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慶華
摘要:孔子曾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人積極探究某種事物的認識傾向,當一個人對某種事物發(fā)生濃厚而穩(wěn)重的興趣時,他就能積極地思索,大膽地進行探求,并使其整個人心理活動積極化。
關鍵詞: 活動 ? 設疑 ? 體驗 ? 巧練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的學習,無異與一種苦役;沒有興趣,哪有動力與激情;沒有興趣的地方,就沒有智慧和靈感。”打開思維的大門,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發(fā)展。作為一名教師,要善于誘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稊?shù)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數(shù)學學習的主人,教師要明確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教師不是“居高臨下”的指導者,或正誤的“最高裁定者”而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引導者。當我站在講臺上,面對一雙雙純樸、天真、充滿渴求知識的眼睛時,我想我首先應該引領學生去領略讀書的樂趣,激發(fā)他們學習數(shù)學的激情,讓他們在生活中去感受數(shù)學,享受數(shù)學,從而愛數(shù)學。
一、聯(lián)系生活實際,感受數(shù)學就在我們身邊
學生只要對學習內容產(chǎn)生極大的學習興趣,學習過程對他們來說就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學生會越學越想學,越學越愛學。另一方面由于課程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符合學生的心理想象,學生學習是易于理解和接受。如教學“1千米有多長”,首先,上課時我?guī)е鴮W生走出教室到校操場走一走,獲得了對10米、100米的感性認識。10米大約有多少步,100米大約有多少步。為學生正確估計1000米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緊接著再回到課堂,學生兩人一組交流1000米大約有多少步,又有多長。通過學生自己的感受、思考、猜測、驗證等活動,體驗1千米有多長,知道千米和米之間的關系,他們學習興致非常高。在課外作業(yè)設計這樣一道題:從學校出發(fā),走到你家,大約有多少千米,到下一節(jié)課時,每位同學就向全班同學和老師說說自己估計的結果,同學們可高興了。通過這一系列活動,學生充分感受到數(shù)學就在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從而更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愿望和信心。
二、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求知欲
學生的學習要有對知識的渴求,也就是求知欲。有了求知欲,對學習的興趣就油然而生。
1.通過做游戲,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把游戲引入課堂,寓教學于游戲中,可以使學生在輕松的活動中掌握知識。如:教學“立體圖形的初步認識”,這是一課典型的具體概念教學的例子。通過學生說一說、分一分、看一看、摸一摸、滾一滾等一系列的活動來認識立體圖形。為了進一步加強表象,增加記憶想象,我設計了個游戲環(huán)節(jié):“你說我拿”每四人為一小組,小組里有兩人蒙上眼睛,其他兩人監(jiān)督、判斷。整個課堂氣氛很活躍,教學秩序好,就連班里最好動的莫同學都被牢牢地吸引住了。我還讓他到講臺前與我完成這游戲,莫同學不僅拿對物體,而且還能清楚第描述物體的特征,此刻班里不約而同地響起了熱烈的掌聲,他高興得一蹦三跳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2.設疑問難,激發(fā)興趣
根據(jù)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一定的問題,使學生對疑難問題產(chǎn)生強烈的探索意向,引起學生探索的興趣。在教學“加、減法的估算”時,我是這樣設疑的:我們班黃同學的媽媽說今天準備上街買一把掃把、15只小雞,帶80元去就夠了。我追問到:為什么黃媽媽不帶300元或40元去呢?班里立即像砸開了鍋似的,同學們掙得面紅耳赤,有的說;帶太多了不安全,也有的說太少了,來回跑拿錢太麻煩!我及時拋下一個問題:那如何避免以上的問題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如何估算的問題。這時同學們就會帶著急于探索知識的心情去學習,從而也提高了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3.成功體驗,感受學習的樂趣
“沒有什么東西比成功更能鼓起進一步求得成功的努力”。在教學中,我根據(jù)學生的個性差異,創(chuàng)設不同的情境,讓層次不同的每一學生都能嘗試到成功的喜悅。還是拿前面的課例“立體圖形的初步認識”來說吧,學生做“我說你摸”的游戲環(huán)節(jié)。一開始,讓學習好的學生代表上臺活動,這無疑是一件簡單的事,得到全班的表揚,再加上老師的贊賞,此時,中等生就躍躍欲試,想到臺前展示的學生就更多了,我把機會給了中等生,毫無疑問,得到了一致的肯定,臉上的笑容可美了。老師說:最后一次機會了,還有誰愿意來?我發(fā)現(xiàn),平時最靦腆的一名女生也舉起了小手,我立刻請她上來,當她在同學們的掌聲中走下講臺時,激動得不知如何形容。我想,她已經(jīng)超越自己了。事實也證明在今后的學習中,這位女同學的學習行為習慣等各方面都有了明顯的轉變。
4.巧設練習,增添學生的學習興趣
有效地練習可使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fā)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因此,課堂上的練習精心設計,力求做到分層練習,形式多樣,講究實效,如教學:“立體圖形的初步認識”,上完新課,我設計了三個層次的練習,一是說一說。說說身邊哪些物體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或球形呢?二是以游戲的方式“我說你拿”進行。三是小小設計師(搭物體)。利用手中現(xiàn)有的立體圖形搭建一個東西,然后向全班同學介紹搭建的造型,說一說用了哪些立體圖形。其內容由淺入深,中間穿插游戲,學生邊玩邊學,這樣,不僅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還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造意識和學習興趣。
無論以何種形式教學,最終目的是讓學生真真切切感受到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用數(shù)學,既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積極性,又可以使他們增強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相信有了信心、濃厚的學習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的學習一定會取得更優(yōu)異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