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新偉
(河南省鞏義市人民醫(yī)院 心內(nèi)科,河南 鞏義 451200)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oronary heart diseases,CHD)簡稱冠心病,是一種臨床心內(nèi)科常見心臟病,由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病變引起血管阻塞或狹窄,造成心肌缺氧、缺血。本病患者臨床癥狀多為心前區(qū)發(fā)作性壓榨痛或絞痛,可對患者心臟功能造成損害,嚴重者可導致心力衰竭、猝死。臨床對冠心病的治療手段頗多,包括介入治療、藥物治療及外科手術等。其中,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術(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被認為能有效增強疾病治療效果,減輕疾病對患者的影響,但結(jié)果有待進一步證實[1]。因此,筆者對本院收治的120 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進行分組,并運用擇期PCI,以觀察該治療方式對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響及其治療冠心病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8 年1 月至2019 年 6 月本院接收的120 例非急診老年冠心病患者,依據(jù)治療方式的差異分為手術組與藥物組,各60 例。準入標準:與《臨床冠心病診斷與治療指南》[2]中冠心病的相關診斷標準相符;經(jīng)冠脈造影、心電圖確診;年齡>70 歲;簽署研究書面協(xié)議。排除標準:凝血機制障礙者,急性腦卒中患者;合并嚴重肝腎疾病患者;近1 月曾服用抗凝藥物患者。手術組患者年齡 71~86 歲,平均(78.88±3.21)歲;男 33 例,女27 例;其中合并高血壓20 例,糖尿病27 例,心律失常 13 例。藥物組患者年齡72~87 歲,平均(79.52±3.35)歲;男32 例,女28 例;其中合并高血壓23 例,糖尿病28 例,心律失常9 例。上述兩組基線資料對比分析,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方案經(jīng)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
藥物組患者應用常規(guī)藥物治療:予以抗凝劑、抗血小板聚集及血管擴張類藥物治療,過程中依據(jù)患者實際病情變化對用藥方案作合理調(diào)整。
手術組患者擇期行PCI 治療:行支氣管插管全麻,患者取仰臥位;取左側(cè)或右側(cè)橈動脈行穿刺,并放置7 F 動脈鞘管,輸注3 000 u 肝素,經(jīng)左側(cè)或右側(cè)冠脈造影,介入治療前追加5 000 u 肝素;6 F 造影確定病變部位,經(jīng)外鞘管送入7 F 引導管及引導絲、球囊導管至冠狀動脈口,逐漸增大壓力泵壓力,以疏通堵塞、狹窄冠狀動脈血管;經(jīng)導絲將支架送至冠狀動脈病變部位,支架球囊擴張、釋放壓力設置為10~14 atm;術后6 h,將鞘管拔除,局部按壓15 min,無菌紗布覆蓋穿刺部位,予以彈力繃帶加壓包扎;術后予以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藥物治療。
分別于治療前后對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數(shù)(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B 型鈉尿肽又稱腦利鈉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血小板抑制率及血小板凝聚率進行檢測,同時計算兩組治療總有效率。
BNP 檢測:分別采集患者治療前后的晨起空腹靜脈血5 mL,經(jīng)抗凝處理后,于4 h 內(nèi)采用熒光免疫吸附法進行檢測,試劑盒選用Roche 公司的proBNP。
LVEF 檢測:分別于治療前后進行檢測,儀器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
判定標準。顯效:靜息心電圖恢復正常,患者臨床癥狀消失;有效:靜息心電圖顯示ST 段未恢復正常/導聯(lián)倒置T 波改善>50%;無效:患者心電圖指標及臨床癥狀均未有明顯改善或加重??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采用SPSS 20.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 ± 標準差 () 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治療前血小板抑制率、血小板凝聚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血小板抑制率均有所升高,血小板凝聚率則降低;但手術組患者血小板抑制率較藥物組高,血小板凝聚率則較藥物組低,組間數(shù)據(jù)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小板抑制率、血小板凝聚率比較 (,%)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小板抑制率、血小板凝聚率比較 (,%)
組別手術組藥物組t值P值例數(shù)60 60抑制率治療前13.20±1.33 12.58±1.52 2.378 0.019治療后18.52±2.17 14.22±1.67 12.164 0.000凝聚率治療前55.63±6.66 56.22±6.58 0.488 0.626治療后34.97±4.67 43.74±5.11 9.813 0.000
兩組患者治療前LVEF、BNP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治療后,兩組患者LVEF 水平均較治療前上升,BNP 水平則下降;但手術組患者LVEF 水平較藥物組高,BNP 水平則較藥物組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手術組患者總有效率明顯優(yōu)于藥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114,P=0.013)。見表3。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LVEF 及BNP 水平比較 ()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LVEF 及BNP 水平比較 ()
組別手術組藥物組t值P值例數(shù)60 60 LVEF/%治療前50.67±6.99 50.33±6.75 0.271 0.787治療后62.75±8.33 53.77±6.87 6.442 0.000 BNP/(ng/L)治療前193.23±95.23 192.11±94.96 0.065 0.949治療后105.45±50.29 163.21±75.33 4.940 0.000
表3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比較 [例(%)]
近年來,我國冠心病發(fā)病率呈不斷上升趨勢,且高發(fā)于老年人群,死亡率亦較高。另有研究數(shù)據(jù)顯示[3],冠心病本質(zhì)為免疫系統(tǒng)參與的一種慢性炎癥性疾病,且當患者LVEF<20%時,其3 年內(nèi)存活率較低,僅為21.7%,此外,導致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原因為冠心病,可見該疾病對患者生命健康威脅極大。以往臨床治療冠心病主要方式為藥物保守治療,但該方案易使患者發(fā)生血腫、靜脈血栓等不良情況,而隨著醫(yī)學技術的提高,介入治療在本病治療中的的應用愈加廣泛,取得的效果也較好[4]。
PCI 術屬于介入性血運重建手術的一種,是解決血管腔狹窄病變的重要方式,憑借療效顯著、創(chuàng)傷小、并發(fā)癥少等優(yōu)點,被臨床廣泛用于冠心病患者治療中。BNP 為神經(jīng)激素類物質(zhì),由心肌細胞合成并分泌,心肌細胞受到牽拉時會增加該物質(zhì)的分泌,加之心肌缺血提高心室壁張力,從而導致BNP 水平的上升。而研究證實[5],若機體BNP 水平越高,則心肌缺血程度越嚴重。在本研究中,筆者對老年冠心病患者擇期施行PCI 治療后,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得出了如下結(jié)果:手術組患者BNP水平較藥物組低(P<0.05);出現(xiàn)該結(jié)果的原因為PCI 術可通過疏通阻塞或狹窄的冠脈血管,起到迅速擴張冠狀動脈分支作用,重建冠脈血流,促進血管供血功能的恢復,進而有效改善患者心肌缺氧、缺血狀態(tài),使BNP 水平降低。
研究證實[6],血小板糖蛋白(glycoprotein,GP)IIb/IIIa 受體是血小板膜表面最多的糖蛋白分子,可與纖維連接蛋白(fibronectin,Fn)粘附蛋白及纖維蛋白原(fibrinogen,Fg)相結(jié)合,而GP IIb/IIIa 受體與Fg 結(jié)合是血小板凝聚不可或缺的通路。當血小板未被激活時,GP IIb/IIIa 受體位于血小板表面處于無功能狀態(tài),若血小板被激活,GP IIb/IIIa 受體將會發(fā)生改變,成為功能型受體,對Fn、Fg 等進行識別,進而完成粘附凝聚過程,使血小板形成聚集。本研究數(shù)據(jù)顯示,手術組患者LVEF水平優(yōu)于藥物組,血小板凝聚率低于藥物組,而血小板抑制率則較藥物組高(P<0.05)。據(jù)臨床實際及工作經(jīng)驗,筆者分析上述多項結(jié)果產(chǎn)生的原因為:PCI 術通過對血小板活化的抑制,能夠有效阻礙血栓烷B2(thromboxane B2,TXB2)及血小板α 顆粒膜蛋白(GMP-140)的釋放,從而破壞血小板的聚集,避免血管劇烈收縮,最終達到改善機體血小板功能,降低其粘附聚集性,提高抑制率,促使血流狀態(tài)恢復正常,縮小梗死面積,減輕心肌損害程度[7]。除此之外,手術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88.33%)明顯優(yōu)于藥物組(70.00%)(P<0.05),該結(jié)果佐證了上述分析,提示PCI 術能夠使血液流變學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降低血液粘度,減少血流阻力,有效預防心衰情況及血栓的形成,繼而改善機體心肌微循環(huán)障礙,加快心功能恢復進程,促進康復;PCI 術還可對血小板的活化起抑制作用,同時控制其抑制率、凝聚率,使細胞水平的氧運轉(zhuǎn)提高,緩解心肌缺血狀態(tài),增強治療效果[8]。
綜上所述,擇期PCI 治療方案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治療中具有較好效果,其能夠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缺氧狀態(tài),促進心功能恢復,同時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小板功能,說明該方案具有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