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洪江,范程欣,井天依,李 巖,周 琛
(1.哈爾濱醫(y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頭頸鼻咽喉外科,哈爾濱 150000;2.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哈爾濱 150040;3.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耳鼻喉科,哈爾濱 150040)
鼻咽癌是耳鼻喉科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因為其發(fā)病部位隱蔽,解剖結構復雜,因此通過外科手術完整切除具有一定的難度。由于大部分鼻咽癌屬于低分化鱗癌,其對放射線反應極其敏感,故目前公認放療是治療鼻咽癌的首選方法[1]。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是鼻咽癌患者放療過程中及放療后最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發(fā)生率高達90%以上[2]。部分患者因嚴重的口腔黏膜損傷而中斷治療,影響生存質量。因此,預防或減輕由放射治療引起的口腔黏膜反應,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本研究觀察牛黃利咽丸對“火毒困結”證鼻咽癌患者急性放療所致口腔黏膜炎的治療效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病例來源于2012年1月-2014年3月在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耳鼻喉科、哈爾濱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yī)院耳鼻咽喉科及放療科就診的符合納入標準的鼻咽癌患者,共100例,其病理均為低分化鱗癌,且均為首次接受放射治療患者,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者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50例。治療組,男21例,女29例,平均年齡(55.30±4.56)歲,平均病程(5.70±2.26)月;對照組,男23例,女27例,平均年齡(57.01±7.42)歲,平均病程(6.21±2.05)月;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西醫(yī)診斷標準:參照《新編常見惡性腫瘤診治規(guī)范》[3]。中醫(yī)診斷標準:參照王世貞主編的《中醫(yī)耳鼻咽喉科學》第6版鼻咽癌火毒困結癥。急性放射性口腔炎診斷標準:按中華人民共和國《GBZ162-2004放射性口腔炎的診斷標準》執(zhí)行[4]。
1.3 納入標準 1)符合鼻咽癌診斷標準及中醫(yī)鼻咽癌火毒困結證標準者;2)具有放療適應癥并且為第一次接受放射治療,且未接受過化療及手術治療;3)年齡在18~65周歲者,男女不限;4)簽署知情同意書者。
1.4 排除標準 1)鼻咽癌非低分化鱗癌的其他病理類型的腫瘤患者;2)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3)具有嚴重的心腦腎病變等其他嚴重疾病者;4)合并其他惡性腫瘤者;5)近半個月內使用其他藥物治療者;6)對藥物成份過敏者;7)正在參加其他藥物臨床實驗者;8)放療前有口腔黏膜潰瘍、水腫及滲出等其他口腔疾病者。
1.5 治療方法 對照組及治療組均采用相同的放射治療方案,放療技術采用三維適形放療技術或調強放療,處方劑量:6 600~7 000 cGy/33~35 次。局部晚期(III~IV期)患者給予順鉑同時化療,DDP:100 mg·m-2,每3周1次。在此基礎上,治療組口服牛黃利咽丸(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院內制劑,批準文號:黑藥制字Z20100382),服藥方法為從放療第20次,DT:4 000 cGy時開始,含服10 min后再正常服藥,每次1丸,每日3次,連續(xù)服30 d為1個療程,觀察時間為1個療程。
1.6 療效判定 觀察2組口腔黏膜反應、唾液腺損傷程度及卡氏評分的療效。
1.7 療效標準 口腔黏膜反應評價標準,參照《腫瘤放射治療學》制定[5]的分級標準,將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分為0、I、II、III、IV五級。急性放射性唾液腺損傷評分標準,參照《腫瘤放射治療學》制定的分級標準,共分為0、I、II、III、IV五級??ㄊ显u分(KPS)的療效評價標準[6],評估患者功能狀態(tài),分值為0~100分,得分越高,健康狀況越好。
1.8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4.0軟件對所得實驗結果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計數(shù)資料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組產(chǎn)生口腔黏膜炎分級比較 見表 1。
表1 2組產(chǎn)生口腔黏膜炎分級比較(n =50) 例
2.2 2組唾液腺損傷分級比較 見表2。
2.3 2組治療前后卡氏評分療效評價比較 見表3。
表2 2組唾液腺損傷分級比較(n =50) 例
表3 2組治療前后卡氏評分療效評價比較(±s,n =50) 分
表3 2組治療前后卡氏評分療效評價比較(±s,n =50) 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 P<0.05
鼻咽癌的發(fā)病原因及發(fā)病機制仍待進一步研究。放療對其有很好的治療作用,但長期臨床觀察發(fā)現(xiàn)鼻咽癌放療后病人極易發(fā)生不同程度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導致生活質量下降[7]。隨著研究的深入,中藥在防治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作用愈來愈引起人們的重視。
牛黃利咽丸是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根據(jù)中藥藥理研究研制出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功效的藥物。其中人工牛黃為君藥,性苦、涼,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絳囊攝要》中的珠黃散,是以牛黃與珍珠共磨成細末,吹喉,治咽喉腫痛潰爛?,F(xiàn)代藥理研究[8]表明牛黃具有解熱鎮(zhèn)痛、提高機體免疫力、抗炎、抗氧化、抗腫瘤的作用。黃連,苦寒,既能以寒除熱,又能以苦燥濕,現(xiàn)代藥理研究[9]認為黃連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癌等作用。兩者共為君藥,可以達到清熱解毒的作用,從而緩解口腔黏膜炎患者的不良反應。大黃,苦寒降泄,入血分,清熱解毒又可以泄熱涼血,根據(jù)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發(fā)現(xiàn),大黃在抗菌、抗病毒、抗炎及調節(jié)免疫等方面具有顯著的臨床療效[10]。大黃中的大黃素可以抑制過度的炎癥反應,促進機體的正常免疫防御功能,發(fā)揮雙向調節(jié)作用[11]。方中梔子不僅能解毒涼血,又能消腫止痛,梔子中的京尼平苷具有解毒功效,同時梔子中的環(huán)烯醚萜以及揮發(fā)油類等多種物質具有抗炎鎮(zhèn)痛作用[12]。兩者配伍可明顯緩解熱毒所致的鼻咽腫塊潰爛,又可增強大黃與黃連清熱解毒的功效。牡丹皮歸心肝經(jīng),既可以清營分、血分之實熱,又善清透陰分伏火?,F(xiàn)代藥理研究[13-14]表明牡丹皮能改善人體“陰虛”證病理機能狀態(tài),有抗腫瘤、抗菌消炎、抗氧化、調節(jié)免疫力等作用。其余諸藥均為佐使藥,均可緩解口腔黏膜炎患者的疼痛,增加君藥清熱之功。服藥方法中先含服10 min,有助于藥物直接作用于局部,改善口腔癥狀。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唾液腺損傷程度及卡氏評分的療效均優(yōu)于對照組,提示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應用牛黃利咽丸能夠進一步控制鼻咽癌放射性口腔黏膜炎。
綜上所述,牛黃利咽丸治療火毒困結證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療效顯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口腔黏膜損傷程度,并可以調整臟腑功能,緩解各種癥狀,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