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上元
摘 ?要:我國正處于老齡化發(fā)展的快速階段,老齡人口呈上升趨勢,但老年服務行業(yè)才剛起步,缺乏大量的專業(yè)服務人才。太極拳在增加老年人體力活動、改善老年人身體機能上受到了廣泛共識,在老年人服務與管理專業(yè)開設太極拳課程,是一項加分舉措,值得推廣。在開設太極拳課程的過程中存在一些困難,筆者進行了初步的嘗試和探索,總結些許教學經驗交流分享。
關鍵詞:職業(yè)學校 ?老年人服務與管理專業(yè) ?太極拳教學
中圖分類號:G886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2(a)-0155-02
1 ?我國人口老齡化現象嚴重
人口老齡化的概念是指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在全國總人口數中所占的比例在不斷升高的過程,體現人口年齡結構變化的一種概念。我國是全世界老年人數最多的國家[1],截至2018年底,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超過2.4億,占人口總數的17.9%,65歲以上的老年人超過1.6億,占人口總數的11.9%,未來還將以每年800萬的速度增長[2]。
人口老齡化是現今我國面對的重大問題之一,隨著老年人口的增長,養(yǎng)老和護理服務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老年人的養(yǎng)老護理服務需求問題正在日益凸顯。
2 ?老年人服務與管理專業(yè)的發(fā)展現狀
2.1 國家政策大力支持
2011年,中央出臺《中國老齡事業(yè)發(fā)展“十二五”規(guī)劃(2011-2015年)》《社會養(yǎng)老服務體系建設規(guī)劃(2011-2015 年)》等政策。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老有所養(yǎng)、老有所依也被納入和諧社會的目標,成為中央和各級地方政府的工作重點,國家大力支持社會養(yǎng)老服務體系。
2.2 社會需求量大
現如今我國的家庭模式大多呈現“421”倒金字塔形,甚至“8421”。獨生子女要承擔社會責任和照顧家庭的雙重任務。隨著時代的進步,老年人的需求也日益多元化,不僅僅局限于溫飽。因此,老年人服務行業(yè)需求量日趨明顯。
2.3 服務體系尚不完善
我國老年人服務與管理專業(yè)還處于剛起步階段,目前開設的養(yǎng)老機構只能滿足小部分老年人的需求。一旦老年人需求稍高,只能進私人護理中心,昂貴的費用更是讓現在的年輕人心有余而力不足。大力發(fā)展老年人服務與管理專業(yè),使該專業(yè)的發(fā)展跟得上社會需求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2.4 老年人服務與管理專業(yè)人才嚴重缺乏
由于老年人服務與管理專業(yè)起步晚,開設該專業(yè)的中職學校較少,衛(wèi)生類學校中大多是老年護理方向,而不是老年人服務與管理專業(yè)。不僅如此,我國養(yǎng)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還存在從業(yè)人員素質偏低及年齡偏大、人才結構不合理、持證率較低、人員流動性大等影響?zhàn)B老服務行業(yè)可持續(xù)性發(fā)展的問題。
2.5 老年人服務與管理專業(yè)人才的多樣化能力要求
在人才的培養(yǎng)上,強化了服務的角色定位,一方面要滿足傳統(tǒng)產業(yè)——老年照護的需求,另一方面又要滿足不斷發(fā)展的多方面需求。從發(fā)展趨勢看這些需求具體包括:護理、老年心理學、營養(yǎng)配餐、康復服務、健身指導等方面,社會迫切需要接受過專業(yè)教育、具有良好職業(yè)素質、懂得現代老年護理的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
3 ?太極拳在老年人體力活動中的重要性
體力活動是指骨骼肌肉活動所產生的任何身體動作并在安靜能量消耗之上有實際增加的效果。先前的一些研究已證實體力活動能夠有效降低心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發(fā)病率,促進老年人身體機能的改善。
太極拳作為一項歷史悠久、深受歡迎的健身運動,在老年人服務與管理專業(yè)教授太極拳課程現在已經越來越成為一種趨勢,教會學生打太極拳,并教會如何教老人打,是作為提升專業(yè)素養(yǎng),提高就業(yè)競爭力的必要手段。
4 ?太極拳教學的現狀與困境
4.1 學生態(tài)度不積極,學習缺乏主觀能動性
作為老年人服務與管理專業(yè)的學生,動作緩慢、缺乏生機的太極拳、養(yǎng)生氣功之類的中老年人鍛煉對他們來說都缺乏吸引力,學習提不起精神,甚至有些排斥。因此,需要加強對專業(yè)的認識以及服務能力的培養(yǎng)意識,從而更易于和樂于接受太極拳的學習。
4.2 太極動作路線復雜,教學難度大
無論是8式太極拳還是24式簡化太極拳,動作名稱以及動作路線都不同,伴隨著跟步、退步、變向、轉體、重心的轉換,動作舒緩輕柔但行云流水復雜多變。加上歩型以弓步、馬步、虛步這種低重心的姿勢,在腿部肌肉持續(xù)發(fā)力的過程中,伴隨著重心的轉移和步伐的移動,這對下肢力量薄弱的學生尤其是女生來說難度略大。
4.3 脫離攻防意義,記憶難度大易遺忘
太極拳套路是以技擊動作為基本內容的運動形式,攻防技擊性是其基本屬性。太極拳的修煉一般要經過基本功、套路、拆拳、單操、推手、散手等若干階段,在打好基本功之后學習套路,然后進行拆解階段的學習,知其然再知其所以然。
體育課教學內容的多樣性以及學時的限制,使得太極拳教學進程趕、難度大、內容多、不具備詳細解釋攻防含義的條件,因此,脫離攻防意義太極拳教學,記憶難度大的同時,遺忘程度更大。
5 ?太極拳教學反思
5.1 觀念的轉變是最大的學習動力
隨著目前老齡化產業(yè)的迅速發(fā)展和老年人服務行業(yè)專業(yè)人才的大量短缺,學校在開始課程的同時,康養(yǎng)、服務、專業(yè)、綜合、就業(yè)等概念越來越引起學生的重視,越全面的、綜合的、具備多樣化能力的學生越能夠在本專業(yè)施展拳腳,每多學會一項技能,就越為自己加分,將來更好地在自己的崗位上立足,因此,觀念的轉變和能力全面提升的要求是推動太極拳學習的最大動力。
5.2 學時安排充足是必要的學習條件
太極拳教學的復雜性,往往需要更大的時間和精力的投入,所以在安排教學進度時不能操之過急,壓縮學時追趕進度只會讓教學效果差,教完就忘,事倍功半。將太極拳教學分布在2個學期,適當地增加學時又不影響其他項目的學習,也避免了形式過于單一乏味。2個學期的學習周期長、分散、時間充裕,具備講解攻防意義的條件,也可以不斷地復習,強化記憶,溫故知新。
5.3 學習趣味化是長久的保鮮劑
太極拳教學的常用方法一般是講解法和示范法,除此以外,課堂里可以使用一些其他的手段來增加趣味性,來保鮮課堂,避免乏味。比如教學視頻的使用,可以幫助學生建立起標準化規(guī)范化太極拳的概念,端正學習態(tài)度,同時也能夠幫助老師減輕教學負擔,提高學習效果。還有練習方法的多樣化,組織學生自練時,可以提倡小組練習與比賽,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分配可以組內相互幫助共同進步;背靠背考核與展示能夠減少或避免學生之間的相互依賴,幫助他們樹立起獨立完成一套拳的意識,從而更加積極主動地記憶和理解動作,提升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 陳蕾,李曼,李文霞,等.社區(qū)老年人慢性病與生活方式調查及分層護理模式構想[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3,16(3):1012-1015.
[2] Ross J G,Gilbert G G.The national childgren and youth fitness study: A summary of findings[J].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Rereaction, &Dance,1985,56(1):45-50.
[3] 代俊.不同性別、年齡及體力活動對老年人體質的影響[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5,27(4):38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