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提升信息化教學能力已經成為農村小學教師時下最為重要的教學任務。教師需及時更新教育理念,將農村小學生的性格特點及學習理解能力有效結合起來,制定開展多元信息化教學策略活動。不僅可以更好地契合小學生活潑天性,活躍課堂教學氛圍,也有助于學生綜合學習素養(yǎng)的進一步提升,良好體現(xiàn)信息化教學成效。本文結合當前農村小學信息化教學狀況,具體闡述農村小學教師提升信息化教學能力策略探究。
關鍵詞:農村小學;教學能力;策略探究;信息化
信息教育時代,農村小學教師要積極轉換教育思想,不斷提升自身信息化素養(yǎng),針對實際教學中出現(xiàn)問題現(xiàn)象和學生學習能力特點,課堂上開展對應信息化教學活動。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綜合學習素養(yǎng),更好地實現(xiàn)信息化教學實效。
一、 當前農村小學信息化教學狀況
現(xiàn)階段,部分農村小學教師受傳統(tǒng)教學理念影響,對于信息化教學重視不足。并且,在實際教學中未能將學生學習能力差異和信息技術手段良好結合起來,從而開展對應教學活動。課堂上沒有和學生展開積極互動交流,學生教學主體地位被忽視,課堂教學氛圍得不到有效改善。與此同時,農村教師的信息教學素養(yǎng)也相對不足,不能更好地開展多元信息化教學活動。直接影響學生綜合學習素養(yǎng)及學科教學成效的進一步提升,無法滿足新時期信息化教育需要。
二、 提升農村小學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具體策略
(一)應用微課教學模式,提升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
小學生因心理年齡原因,具有活潑好動、參與性強的性格特點。農村小學的語文教師要摒棄傳統(tǒng)枯燥教學形式,在課堂中良好應用微課教學形式。以引發(fā)小學生語文學習興趣和課堂參與度,顯著提升其語文綜合素養(yǎng),滿足新時期語文教學需要。譬如,教師在講授《秋天的雨》這一課節(jié)時,就良好的應用了微課教學模式,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課堂內容。語文教師在課前通過屏幕錄制軟件搭配PPT的形式,即是針對PPT的教學演示開始屏幕錄制,同時配以對應教學錄音及適當字幕,制作出了對應微課教學視頻,以引發(fā)學生濃厚語文學習興趣。利用微課視頻錄制,不但使學生對于秋天美麗景色、季節(jié)到來特點和秋日獨有的豐收情境認識得更加深刻,更生動直觀觀看一些小動物、植物為冬天做儲備工作的畫面。隨后,語文教師在對課文進行深度講解時,同時輔以課前設計制作楓葉、菊花圖課件,引發(fā)學生濃厚課堂學習參與興趣。此外,教師還提出了一些課文理解問題。譬如“哪位同學能找出課文中關于描寫小動物們和植物們準備過冬情景的語句?”有學生積極舉手回答:“老師,我能找到。是這幾句‘小喜鵲銜來樹枝造房子,小松鼠找來松果當糧食,小青蛙在加緊挖洞,準備舒舒服服地睡大覺。松柏身上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楊樹、柳樹的葉子飄到樹腳下。它們都在準備過冬了。”語文教師在進行微課錄制過程中,摒棄傳統(tǒng)單一教學形式,而是將小學生特有心理年齡特點及學習接受能力因素有效結合其中。不僅有利于激發(fā)小學生學習熱情和課堂參與度,更能體現(xiàn)學生教學主體地位,加強師生互動溝通,全面推動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進一步提高,體現(xiàn)出良好信息化教學成效。
(二)引導學生在信息平臺收集英語詞匯,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
農村小學英語教師結合小學生性格特點,鼓勵其在信息平臺收集整理英語詞匯。不僅可以拓展學生英文閱讀視野,更幫助學生形成良好學習習慣,顯著提升其英語成績及核心素養(yǎng),滿足素質教育需要。
譬如,英語教師可以通過鼓勵學生在互聯(lián)網平臺閱覽、記錄整理出日常生活中應用物品英語詞匯,將其中文涵義都詳細標注上,更好地促進其英語詞匯能力及綜合素養(yǎng)提升,體現(xiàn)教學引導實效。此外,教師還會定期為學生布置英文寫作作業(yè)。其寫作題材可以是與每周英語學習知識點相關,也可以是和近期節(jié)日話題相關,并且,教師還鼓勵學生將日常整理摘抄的英語詞匯適宜地應用在寫作中。英語教師利用引導學生在信息平臺收集英語詞匯,并鼓勵其將英語知識點串聯(lián)起來進行英文寫作。一方面幫助學生養(yǎng)成了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更加熟練應用信息平臺輔助英語學習;另一方面有效提升學生英語成績及核心素養(yǎng),體現(xiàn)英語教學實效。
(三)應用多媒體視頻播放,提升學生音樂欣賞能力
農村小學的音樂教師要針對實際教學中存在問題現(xiàn)象,結合小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和參與性強的個性特點,在課堂教學中借助多媒體播放形式,提升學生音樂欣賞能力及綜合學習素養(yǎng)。
譬如,教師在《月光下的鳳尾竹》音樂欣賞教學時,可以結合小學生性格特點及喜愛舞蹈的綜合因素,借助多媒體播放影音視頻,活躍課堂學習氛圍?!对鹿庀碌镍P尾竹》這首樂曲是一首具有濃郁傣族風情的優(yōu)美歌曲,音樂教師可以先為學生生動講述一些傣族傳統(tǒng)文化,如潑水節(jié)的節(jié)日習俗和音樂歌舞文化等,激發(fā)學生對于傣族文化的學習興趣和熱愛之情。與此同時,教師還為學生播放課前選取的對應《月光下的鳳尾竹》音樂的傣族舞蹈視頻。并且,在學生欣賞過程中,教師還會適時地對于傣族舞蹈特點及音樂知識給與引導講解,加深學生對于傣族音樂舞蹈的喜愛之情,培養(yǎng)學生民族音樂能力。音樂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借助先進便捷的多媒體信息技術,不但極大引發(fā)學生音樂學習參與興趣,改善課堂教學氛圍,更有效提升學生民族音樂素養(yǎng)及綜合學習能力,培養(yǎng)出全方位素質人才。
(四)借助多媒體促進學生美術核心素養(yǎng)
素質教育大環(huán)境下,相關教育部門和農村小學學校對于美術教學也愈發(fā)重視起來。美術教師要積極創(chuàng)新教育理念,在實際教學中有效借助多媒體技術,開展生動立體的教學引導活動。既契合小學生好奇心、參與性強的心性特點,增進師生間情感互動交流,又有助于學生審美能力和美術綜合素養(yǎng)進一步提升,滿足新時期素質教育需要。
比如,美術教師在教授《小鳥的家》課節(jié)內容時,積極借助多媒體播放開展教學活動。不僅可以極大激發(fā)學生美術學習參與興趣,增進師生、學生間互動交流程度,更能夠利用立體直觀、歡快鮮明的影像視頻,幫助學生近距離觀察小鳥形態(tài)及它們的家。并且,美術教師還在學生過程中,適時地引導學生結合自己心中的想法及小鳥喜好,為其設計畫出最美好的家。小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是無限的,美術教師利用多媒體影像中青翠盎然的樹林、叮咚作響的山間泉水以及林中不斷發(fā)出的鳥兒鳴叫,既契合小學生活潑好動、熱愛自然的天性特點,又營建了輕松愉悅的課堂情境。學生沉浸在了美好自然的多媒體欣賞中,不時還會彼此輕聲交談。待視頻播放完畢后,學生依據(jù)自己的觀察欣賞和想象創(chuàng)造力,開始為小鳥們設計繪畫美好的家。
(五)結合教材內容錄制數(shù)學微課視頻
數(shù)學教師在課堂教學時,可將教材內容和學生日常生活有效結合,開展微課視頻錄制教學活動。既可以契合小學生個性特點,又能增進師生情感互動交流,有效提升學生數(shù)學綜合成績及核心素養(yǎng)。
比如,教師在教授《長方形和正方形》課節(jié)時,首先進行教學啟發(fā)“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要學習的是認識了解長方形和正方形基本特征及相同、不同點。下面哪位同學可以回答,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正方形及長方形事物呢?”距離教師較近的一位學生回答道:“學校操場上每周一都會升起的國旗旗面就是一個長方形?!苯處熃o予適時鼓勵贊揚:“回答的很好,老師在黑板上里畫了一個縮小版的國旗。同學們認真觀察一下,它的特征就是兩條邊比較長,兩條邊比較短,而且相對的兩條邊的長度是一樣的。現(xiàn)在用三角板直角端去測量它,這四個角度都是直角。好了,現(xiàn)在大家看老師手中的這塊豆腐,這是大家生活中經常會吃到的食物。用直尺來測量一下它平面的四條邊的長度,嗯,都是12厘米。說明正方形的邊長是一樣長的?!?/p>
(六)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播放比賽視頻,激發(fā)學生體育學習熱情
農村小學的體育教師需及時更新教育理念,充分結合學生身體素質及學習理解能力,借助信息技術手段播放學生感興趣的體育比賽視頻。從而極大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培養(yǎng)學生良好體育運動意識,更好地實現(xiàn)體育教學實效。比如,有很多學生對于羽毛球學習都很感興趣。體育教師就在課堂上通過多媒體設施為學生播放國內外羽毛球比賽、羽毛球基礎練習視頻等。在學生觀看一段時間后,引導學生開展實戰(zhàn)練習、對打等。體育教師利用這種教學引導方式,不僅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參與意識,更能夠有效提升學生身體素質及體育核心素養(yǎng),體現(xiàn)良好教學實效。
(七)教師需不斷提升自身信息化教學素養(yǎng)
農村小學教師要摒棄以往單一枯燥教學理念方法,積極提升自身信息化教學素養(yǎng)。才能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參與熱情,更好地實現(xiàn)信息化教學實效。比如,農村小學要多為教師創(chuàng)造信息化教學專業(yè)培訓活動。教師間也可以通過彼此交流經驗、心得,更好地完善教學理念計劃。與此同時,教師在業(yè)余時間還會積極借助先進便捷的互聯(lián)網平臺,汲取學習國內外優(yōu)秀信息化教學經驗,并取長補短、歸納融合成為具有個人特色的教學方法。此外,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按照學生不同的學習特點和差異性的實際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身邊的教學資源,如多媒體課件資源,只有這樣才可以讓學生主動地去探究相關的知識,也不至于一些落后的學生感覺問題太難,失去學習信心。讓學生感知到信息知識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主動去學習。
三、 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論述當前農村小學信息化教學狀況,以及農村小學教師多元提升信息化教學能力的策略方法。教師需針對實際教學中出現(xiàn)問題現(xiàn)象和學生學習能力特點,開展一系列提升信息化教學能力活動。既極大激發(fā)小學生學習參與熱情,增進師生情感互動交流,又全面提升師生信息化素養(yǎng),培養(yǎng)出全方位素質人才,滿足了素質教育需求。
參考文獻:
[1]萬朝干.農村小學英語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策略淺析[J].英語畫刊:高級版,2019,11(29):120.
[2]黎潤林.新課改背景下農村小學數(shù)學信息化教學探究[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9,18(12):14-15.
[3]蘇強文.農村小學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措施研究[J].科普童話:新課堂,2019,16(2):105.
[4]田生科.甘肅省農村中小學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8,17(11):19-20.
作者簡介:楊克瑞,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固原市,寧夏固原市隆德縣第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