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學峰
法國人,一向以善于吃精而聞名,法式大餐至今仍然名列世界西餐之首。
筆者曾經(jīng)去過一次巴黎,之前也讀過余秋雨先生的《行者無疆》,其中的一篇叫《法國胃口》的文章里面有這樣的文字:法國美食“講究奢華的排場”“講究滋味和情調(diào)”“是一種悠閑的享受”。法國廚師如果失手做壞了一個菜,“為自己的名節(jié),甚至愿意殺身謝罪”。法國廚師們堅信自己“與羅丹、德彪西不相上下,與薩特、畢加索只在伯仲之間?!彼栽诜▏鴦庸P寫作的,廚師也在其列。把烹飪經(jīng)驗上升到哲學與藝術的高度,法國書店書架上,這方面的書籍說得上卷帙浩繁。
筆者那次在巴黎逗留了3天,除早餐之外,中晚餐都是安排的中餐。有想法,卻又不好說出來。如此安排,我猜想有可能是怕我們不習慣西餐,如同讓外國人在中國拿筷子;也有可能是因為時間緊,余先生說法國菜館“上菜慢,讓人等得天荒地老”;還有一種可能就是經(jīng)費問題……錯失了良機,留下的只能是久久的遺憾。
未料時隔多年,真正體驗法國大餐,竟然是在自己居住的城市。
那天,幾個退下來的閑人被邀請到本城市府南側(cè)風景秀麗的內(nèi)港湖畔一家叫“王者牛排”的西餐館。東道主說,現(xiàn)有的是時間,享受一次正宗的法式大餐,可以彌補你西歐之旅的遺憾。
紳士風度的應侍生,微笑著將我們引進餐廳入座。環(huán)視四壁,墻上《拿破侖征戰(zhàn)阿爾卑斯》《凡爾賽宮盛景圖》《地中海風情》等西歐名畫錯落有致;宮廷式的水晶燈,在妙曼的珠簾映襯下閃爍著柔和而溫馨的光芒;舒緩的貝多芬鋼琴曲,像山泉一樣在潺緩流淌;皇家豪華的貴妃椅,猩紅色的臺布,桌面灑滿了玫瑰花瓣,芬芳四溢;精致的西餐具,金銀光亮排列整齊。尚未用餐,濃濃的歐式風情已淋漓盡致展現(xiàn)在我們的眼前。
沒有等到天荒地老,體驗法國大餐便戲劇般的拉開了帷幕。那一道道用餐程序,蘊含著法蘭西式的審美情趣,給人如夢如幻的感覺……上來一瓶紅葡萄酒,這是法式西餐的最佳搭配。就科學健康飲食而言,葡萄酒里的(TannicAcid)丹寧酸,有助于排解食物中的動物脂肪;就現(xiàn)場的氣氛而言,紅酒迷人的色彩,柔和香醇的氣味,足以讓人心旌搖曳,有酒不醉人人自醉的飄然。
翻開送上來的菜單,映入眼簾的每一道菜,如盧浮宮里的藝術品賞心悅目,又像一個個躍動的精靈,在演繹著“王者牛排”的故事。潔白的餐布裹著香酥可口的面包,意式番茄丁和法式鮪魚醬,兩種蘸醬任其調(diào)配。嚼著面包,就著西蒙菌菇濃湯,堪稱一絕,可以讓味蕾慢慢蘇醒。這道湯由多種菌菇加牛奶熬煮而成,據(jù)說是西蒙王子母后的杰作。接著上來一盤沙拉,水晶盤鋪滿了晶瑩剔透的冰沙,上面擺放著鮮嫩的鮑魚、煙熏三文魚、酸黃瓜,光澤靚麗如出浴的少女,邊上玫瑰花瓣嬌艷欲滴,裊裊白霧,有游離于城堡的那種氣勢。
這樣的用餐,有點像音樂,循序漸進,委婉流暢。一杯酸梅湯恰到好處,既能開胃、解油膩,又能祛蒜味、助消化。品味著至尊的波爾多,玄妙悠然地領略摯友深情。
不經(jīng)意間,侍應生打開主餐的鋼蓋,那一刻撲鼻而來的牛肉香味,在餐廳慢慢彌散,引來了眾多的目光。果然名不虛傳,精選的第六、七對牛肋,由101種秘制配方浸泡48 h,用慢火烘烤1.5 h,做出來的“牛排”還真有“王者歸來”的氣派。鮮嫩多汁且有嚼勁,牙齒不由歡快地起舞,舌尖死去活來非常默契地滾動,牛肉爬過舌尖爬過喉嚨爬過食道滑入胃里,那種鮮嫩鮮美的滋味,能夠天長地久地留在你的感覺中。其中的美妙,非親身經(jīng)歷難以訴狀。
此時,天色已晚,外面燈火璀璨,湖水鱗波蕩漾。室內(nèi)肖邦的《夜曲》精巧、輕靈、柔美,有欲說不能的思緒和極具穿透力炭火般的激情,把我們帶入一種潤澤人心的語境,繼而產(chǎn)生觸碰心脾的暖意——
體驗另一種飲食文化,與品嘗享受“中國味道”一樣,同樣可以“飲酒到微醺,撫琴到忘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