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馮娜
摘要:閱讀教學的實質是引導學生在閱讀中理解文本內涵、體驗思想情感,發(fā)展思維能力。教師應通過閱讀訓練,培養(yǎng)學生用創(chuàng)新思維分析和解決問題,切實提高思維品質。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教學方法;思維品質
中圖分類號:G63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09-0089
一、引言
思維品質是個體的思維質量,每個個體的思維發(fā)生和發(fā)展具有顯著的個性差異,思維品質體現的便是個體思維的水平和能力的差異,它是指人們在思維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各自不同的特點,如敏捷性、靈活性、深刻性、獨創(chuàng)行、評判性和開放性等,它還包括思維的廣度、強度、速度、深度、零度和遠度。
二、結合學情實際,選擇閱讀文本
本文選取的教學內容來自于人教版英語教材八年級上冊Unit 5中的一篇文章,文章在“Do you want to watch a game show?”中詳細敘述了Mickey Mouse的由來、受歡迎的原因以及社會影響。基于以下理由,筆者選取了這篇文章。
理由1文本中的Mickey Mouse是學生熟知和喜歡的卡通人物,其幽默、詼諧的形象能使教學氣氛輕松,其機智的行為能活躍學生思維、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因此,選擇它作為教學文本,符合學生思維實際,符合結合生活經驗開展閱讀教學的新課程理念。不但如此,文本中的有關話題能刺激學生探究,產生進一步向下閱讀的強烈愿望,真正調動學生的每一個神經細胞。
理由2文本的脈絡比較清晰,學生容易理解文本的意義,符合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文本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教師可以由淺入深地引導學生進行閱讀與思考,在潛移默化中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品質。
理由3閱讀文本可促使學生深刻了解Mickey Mouse的優(yōu)秀品質,有利于我們吸收和借鑒外來民族文化的優(yōu)秀特點,提高學生的情感水平,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品質。
三、設計教學方法,發(fā)展學生思維
1.設置閱讀情景,激活學生思維
傳統(tǒng)的初中英語教學,教師總是先呈現單詞后開展閱讀教學。這種教法對記憶好、抽象思維能力較強的學生效果較好,但多數初中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明顯高于抽象思維能力?;谶@個學情,筆者首先展示三張標志性圖片,引導學生依據所給圖片進行猜測(這是哪個國家的標志)。猜測之后,引導學生思考本節(jié)課的重點,討論自己心中的米老鼠的形象并根據圖片描述他的外貌。
內驅力是學生學習的主要的內部因素,好奇心就是一種內驅力。教師在閱讀活動設計中利用圖片設置懸念和問題,能夠通過激發(fā)好奇心增強學生的內驅力以激發(fā)學生,引導學生利用話題背景知識和相關生活經驗進行思考,從而促使學生直奔主題迅速進入閱讀狀態(tài)。這種設置懸念的教學方式,不僅有助于訓練學生的猜想技能、增強學生的內驅力,還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2.閱讀關鍵插圖,培養(yǎng)想象能力
英語教師在閱讀教學中,總是忽視插圖將它一帶而過。然而就像計算機有關鍵部位一樣,文章也有關鍵之處,很多文章的關鍵之處就用插圖來代替文本表述。因此,文本中的插圖猶如文章的“脊梁”,對內涵的詮釋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基于以上認識,筆者總是讓學生先看插圖來預測文本的內容。
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社會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因此,教師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除了引導學生觀察插圖中能看到的東西外,還要啟發(fā)學生想象插圖中沒有的內容,因為它能給學生許多想象和推斷的空間,教師要善于把握這樣訓練的機會,充分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與預測能力。
3.活動匹配內容,培養(yǎng)概括能力
很多英語閱讀教學輕文本解讀,但是準確解讀文本結構是把握文本脈絡的重要手段。因此,筆者設計了一個讓學生根據主要內容與段落進行匹配的活動,讓學生快速閱讀文本結構,理清文本內容,為接下來的閱讀做鋪墊。
英語閱讀文本思維模式的主要特點為:先概括,后細節(jié);先抽象,后具體;先綜合,后分析;表達段落思想時,思想直截了當,然后分點闡述細節(jié)。教學培養(yǎng)學生尋找段落主題句、關鍵詞或者概括段落大意,有助于加深學生對閱讀文本的理解,同時也訓練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4.設計問題方式,培養(yǎng)分析能力
有些英語閱讀教學將文本、語言和思維進行了分離,而筆者在文本解讀時,呈現不同的關注思維品質的課堂活動設計。在本課的閱讀教學中,筆者設計問題串和挖掘文中形容詞的形式,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并通過這些問題串和形容詞來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并得到相應的情感體驗,同時表達自己的感受。
課堂提問可以激發(fā)學生閱讀的好奇心,調動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并用學生掌握的知識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同時,教師先引領著學生的思維,然后讓其形成正確的英語思維。課堂提問不僅能鍛煉學生掌握英語語言表達能力的好機會,而且采用邊教學邊提問的方法,可以不斷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筆者在本環(huán)節(jié)通過圖示的方式設計了一系列思索性問題,而其中的問題無法從閱讀文本中直接找到答案,需要學生通過對閱讀文本的分析和綜合思考后才能作答,并且答案具有多元性和開放性,這樣的問題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分析和綜合能力。此外,這些問題能培養(yǎng)學生進行不斷的語言輸出,利于閱讀課堂的生成,達到文本解讀、語言運用和思維品質培養(yǎng)“三效合一”的效果。
四、結語
本節(jié)課的閱讀理解環(huán)節(jié)設計涉及分析、綜合、理解、概括和推理等多種思維能力以及深刻性、多元性等多種思維品質。在閱讀教學中摒棄傳統(tǒng)的字、詞、句的淺層理解,探求了文本中的深層意思。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在注重深層閱讀任務質量的基礎上,融入思維的訓練,通過提高思維能力來促進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和閱讀目標的達成,綜合發(fā)展學生語言能力、語用能力和思維能力,使閱讀教學過程成為開發(fā)學生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個性和提高其人文素養(yǎng)的過程。
參考文獻:
[1]張伊娜.中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誤區(qū)[J].基礎英語教育,2008(1):50-53.
(作者單位:浙江省嵊州市浦口街道浦口中學31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