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晶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作文的重要性越來越凸顯出來。作文教學,不僅是提高學生成績的主要途徑,也是語文學科教學的組成與核心部分。所以,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直接決定著小學生語文的基本素養(yǎng)培養(yǎng)。對此,從小學生語文作文教學的有效性策略進行論述。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有效性策略?引導閱讀?鼓勵練筆
在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模式中,由于認識和理念上限制,老師只是一味地給學生講解寫作的技巧與方法,這會導致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產生非常低的效果,不利于提升學生的習作能力,更不利于語文教學的發(fā)展。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與進步,教育教學在相關制度的推動下也在不斷地進行改革與完善,家長對于小學生的教學關注,從過去單一的成績,轉向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提升。所以,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與核心要素的作文教學,就成了越來越受關注的教學內容。那么,為了小學生能受到高質量、高水平的作文教學教育,老師應該如何運用新形勢下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模式及方法,融入先進的資源,進行有效的作文教學呢?
一、引導學生多閱讀,汲取寫作營養(yǎng)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想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閱讀是必不可少的,是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重要途徑。所以,作為新時代的小學語文老師,首先要增加學生的閱讀量。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弊寣W生多閱讀,不僅可以增長見識、開拓視野、陶冶情操、培養(yǎng)情懷,還可以使學生潛移默化地領悟作者遣詞造句的方法以及作者觀察生活的方法和思維活動。當然,值得注意的是,老師所提倡閱讀的課外書,先要從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出發(fā),進而可以閱讀名著,循序漸進,提高學生欣賞水平;其次,老師要教給學生從閱讀中積累知識的好方法。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弊寣W生勤于動筆,多寫、多記,比如,鼓勵學生做讀書卡片、摘抄好詞佳句;寫讀后感,交流讀書心得,等等,這樣就能有效地幫助學生積累知識,提高寫作水平。再如,教師也可以引發(fā)學生掌握一些寫作素材,如李云龍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故事,詹天佑修鐵路的故事,鄧稼先研制“兩彈一星”的故事,牛頓做實驗的故事,匡衡鑿壁偷光的故事,祖逖聞雞起舞的故事,等等,通過了解這些內容,不但能吸引學生的興趣,還利于學生有效地利用這些素材進行寫作。
二、結合生活進行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作文興趣
老師們要積極、實時地引導學生,讓學生們去深入地感受生活,體會生活中的真情與趣味,為豐富作文內容打基礎。所以,老師要定期地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幫助學生們更好地描寫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抒發(fā)自身的真情實感;組織學生參觀科技館、博物館,走進大自然等,讓學生感悟自然、親近生活。當然,在遇到上節(jié)假日,如春節(jié)、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國慶節(jié)的時候,可以利用這個機會,開發(fā)學生思路,引導他們?yōu)楦改缸鲆患λ芗暗男∈?,讓學生體驗親情之間的溫暖與偉大。只有學生用心去感受這些平凡簡單的生活,寫出來的作文才情深意厚。長此以往,學生就學會了體味生活中的美,他們作文就有了血肉,有了情感。此外,在教學中我們發(fā)現(xiàn),老師的評語會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寫作興趣,所以,老師在作文批閱上要注意多從正面進行評價,多用鼓勵性的語言激勵學生,還要具體指出學生的作文好在哪里,這樣有利于學生在文章布局、遣詞造句等寫作手法方面得到提高。
三、鼓勵學生多練筆實踐,調動其積極性
為了促進素質教育的發(fā)展,小學語文教育事業(yè)也需要從根本上被提高,作為小學語文教育事業(yè)重要組成部分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更是重中之重。小學生處在年齡較低的階段,雖然生活閱歷低淺,基礎文化知識不夠深厚,但小學生具有思維能力發(fā)散、想象力豐富等特點,老師可以將此作為出發(fā)點,組織和開展適合于小學生的實踐活動,從而提升小學生的語文作文創(chuàng)作水平和文化素養(yǎng),培養(yǎng)優(yōu)良的創(chuàng)作習慣,調動學生作文創(chuàng)作的學習興趣,進一步使創(chuàng)作能力得到提高。比如,小學語文老師可以根據課程中所學的內容,或組織故地重游活動,或組織分角色的話劇編排,或組織歷史再現(xiàn)課堂進行討論等,根據實際進行組織與安排,從而高度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寫出富有真情實感的高質量作文,使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得到質的提高。
總之,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需要學生在學習中不斷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在豐富的材料積累的基礎上,展開閱讀和寫作積累,只有通過大量的閱讀訓練和寫作訓練,掌握語言文字的表達技巧,才能在不斷的寫作積累過程中有效提高自身的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楊世蘭.談如何提高農村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有效性[J].現(xiàn)代交際,2017,(12).
[2]田海燕,馬松山.談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