔薇,同學們的心情如何呀?帶著這種感情讀一讀。
師:你還看到了什么?
生:大雨已經(jīng)打掉了野薔薇花的兩片花瓣(bàn),花兒仿佛在哭泣。(預(yù)設(shè))
師:冷風冷雨中,花瓣掉落,花兒哭泣,這是一朵怎樣的薔薇花呀?課文中用了什么詞來形容?(師相機鼓勵:真會思考,老師獎勵你一顆“智慧之星”)
師:誰能讀出薔薇花的“纖弱”?來,請你讀一讀這個詞。
師:小朋友們讀得真好,你們真有同情心。好,現(xiàn)在把詞語放回句子里讀,還能讀好嗎?
出示課件:大雨已經(jīng)打掉了野薔薇花的兩片花瓣(bàn),花兒無力地低垂著頭,顯得更加嬌嫩纖(xiān)弱。
師:誰再來挑戰(zhàn)“朗讀之星”。
(生讀,師相機指導(dǎo),如:老師聽出你難過的心情,“朗讀之星”屬于你;你的朗讀讓人看到了一朵纖弱的薔薇花,“朗讀之星”屬于你)
師:假如你就在這朵弱小的野薔薇旁邊,你想說點什么、做點什么呢?
生:我想拿一把雨傘給它。(預(yù)設(shè))
師:你真是一個有愛心的好孩子,送你一顆愛心之星。
生:我想拿木棍和塑料布給它搭個房子。(預(yù)設(shè))
師:你是一個愛動腦筋愛動手的勤快孩子,老師也送你一顆愛心之星。
生:我想給春雨姐姐說一聲,讓她不要再下雨了。(預(yù)設(shè))
師:我相信春雨姐姐一定會被你的愛心打動的,她也會不忍心傷害這弱小的薔薇花?!皭坌闹恰睂儆谀悖?/p>
師:文中的薩沙是怎樣去做的呢?他為什么這么做?除了這個原因,他這么做是受了誰的影響呢?
(三)小組合作交流學習三組對話
1.畫對話
師:請各學習小組合作交流,用波浪線畫出薩沙和媽媽的對話。
(出示課件:讀一讀、畫一畫。請學習小組合作交流,用波浪線畫出薩沙和媽媽的對話)
師:同學們讀書很認真,這是剛剛同學們畫的對話(展示書本,擴大其中一本),畫對的請舉手,真棒!
課件出示三組對話(含提示語)
師:薩沙和媽媽的對話一共有幾次呢?(3次)這是第一組(把第一組變紅色)。這是——第二組(把第二組變藍色),最后的是——第三組(第幾組可由全體齊答)。
2.演對話
課件出示:演一演。小組內(nèi)演一演薩沙和媽媽的對話,要注意看清提示語,把他們的動作、神態(tài)演出來。
師:下面請同學們分小組讀一讀、演一演薩沙和媽媽的對話,要注意看清提示語,把他們的動作、神態(tài)演出來。(最多兩分鐘,老師邊看邊拍圖片上傳)
課件出示三組對話(含提示語)。
師:請同學們讀一讀這三組對話。下面,請再分小組演一演薩沙和媽媽的對話,要注意看清提示語,把他們的動作、神態(tài)演出來。
(1)指導(dǎo)演讀第一組對話
師:剛剛各小組同學合作表演很投入、很熱烈,哪個小組先來演一演薩沙和媽媽的第一次對話?(請第一組,其他同學認真觀看,邊看邊想:他們演得怎樣?薩沙和媽媽的對話說得好嗎?他們說話時的動作神態(tài)演好了嗎?)
PPT出示評價要求:評一評。其他同學認真觀看,邊看邊想:他們演得怎樣?薩沙和媽媽的對話說得好嗎?他們說話時的動作神態(tài)演好了嗎?
(師評價,獎勵“善評之星”)
師:來看看這就是不解的表情。誰能帶著不解的表情讀一讀。(全班同學一起帶著不解的表情讀一讀薩沙的話)
師:媽媽就是這樣回答的,剛剛這一小組的同學,請坐在座位上一起讀一讀媽媽說的話。
師:老師想采訪一下這位媽媽,你認為誰是最弱小的?
師:原來在媽媽的眼里薩沙是最弱小的人。孩子們,老師現(xiàn)在特別想問你們,如果在生活中你們被認為是最弱小的人,你心里是什么滋味?(不服氣)
(2)指導(dǎo)演讀第二組對話
師:不甘心、不服氣的薩沙會怎樣說,哪一小組來演一演薩沙和媽媽的第二次對話。
師:他把薩沙的不服氣讀出來了嗎?
師:你讓老師看到一個不服氣的薩沙,還有哪位同學愿意讀一讀薩沙的話?
師:“朗讀之星”很棒,你讀出了不服氣的薩沙。還有誰來挑戰(zhàn)?
師:同學們讀得真好啊,老師也想演一演,老師想做薩沙的媽媽,老師讀媽媽的話,同學們讀薩沙的話好嗎?
師:每次都是老師評價你們的朗讀,今天誰來評一評老師讀得怎么樣?
師:謝謝你們能恰到好處地點評別人的朗讀,你們都是會聽善評的孩子啦!
(3)指導(dǎo)演讀第三組對話
師:不服輸?shù)男∧凶訚h薩會怎么做呢?哪一小組來演一演?這次我們要請這一小組的同學上來演一演,注意要配上動作哦!
師:同學們覺得他演得好嗎?
生:他沒把“掀”演出來。
師:你來做一下“掀”的動作,全班一起做“掀”的動作(“善評之星”送給你)。
師:誰再來評一評?
生:“罩”的動作不夠輕。(預(yù)設(shè))
師:你來做輕輕“罩”的動作。(指導(dǎo)讀詞:輕輕地)
師:通過讀“輕輕地”這個詞,你覺得薩沙是怎樣的小朋友?讓我們把它放進句子里再讀一讀。
師:你讀出了薩沙小心翼翼,你讀出了薩沙對野薔薇的愛。(全班讀)
師:誰再來評評他們的對話說得怎樣?
生:我覺得他讀薩沙的話應(yīng)該讀得自豪一些。(預(yù)設(shè))
師:你來自豪地讀一讀。
生:我覺得讀媽媽的話應(yīng)該高興地去夸。(預(yù)設(shè))
師:我們一起合作表演讀第三組對話。男同學演薩沙,女同學演媽媽,注意配上動作。
(四)“鏈接”生活,拓展提升
師:五歲的薩沙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自己不是最弱小的。那么,同學們,你們是最弱小的嗎?
配樂說話:
我不是最弱小的,當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師:同學們都能保護弱小,所以同學們都可以自豪地回答老師——(你是最弱小的嗎?)
師:薩沙的身軀雖然弱小,但他的內(nèi)心卻十分強大,爸爸媽媽哥哥保護了他,他又保護了比他弱小的薔薇花,以此證明自己不是最弱小的,這一家人表面上傳遞的是雨衣,實際上傳遞的是什么?(生:愛心、關(guān)愛)(板書3)
師:請同學們一起看大屏幕(觀看展示關(guān)愛的視頻、畫面)??吹竭@些畫面,相信同學們對“愛”又有了新的認識,希望同學們用愛心去傳遞愛,用行動去傳遞愛,因為我們——(不是最弱小的人)
注:本文系廣西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提升職初小學語文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的實踐研究——以海城區(qū)語文名師工作室為例(課題編號:2017C108)”的研究成果,結(jié)題號:2018-444。
作者簡介:靳娜(1988— ),女,廣西柳州人,大學本科學歷,二級教師,執(zhí)教《體育課》榮獲2015年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一師一優(yōu)課”自治區(qū)優(yōu)秀課例,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育、小學心理學。
(責編 楊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