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泳
一九五七年,著名古文字學(xué)家張頷先生在山西太原《火花》雜志第三期發(fā)表《山西民間流傳的“寶卷”抄本》,此文是一九四九年后少見的關(guān)于寶卷研究文字,已成寶卷研究中的經(jīng)典。張先生在文中列出了他早年在山西介休調(diào)查寶卷抄本的情況,共列三十一種寶卷名錄,此即中國寶卷研究界熟知的張頷寶卷存目,以下簡稱張目,這三十一種寶卷的詳名如下:
1.《琵琶寶卷》
2.《扇子記寶卷》
3.《洗衣寶卷》
4.《顏查散寶卷》
5.《慈云寶卷》
6.《牙痕記寶卷》
7.《金鎖記寶卷》
8.《秦雪梅寶卷》
9.《玉美人寶卷》
10.《空望佛寶卷>
11.《白蛇寶卷》
12.《玉鴛鴦寶卷>
13.《水濕紅袍寶卷》
14.《紅燈記寶卷》
15.《二度梅寶卷》
16.《滾釘板寶卷》
17.《白馬寶卷》
18.《王員外休妻寶卷》
19.《蜜蜂記寶卷》
20.《白玉樓討飯寶卷》
21.《雙喜寶卷》
22.《黃氏女看經(jīng)寶卷》
23.《手巾寶卷》
24.《沉香子寶卷》
25.《紅羅寶卷》
26.《香羅寶卷》
27.《忠義寶卷》
28.《雙釵記寶卷》
29.《八寶珠寶卷》
30.《目蓮救母寶卷》
31.《蓮花盞寶卷》
山西大學(xué)中國鼓詞寶卷研究中心,經(jīng)過多年尋訪,在張目基礎(chǔ)上,又訪得約六十四種寶卷,其中十五種與張目重復(fù)。近年車錫倫、尚麗新對張目也略有補充,但還有一些寶卷未見真實文本。
中國寶卷存世情況非常復(fù)雜,目前已知幾種寶卷目錄,如傅惜華《寶卷總錄》、胡士瑩《彈詞寶卷書目》、李世瑜《寶卷綜錄》和車錫倫《中國寶卷總目》等,所編寶卷目錄均非卷卷依文本實物編纂(卷卷經(jīng)眼在事實上極難做到),這樣在寶卷研究中經(jīng)常會有見目而不見物的情況。
張目有一個明顯特點,即全部是民間故事寶卷,此點和同年發(fā)表的另一篇寶卷經(jīng)典文獻李世瑜先生的《寶卷新研》恰好相反,李先生著眼點在寶卷與秘密宗教的關(guān)系,他認為寶卷正宗應(yīng)是宗教寶卷,而張先生多考慮寶卷的文學(xué)性。
我因在太原多年,對介休寶卷稍有措意,購得過幾十種寶卷抄本,現(xiàn)略作介紹,以為張目物證。
一、《蜜蜂記寶卷》
張目第十九《蜜蜂記寶卷》,山西大學(xué)中國鼓詞寶卷研究中心未收。車錫倫《中國寶卷總目》著錄此寶卷三種,多為河西寶卷,其中清咸豐五年抄本一種,民國上海惜陰書局石印本一種,新抄本一種(見該書第一八一頁)。
《蜜蜂記寶卷》又名《蜜蜂計寶卷》,因?qū)毦碇杏卸迏鞘显O(shè)計,涂蜂蜜上身,故意招蜂,求董良才助力逐蜂,制造良才調(diào)戲后母的情節(jié),“計”似較“記”更為貼切。尚麗新《北方民間寶卷研究>中單列“經(jīng)眼北方寶卷提要”,依《中國寶卷總目》介紹,但也未涉及介休寶卷中的《蜜蜂記寶卷》。
我在介休舊書店曾得《蜜蜂計寶卷》抄本一種,應(yīng)是張目中所列《蜜蜂記寶卷》,可惜全卷后半部缺損,只得全卷之大半。此卷長二十九厘米,寬二十四厘米,略有幾處殘破,為介休寶卷抄本習(xí)見的賬簿式,寶卷抄本中縫寫“黃金萬兩,一本萬利”,封面有“大清宣統(tǒng)三年拾月吉抄”字樣,另貼紅紙“原平常靈秀”,應(yīng)是抄本擁有者后貼。
《蜜蜂計寶卷》源出清代儲仁遜同名小說,主題是中國古代文藝作品中最常見的“后母黑心遭惡報”,故事情節(jié)陳舊,敘述模式化,尚未擺脫舊小說借神力轉(zhuǎn)換敘述困境的俗套?!睹鄯溆嫛吩谕砬迕耖g流傳很廣,各種鼓詞及地方戲曲均有改編,雖細節(jié)依當?shù)厣盍?xí)慣多有改篡,但主要情節(jié)不變,基本是后母設(shè)計害前妻兒子,兒子歷經(jīng)磨難,遇貴人相助(通常不脫舊小說公子落難中狀元,私定終身后花園窠臼),惡人得惡懲,好人得好報。
介休《蜜蜂計寶卷》情節(jié)全仿原小說,不脫傳統(tǒng)寶卷基本形式,但對舊形式已進行多種改變,傳統(tǒng)形式中佛教儀規(guī)如“舉香贊”一類相關(guān)套語已全部刪除,明清寶卷中常見的詞牌套曲如“蓮花落、哭五更、浪淘沙”等,也未出現(xiàn),寶卷完全借用章回小說“回目”形式,不再用“分”“品”分節(jié),正文以十字句為主,間以七字句韻文,故事情節(jié)偶用散文說白形式推進。十字句中多見介休方言,如“倒運、撲鬧、管交、壁廂、越發(fā)、光油油、欲待要”等。
此卷形式似需特別注意,寶卷發(fā)展后期,傳統(tǒng)寶卷為適應(yīng)時代需求,已大體向章回小說方向轉(zhuǎn)變,唯一不變的寶卷敘述方式,即十字句。一九五七年,李世瑜先生在《寶卷新研》中曾指出,一般寶卷都以十字句形式為主體,每品之中別的形式都可以沒有,但不能沒有十字句韻文。也就是說,有十字句形式的文本即可視為寶卷,無十字句形式的文本,則不能再視為寶卷了。上海惜陰書局石印本《繪圖蜜蜂計寶卷》,雖保留傳統(tǒng)寶卷開卷及結(jié)卷形式,但卻以七字韻文為主要敘述方式,全卷已不見十字句。
陳寅恪在《論再生緣》中認為:“然觀吾國佛經(jīng)翻譯,其偈頌在六朝時,大抵用五言之體,唐以后則多改用七言。蓋吾國語言文字逐漸由短簡而趨于長煩,宗教宣傳,自以符合當時情狀為便,此不待詳論也?!标愐⊥瑫r指出,白居易《新樂府》則改用七言,且間以三言,“蘄求適應(yīng)于當時民間歷史歌詠,其用心可以推見也。”陳寅恪又說:“至樂天之作,則多以重疊兩三字句,后接以七字句,或三字句后接以七字句。此實深可注意??既咧w,雖古樂府中已不乏其例,即如杜工部《兵車行》,亦復(fù)如是。但樂天《新樂府》多用此體,必別有其故。蓋樂天之作,雖于微之原作有所改造,然于此似不致特異其體也。寅恪初時頗疑其與當時民間流行歌謠之體有關(guān),然苦無確據(jù),不敢妄說。后見敦煌發(fā)現(xiàn)之變文俗曲殊多三三七句之體,始得其解?!?/p>
結(jié)合陳寅恪的論述,可知寶卷主體的三三四韻文句式,“重疊兩三字句”后接四言,已是古老體式的穩(wěn)定形式,是古老的“民間流行歌謠之體”。七言對韻的要求更高,也稍繁復(fù),遠不如四言簡潔上口,易于寫作,易于口頭表達,易于記誦。寶卷多出民間藝人之手,十字句形式的凝固,應(yīng)是創(chuàng)作實踐的經(jīng)驗總結(jié)。
《蜜蜂計寶卷》前有一則《告白喧卷序》,雖有殘破和多處字跡漫漶,但大體意思尚可理解,可視為寶卷傳播過程中難得的一則史料,抄錄如下:
告白喧卷序云
蓋聞世俗之愁,莫過散心之事,一樂也。夫物生于中央,配合三才而得山川之秀,稱為萬靈之首者,人也。清濁賢愚不等,喜惡愛欲,種子亦不一。但我輩所好者,卷也。卷亦即戲乎?戲即卷乎?然亦必須待其期,臨時詠讀,須當心門戶,提防無端不仁之人而已矣。又當借人之典欲謳者,正在我輩所好,既好必生愛,愛必知借者,真稱吾友人也。惟魯莽滅裂之人,頗能誦之,視之而不知借之愛之意,以致火燎、揉搓、卷角擺此(掰扯)等弊,往往置內(nèi)字句有此無彼,實不思個中□□□□□□□筆之甚艱,非是哉,更兼亂轉(zhuǎn)胡傳,久之日深,存落何處,以致紙廢撕裂,合門自為衲手,□□□□□□□□□□,必果有斯人否?亦未必競無斯人,凡君子觀之裕之贈之,以備主人應(yīng)手,遇倘有友轉(zhuǎn)借,交還原主,令其再取,有何不可治矣,有始有終,不亦快哉乎!
二、《佛說書囊記破鏡重圓賢良寶卷》
張目第二十《白玉樓討飯寶卷》,目前介休寶卷還未發(fā)現(xiàn)實物,《中國寶卷總目》只著錄段平藏本一種,此卷河西寶卷中常見,有多種別名,如《玉樓寶卷》《苦節(jié)寶卷》《苦節(jié)圖寶卷》《張彥休妻寶卷》等。
我搜集的介休寶卷中有一冊《佛說書囊記破鏡重圓賢良寶卷》抄本,細讀內(nèi)容,發(fā)現(xiàn)此即《白玉樓討飯寶卷》,寶卷中常見同卷異名現(xiàn)象,今評劇有《書囊記》,鼓詞和說唱本也常見《書囊記》故事。
此寶卷長二十四厘米,寬二十九厘米,四十六個筒子頁,前后完整,全名《佛說書囊記破鏡重圓賢良寶卷》,全卷保留傳統(tǒng)寶卷形式,十字句為主,說白加七言韻文,偶用曲牌“蓮花落”。寶卷流傳中,卷名有“佛說”二字抄本,相對較早,初步判斷應(yīng)為清抄本。寶卷流傳,卷名越往后越簡,此本“開卷”有“誦心經(jīng)、舉賢贊”及“賢良寶卷,法界來臨,諸佛菩薩下天宮,因為度眾生,費盡心情,脫苦離凡籠”等語,依然是傳統(tǒng)寶卷完整形式。早期寶卷常用開卷套語保存完好,如:
香云蓋菩薩摩訶薩 合三聲
賢良寶卷才展開,諸佛菩薩降臨來
天龍八部生歡喜,保佑大眾永無災(zāi)
各人誠意用心聽,一口齊聲念世尊
現(xiàn)在父母增福壽,過去先亡早超生
保佑各人無災(zāi)難,合家大小保平安
卷中白玉樓被趕出門前唱“哭五更”,詩曰:
玉樓離家苦傷情,夫妻何日再相逢
不明奇冤何日報,土地堂內(nèi)哭五更
一更里,好孤凄,想起丈夫淚雙垂,你怎忍心把我離,一時糊涂休我去,休我去,我得天呀,未知你也氣不氣
二更里,好傷情,趕我出門狠了心,奴家餓死還罷了,你有好歹誰問你,誰問你,我得天呀,玉樓苦命投奔誰
三更里,睡朦朧,夢見丈夫秀才人,他說你妻冤枉事,一時不明該悔心,該悔心,我得天呀,你既后悔不來尋
四更里,好悲傷,這場奇冤有青天,想是前生造下罪,今生受這苦貧寒,苦貧寒,我得天呀,誤中他說有奸情
五更里,天明亮,想起丈夫淚不干,恩愛夫妻活拆散,有朝一日把仇報,把仇報,我得天呀,割你的舌根挖你的心
白玉樓討飯,打“蓮花落”前,有詩:“萬般出在無機奈,含羞去打女蓮花 曰:哄動街前男共女,舍些飯菜舍殘茶”,結(jié)卷語:
閑無事,將卷宣,念上幾本
不賭小,不惹氣,看看古人
念卷人,要小心,茶水油燈
謹提防,小孩們,撕壞經(jīng)文
用心機,抄這卷,交人供念
念完了,即送與,原方收存
依據(jù)這些特點,可知張目《白玉樓討飯寶卷》前,尚有《佛說書囊記破鏡重圓賢良寶卷》抄本流傳,此卷結(jié)語中多出現(xiàn)“宣卷、念卷”等介休寶卷中常見用語,再結(jié)合卷中方言判斷,《佛說書囊記破鏡重圓賢良寶卷》應(yīng)是同類寶卷的早期抄本。
寶卷故事發(fā)生在明朝萬歷年間蘇州府昆山縣,有張忠娶妻白氏,生子名張彥,舅舅白有智生女白玉樓,自小許配張彥,親上加親。白氏和玉樓每天討飯供張彥讀書。不幸家里長輩先后去世,張彥無心讀書,受到玉樓責(zé)備,后玉樓每天討飯供他讀書,還為他繡了書囊,一邊繡的是狀元三及第,一邊繡的是鯉魚跳龍門,張彥愛如珍寶。
張彥寡嬸李氏與鄰居周三通奸,被玉樓無意撞見,李氏懷恨和周三合計陷害玉樓。周三過玉樓門前,故意大聲說親熱話,讓張彥聽到,以為玉樓和周三有奸情,當晚即將玉樓趕出家門。玉樓沿街討飯,對張彥一片真情,感動了觀音,托夢給張彥,張彥尋到觀音廟中,不但不認錯,還打了玉樓。周三知玉樓在觀音廟中,怕張彥念夫婦之情回心轉(zhuǎn)意,又生一計,謊說玉樓是自己妻子,家中無用度,將玉樓賣給他住店結(jié)識的朋友江夏。江夏將凍餓幾死的玉樓用車推走,玉樓醒來不從,被江夏打得疼痛難忍,驚動了山神爺,放出猛虎將江夏叼走。
張彥回到家中,恰好撞見李氏和周三私通,但周三躲避及時,張彥無證。后想接玉樓回家,卻發(fā)現(xiàn)玉樓已不在廟中,張彥尋玉樓到劉公船上,遇劉公女兒劉蕊蓮,蕊蓮見張彥,心生愛意,張彥應(yīng)允,將書囊留下作證。蕊蓮一心嫁張彥,幾日不見張彥,以為張彥投江而死,大哭一場。
玉樓逃出深山來到宜制鎮(zhèn),恰遇總兵金老爺為女兒繡云拋繡球招婿,玉樓中彩卻借口逃去,路上遇賊人賭博輸錢,逼妻子為娼,玉樓心軟,取一錠銀子給他們,不料賊人見財起意,反劫了玉樓財物,玉樓感嘆自己命苦,欲在林中自盡,被何九成救下,收為義女,給她一個丫環(huán)宜香。
賊寇飛天豹與金總兵對陣,張彥得了神傳兵法,拿下飛天豹,他見飛天豹是個英雄想結(jié)為兄弟,金總兵讓張彥和妹妹結(jié)為夫妻。玉樓在何九成家,從何夫人王氏學(xué)畫,一日夢見張彥生病,便接連去昆山縣打聽消息,玉樓思念丈夫,將自己遭遇畫成畫,玉樓臨終前,將畫托付宜香,玉樓下葬修真庵后院,王姑子將玉樓的畫掛在房間。
張彥和金小姐結(jié)親,因思念玉樓,離金家往江南尋妻,來到修真庵,王姑子讓他借住。張彥在房中看見玉樓的畫,又看見玉樓繡的書囊,知玉樓已死。觀音老母念玉樓賢良,還她陽壽,玉樓回到觀音庵,想起自己的畫,忽聽到張彥要到陰間尋玉樓,現(xiàn)了前生,講了前因后果,破境重圓,在金總兵指揮下,將周三、李氏打死,好人得報,皆大歡喜。
此卷較后來同類故事繁復(fù),河西寶卷中的同類故事大多簡略,許多細節(jié)已在傳抄中改變,故事人物姓氏變化隨意,唯主要人物白玉樓、張彥沒有變化,此卷“書囊”是重要細節(jié),但在河西寶卷中已非重要細節(jié),早期寶卷在推進故事情節(jié)中,如遇情節(jié)障礙,多借神力完成,這個特點在寶卷流傳中是一個慢慢消失的過程,愈往后的寶卷,為增強現(xiàn)實感和真實性,借助神力的細節(jié)愈少,也可以說,寶卷故事此類細節(jié)越多越是早期抄本,《佛說書囊記破鏡重圓賢良寶卷》符合這個特點。
此卷介休方言痕跡明顯,如“流平、落得、門庭、姑子、獨自家、每日家、實指望、怒沖沖、竹簍則”等等,尤其“流平”一詞,原意“倒在地下”,一般只在山西方言中出現(xiàn),此卷出現(xiàn)頻率很高,如“無情大棍往上舉,打的白氏地流平”,“銀槍架開鋼鞭去,一鞭打在地流平”,“悔不該,一腳兒,跌倒流平”,“跌一腳,把玉樓,踢倒流平”,“二人跪到地流平,拜謝空中眾神靈”等等,也可大體說明此卷的流傳區(qū)域。
三、《蓮花盞寶卷》
張目最后一種《蓮花盞寶卷》,前述寶卷文獻中未見提及,傅惜華先生所藏寶卷中也沒有。我購得過此冊寶卷,雖卷首缺一二頁,但大體完整,現(xiàn)略作介紹:
《蓮花盞寶卷》為介休寶卷中常見方冊本,長寬均為二十厘米,八十個筒子頁,抄本文字粗率,應(yīng)是流傳于社會下層的普通抄本,時間約在清末。此卷在已知介休寶卷中算比較長的寶卷,體例已基本脫離傳統(tǒng)寶卷形式,全卷以散白加十字句為主,偶出七字韻文,但已不是主要敘述方式,結(jié)卷為介休寶卷常見的十報恩格式。
《蓮花盞寶卷》故事在清代流傳很廣,常見為《繡像蓮花盞唱本》或名《說唱蓮花盞》,基本是傳統(tǒng)小說樣式,但未分章回;《新刊蓮花盞四部》(清刊本)已分回目,散韻句式結(jié)合,寶卷經(jīng)典句式十字句只偶然出現(xiàn),今天推劇仍有《蓮花寶盞》劇目上演,我還藏有一個民國抄本《蓮花盞》,故事已大為簡略,只保留基本情節(jié),故事人名多同音重寫,結(jié)構(gòu)只是宣(十字句)、講(散白)兩種方式交換出現(xiàn),應(yīng)是根據(jù)“蓮花盞”流傳故事改編的一個寶卷變體本。
《蓮花盞寶卷》故事曲折,引人入勝,故事雖不出中國傳統(tǒng)小說、戲劇常見的才子佳人模式,但故事敘事生動流暢,雖由說唱故事改編而來,但寶卷主要敘述形式十字句運用自如,表現(xiàn)力很強。張頷先生曾在文章中贊賞,以為“輕松流利”。
故事發(fā)生在明朝萬歷年間,湖廣襄陽府均州城,有一人姓柳名璜,娶妻李氏,生有一子一女,子名柳逢春,女柳孟雪,李氏早逝,續(xù)娶屠氏。柳逢春幼時與李員外之女李鳳英結(jié)親。柳公子上京趕考,在丹霞寺遇遼陽總兵之子薛琚,薛琚有二弟,一名薛琨,一名薛珩。時逢丹霞寺廟會,葛家灘葛甫臣之子葛虎是個好色之徒,仗勢欺人,在丹霞寺見李鳳英美貌,便想調(diào)戲,薛琚上前主持公道,打死葛家家丁,闖下大禍,要吃官司。柳公子束手無策,薛琚和他分手時,取一對祖?zhèn)魃徎ūK交與公子。
柳公子往京師應(yīng)試,路遇白云山狐貍洞仙女,纏住柳公子,公子不從,爭執(zhí)時仙女留下一條白綾汗巾。柳公子趕路借住一位老伯家中,此人陳玢,恰是他父親當年結(jié)拜兄弟,曾見過小時候的柳公子。此時正為李員外照看宅院。狐仙女和柳公子別后,發(fā)現(xiàn)千年煉成的白綾汗巾丟失,想到柳公子一表人才,暗生愛意,便去追尋,一心要嫁公子,柳公子用白綾汗巾包那一對蓮花寶盞,它的神力讓狐仙女不能近前。
柳公子在李員外宅中讀書,被李鳳英和丫環(huán)春香聽見,柳公子人才好,春香愿給鳳英說合,鳳英在后園窺見公子讀書模樣,也心生愛意。
葛虎在丹霞寺見過李鳳英,知她是鳳仙莊李員外之女,打聽得家中只有鳳英在繡樓上安歇,便來搶人,誤將春香當鳳英搶走,葛虎見不是鳳英,十分生氣。此時葛虎家丁精能出主意,偽造李員外當年借據(jù),逼鳳英嫁與他,鳳英無奈要尋死,情急之下,柳公子心生妙計,留下蓮花寶盞一對,說如有不測,以后對證。柳公子男扮女裝頂替鳳英到葛虎家。葛虎讓妹妹葛瑞蓮扶鳳英上繡樓,春香認出柳公子,知是計謀。拜堂前,柳公子咬破舌尖,口吐鮮血,又打又鬧,春香大叫小姐又犯病了,嚇得葛瑞蓮忙去告他哥哥。葛虎知這是舊病,讓春香和瑞蓮先照顧小姐。春香看出瑞蓮對柳公子有意,設(shè)計喝酒時將她灌醉成親同居。
葛甫臣鎮(zhèn)守函關(guān)玉峰山,劉金造反,葛虎弟弟葛龍戰(zhàn)死,要葛虎前來幫助料理軍務(wù),葛虎行前想要成親,問妹妹鳳英病情。瑞蓮說病還沒好,葛虎不快和妹妹翻臉,老夫人大罵葛虎不孝,催他趕快去函關(guān)見他父親。老夫人良心發(fā)現(xiàn),對瑞蓮說,李家小姐不愿,你放她們走吧,瑞蓮不敢,老夫人問柳公子,公子給瑞蓮留下白綾汗巾,并當面以姐妹相稱。
柳公子和春香往登豐縣,路上遇險,春香被薛珩救下,薛珩、薛琨此時正占山為王。
柳公子來到蘭家莊觀音寺,遇到蘭員外女兒翠娥、翠姣,回家見母親龍氏。翠娥發(fā)現(xiàn)柳公子男扮女裝,吟詩試探,私訂終身。翠娥和柳公子在繡樓飲酒,龍氏發(fā)現(xiàn),柳公子情急之下躲進一口描金箱里,恰有賊人下山搶劫,將箱子搶去。賊人恰是薛琨手下,分贓后欲把柳公子殺掉。春香被薛珩救上山來,薛珩妹妹素鸞見春香紅光滿面,日后必貴,于是結(jié)為姐妹,見搶回的箱子里有人,好生奇怪,春香見是柳公子,忙去松綁,柳公子懷中掉下白綾汗巾包裹的蓮花寶盞,素鸞發(fā)現(xiàn),此乃我傳家之寶,一直在大哥身邊,何以落入旁人之手?素鸞將蓮花寶盞給哥哥,薛珩說一對寶盞在大哥身邊,如何在此?素鸞細說緣由,薛珩知情,劫法場救出柳公子,后讓素鸞、春香與柳公子結(jié)為夫妻。
柳父柳璜外出做生意,家中屠氏不賢,虐待女兒柳孟雪,孟雪想尋短見,到刁家灣求救于姑姑,姑父刁七賭錢欠債,見孟雪來到,想賣她抵債,孟雪聽到,連夜逃出去尋大哥。柳父生意失敗,回家路上又被強盜打劫,連行李也被拐去,無奈困在一座廟中。葛瑞蓮與公子別后,身懷有孕,母親逼她尋死,瑞蓮逃出家門,在廟中產(chǎn)下一子。柳父在廟中被瑞蓮認出,父女相認。孟雪逃離姑姑家,也來到廟中,聽到有人提哥哥名字,便去打聽,見是瑞蓮,敘過前因后果,一起見了父親,父女三人哭作一團。炸油糕的王鸞來廟中尋驢,王妻善良,收他們在家居住月余,然后上京尋柳公子。
柳公子、春香和素鸞一起赴京趕考。柳公子燈下讀書,一陣陰風(fēng)吹來,有個女子站在面前,柳公子發(fā)問,知是白云山狐仙女,因與相公有百日夫妻之分,愿指引相公好運。原來朝中國母中風(fēng),午朝內(nèi)外發(fā)榜文,如有人治好娘娘的病,高官任做,駿馬任騎。狐仙女說白綾汗巾已煉成無價之寶,用無根之水一杯將汗巾浸入,擰下汁水灌下,無病不治。相公如法揭榜,后果中狀元,父子相認,瑞蓮、孟雪,全家團圓。
薛家兄弟三人投了劉金大王,葛虎父子前去搬兵,搬來王玉林、王桂榮父女,王家本和薛家有舊,王桂榮原是謝康之女,后謝康遇害,在王家長大,謝康身前已將其許配薛琚,后薛家蒙難,又許了葛虎。葛虎闖入桂榮帳中欲行非禮,桂榮用計將葛虎殺死。
薛家兄弟和桂榮交手后,想去劫寨,趁夜色入王桂榮帳中行刺,被桂榮拿下,桂榮將自己心思說與薛琚,兩人一拍即合,后將葛甫臣殺掉,歸順朝廷。
新科狀元柳公子來函關(guān)見到薛琚,敘了別后經(jīng)歷,薛琚用計殺了劉金,朝廷大喜,賞他們衣錦還鄉(xiāng)。翠娥自柳公子走后,茶飯不思。母親龍氏急于讓她嫁人,許下一富戶隗不全,此人前鍋后鍋,還只有一條胳膊一條腿,龍氏后悔不及,翠娥也一病不起。隗家來搶親,翠娥在轎里裝死,被陳玢看見,收為義女。隗不全強娶翠娥不成,氣死龍氏,又打翠姣的主意,翠姣表兄動手將隗不全打死,隗家告官,新狀元柳公子接了狀子,柳公子與翠娥相認。李鳳英讓翠娥取出蓮花寶盞,講了前后經(jīng)歷,柳公子與李鳳英團聚,后將妹妹孟雪許給薛珩,將翠娥許給薛琨,薛琚和王桂榮合好,一起拜堂,又報了當年王鸞的恩,薛柳二家歷經(jīng)多次劫難,最后合家團圓。
《蓮花盞寶卷》由說唱故事改編而來,但結(jié)構(gòu)緊湊,環(huán)環(huán)相扣,跌宕起伏,除白云山狐貍洞仙女及白綾汗巾借用神力外,其它故事情節(jié)都源于真實生活,雖多巧合,但合情合理,故事主題雖不脫積德行善,除暴安良等舊小說模式,但故事推進和人物描寫都生動活潑,有一定的藝術(shù)感染力。
故事結(jié)構(gòu)復(fù)雜,人物眾多且關(guān)系錯綜交集,但敘述的絲毫不亂,這種故事頭緒紛亂的處理,表現(xiàn)了較強的結(jié)構(gòu)故事能力,這種結(jié)構(gòu)的駕馭能力,說明寶卷編者對中國傳統(tǒng)章回小說的敘述結(jié)構(gòu)非常熟悉,從中借鑒了很多表現(xiàn)手法。
《蓮花盞寶卷》中女性人物眾多,但每人出場描寫都不雷同,如李鳳英出場,用十字句描寫衣著:
身穿的,紅繡襖,繡邊打圍
油綠袖,褲子兒,邊胯銷金
紅褶袖,鴛鴦帶,閃的好看
下罩的,三寸兒,小小金蓮
大紅緞,繡鞋兒,上繡蝴蝶
頭包的,冰紗帕,罩定烏云
又帶的,蘇州吊,英雄寶簪
金鑲玉,耳墜子,八寶粧成
寫柳公子男扮女裝,借旁人眼光觀察,同樣用十字句表現(xiàn):
陳夫人,看見了,公子打扮
打扮起,比鳳英,更強幾分
頭挽的,烏云粧,如同墨柒
插兩朵,金系花,罩定烏云
南京的,好官粉,搽在臉上
櫻桃口,點胭脂,一點朱唇
身穿的,大紅紗,衫子一件
天青氅,苫肩云,一色俱新
鵝黃紗,繡花鞋,下拖住地
只恐怕,腳步大,露出形容
小公子,自幼的,帶過偏墜
帶一只,耳環(huán)子,上有微金
另外,《蓮花盞寶卷》語言生動活潑,多山西方言,如“旱船、背棍、獨自己、歇心、事法、流平”等等,因?qū)毦矶嘣谏鐣聦恿鱾?,方言保存最為豐富,同時因為講故事,方言使用也最為生動活潑,有人有物有場景,最接近真實語言環(huán)境,研究同一時期方言狀態(tài),寶卷是最好的方言語源。