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霞
摘 要: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任務驅動型作文教學方式已經(jīng)成為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能夠使學生明確作文立意,而且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應深入剖析高中語文任務驅動型課堂教學模式,找到合理高效的教學方法,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文章對高中語文任務驅動型作文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中語文;任務驅動;作文;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33.34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0)06-0104-02
現(xiàn)階段,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創(chuàng)新,高考作文的命題也由傳統(tǒng)的單一命題變?yōu)樵掝}作文,這對學生的寫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任務驅動型教學模式進行寫作教學,能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任務驅動型寫作教學模式主要指在進行作文命題時,為學生提供一定的寫作資料,并且通過資料為學生創(chuàng)建情境,使學生能夠明確作文的立意,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本文基于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以及任務驅動型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對高中語文任務驅動型作文課堂教學策略進行探討。
一、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觀念比較落后
雖然素質教育已經(jīng)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推進,并且取得了相應的成績,但仍有部分教師不能積極轉變教學觀念,依舊在課堂上占據(jù)著主體位置,使學生的思維受到限制。通常情況下,教師在作文教學過程中都會為學生羅列一些條條框框,讓學生根據(jù)框架結構完成寫作,這會導致學生的思維得不到有效的發(fā)散,寫出來的作文也呈現(xiàn)千篇一律的狀態(tài),毫無新意。
2.“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程度比較深
受“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教師往往只關注學生的語文成績,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對學生寫作方法以及寫作技巧方面的指導,導致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跑題等現(xiàn)象,影響了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
3.主觀化評價比較嚴重
部分教師往往采用固定的教學思維對學生進行評價,不能接受學生所提出的新觀點、新想法以及新思路。這樣,不僅會使學生的寫作能力得不到提升,學生寫作的積極性也會遭受嚴重的打擊,對于學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二、任務驅動型教學的作用
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任務驅動型教學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任務驅動型教學模式源于對高考作文特點的分析,從而針對高考作文的形式提出了新的任務指令概念,這也就確立了任務驅動型作文教學模式的說法,并且已經(jīng)廣泛地應用到了高中各個教學階段,成為學生備考高考作文時的重點內容。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幫助學生了解任務驅動型作文的相關概念,使學生能夠全面掌握任務驅動型作文的特點,進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三、任務驅動型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1.對作文題型的理解程度不足
任務驅動型作文的立意往往具有逐漸深入的特點,使學生能夠在進行層層深入思考的同時,明確寫作的任務,這就需要教師給予學生明確的學習指令,使學生能夠根據(jù)自己的理解闡述看法,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在對任務驅動型作文進行寫作時,往往會忽略對作文立意的思考,出現(xiàn)對題型理解程度不足的現(xiàn)象,限制寫作能力的提升。
2.對事物的定位缺乏準確性
對事物的定位缺乏準確性也會使學生無法明確任務驅動作文的立意。而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學生無法在短時間內對客觀事物進行評價,也不能根據(jù)實際內容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往往需要一定的時間來確定事物。所以,教師必須要重視學生對事物定位的準確性,從而幫助學生提高寫作能力。
3.對概念的理解不夠清晰
學生在認定事物屬性時,不能對事物的屬性進行正確的認知,如果在這時進行寫作,就會很難清晰地把握任務驅動型作文立意的合理性,這也是影響學生任務驅動型作文立意準確性的主要原因。如果不加以重視,就會導致學生的寫作能力很難提高。
四、高中語文任務驅動型作文教學策略
1.強化學生的審題能力,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強化學生的審題能力,使學生能夠清晰地掌握任務驅動型作文的具體寫作要求,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與其他形式的作文相比,任務驅動型作文具有更強的限制性,如果學生采用傳統(tǒng)的寫作方式進行寫作,則非常容易出現(xiàn)跑題的現(xiàn)象。所以,教師應該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審題能力,使學生能夠在寫作的過程中,根據(jù)任務指令的要求完成任務驅動型寫作,有效地避免跑題現(xiàn)象的發(fā)生。例如,2015年高考作文就出現(xiàn)了任務驅動型作文,小陳通過微博舉報了總是在高速路上開車時接電話的父親,此事贏得眾多網(wǎng)友點贊,也引發(fā)了一些質疑,要求學生給小陳、老陳或其他相關方寫一封信,表明態(tài)度,闡述看法。部分學生審題不仔細,于是只是闡述了看法,卻忽略了是要寫一封信。由此可以看出,任務驅動型作文是要完成具體的任務,因此學生必須仔細審題,按照指令完成寫作任務。
2.為學生營造愉快的教學氛圍,為學生的寫作奠定基礎
現(xiàn)階段,高考作文的命題方式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由自命題逐漸轉變?yōu)椴牧厦},任務驅動型作文也已經(jīng)成為了高考作文的主要形式。所以,為了能夠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應該積極轉變教學觀念,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為學生營造更加愉快的教學氛圍,使學生能夠感受到學習的快樂。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能夠進一步加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溝通,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產(chǎn)生強大的學習動力,進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3.創(chuàng)建教學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為學生創(chuàng)建教學情境的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寫作動力,使學生能夠快速進入寫作狀態(tài)。教師可以通過相關的材料以及工具,為學生創(chuàng)建與任務驅動型作文相符合的教學情境,并充分強調教學情境的生活化與故事化,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創(chuàng)造能力,使學生的寫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4.加強課外閱讀訓練,提高學生對時事素材的關注程度
教師應培養(yǎng)學生愛讀書的好習慣,幫助學生制訂讀書計劃,使學生能夠將寫作訓練與課外閱讀進行有機結合。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也能夠幫助學生完成寫作素材的積累。同時,教師也要引導學生提高對時事素材的關注程度,在課堂中為學生引入許多生活中的時事素材,加強知識與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當前,越來越多的高考作文以當下的時事作為作文材料,所以教師應該讓學生關注生活中的時事素材,并督促學生根據(jù)時事素材進行寫作,從而真正提升學生任務驅動型材料作文的寫作能力,最終達到提高學生作文成績的目標。
總之,任務驅動型作文不僅考查學生的理解、分析與表達能力,而且注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語言交際能力的發(fā)展。因此,在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應加強對任務驅動型作文的教學,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為學生營造愉快的教學氛圍,創(chuàng)建教學情境,加強課外閱讀訓練,讓學生能夠明確作文的立意,使學生能夠根據(jù)任務驅動型作文的相關要求制定學習目標,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趙浩含.逆向思維法在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廣西科技師范學院學報,2019(01).
[2]郝繼承,彭燕嘉.高中任務驅動型作文的立意與提升策略[J].甘肅教育,2017(18).
[3]李雪麗.高中語文任務驅動型作文構思的教學策略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7.
[4]姚婕.高中語文任務驅動型材料作文教學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8.
[5]黃厚江.對任務驅動型寫作及相關作文題的異向思考[J].語文建設,2017(31).
[6]常文娟. 高中語文任務驅動型作文教學的誤區(qū)及對策[D].遼寧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