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瑤
摘 ? 要: 工作滿意度是教師順利教學、踏實工作重要的影響因素之一,對教師日常工作影響較大。本文就教師工作滿意度進行進一步探究,首先要理解其內(nèi)涵,其次要對其研究現(xiàn)狀進行分析,最后要就各種影響因素進行分析。
關鍵詞: 教師工作滿意度 ? 現(xiàn)狀研究 ? 影響因素
一、工作滿意度內(nèi)涵
霍波克是最早對工作滿意度進行研究的學者,工作滿意度的概念出自霍波克,同時他還編撰了《工作滿意度》這部專著,工作滿意度現(xiàn)已成為研究領域的重要的研究內(nèi)容。霍波克認為工作滿意度是他們對自身工作情境的一種情緒反應,主要指工作者在生、心理兩個方面對環(huán)境是否滿足的一種心理感受[1](110-111)。此后,很多學者對工作滿意度的內(nèi)涵進行了研究,其中被大家所熟悉的是弗魯姆提出的工作滿意度,是指個人對自己在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的情感體驗[2];洛克卻提出了不同的觀點,認為工作滿意度是一種正面的或愉快的情緒狀態(tài),是個人在評價自身工作或工作經(jīng)驗時形成的[3];學者們選取的研究對象存在不同,得出的定義也不盡相同,但普遍認為工作滿意度是個人對自身所從事的工作及所處的工作環(huán)境的一種情緒體驗,既有積極的又有消極的感受。
二、教師工作滿意度的內(nèi)涵
霍波克是第一位對工作滿意度進行研究的學者,霍波克當時所研究的對象是老師,所以教師工作滿意度一詞隨之而來[1](110-111)。此后,教師工作滿意度的概念逐漸被心理學界所重視。教師工作滿意度包括同事關系、工資收入、干群關系、自我實現(xiàn)、工作強度五個方面。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后期開始,我國有一些研究者對教師工作滿意度進行了研究,也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我國學者李子彪認為工作滿意度是影響教師地位問題的一個重要因素,可進行更深一步的探討,他是國內(nèi)最早對教師的工作滿意度進行探究的研究者。進行測量研究的是陳云英、孫紹邦兩位學者,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教師的工作滿意度由六種因素構成,分別是晉升、工種、工作環(huán)境、薪資、同事關系和領導組織管理。朱繼榮對200名教師進行研究后的結果顯示教師工作滿意度與教師年齡呈“u”形相關的關系,年輕教師與老教師的工作滿意度都較高,中年教師的工作滿意度相對來說偏低一些,但總體而言都很高。除了這些學者外,也有部分學者對影響教師工作滿意度的其他因素進行了調(diào)查研究,比如工作壓力、學校學習氛圍、性別、發(fā)展空間、進修機會等,但都還有待進一步地對這些問題進行研究,仍處于探索階段。
三、教師工作滿意度的現(xiàn)狀研究
(一)國外研究現(xiàn)狀分析
教師群體一開始便是霍波克所選取的調(diào)查研究的對象,但他后面的研究對教師群體的關注逐漸減少。直到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研究者們又開始慢慢關注教師的工作滿意度這一問題,并進行了越來越多的研究。對36位以色列教師進行了調(diào)查分析,研究表明工作的壓力、對時間的利用率、工作難度、師生關系等這些因素都與教師的工作滿意度有關。史米蘭斯凱結合研究得出的結論進行了分析,他建議其他學者可采用內(nèi)外因素結合的方法表示與教師滿意度、工作壓力相關的因素,而不是采用其他因素。關于另一個影響因素即教師在學校決策制定過程中的參與程度,凱倫·菲戈·辛格調(diào)查了費城的400多名教師,結果顯示與教師的工作滿意度相關性不大。分析了大量國外關于教師的工作滿意度的研究之后,發(fā)現(xiàn)我國學者進行這方面的相關研究可大量借鑒國外的研究模式,即探討影響教師工作滿意度的因素可通過編制量表、調(diào)查研究的方法進行。
(二)國內(nèi)研究現(xiàn)狀分析
我國開始對教師的工作滿意度進行專門研究要比國外晚二十幾年,大概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后期開始,才取得一些相關研究成果,主要研究成果是:李子彪對教師工作滿意度進行了調(diào)查,并將此作為研究中小學教師地位問題的重要影響因素,他也是國內(nèi)最早對此進行研究的研究者[4]。陳云英、孫紹邦對教師的工作滿意度進行了測量研究,提出了教師的工作滿意度由工種、工資、校園環(huán)境、晉升機會、領導組織管理和同事關系六個因素所構成[5](268-269)。周建達、林崇德研究了教師的工作積極性等因素,主要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fā)進行分析。調(diào)查結果顯示,教師工作的積極性與薪資條件、心理水平、學校環(huán)境等顯著相關[6](32-37)。由此可知,我國研究者主要運用實證研究的方法對教師工作滿意度進行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高對策及現(xiàn)狀調(diào)查兩方面,且在內(nèi)在維度的測量、現(xiàn)狀調(diào)查及提高對策兩方面已達成了許多共識。
四、教師工作滿意度的影響因素研究
(一)國外關于影響因素探究
1.學校所在地:這方面的區(qū)別主要是針對不同地區(qū)的教師而言,服務于農(nóng)村學校的教師,工作滿意度明顯要高于服務于城市學校的教師。主要是因為服務于農(nóng)村學校的教師的工作壓力和責任感比服務于城市學校的教師更低,且城市學校對教學、升學等方面的要求比農(nóng)村學校更高更嚴格。
2.管理職位:這方面的區(qū)別主要是針對不同崗位的教師而言。與普通教師相比,處于管理崗位的教師雖然工資收入更高,但管理崗位教師的工作滿意度相比普通教師更低一些,主要是因為處于管理崗位的教師因工作所帶來的責任壓力更大。
3.教師年齡:教師的年齡對工作滿意度影響較明顯,研究表明,教師年齡處于36歲—40歲,工作滿意度是最高的,然后是31歲—35歲的教師,26歲—30歲的教師工作滿意度處于倒數(shù)第二的水平,說明26歲—30歲的教師工作滿意度較低,41歲以后的教師工作滿意度最低。
4.管理者的決策風格:調(diào)查研究顯示學校管理者的決策風格對教師工作滿意度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學校管理者中大部分都屬于理性決策風格,并且學校管理者的決策風格能夠較明顯地預測教師工作滿意度。
5.教師自我效能感:教師對自身工作的滿意程度可以通過自我效能感進行預測。研究表明教師的自我效能感越高教師工作滿意度就越高,且職業(yè)倦怠水平與辭職沖動都較低。
6.學校工作氛圍:調(diào)查研究表明學校工作氛圍對教師工作滿意度的影響主要體現(xiàn)在六個方面:責任、工作鍛煉的標準、獎勵、合作、成功、領導力。六種因素中工作鍛煉的標準對教師工作滿意度影響是最大的。
7.教師間的人際關系:研究發(fā)現(xiàn)教師在學校中人際關系的好壞對教師的工作滿意度的高低有非常重要的影響。教師對工作的滿意度高低能夠很好地預測一位教師是否有辭職的動機,所以筆者建議為了增強教師的工作滿意度,學校管理者與教育政策制定者應當更加關注教師與教師之間的人際關系。
8.其他影響因素:薪資、是否有晉升機會、家庭關系、組織與溝通能力等。
(二)國內(nèi)關于影響因素探究
1.學校組織管理氛圍:學校氣氛主要是指校風、學風、學校社會氣氛等,包括校領導、師生共同構建的學校心理、情感和文化氛圍。學校氣氛主要內(nèi)容包括校領導與教師期望、校長的領導方式和校內(nèi)非正式人際關系。我國學者王靖對學校組織管理氣氛與教師工作滿意度的關系進行了探討,調(diào)查結果顯示,高校組織管理氣氛與教師工作滿意度總體上呈正相關的關系。從學校組織管理氛圍的各個維度出發(fā),首先擁有井然有序的管理系統(tǒng)的學校,該校教師對自我實現(xiàn)的滿意度較高;其次學校規(guī)章制度健全與否會影響教師與領導之間的關系,影響教師工作的滿意度,一般而言學校規(guī)章制度越健全,教師的工作滿意度越高;領導的親和力也會影響教師對工作強度的滿意度,領導關心教職工,教師對工作強度的滿意度會更高;最后學校的民主作風可以影響教師在工資收入方面的滿意度,學校體現(xiàn)輕松民主的工作作風,教師工作滿意度自然會更高一些。
(1)學校管理系統(tǒng)影響教師對自我實現(xiàn)的滿意度
社會有社會規(guī)范,學校有學校秩序、班級有班級規(guī)定,這些都是工作能夠有效完成的前提條件。一所學校如果沒有秩序,沒有井然有序的管理系統(tǒng),那么教師在心理上無法認同教師職業(yè)的正規(guī)性。教書育人本是一項神圣而光榮的事業(yè),學校沒有秩序、學生沒有約束,教師對內(nèi)在價值的認識便會產(chǎn)生偏差,教師自我實現(xiàn)的滿意度也會隨之降低。只有當學校管理系統(tǒng)規(guī)范、井然有序時,教師才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華,實現(xiàn)自身的價值,才會對學校和自身發(fā)展充滿信心。反之,每位教師充分實現(xiàn)自我價值,便能形成一個各項工作都按計劃目標有序執(zhí)行的學校。
(2)學校的制度健全程度影響教師對領導的滿意度
學校建立健全的規(guī)章制度是教師對干群關系滿意度提高的基本條件。一個學校是否有自己健全的規(guī)章制度、各項工作是否各部門分工明確,領導能否做到一視同仁、按規(guī)定辦事等,都會影響教師對領導的滿意度的高低。所以,有健全規(guī)章制度的學校的教師對領導的滿意度會更高一些。
(3)領導親和力影響教師對工作強度的滿意度
自愿完成一項工作的人的工作效率及完成度肯定會比被迫完成這項工作的人更高一些。工作強度是一個人對自身工作的主觀感受,如果自愿完成這項工作,滿意度自然就會更高,被迫完成的滿意度自然更低一些。一位領導應能夠真正關心教職工的生活,不是僅僅對其工作方面的關心,領導親和力強,教師自然會更加努力工作,并不會覺得工作任務非常繁重。
(4)民主作風可以影響教師在工資收入方面的滿意度
一個人對自己工資是否滿意,很大部分取決于與他人特別是和自己條件相當?shù)娜说谋容^,如果二者之間基本相等,這個人便會覺得很公平,反之則會覺得不公平,這是亞當斯的公平理論所認為的。一所學校中的所有老師也是一樣,同事之間總是有比較,學校如果能夠做到公平民主、財務公開、工資明細一目了然,讓老師清楚地明白自己和其他老師的收入狀況,這樣在工資收入方面的滿意度自然會更高。
2.職業(yè)壓力: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信息時代的到來,現(xiàn)代人的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工作更加要求效率,相對來說工作壓力更大。隨著工作壓力的增加,有人會對這份工作產(chǎn)生抱怨情緒,職業(yè)壓力是影響教師工作滿意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工作壓力越大,滿意度一般情況下更低。研究表明,工作壓力與個人健康呈負相關,工作滿意度與個體健康呈正相關關系。教師中不良的人際關系、高度的焦慮感,會直接影響教師的身體健康及對自身工作的滿意度。
五、結語
國內(nèi)外研究表明,國外大部分探討教師工作滿意度的結構和影響因素的研究都是通過編制量表與調(diào)查實現(xiàn)的,我國的研究者大部分是利用實證的方法進行研究的,并且對教師工作滿意度的現(xiàn)狀和提高策略兩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成績。國外這種研究模式對我國研究者進行教師工作滿意度方面的調(diào)查研究具有重要的啟發(fā)意義和借鑒作用。近年來,我國確實有一些對國外研究關注頗多的學者開始參考并借鑒國外研究者的研究方法,對教師的性別、薪資、進修機會、晉升、年齡、工作壓力等影響教師工作滿意度的因素進行了研究,但還有待從更多角度對此類問題進行更深一步的探討,仍舊處于初步探索階段。
參考文獻:
[1]Weiss D, Dawis R England G, Lofquist L. Manual for the Minnesota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M]. Mi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Industrial Relations Center,1967.
[2]Vroom V H. Work and Motivation[M]. New York: Wiley,1964.
[3]孔建云.小學教師工作滿意度現(xiàn)狀及其影響因素研究仁[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06.
[4]石壯.中學組織管理氣氛與教師工作滿意度的相關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0.
[5]宋紅英.教師工作滿意度研究綜述[J].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12).
[6]周建達,林崇德.教師素質(zhì)的心理學研究[J].心理發(fā)展與教,19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